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2025屆地理一輪復習精品課學科融合Contents目錄課標解讀01考情分析02考點突破04知識結構03建模總結06典例分析05一課標解讀課標要求 學科素養要求1.運用示意圖等,說明大氣熱力環流原理,并解釋相關現象; 2.運用示意圖等,說明風的形成和風向規律。 3.運用圖表,分析海一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 4.運用圖表等資料,說明海水性質和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5.運用地質年代表等資料,簡要描述地球的演化過程 6.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主要植被,說明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7.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土壤標本,說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人地協調觀:1、結合案例,認識人類活動土壤改造的影響以及保護土壤、保護植被的重要性。2、聯系生活實際,分析海水性質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區域認知:1、結合區域特征,比較不同時空尺度下風向形成的原因及變化規律,能比較地區近地面風和高空風的風向差異,分析區域多風的原因。2、結合圖示,歸納海水溫度、鹽度、密度的時空分布規律。3、結合區域圖、植被類型圖等相關資料,掌握不同區域的植被和土壤類型、特點及分布。4、能結合圖文材料,綜合分析海—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5、能結合區域古地理環境,分析地層和化石的形成過程。(2)能根據呈現的圖文信息,逆推地球的演化歷程。綜合思維: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解釋地理原理。地理實踐力:1、通過視頻、景觀圖片及野外考察,識別主要植被、土壤類型及特征。2、運用圖表等資料,歸納海鹽度的影響因素。3、能夠通過地質剖面圖、化石和地層景觀圖、地質年代表、某一地質年代的生物復原圖等,推測地質年代和古地理環境,還原地球的演化歷程。考情分析二融合科目 命題方向2024 廣東卷 化學 以四川仁壽牛角寨石窟鹽風化作用為背景,考查自然環境的整體性、風化作用的成因及影響;2024 山東卷 化學 孟加拉灣及周邊地區海洋浮游植物及鹽類物質分布,考查鹽度影響因素2024 新課標卷 生物 寒冷高地上泥炭濕地的形成與演化,考查土壤的形成因素。2024 全國甲卷 生物 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冰川鼠的運動,考查植被與環境的相互關系。2024 福建卷 生物 福建省某地土壤剖面與水稻種植的關系,考查植被植被與環境的相互關系。2024 廣西卷 生物 大興安嶺北部某山間洼地森林植被群落的演化,考查植被植被與環境的相互關系。2024 湖南卷 生物 美國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品尼松生長與沉積層的關系,考查植被與環境的相互關系。2024 北京卷 生物 以某地野外地質剖面素描示意圖為載體,考查三葉蟲形成的古地質環境。2024 湖南卷 生物 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華斑羚和中華鬣羚棲息地的分布,考查生物的影響因素、自然環境的整體性。2023 浙江卷 化學生物 湖泊濕地碳循環與濕地的生態修復之間關系,考查濕地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考情分析二融合科目 命題方向2023 浙江1月 化學 世界局部海洋表層鹽度分布圖,考查鹽度的影響因素2023 福建卷 生物 以澳大利亞墨累一達令盆地古地理環境的變遷為背景,依據地層和化石推測地質歷史演變。2023 廣東卷 物理 吉林省某氣象站記錄的一次較強降水過程,考查降水的影響因素。2023 北京卷 生物 以寒武紀至新近紀生物多樣性和地表溫度的變化示意圖為載體,考察地球的演化歷史;以某地的地質剖面示意圖為載體,判斷地層的形成環境。2022 山東卷 物理 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層風場和海平面氣溫分布,考查形成風的力。2022 浙江卷 物理 某地近地面等壓線圖,考查影響風的幾個力。2021 全國乙卷 物理 我國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區和郊區各月平均相對濕度,考查水循環環節的影響因素。提取考點:1、物理學科融合知識考查主要在大氣圈和水圈,如大氣運動及水循環、海氣相互作用等;2、化學學科融合知識考查方向主要在海水和土壤的性質和化學溶蝕地貌;3、生物學科知識融合考查方向主要為植被和土壤。三知識結構地理物理力的合成與平衡比熱容物態變化能量守恒生物影響風向的幾個力熱力環流水循環海氣相互作用化學溶解度化學反應海水的鹽度喀斯特地貌生物進化群落種類與演替光合作用生物循環地球歷史碳循環土壤的形成植被與環境四考點突破PART2025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考點一:地理與物理知識融合跨學科知識融合--影響風向的幾個力物理知識地理原理解釋力的合成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如果物體受到多個共點力作用,我們可以逐步通過力的合成,最終等效為兩個力合力為0,則意味著所有力的合力等于0,物體將處于平衡狀態。【人教版物理必修1 P63】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其大小跟接觸面上壓力的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材質等有關。【人教版物理必修1 P73】北半球近地面風向北半球高空風向F1為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等壓線,高壓指向低壓)F2為地轉偏向力(南左北右)F3為摩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近地面大氣密度大,風向受三個力共同作用下與等壓線成一夾角;隨海拔高度增加,大氣密度(粗糙度)減小,摩擦力減小,風向與等壓線夾角減小;高空大氣密度小,摩擦力忽略,只受兩力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夾角為0)。典例一(2022年山東卷)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區頻繁受冷空氣影響。下圖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氣南下過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層風場和海平面氣溫分布。甲處南北兩側的氣壓梯度較大。1、下圖示意M點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壓線分布及空氣質點的瞬時受力平衡情況。在圖中用→畫出M點風向,并指出山脈的阻擋對冷空氣運動的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近地面北半球地轉偏向力摩擦力風向北半球近地面風向受三個力影響,地轉偏向力向右偏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且與地轉偏向力垂直,與摩擦力相反。遇到地形阻力運動速度降低運動方向變化【參考答案】畫圖(如上)。冷空氣受山脈阻擋,在迎風坡一側減速、堆積,氣流轉向、繞行。跨學科知識融合--比熱容與熱力環流物理知識地理原理解釋比熱容【人教版九年級物理 P11】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當吸收或放出同樣熱量時,比熱容較大的物質溫度變化較小。因此,比熱容大的物質對調節溫度有很好的作用。水的比熱容是沙石的4倍多。白天陸地升溫快,氣溫高,大氣受熱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海水升溫慢,海面上方氣溫低氣流收縮下沉,海面形成高壓;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夜晚陸地降溫快,氣溫低,大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海水降溫慢,海面上方氣溫高,氣流膨脹上升,海面形成低壓;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海洋的比熱容比陸地大,溫度變化較小熱力環流典例二2、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我國科研人員在甘肅酒泉金塔綠洲開展研究發現,在夏季晴朗的天氣下,綠洲與周邊沙漠之間存在局部環流,形成了近地面由綠洲吹向周邊沙漠“綠洲風”,圖甲為金塔綠洲邊緣景觀圖;圖乙示意7月金塔綠洲與周邊沙漠的氣溫日變化。(1)推測金塔綠洲風易形成于夏季的白天還是黑夜 并運用熱力環流原理說明該風的形成過程。(10分)(2)推測夜晚金塔綠洲與周邊沙漠之間局部環流的強弱,并說明其原因。(6分)典例二我國科研人員在甘肅酒泉金塔綠洲開展研究發現,在夏季晴朗的天氣下,綠洲與周邊沙漠之間存在局部環流,形成了近地面由綠洲吹向周邊沙漠“綠洲風”,圖甲為金塔綠洲邊緣景觀圖;圖乙示意7月金塔綠洲與周邊沙漠的氣溫日變化。(1)推測金塔綠洲風易形成于夏季的白天還是黑夜 并運用熱力環流原理說明該風的形成過程。(10分)【參考答案】白天。(2分)與荒漠相比,綠洲的比熱容較大,(2分)綠洲夏季白天升溫較慢,氣溫較周邊荒漠低,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2分)周邊荒漠白天升溫較快,氣溫較綠洲高,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2分),因此近地面大氣由綠洲吹向周邊荒漠,形成綠洲風。(2分)沙漠比熱容小升溫快典例二我國科研人員在甘肅酒泉金塔綠洲開展研究發現,在夏季晴朗的天氣下,綠洲與周邊沙漠之間存在局部環流,形成了近地面由綠洲吹向周邊沙漠“綠洲風”,圖甲為金塔綠洲邊緣景觀圖;圖乙示意7月金塔綠洲與周邊沙漠的氣溫日變化。白天荒漠和綠洲溫差大(2)推測夜晚金塔綠洲與周邊沙漠之間局部環流的強弱,并說明其原因。(6分)較弱。(2分)理由:夜晚金塔綠洲與周邊沙漠的氣溫差異小,同一平面氣壓差異小,難以形成局部熱力環流。(4分)跨學科知識融合--水的物態變化與水循環物理知識地理原理解釋物態變化【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水的凝固點和冰的熔點均為0°C。【課本P56、57】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叫蒸發,蒸發只發生在液體表面。【課本P60】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降水的條件:凝結核、水汽、遇冷當氣溫≧0°C,水汽液化,降水形式為液態的雨水;當氣溫≦0°C,水汽凝華,降水形式為固態的降雪;水汽遇冷液化且懸浮在空氣中的小水珠為霧;水汽遇到冷凝結在葉片上為露;水汽遇冷凝華在物體表面的冰晶形成霜(地面、葉片上、玻璃上)和霧凇(樹枝上)。水循環冰(固態)水蒸氣(氣態)水(液態)凝固(放熱)融化(吸熱)液化(放熱)汽化(吸熱)凝華(放熱)升華(吸熱)典例三3.大氣河來臨時,造成南極半島西側冰蓋表面融化的能量主要來自( )①水汽凝結 ②氣流輻散 ③長波輻射 ④短波輻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大氣河進入南極半島東側,可能( )A.增加降水總量 B.減弱冰面升華 C.破碎沿岸海冰 D.促進氣旋生成大氣河是長而窄的瞬時水汽輸運帶,因其挾帶的水汽通量與亞馬孫河流量接近而得名。大氣河隨偏西風挾帶暖濕氣流登陸南極半島,會對冰蓋產生重要影響。下圖示意大氣河影響南極半島冰蓋的過程。據此完成下面5-6小題。攜帶水汽上升遇冷水汽凝結降水放熱陰雨天氣大氣逆輻射強(長波輻射)A下沉增溫加強冰面升華;促進海冰融化、破碎海冰抑制降水大氣水汽含量少抑制氣旋形成C跨學科知識融合--能量守恒與海氣相互作用物理知識地理原理解釋能量的轉化和守恒【人教版九年級物理P27】能量守恒定律: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他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 定律之一。恒定律海一氣相互作用通過大氣環流與大洋環流,驅使水分和熱量在地區傳輸,維持地球上水分和熱量的平衡。海氣相互作用蒸發降水太陽輻射海水蒸發變成水汽進入大氣,大氣水汽凝結降水返回海洋,實現海洋與大氣的水分交換。海水蒸發吸收海水熱量,這些熱量進入大氣中凝結釋放熱量給大氣,這是海氣熱量輸送的主要途徑。長波輻射熱傳導海洋輸送熱量大氣運動風與水摩擦水體運動動能轉化為勢能海水獲得能量典例四(2024汕頭一模)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節選)巴倫支海位于北大西洋暖流進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巴倫支海已經成為全球海區升溫速度最快的區域。海冰覆蓋區的海洋熱量呈現上升趨勢,且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漸降低。由于其對穿越海域的北大西洋暖流具有顯著的冷卻效果,巴倫支海被譽為北冰洋的“冷卻器”。在這一過程中,海洋主要通過潛熱(包括水體蒸發、凝結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將大量熱能傳輸至大氣。如圖示意巴倫支海的位置及其不同海冰覆蓋區域。(1)從海一氣熱量交換的角度,說明巴倫支海成為北冰洋“冷卻機”的理由。(6分)巴倫支海對流經的海水有降溫作用熱量的支出較多(海洋將熱量傳遞給大氣)潛熱釋放多蒸發量大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海水溫度高大氣溫度低海洋長波輻射強緯度高典例四(2024汕頭一模)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節選)巴倫支海位于北大西洋暖流進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巴倫支海已經成為全球海區升溫速度最快的區域。海冰覆蓋區的海洋熱量呈現上升趨勢,且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漸降低。由于其對穿越海域的北大西洋暖流具有顯著的冷卻效果,巴倫支海被譽為北冰洋的“冷卻器”。在這一過程中,海洋主要通過潛熱(包括水體蒸發、凝結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將大量熱能傳輸至大氣。如圖示意巴倫支海的位置及其不同海冰覆蓋區域。(1)從海一氣熱量交換的角度,說明巴倫支海成為北冰洋“冷卻機”的理由。(6分)巴倫支海對流經的海水有降溫作用熱量的支出較多(海洋將熱量傳遞給大氣)潛熱釋放多蒸發量大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海水溫度高大氣溫度低海洋長波輻射強緯度高【答案表述】巴倫支海緯度高/受極地東風影響,大氣溫度低;北大西洋暖流攜帶大量海洋熱量進入巴倫支海,海水溫度較高,海-氣溫差大;海洋潛熱釋放多(海水蒸發吸熱、遇冷凝結放熱多);海洋長波輻射較強對流較強,將熱量將熱量傳遞給大氣,海水冷卻降溫。典例四(2024汕頭一模)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節選)巴倫支海位于北大西洋暖流進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巴倫支海已經成為全球海區升溫速度最快的區域。海冰覆蓋區的海洋熱量呈現上升趨勢,且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漸降低。由于其對穿越海域的北大西洋暖流具有顯著的冷卻效果,巴倫支海被譽為北冰洋的“冷卻器”。在這一過程中,海洋主要通過潛熱(包括水體蒸發、凝結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將大量熱能傳輸至大氣。如圖示意巴倫支海的位置及其不同海冰覆蓋區域。(2)在氣候變暖背景下,分析巴倫支海長期冰區海洋熱量釋放增強的原因。(6分)長期冰區海水潛熱釋放增多海水蒸發加劇水溫升高明顯全球變暖海冰融化反射率降低海冰阻隔減弱海水熱量支出減少海水熱量收入增加【答案表述】全球變暖,海水水溫升高,海冰融化,海面反射率下降,海水吸收太陽輻射增多,水溫升高;海冰融化,海冰對海—氣熱量交換的阻隔作用減弱;海水水溫升高,海水蒸發加劇,海水通過潛熱釋放的熱量增多。四考點突破PART2025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考點二:地理與化學知識融合跨學科知識融合--溶解度原理與海水的鹽度化學知識地理原理解釋溶解度原理【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P35-38】固體的溶解度: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的時所溶解的質量。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少,如氫氧化鈣。氣體的溶解度:是指該氣體的壓強為101kpa和一定溫度時,在1體積水里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隨氣壓增大而增大。海水的鹽度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降水與蒸發徑流注入水溫寒流暖流結冰融冰海區封閉程度在海水鹽分收入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影響”溶液“的量來影響鹽度水溫越高,鹽分”溶解度“越高,鹽度越高影響溶劑與溶液混合度典例五下圖示意我國舟山漁場冬季表層海水鹽度分布(單位:‰)。據此完成1~2題。6.影響舟山漁場近岸與外海表層鹽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氣溫 B.降水C.徑流 D.洋流7.冬季,123°E以東地區等鹽度線呈彎曲狀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長江徑流量減少 B.臺灣暖流增強 C.臺風雨增加 D.冷海水上泛 C B 位于長江及錢塘江入海口附近鹽度高鹽度低地表徑流匯入,鹽分被稀釋,鹽度降低鹽度曲線呈舌狀向外海突出受徑流注入影響,鹽度曲線應呈舌狀向外海突出水溫低,溶解度低,鹽度降低鹽度曲線向北突出 , 中心鹽度比同緯度高此時為冬季,臺風少。水溫高,溶解度高,鹽度比同緯度高跨學科知識融合--化學反應與地貌演變化學知識地理原理解釋常見的化學反應與反應速率影響因素【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很不穩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鈣沉淀:【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6.2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一般條件下,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增大反應物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增大;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增大;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于氣體來說,在相同溫度下,壓強越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溶蝕地貌:峰叢-峰林-孤峰-殘丘溶溝-石芽-石林溶蝕洼地喀斯特沉積(淀積)地貌:石筍、石鐘乳、石柱石幔(石簾)、鈣華池形成條件氣候巖石類型地質構造水文條件高溫多雨,反應速率大可溶性巖石,如石灰巖節理、裂隙發育水流動性及溶蝕能力典例六8、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碳酸鹽巖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儲庫,研究表明碳酸鹽巖的溶蝕是地球二氧化碳消耗的重要途徑。廣西是世界巖溶地貌的典型區域,近年來由于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實施和氣溫升高、降水增加,巖溶作用也隨之改變,巖溶碳匯量增加,對各圈層產生積極影響。下圖為廣西巖溶區域分布示意圖及巖溶作用碳循環模式圖。(1)說明溶蝕和淀積作用中各圈層之間的碳循環。碳酸鹽巖被溶蝕,消耗巖石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巖石圈、大氣圈中的碳進入水圈;碳酸巖的淀積形成過程中,向大氣釋放二氧化碳;水圈中的碳進入巖石圈、大氣圈。二氧化碳進入水中生成碳酸含碳酸的水溶蝕碳酸鹽巖石氫氧化鈣淀積過程中釋放二氧化碳并生成碳酸鈣沉積典例六碳酸鹽巖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儲庫,研究表明碳酸鹽巖的溶蝕是地球二氧化碳消耗的重要途徑。廣西是世界巖溶地貌的典型區域,近年來由于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實施和氣溫升高、降水增加,巖溶作用也隨之改變,巖溶碳匯量增加,對各圈層產生積極影響。下圖為廣西巖溶區域分布示意圖及巖溶作用碳循環模式圖。(2)推測近年來,廣西地區巖溶碳匯量增加的原因。氣溫升高,溶蝕作用增強;降水量增加,溶蝕作用增加;氣溫升高,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增強,固碳效率高;植被覆蓋率提高,水中有機酸含量多,溶蝕作用增強。降水增加氣溫升高石漠化治理工程化學反應速率增加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增強植被覆蓋率增加碳匯量增加典例六碳酸鹽巖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儲庫,研究表明碳酸鹽巖的溶蝕是地球二氧化碳消耗的重要途徑。廣西是世界巖溶地貌的典型區域,近年來由于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實施和氣溫升高、降水增加,巖溶作用也隨之改變,巖溶碳匯量增加,對各圈層產生積極影響。下圖為廣西巖溶區域分布示意圖及巖溶作用碳循環模式圖。(3)簡述廣西巖溶碳匯量增加的生態效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緩氣候變暖;固碳釋氧,提高空氣質量;提高植被覆蓋率,增加生物多樣性;提高植被覆蓋率,防治石漠化,緩解水土流失;改善水體水質。2025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第一課時結束四考點突破PART2025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考點三:地理與生物知識融合跨學科知識融合--生物進化與地球歷史生物知識地理原理解釋生物進化【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第三章生命起源及生物進化】化石與地質年代表一般來說,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 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各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各自適應環境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裸子植物爬行動物地層:具有時間順序的層狀巖石,有明顯的層理構造,一般先沉積的層在上,后沉積的層在下。化石:在沉積巖中保留的遺體或遺跡,①同一時代的地層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層含有越低級、越簡單生物的化石。典例七9、遼寧撫順曾經因煤炭資源豐富被稱為“中國煤都”,它還另有一個響當當的稱號,那就是“中國琥珀之都”。撫順琥珀形成于距今5 000多萬年的古近紀,是遠古松柏科植物樹脂掩埋在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的,多夾雜在煤層之中。撫順西露天煤礦是我國昆蟲琥珀的主產區,透明的琥珀里面含有昆蟲或植物(如圖),是世界上珍貴的琥珀品種,被科學家譽為“時光膠囊”,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含有昆蟲的撫順琥珀地球演化史的五個代(1)判斷撫順琥珀出現的地質年代所對應的下圖中序號及名稱,并描述此地質時期生物演化的特征。(6分)⑤新生代(2分)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2分)哺乳動物快速發展。(2分)新生代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植物演化植物演化被子植物繁盛哺乳動物快速發展典例三9、遼寧撫順曾經因煤炭資源豐富被稱為“中國煤都”,它還另有一個響當當的稱號,那就是“中國琥珀之都”。撫順琥珀形成于距今5 000多萬年的古近紀,是遠古松柏科植物樹脂掩埋在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的,多夾雜在煤層之中。撫順西露天煤礦是我國昆蟲琥珀的主產區,透明的琥珀里面含有昆蟲或植物(如圖),是世界上珍貴的琥珀品種,被科學家譽為“時光膠囊”,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含有昆蟲的撫順琥珀地球演化史的五個代(2)簡述撫順琥珀被科學家稱為“時光膠囊”的原因。(6分)撫順琥珀屬于化石,保存了地質時期古生物的形態,(2分)利于研究生物的時間演化規律,(2分)也可推測當時的古地理環境特征。(2分)化石地層生物演化沉積環境地球歷史典例三9、遼寧撫順曾經因煤炭資源豐富被稱為“中國煤都”,它還另有一個響當當的稱號,那就是“中國琥珀之都”。撫順琥珀形成于距今5 000多萬年的古近紀,是遠古松柏科植物樹脂掩埋在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的,多夾雜在煤層之中。撫順西露天煤礦是我國昆蟲琥珀的主產區,透明的琥珀里面含有昆蟲或植物(如圖),是世界上珍貴的琥珀品種,被科學家譽為“時光膠囊”,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含有昆蟲的撫順琥珀地球演化史的五個代(3)推測撫順琥珀形成時當地的古自然環境特征。(6分)氣候溫暖濕潤;森林茂密;各類昆蟲和其他動物繁盛;地層下降發生沉積。(每點2分,答對其中三點得6分)煤炭資源豐富生物量豐富沉積環境氣候溫暖濕潤地層下降/構造沉降區森林、昆蟲等各類動植物豐富跨學科知識融合--群落種類與植被環境生物知識地理原理解釋群落種類與演替【人教版生物選必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植被與環境根據群落的外貌和物種組成等方面的差異,可以將陸地的群落大致分為荒漠、草原、森林等類型。某地的群落類型,受水分、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很大。生活在這一地區的物種能夠形成群落,是因為它們都能適應所處的非生物環境。例如,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較耐旱。不同群落或者群落里不同物種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不盡相同,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適宜的生存環境,生物環境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綜合影響)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提供棲息地、食物)形態特征生長習性空間分布數量變化種類豐富度生物的特征自然地理環境氣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人文地理環境保護/干擾生產/生活區域環境分析典例八(2024湖南卷)美國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氣候較干旱。該地品尼松生長緩慢,分枝點低,雨水下滲為其生長提供水源,外力作用會影響其生長狀態。1905年后該地降水增多。如圖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長演變過程,以及相應的年輪增長距平值。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關于甲、乙兩時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長狀態和影響其生長的外力作用,推斷正確的是( )A. 甲時期生長較慢沉積為主B. 甲時期生長較快侵蝕為主C. 乙時期生長較快沉積為主D. 乙時期生長較慢侵蝕為主年輪增長低于平均值年輪增高于平均值生長較慢生長較快甲時期沉積層Ⅱ增厚沉積為主乙時期沉積層Ⅱ變薄且出現沖溝侵蝕為主A典例八(2024湖南卷)美國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氣候較干旱。該地品尼松生長緩慢,分枝點低,雨水下滲為其生長提供水源,外力作用會影響其生長狀態。1905年后該地降水增多。如圖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長演變過程,以及相應的年輪增長距平值。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 在谷底沖溝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樹干下半部原有枝條消失,最可能是因為( )A. 常受干熱風影響 B. 土壤養分流失C. 曾被沉積物掩埋 D. 遭受低溫凍害品尼松甲時期下部分枝點被增厚的沉積物掩埋,枯萎,被乙時期流水侵蝕搬運帶走流水侵蝕搬運干熱風、土壤養分流失、低溫凍害整體環境變化影響生物整體發育而非局部C典例八(2024湖南卷)美國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氣候較干旱。該地品尼松生長緩慢,分枝點低,雨水下滲為其生長提供水源,外力作用會影響其生長狀態。1905年后該地降水增多。如圖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長演變過程,以及相應的年輪增長距平值。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 在乙時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輪增長距平值與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 )A. 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條件B. 坡面有利于陽光照射C. 地下水位上升加劇鹽堿化D. 被侵蝕導致根系裸露注意時間和空間限定谷底年輪增長比均值高谷底生長快谷坡生長慢降水增多土壤侵蝕加劇根系裸露生長條件改善,植被生長加快,與結論不符谷底地下水位上升更快D跨學科知識融合--光合作用與碳循環生物知識地理原理解釋光合作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4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碳循環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下面的化學反應式來概括,其中(CH20)表示糖類。光合作用第一個階段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作光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二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有沒有光都能進行,這個階段叫作暗反應階段。在這一階段,C02被利用,經過一系列的反應后生成糖類,C02中的碳轉化為有機物中的碳。碳循環指碳元素在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間以二氧化碳、碳酸鹽及有機化合物等形式進行轉換和遷移的過程。濱海鹽沼是碳匯效率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庵東潮灘位于錢塘江入海口的杭州灣,海三棱燕 草為潮灘的本土植被,其覆蓋的鹽沼沉積物能發揮固碳功能。圖6示意該地海三棱藤草鹽沼沉積物有機碳含量季節變化,圖7示意該地地表高程季節變化。據此完成13~14題。13. 海三棱蔗草鹽沼沉積物有機碳含量的季節變化主要取決于A.徑流強度 B.潮流強度 C.植被長勢 D.水溫高低14. 海三棱蔗草鹽沼沉積物發揮固碳功能的碳源直接來自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②水中的顆粒碳 ③植被凋落物 ④微生物分解底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關注差異通過植物轉換,間接鹽沼攔截沉積有機物沉積鹽沼釋放二氧化碳典例九7月有機碳含量最高植物固碳能力強氣溫高降水多,植物 光合作用強植物固碳能力強微生物分解強,有機碳含量低七月降水多,徑流侵蝕強,有機碳低潮流季節變化不大CB跨學科知識融合--生物循環與土壤的形成生物知識地理原理解釋生物循環【人教版生物選必二第三章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①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周圍環境中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同時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貯藏在有機物質中。②生物循環引起化學元素的遷移,組成生物體的碳、氫、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斷進行著從非生物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環境的循環過程,這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土壤的形成生物循環把太陽能引進成土過程,使分散在巖石風化殼、水圈和大氣中的營養元素在地表積聚,有機體本身則是土壤有機養分的來源,從而使土壤產生肥力,促進土壤的形成和發展。枯枝落葉積累、植物生長消耗、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控制土壤腐殖質含量,從而影響土壤肥力。土壤營養物質含量變化分析思路典例十(2024.新課標卷)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在寒冷地區的高(臺)地上,流水少量匯于局部洼地,同時帶氮磷等營養元素供洼地內濕(水)生植物生長,這些注地中植物亡殘體分解緩慢且不徹底,以泥炭形式積累,形成典型泥炭濕地(圖7a), 當泥炭堆積高于周邊區域時,水流方向方式變化,濕地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缺乏,只能生長蕨類等耐貧營養生物,積累成過濕的墊狀泥炭蘚層,形成雨養型泥炭濕地(圖7b)。(1)分析寒冷的氣候在泥炭濕地發育中的作用。(6分)【答案】氣候寒冷,蒸發量少,形成凍土層,減少水分下滲,有利于水分積累;寒冷的氣候抑制死亡植物的分解,有利于泥炭積累。寒冷的氣候蒸發量少凍土發育蒸發量少植物亡殘體分解緩慢微生物活動弱水分下滲少形成濕地泥炭積累典例十(2024.新課標卷)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在寒冷地區的高(臺)地上,流水少量匯于局部洼地,同時帶氮磷等營養元素供洼地內濕(水)生植物生長,這些注地中植物亡殘體分解緩慢且不徹底,以泥炭形式積累,形成典型泥炭濕地(圖7a), 當泥炭堆積高于周邊區域時,水流方向方式變化,濕地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缺乏,只能生長蕨類等耐貧營養生物,積累成過濕的墊狀泥炭蘚層,形成雨養型泥炭濕地(圖7b)。(2)簡述典型泥炭濕地和雨養型泥炭濕地水流方向與生物量的差異。(6 分)【答案】典型泥炭濕地水從周邊流向濕地,生物量多;雨養型泥炭濕地水自濕地流向周邊,生物量少。中間低中間高典型泥炭濕地雨養型泥炭濕地中間低中間高水從周邊流入濕地水自濕地流向周邊水分條件及養分匯集水分及養分流失生物量大生物量少典例十(2024.新課標卷)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在寒冷地區的高(臺)地上,流水少量匯于局部洼地,同時帶氮磷等營養元素供洼地內濕(水)生植物生長,這些注地中植物亡殘體分解緩慢且不徹底,以泥炭形式積累,形成典型泥炭濕地(圖7a), 當泥炭堆積高于周邊區域時,水流方向方式變化,濕地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缺乏,只能生長蕨類等耐貧營養生物,積累成過濕的墊狀泥炭蘚層,形成雨養型泥炭濕地(圖7b)。(3)指出雨養型泥炭濕地發育的地形條件。(4分)【答案】高(臺)地中的局部洼地。中間低中間高典型泥炭濕地發育地形條件雨養型泥炭濕地泥炭積累堆積發育形成洼地 地形典例十(2024.新課標卷)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在寒冷地區的高(臺)地上,流水少量匯于局部洼地,同時帶氮磷等營養元素供洼地內濕(水)生植物生長,這些注地中植物亡殘體分解緩慢且不徹底,以泥炭形式積累,形成典型泥炭濕地(圖7a), 當泥炭堆積高于周邊區域時,水流方向方式變化,濕地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缺乏,只能生長蕨類等耐貧營養生物,積累成過濕的墊狀泥炭蘚層,形成雨養型泥炭濕地(圖7b)。(4)說明雨養型泥炭濕地發育過程中,水中營養元素逐步減少的原因。(6分)【答案】缺少周邊匯水帶來的營養元素;濕地水中的部分營養元素被植物吸收,植物死亡后被固定于泥炭中;部分營養元素隨流水流出濕地。水自濕地流向周邊濕地生物生長水中營養元素隨流水流出濕地營養元素無法通過匯水流入濕地消耗水中營養物質水中營養物質減少典例十(2024.新課標卷)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在寒冷地區的高(臺)地上,流水少量匯于局部洼地,同時帶氮磷等營養元素供洼地內濕(水)生植物生長,這些注地中植物亡殘體分解緩慢且不徹底,以泥炭形式積累,形成典型泥炭濕地(圖7a), 當泥炭堆積高于周邊區域時,水流方向方式變化,濕地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缺乏,只能生長蕨類等耐貧營養生物,積累成過濕的墊狀泥炭蘚層,形成雨養型泥炭濕地(圖7b)。(5)分析墊狀泥炭蘚層高于周邊地面但仍能處于過濕狀態的原因。(6 分)【答案】蒸發少,相對于蒸發,降水較多(降水頻次高);墊狀泥炭蘚層持水能力強。寒冷的高地墊狀泥炭蘚層氣溫低蒸發量少地表植物覆蓋,持水能力強水分收入大于支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