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6.1《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覺主動承擔應盡的責任,特別是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 道德修養: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增強責任意識;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 責。 法治觀念:能夠正確區分負責任的行為和不負責任的行為,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責任意識: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并在生活中自覺行。 教學 重點 角色與責任的關系;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并在生活中自覺行。 教學 難點 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并在生活中自覺履行。 教學過程導入 10月25日,李樟煜以3分47秒155奪得杭州亞殘運會自行車男子個人C1級3000米追逐賽金牌,并創造了新的亞殘運會紀錄,這是他本屆亞殘運會的第三金。24日男子個人C1-3級1000米計時賽,他以驚人的表現奪得金牌,并刷新C1亞殘運會紀錄,23日混合團體C1-5級750米競速賽,他和隊友斬獲金牌并打破亞殘運會紀錄。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說話困難的李樟煜昂著頭因為患有先天性腦癱,即便咬字不清,但他依然努力地一字一句認真唱國歌,讓現場無數人動容。今年35歲的李樟煜已經在體壇征戰了12年,每天起早貪黑地參加集訓,手上、腳上、背上幾乎都是傷曾蟬聯三屆殘奧會冠軍、多次打破世界紀錄,獲得各類獎牌50多枚被網友稱為“神騎小子”“多金王”談及今后的打算,李樟煜表示將抓緊訓練迎接巴黎殘奧會。 授新課 李樟煜:場上追風逐夢 場下逆風前行 在混采區,拼盡全力的李樟煜累得喘不過氣來。“你這么累,是什么支撐你完成了這場比賽 ”面對提問,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會兒的季樟煜回答:“因為我是本地的,我是杭州人。在家門口比賽不用(心) ,你到哪里去(用心)。"“在國外,我屬于外國人。這里,我家!我玩命地堅持!"即使口齒沒有那么清晰,但李樟煜依然用堅定地語氣傳達著對于杭州亞殘運會比賽的重視。 “我跟你們不一樣,你們比較靈活。我協調性差一點,不好控制(自行車),一不小心就摔了。”李樟煜曾向記者展示自己腿上的疤痕,并指著肩膀說現在這兩側的傷已經很嚴重了。 帶著傷病,又要面對極大的訓練強度和比賽帶來的心理壓萬,為什么沒有放棄 “有種榮譽感。我在這里,能夠體現出我的一種價值。”李樟煜的答案,道出了眾多馳騁在自行車賽場上的殘疾人選手的心聲。 思考: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承擔相應的責任。那么,什么是責任呢 提示: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 議一議:李樟煜有哪些角色 需要承擔責任是什么 這些責任來自哪里 語句承擔的角色承擔的責任責任的來源我拿了第-完成了目標!運動員為國家奪得榮譽職業要求感謝我的父母我永遠愛你們兒子贍養父母道德規范 法律規定我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教會兒子騎自行車父親撫養兒子、教會兒子騎車道德規范 法律規定 對兒子的承諾筆記:責任的含義和來源是什么 含義: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 來源:責任來自對他人的承諾、職業要求、道德規范、法律規定等。 說一說:現在我的角色 學生分享: 思考:我們每個人的角色是一成不變的嗎 說一說:未來我的角色 學生分享: 提示:隨著時代發展和所處環境的變化,我們會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調節角色行為。 圖片分享: 請你說一說,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哪些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 提示: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小到按時完成作業、為自己的一次約定守時,大到終身信守承諾、認真做事,都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 觀看視頻:神州十七號江新林--從貝塔變舒克的宇航員 材料分享:航天員湯洪波在媒體見面會上這樣介紹江新林:“他最早是裝甲兵工程學院畢業的,是雙學士飛行員,現在來當航天員。我經常和他開玩笑說,你現在有坦克駕駛證、飛機駕駛證、飛船駕駛證,什么時候再去航母上學習一下,弄個航母駕駛證,這就全了。” 有網友留言:“他從貝塔變舒克,又成了航天員。” 思考:從江新林的故事中我們能知道為什么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這有什么意義? 提示: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 亞運會志愿者“小青荷”:綻放青春 全心服務 杭州亞運會賽會志愿者沿用2016年G20杭州峰會志愿者的昵稱“小青荷”,“青荷”諧音“親和”,彰顯著志愿者的青春氣息和親和力。 賽會志愿者主要服務于56個競賽場館、20個獨立訓練場館和22個專項工作團隊,為競賽運行、注冊制證、禮賓和語言、抵離等13個不同領域提供志愿服務。杭州亞運會期間,3.76萬名“小青荷”的熱情微笑、青春氣息、專業細致,給各方賓朋留下了難以忘懷的美好印象。“小青荷”群體平均年齡20.59周歲,其中00后占比89.9%。 從9月16日(亞運村正式開村)至10月10日,“青荷”累計上崗45.1萬人次,服務時長436.27萬小時。 “國家辦亞運會,需要人手、需要幫助,我們當然要來。不是問自己為什么要參加,而是要問自己為什么不參加。“真的很驕傲,這是人生中不一樣的經歷”。 思考:我們如何對他人負責?請分享你對他人負責的事情有哪些 當時有什么感受 提示:我們應該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在辛苦付出中體驗對他人負責的快樂和幸福。只有人人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我們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近年來,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實施“五老關愛工程”,發動廣大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離退休老同志幫助廣大青少年解決實際困難,支持和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這給予我們的啟示是 ( ) ①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 ②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 ③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 ④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有人說:“生活不會放過貪圖安逸的你,那些讓你變得更好的選擇總不會太容易。別讓今天的懶,成為你明天的難。在能奮斗的時候用盡全力,在能改變的時候竭盡所能,這是對自己負責。你可以跌倒,但是不要忘記站起來;你可以流淚,但是要記得成長。每天多一點點的努力,不為別的,只為了日后能夠多一些選擇。” 你贊同上述觀點嗎 請說明理由。 3.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從已有的生活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責任來自 ( ) ①對他人的承諾②職業要求③道德規范 ④法律規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