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章第四節《世界的氣候》教學設計(第1課時)課題 4.4.1《世界的氣候》 單元 第4單元 學科 地理 年級 七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初中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四節的一門重要的必修通識課。本節內容要求學生了解掌握世界11種氣候類型分布及其特征。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天氣、氣溫、降水等方面的知識,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2022新課標要求 閱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描述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特證;結合實例,說明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結合實例,說明氣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識記世界主要氣候類型,了解其自然景觀的差異。【綜合思維】知道氣候的概念、特點及其組成的兩大要素,熟練判讀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歸納其氣候特征。【地理實踐力】能夠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人地協調觀】能夠列舉日常生活實例,說明氣候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學情分析 氣候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但通過前三節課有關天氣、氣溫、降水等知識的學習,再結合生活經驗,學生理解各種氣候類型的特征并不難,主要難在掌握各種氣候的空間分布規律。因此,本節課知識的教學過程需要通過讀圖分析氣溫和降水的特點來完成。重點 能夠運用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世界氣候類型的地區分布,并總結其分布規律,培養地理實踐能力。難點課時 1課時材料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世界平均氣溫分布圖、降水分布圖和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 觀看視頻 通過視頻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講授新課講授新課講授新課講授新課講授新課講授新課講授新課 【教師陳述】(1)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不同地區的氣溫和降水情況不一樣,氣候也不相同。(2)氣候是一個地區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區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變化不大。(3)氣候的特點:長期的、相對穩定的,常見描述的詞語:四季如春、雨熱同期等。【學習活動一】氣候的地區差異【方法指引】研讀課文P84,讀圖4.22【問題引領1】閱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一般方法。【教師陳述】氣溫和降水的差異是氣候地區差異的具體表現,通過了解氣溫和降水的特征我們就可以了解氣候的特點。(承轉)同樣的道理,要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特點,也是通過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來分析。【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講解】【學生自主學習】……(略)【問題引領2】比較氣候差異。【教師陳述】按照上面閱讀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的方法,比較位于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西岸的甲地和東岸的乙地的氣候差異。(1)分別歸納甲乙兩地的氣溫特征,比較兩地的氣溫差異。(2)分別歸納甲乙兩地的降水特征,比較兩地的降水差異。(3)分別歸納甲乙兩地的氣候特征,比較兩地的氣候差異。氣溫特點降水特點氣候特征甲地全年溫和全年濕潤乙地夏季高溫冬季寒冷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回答略)【教師小結】綜合氣溫和降水狀況:甲地氣候全年溫和多雨;乙地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承轉)根據各地氣候的差異,人們將氣候分為不同的類型。雖然世界各地的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但是它們的分布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學習活動二】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方法指引】研讀課文P85-87頁,讀圖4.24-4.25。【問題引領1】從緯度位置上尋找世界氣候分布的規律。【教師引導】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是有一定規律的。讀圖4.24,按照從低緯到高緯、從沿海到內陸等角度,了解氣候類型的空間排列,認識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特征。(1)從上圖找出主要分布在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并填入下表。分布地區氣 候 類 型熱帶溫帶寒帶【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回答略)【教師小結】緯度因素是決定氣候分布最重要和最基礎的因素,所以全球氣候呈現明顯的緯度地帶性。(承轉)與此同時,從降水的影響因素來看,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分布也有明顯的影響。(2)找出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和西岸的氣候類型,并填入下表。分布地區大陸西岸大陸內部大陸東岸氣候類型【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回答略)【教師小結】海陸位置(海陸因素)對氣候分布的影響,在溫帶地區尤其明顯,而亞歐大陸的主體又位于溫帶地區。(3)讀圖4.24,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主要影響因素是什么?【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回答略)【教師小結】受地形因素影響,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阿爾卑斯山脈、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等地區。【教師講述】:通過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也可以區別不同的氣候類型,請同學們記住口訣:以溫定球(南北半球),以溫定帶(寒溫熱),以水定型(氣候類型)。(承轉)了解完世界氣候的分布規律,我們還需要能夠通過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來區別不同的氣候和描述一個地區的氣候特點。【學習活動三】認識世界各種氣候類型的特點及其典型的空間分布地區。【方法指引】通過氣候直方圖(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判斷氣候類型。【問題引領1】熱帶氣候類型的空間分布和氣候特征。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氣候特征分布地區【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回答略)【教師小結】熱帶草原氣候與熱帶季風氣候的比較:共同點:終年高溫,降水季節分配不均,根據降水量的變化劃分季節,一年內分干濕兩季或旱雨兩季。不同點:熱帶季風氣候的降水具有突變性,年降水量豐富,降水量最多的月份超過600毫米;熱帶草原氣候的降水具有漸變性,年降水量較小,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不足350毫米。【問題引領2】亞熱帶氣候類型的分布及特征。【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回答略)【教師小結】(1)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夏季炎熱冷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冬雨夏干)(2)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南北緯25°-35°的大陸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即雨熱同期),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問題引領3】溫帶氣候類型的分布及特征。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分布地區【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回答略)【教師小結】中緯度地區,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 一般情況下,距海較近,溫差變化較小;距海較遠,溫差變化較大。【問題引領4】寒帶氣候類型的分布及特征【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回答略)【教師小結】寒帶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以內,可以分為苔原、冰原兩種氣候類型。(1)苔原氣候分布于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最熱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下,只有三個月份平均氣溫在0℃以上。長冬無夏,暖季短。(2)冰原氣候分布于南極洲、格陵蘭島和北極地區其他島嶼,全年冰雪覆蓋,幾乎沒有植物生長。終年嚴寒,降水稀少。【問題引領5】高原山地氣候的分布及特征【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回答略)【教師小結】①高原山地氣候的特點有兩個:“地勢高”和“氣溫低”。②比較:寒帶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氣溫都很低,但成因不同。寒帶氣候因緯度高而氣溫低,高原山地氣候因海拔高而氣溫低。 看課文,聽講解,細思考。看課文,聽講解,細思考。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學習心得小組合作探究,討論緯度因素對氣候分布的影響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海陸因素對氣候分布的影響小組合作探究,思考地形因素對氣候分布的影響看圖析圖,探討熱帶氣候特征和分布規律看圖析圖,探討亞熱帶氣候特征、分布規律,說出自己的看法看圖析圖,探討中緯度地區溫帶氣候特征和空間分布規律,說出自己的看法看圖析圖,探討寒帶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空間分布規律,說出自己的看法 引導學生回顧氣溫和降水的基本概念和特點,為后續學習氣候的地區差異奠定基礎。溫故知新,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讓學生看圖析圖,分析歸納,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讓學生看圖析圖,互相探討,找出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讓學生看圖析圖,互相探討,找出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地形因素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從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的角度分析熱帶氣候的類型特點,從感性知識提升到理性思維,培養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從空間分布、氣候特點兩方面區分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差異。引導學生從氣溫和降水的角度分析溫帶氣候的類型特點,從感性知識提升到理性思維,培養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從緯度和地形兩個角度分析寒帶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的異同,培養觀察力和綜合思維能力。課堂練習 【課堂活動】課文P87頁,讀圖認識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特征。 學練結合,培養地理實踐能力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是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依據七年級學生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樂于表現的特點,采用先將學習方法教給學生,然后讓學生依據學到的方法活學活用,循序漸進,采用分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調動所有學生參與的熱情,從而掌握世界氣候的空間分布規律和特點。板書教學反思 在進行本節課教學過程中,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要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打好基礎,該講的內容要講透;二是把握難度,課程標準未要求的內容不隨意擴充;三是突出方法,在活動式課文中,要適時適度地安排運用各種圖標、數據分析氣候事物和現象的練習,提高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