資源簡介 (共50張PPT)語文部編版 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6課 誡子書諸葛亮新課導入同學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諸葛亮,那么大家印象中的諸葛亮是什么樣的 政治家,軍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大家不要忘了諸葛亮也是一個父親,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誡子書》,聆聽他對子女、后人的諄諄教誨。學習目標1、進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點,積累重點詞語和文言知識,理解文意。2、梳理各句之間的關系,把握文章內在的邏輯。3、體會文章主旨,思考其現實意義,感受傳統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01第一課時作者簡介觀視頻,知作者作者簡介任務一:檢查預習 基礎闖關第一關:根據課下注釋和查閱資料所得,補全下列空缺。諸葛亮(181—234),字 , (今山東沂(yí)南)人,三國時蜀漢 家、軍事家。早年隱居 ,后輔助 聯孫抗曹,建立蜀漢,拜為丞相。劉備死后,后主劉禪繼位,諸葛亮盡心輔佐,被封為武鄉侯。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代表作有《 》《誡子書》等。孔明瑯玡陽都政治隆中劉備出師表第二關:根據課下、查閱資料和下面的資料鏈接,補全下面空缺。資 料 鏈 接《說文解字》:“誡,敕也。”左邊是“言”字旁,右邊是聲旁“戒”。“戒”字,下面是一雙手,上面是兵器,即雙手持戈,警惕備戰之意。故“誡”的本義是“敕”,即用話語使人警覺、清醒。知識鏈接任務一:檢查預習 基礎闖關知識鏈接“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意思是 ;又稱“尺牘”“信札”。多用于記事、陳情或寫景。“誡”的意思是 。“子”一般認為是諸葛亮的兒子 。古人往往在家書中寄語子女弟侄,予以教誨與勸勉,這是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種方式。《誡子書》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寫于蜀漢建興十二年(234)。這一年2月諸葛亮第五次出師北伐,北伐前,他放心不下朝廷,寫下了嘔心瀝血的《出師表》﹔北伐中,重病的他放心不下8歲的兒子,寫下言辭諄諄的《誡子書》,于殷殷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期望。8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書信告誡、勸勉諸葛瞻任務一:檢查預習 基礎闖關第二關:根據課下、查閱資料和下面的資料鏈接,補全下面空缺。預習檢查夫( ) 淡泊( )淫慢( ) 遂( )窮廬( ) 險躁( )fú●dàn bóyínsuìlúzào●●●●●●任務一:檢查預習 基礎闖關第三關: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掌握字形。預習檢查【寧靜致遠】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平穩靜謐的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實現)遠大的目標。【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第四關:根據預習,解釋下列的詞語。任務一:檢查預習 基礎闖關整體感知任務二:朗讀課文 讀通誡子之文聽《誡子書》朗讀,注意字音和節奏。誡 子 書夫(fú)/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yín)慢/則不能/勵精,險躁(zào)/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點我放課文朗讀整體感知任務二:朗讀課文 讀通誡子之文《誡子書》于殷殷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期望。請再讀課文,讀出父親對八歲的孩子勸誡的語氣。朗讀要點提示(1)發語詞讀重音:夫/君子之行夫/學須靜也(2)表品格的實詞讀重音: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才/須學也(3)否定詞讀重音: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4)把握反問句的深情語調: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整體感知朗讀指導讀音準確富有節奏讀出情感停連恰當學生自由朗讀詩文。要求:整體感知任務三:疏通文意 知曉誡子之意8歲的諸葛瞻由于年齡還小,對于這封家書的意還不太理解,請你結合注釋和工具書,幫他疏通一下文意。。夫 君子 之 行, 靜 以 修 身, 儉 以養德。非 淡泊 無以 明志,非 寧靜 無以 致遠。有道德修養的人行為操守,用寧靜專一來提高修養,以自我約束來培養品德。不恬靜寡欲就無法明確志向,不保持內心寧靜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助詞,句首發語詞無實意,表示將發議論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修養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行為操守、品德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辦法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這里指安靜,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達到遠大目標。致,達到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節儉,文中為約束、節制的意思學有所成(或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成,成就,達成。學:學問,學業整體感知任務三:疏通文意 知曉誡子之意8歲的諸葛瞻由于年齡還小,對于這封家書的意還不太理解,請你結合注釋和工具書,幫他疏通一下文意。。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 則不能 勵精,險躁 則不能 治性。學習必須靜心專一,才干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不立志就無法學有所成。放松懈怠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增長志向。這里指立志放縱懈怠。淫,放縱。慢,懈怠振奮精神。勵,振奮輕薄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險,輕薄。躁,浮躁。修養性情。治,修養。性,性情。整體感知任務三:疏通文意 知曉誡子之意8歲的諸葛瞻由于年齡還小,對于這封家書的意還不太理解,請你結合注釋和工具書,幫他疏通一下文意。。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年紀隨同時光疾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日漸喪失,最終凋落衰殘,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陋的屋舍,(那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疾行,指迅速逝去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名詞,時光,歲月。歲月。最終。怎么。文言知識歸納古今異義夫君子之行古義: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端;今義:丈夫古義:操守、品德;今義:行為,行動古義: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今義:指環境安靜,不嘈雜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君子之行古義:增長今義:廣泛;寬廣非學無以廣才文言知識歸納古今異義險,古義:輕薄 今義:危險,驚險治,古義:修養 今義:治理險躁則不能治性古義:疾行,指迅速逝去今義:奔馳,奔跑古義:懈怠;今義:指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費的時間長)年與時馳淫慢則不能勵精文言知識歸納一詞多義意與日去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歌以詠志可以為師矣靜以修身消失離開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介詞,用介詞,憑借去以學夫學須靜也非志無以成學動詞,學習名詞,學業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志無以成學(名詞,志向)(動詞,立志)文言知識歸納詞類活用非學無以廣才非寧靜無以致遠形容詞做動詞,增長形容詞做名詞,遠大的目標文言句式倒裝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賓語前置,即“以靜修身,以儉養德”02第二課時新課導入上節課我們梳理了文章的字詞,具體分析了文章內容,那么諸葛亮對兒子教誨的觀點是什么?自身又是如何實踐的呢?在現實生活中有什么意義呢?今天讓我們繼續走進他的《誡子書》,去深入了解一下。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諸葛亮到底想告訴兒子什么道理?他是如何進行論述的?請你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為諸葛瞻梳理《誡子書》的行文思路。方 法 提 示(1)先標好句子序號;(2)然后概括各句論述的重點;(3)再梳理句與句之間的關聯;(4)最后繪制思維導圖。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第1句:提出觀點想要成為“ ”就要“ , ”君子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第2句:正面闡發明確“ ”與“ ”“ ”的關系,強調“ ”“ ”的重要性靜明志成才淡薄寧靜第3句:深入論述論述“ ”“ ”“ ”“ ”的關系學靜志才第4句:反面論述論述“ ”“ ”的危害,實際是論述“ ”的重要性淫慢險躁儉第5句:感嘆收束表達時光易逝、意志易失的慨嘆,教育兒子要 、“ ”惜時接世2—4句:具體闡發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用意:告誡兒子要修身養性,寧靜好學,淡泊名利,生活節儉,以養成良好的品德。觀點: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分別從修身和治學兩個方面進行論述,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人,作者強調的是一個“靜”字,“靜”是修身養德的基礎,是學習的前提:修身須要靜,學習須要靜。“儉以養德”是建立在“靜”的基礎上的美德。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把“靜”與“躁”進行對比,一正一反,增強了論述效果。仔細閱讀課文,作者主要表達了什么觀點?從哪兩方面進行說明的?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86字的《誡子書》卻于殷殷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希望。在這封家書中諸葛亮對兒子提出了怎樣的希望?請結合全文用明確的語言告訴諸葛瞻。諸葛亮希望兒子能“修身”“養德”,成為“君子”,而不是年老時“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如何才能修身養德呢?諸葛亮給兒子指出的方法是什么?靜以修身——用寧靜專一來提高修養儉以養德——以自我約束來培養品德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課文中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寧靜”與“明志”“致遠”有什么關系 “淡泊”的意思是恬淡自然,不汲汲于富貴功利,不受外界誘惑干擾。“寧靜”則指心情安寧,內心澄凈。不受世俗的影響,淡泊寧靜中方能明確內心真實所想,才會堅定自己的志向,才不會被一些帶有欺騙性的目標蒙蔽,進而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所以“淡泊”“寧靜”是“明志”“致遠”的前提。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靜”是本文的關鍵詞,在文中出現了三次,找出來,說說這三句中的“靜”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1)靜以修身一為修身之本。“靜以修身”意為修身要清靜寡欲,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2)非寧靜無以致遠二為明志之根。唯有寧靜專一,才能明確志向、達成志向。(3)學須靜也三為治學之基。“靜”指的是排除雜念干擾、安寧專一的精神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可以心無旁騖地學習,可以靜靜地沉思,可以安靜地反思自己的作為,這樣才能最終實現遠大目標(“致遠”)。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儉”是本文的第二個關鍵詞,應如何理解?“儉”有節儉的意思,但在文中宜理解為約束、節制之義。“儉”可以是錢財上的約束,也可以是思想、行為等方面的約束。“靜”是內心的修養,“儉”是行為的約束,二者均為內斂、節制的修養路徑。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諸葛亮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才需要具備幾個條件 這幾個條件之間有什么關系 成才要具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立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第二個條件是學習,“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第三個條件是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三者的關系:諸葛亮主張以儉養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互相聯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志向的培養又必須砥礪品德。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不矛盾。“淡泊”非遁世,“寧靜”非懈怠,旨在靜心治學,修身以報國。其深遠意義在于以學識和德行澤被后世,積極向上。“接世”是儒家文化下士人的追求,非為名利,而是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責任的統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士人成長的理想路徑。諸葛亮告誡兒子,要以淡泊之心,立志、為學、廣才,方能成為能擔當、有貢獻的君子,最終“接世”。全文倡導修身與接世并重,培養高尚人格。諸葛亮希望兒子寧靜、淡泊又希望兒子能明志致遠而“接世”,如他自己當年隆中隱居不求聞達于諸侯與后來出山成為蜀國丞相,這是否矛盾?應該如何理解?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通過你的幫助,諸葛瞻已明白父親的勸誡。接下來請你再從信中挑選一句話,把它寫在一個書簽上,送給八歲的諸葛瞻,并闡述你的理由。我選的句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理由:此句強調“靜”的重要性,體現出學習過程中要有定力,排除雜念干擾,安靜專一。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通過你的幫助,諸葛瞻已明白父親的勸誡。接下來請你再從信中挑選一句話,把它寫在一個書簽上,送給八歲的諸葛瞻,并闡述你的理由。我選的句子: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理由:此句強調“學”的重要性,同時強調了志向對一個人的巨大影響。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通過你的幫助,諸葛瞻已明白父親的勸誡。接下來請你再從信中挑選一句話,把它寫在一個書簽上,送給八歲的諸葛瞻,并闡述你的理由。我選的句子: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理由:此句是對孩子的期盼和告誡,時光疾速逝去,若喪失了靜、學、志等美德,人就無法成才。合作探究任務四:問題探究 理解誡子之情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最終成為了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資料卡片】諸葛瞻在父親的教育下,勵學成才,忠君報國。在魏軍攻滅蜀漢的綿竹大戰中,諸葛瞻(時年37歲)帶著兒子諸葛尚(時年17歲),浴血奮戰,光榮殉國。諸葛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君子“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人生準則。諸葛家族,一門忠烈,三世忠貞,這就是君子的氣節與擔當。拓展延伸(1)談及立志,“非志無以成學”一語中的。志向,乃個人奮發之源泉,無志則難以攀登成功之巔。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應勇于樹立遠大志向與璀璨夢想,以之為燈塔,照亮前行的道路。(2)就學習而言,“學須靜也,才須學也”乃時代之強音。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洪流中,唯有保持一顆持續學習的心,勇于跳出“舒適區”,不斷自我革新與完善,方能穩立潮頭,不被時代所淘汰。(3)論及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如同警鐘長鳴。它深刻提醒我們,青春歲月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我們應當倍加珍惜這段寶貴的學習時光,勤勉不輟,以免日后空留遺憾,悲嘆時光之蹉跎。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說說學完本文之后你有哪些啟示和收獲。文章主旨本文是諸葛亮以一個父親的身份給他的兒子寫的一封家書,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希望兒子堅定意志,刻苦學習,珍惜時光,學有所成。字里行間飽含著對兒子的殷切期望。靜立志學習惜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反面論述)唯有寧靜專一,才能明確志向,達成志向(正面論述)才學必須通過學習,而學習必須心境清凈,潛心專一(反面論述)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不可能學有所成。(反面論述)放縱懈怠就不會有好的學習結果;急于求成,浮躁不專不僅于學習進步無益,而且有害于品格的培養,達到不陶冶品格的目的。(反面論述)如果蹉跎時光,必將老大徒傷悲,于事無補,強調勤學刻苦,不能荒廢學業,暗含惜時之意。修身治學諄諄告誡拳拳之心板書設計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①誡子書 ( ) ②淫慢則不能勵精 ( )③年與時馳 ( ) ④非志無以成學 ( )告誡振奮,振作消失,逝去立志課堂檢測2、用課文原句填空。(1)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當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這兩句話是:。 (2)《誡子書》全文的中心論點是: 。(3)《誡子書》中闡釋過度享樂和急躁對人修身養性會產生不利影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險躁則不能治性淫慢則不能勵精課堂檢測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靜以修身 鄒忌修八尺有余。B. 才須學也 初級狹,才通人C. 將復何及 復行數十步D. 險躁則不能治性 吾與汝畢力平險【解析】A. 修養/長,這里指身高;B. 才干/僅;C. 又;D. 輕薄/險峻的大山。C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③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④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課堂檢測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譯文:用屏除雜念來提高自身的修養,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譯文:不恬淡寡欲就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譯文:過度懶惰就不能振奮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譯文:最后就像枯枝敗葉那樣,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傷嘆息,又怎么來得及。課堂檢測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說明了“淡泊”“寧靜”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強調他們是與人的志向相關的。B. “學須靜也”的“學”已經不只是一般的學習,而含有修養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靜”也不只是單純的寧靜,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從反面說明了“淡泊”“寧靜”的重要性。D.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表達了君子不與外界同流合污、獨善其身的良好愿望。【解析】“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是在告誡兒子,如果你不趁年輕時抓緊學習,把時間白白浪費掉,那么到老了你后悔都來不及,因此,這句話是告誡兒子要珍惜時間。D課堂檢測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靜以修身”強調內心寧靜對個人品德修養的重要作用;“儉以養德”是諸葛亮人生智慧的總結,更是諸葛亮嚴以自律的人生寫照。B. 不受世俗影響,在淡泊寧靜中方能明確內心真實所想,才會有堅定的志向,實現遠大抱負,所以“寧靜”是“淡泊”“明志”的前提。C. 文章最后作者殷殷叮嚀,應惜時勤學,學習的目的是成才,而成才是為了奉獻社會,為社會所用。D. 本文以議論為主,主要論述修身治學,強調淡泊寧靜的價值,在說理的同時飽含著父親對兒子的期待。【解析】“淡泊”“寧靜”是“明志”的前提,B項分析錯誤。B課后思考·探究·積累一、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疏通文意,互相質疑解難,嘗試翻譯課文。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君子為人行事,用寧靜專一來提高修養,以自我約束來培養品德。不恬靜寡欲就無法明確志向,不保持內心寧靜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不立志就無法學有所成。放縱懈怠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年華隨時光疾速逝去,意志隨歲月日漸喪失,最終凋落衰殘,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陋的屋舍,(那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課后思考·探究·積累二、本文篇幅短小,句與句之間銜接緊密。想一想,各句論述的重點是什么 句與句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 第一句,明確提出想要成為“君子”就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是全文的總綱。第二句,通過“非……無以”的句式,強化“淡泊”“寧靜”的重要性,由于“靜”“儉”有相近之處,因此這一句可以視為是對第一句觀點的闡發。第三句,從“靜”出發,論述“學”“靜”“志”“才”的關系。“靜”和“志”是“學”的條件,“學”又是“廣才”的條件,而上文中“志”又與內心的恬靜息息相關。幾個關鍵詞之間,關聯緊密。第四句從反面論述“淫慢”“險躁”的危害,實際上是論述“儉”的重要性。第五句,表達時光易逝、意志易失的慨嘆,教育兒子要惜時、“接世”。前四句主要是以理服人,這句則有以情動人的成分。全文只有五句話,從提出觀點,到正面闡發、深入論述,再從反面論述,最后以慨嘆收束,論述謹嚴又情理結合,非常具有說服力。課后思考·探究·積累三、課文句式整齊,讀來朗朗上口。試為下列句子劃分節奏,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言文的韻律美。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3.淫慢 /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4.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4.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謝謝聆聽謝謝觀賞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誡子書》朗誦.mp4 《誡子書》朗誦:方明.mp4 《誡子書》朗讀.mp3 《諸葛亮》.mp4 第16課 《誡子書》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