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5.3《善用法律》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學會運用法律與人打交道;能夠在面對違法犯罪時,勇于斗爭,而且善于斗爭了。 道德修養:增強依法律己、依法維權、依法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意識。法治觀念:能夠明辨是非,自我約束,遠離不良行為,防微杜漸。 責任意識:從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強自我防范。 教學 重點 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如何應對違法犯罪。教學 難點 如何應對違法犯罪。 教學過程導入 觀看視頻:陜西米脂殺人案 思考:趙澤偉的行為是什么性質的行為?制裁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趙澤偉因工作、生活不順而心生怨恨,并遷怒無辜,蓄意報復曾經就讀初中的在讀學生,在公共場所持刀瘋狂捅刺,致21名中學生死傷,其中,9人死亡、4人重傷、7人輕傷、1人輕微傷,犯罪動機卑劣,情節特別惡劣,手段特別殘忍,后果和罪行極其嚴重,社會影響極壞,社會危害極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之規定,被告人趙澤偉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依法判處趙澤偉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授新課 案例分享:姜女士在網購平臺購買手鐲,賣家多次強調手鐲為18K真金,但實際檢驗結果顯示,該手鐲最高金屬元素為銅,屬于假貨。 思考:姜女士網購平臺遇到假貨,平臺同意退款,姜女士認為假貨應當退一賠三,假如你是姜女士你會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提示:學會用法律與人打交道。遇到侵害,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情景創設:情景一:王某是一名高三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傷。王某糾集幾個人將李某打成重傷。結果,王某因敵意傷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無法參加高考。 情景二:某村三戶農民與村委會簽訂了橘園承包合同,當年獲利頗豐。有的村干部看著眼紅,想毀約。 思考:請你幫助情景中的主人公選擇合適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提示: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法律服務所 :設立在鄉鎮和城市街道,為當地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 律師事務所 :律師的執業機構,提供全方位、專業的法律服務,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 公證處 :對民事法律行為等予以證明,預防糾紛。 法律援助中心 :政府設立的非營利性機構,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材料分享:因為懷疑所購月餅為假冒偽劣產品,戰先生將查詢結果反饋給了網店商家,并討要說法但讓戰先生沒有想到的是,商家不但沒有給予正面回復,在他質疑后還直接將淘寶店鋪關閉。 議一議:戰先生與賣家協商無果,經12315消費者協會調解未果,可以尋求哪個國家機關的幫助 提示: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課堂筆記:遇到侵害時,怎樣依法維權? ①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案例分析:在某學院宿舍,16歲的王某與其他三人因矛盾對15歲的張某某進行謾罵、毆打,使用衣架拍打、倒泡面湯和粉底液,還用眼線膠筆在張某某的柜子、面部及背部寫臟字辱罵,并錄制多個小視頻。事后,這些視頻被轉發至微信朋友圈,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甘井子區人民法院認為,王某雖為未成年人,但其行為已構成尋釁滋事罪,因隨意毆打、辱罵未成年人,并擾亂學校秩序。法院依法判決王某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六個月。 思考:什么是訴訟? 學生: 教師: 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或稱:打官司)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分類: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 情境創設: 小宇、小剛、小偉是七年級的同學。有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他們看見兩個手持兇器的歹徒正在對女同學搜身并毆打。這時,小宇說:“我們去和兩個歹徒拼了!” 小剛說:“你倆盯住歹徒,我去報警。”小偉說:“別管這事,跟我們沒關系。” 思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上述三位同學的行為說說你的看法 你認為這些中學生應該怎么救該女生 提示:①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②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③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但是,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 ④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常見方法: ①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 ②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 ④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護好作案現場。板書 設計 遇到侵害怎么做到依法求助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法律服務機構有哪些 善用法律 訴訟的含義 作用 類型 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 如何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司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常見方法 課堂 檢測 1. 由于拓寬馬路,需要拆遷房屋,老吳因拆遷補償問題與拆遷辦工作人員發生爭執。老吳對拆遷不滿,于是將有關情況寫了一張大字報貼在拆遷辦的墻上。老吳的做法是( ) A. 正確的,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不擇手段 B. 可以理解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有效方式 C. 錯誤的,維權的方式不合法 D. 錯誤的,即使對拆遷不滿也要忍耐 2.下列幾位同學對下圖理解正確的是( ) ①小芳: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要遵守規矩 ②小程:排隊上車太慢了,影響我們上學 ③小坤:排隊上車,能保證乘客的安全 ④小萍:社會生活需要秩序,秩序來自規則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3. 陶林是某中學八年級(3)班的學生,他家附近的建筑工地日夜不停地施工,噪聲很大,尤其是在夜間,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休息。陶林因受影響晚上睡不好,上課打瞌睡,嚴重影響學習。陶林和家長去找工地領導,領導以趕工期為由,拒絕停止施工。請你告訴陶林,最有效的辦法是( ) A. 找老師解決B. 向市環保局投訴 C. 偷偷把工地的電線剪斷 D. 帶一幫人到市政府游行 4.下列屬于為我們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專門機構是( ) A. 律師事務所 B. 新聞媒體 C. 共青團組織 D. 社區居委會 5.當我們需要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而又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時,我們( ) A.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B.可以借助自己親朋好友的力量對侵害者進行報復 C.只能自認倒霉,忍氣吞聲 D.只能放棄自己的權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