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7.2《服務社會》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核心 素養 目標 法治觀念:增強勞動觀念,愛崗敬業。 責任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親社會行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服務和奉獻社會。 道德修養:體味奉獻的意義,培養奉獻精神。 政治認同:弘揚感恩他人、奉獻社會的美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學 重點 服務社會的意義;怎樣服務和奉獻社會。 教學 難點 怎樣服務和奉獻社會。 教學過程導入 情境導入:小明一直熱衷于參與各類志愿活動,他深知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為社會帶來實質性的幫助,更能夠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最近,他又報名參加了一次社區組織的環保志愿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小明和其他志愿者們一起,深入社區的各個角落,清理垃圾,宣傳環保知識,鼓勵居民們共同參與環保行動。雖然活動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挑戰,比如天氣炎熱、垃圾清理任務繁重等,但小明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態度,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 思考:你在生活中有沒有參與過類似的服務社會的活動? 你當時有什么感受? 你覺得這樣的活動對社會有什么意義? 授新課 新聞鏈接:中國好人”沈智配: 27載助學濟困回報社會 沈智配,一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名字,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孩子上學一個不能少”的深情諾言。面對城市中眾多農民工子弟因經濟困難而面臨失學的困境,沈智配沒有選擇沉默和旁觀。他深感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擁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于是毅然決定自掏腰包,創辦了一所專門為農民工子弟提供教育的學校。截至目前,他的善行義舉溫暖了83名困難群眾、300名孤寡老人、350余名困境學子。 思考:為什么沈智配要兌現“孩子上學一個不能少”的諾言? 提示: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只有積極為社會作貢獻,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 小方參加學校舉辦的義賣活動,在出售自己的手工作品過程中,由開始的緊張到后來與人交流越來越自然,這次活動既幫助了他人,小方也得到了鍛煉。 思考:1、小方的經歷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2、結合自己參與志愿服務的經歷,談談你的收獲? 學生: 教師:參加“愛心天使”義賣活動: 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我們的行動會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會帶動更多的人與我們同行; 還有利于創建一個互幫互助、相互關愛的社會大家庭。 筆記:服務社會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能力得到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 材料分享:1993年底,中國共青團中央發起實施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從北京奧運會賽場內外到汶川地震現場,從青海玉樹的救援到2010上海世博會的微笑服務,無數的青年和社會公眾在扶貧開發、社區建設、環境保護、大型賽會、搶險救災、海外服務等領域為社會提供了無數的志愿服務。 思考:為什么國家鼓勵青少年加入志愿團隊? 提示: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青年擔當責任。 觀看視頻:《共青團》 任務:請寫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性質、作用和使命 提示: (1)性質: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2)作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帶領青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3)使命:在新時代,共青團要組織青年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為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功立業。 圖片分享: 思考:圖片提示我們應該如何服務和奉獻社會? 學生: 教師: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例如①環境保護、社區服務 ②在社區、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糾正不文明行為 ③到科技館、博物館做志愿者 新聞鏈接:81歲的王廣杰,原是山東省濟寧市一所職業中學的電工課教師,他于1996年光榮退休。然而,退休后的生活并未讓他停下傳播知識的腳步。2020年,一個嶄新的想法在王廣杰的心中萌芽——利用直播和拍攝科普短視頻的方式,繼續傳授他熱愛的物理知識。 憑借著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王廣杰的線上直播物理課迅速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他的課堂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地講解物理知識,讓網友們受益匪淺。一時間,數十萬網友紛紛“追更”,成為了王廣杰的忠實粉絲。 思考:81歲老教師的堅守啟示我們應該如何服務和奉獻社會? 提示: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熱愛勞動,愛崗敬業。我們要努力學習,增強勞動觀念,培養敬業精神,學會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為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準備。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由蘭州市文明辦、蘭州市交通委、共青團蘭州市委聯合開展的蘭州青年志愿者服務春運“暖冬行動”啟動儀式舉行,來自蘭州市各縣區的15支團隊的200名志愿者參加了啟動儀式。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 ①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表現 ②促進了自身健康發展 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沒有任何意義 ④是親社會行為,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中國青年志愿者的誓詞是:“我愿意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實行志愿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從誓詞中,我們感受到( ) ①志愿者以“奉獻、服務、友愛、互助、團結、進步”為宗旨 ②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雷要每一個人付出努力 ③志愿者在傳播一種“關心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的理念 ④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近年來,微公益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參與。募集閑置衣物捐給有需要的人,給社區貧困老人送溫暖等活動,不僅幫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鍛煉。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服務社會能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 ②我們要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奉獻社會 ③我們要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參加公益活動④承擔社會責任,有利于我們開拓視野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