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萬有引力與宇宙航行知識清單行星的運動行星運動的兩種學說及局限性地心說和日心說,其局限性在于都把天體的運動看成是非常完美的勻速圓周運動。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第一定律(軌道定律):所有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于橢圓的一個公共焦點。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太陽與行星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掃過相等的面積第三定律(周期定律):行星橢圓軌道半長軸的三次方與公轉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結論:比值是由中心天體決定的,這個結論同樣也適用于其它繞行天體與中心天體的關系,中心天體不同,比值不同。高中階段處理天體問題的方法天體雖然做橢圓運動,但軌道一般接近圓。因此,在高中階段,把天體的橢圓運動近似看成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定律(一)行星與太陽間的引力——F=推導:1、太陽對行星的引力(1)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原因是太陽對行星的引力。(2)設太陽的質量為M,行星的質量為m,太陽與行間的距離為r。①太陽對行星的引力:應該等于行星做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即F=。而當時無法測出v,但可以測出T,即v=2πr/T,可得F=4π2mr/T2。又由開普勒第三定律r3/T2=k,有F=4π2mk/r2.,即F∞m/r2.。②行星對太陽的引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行星對太陽也應該有引力,相對于太陽對行星的引力,行星與太陽的地位是一樣的,因此有F∞M/r2.。③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既然F∞m/r2.,F∞M/r2.,因此F∞Mm/r2.。寫成等式F=。月地檢驗牛頓的思考;地球對月球的引力和地球對樹上蘋果的引力,若是同種性質的力F=,應該滿足a=F/m,即a月/a蘋=R地2/r月2。檢驗過程:①月球繞地球做圓周運動;F=,a月=GM/r月2;②蘋果自由落體:F=,a蘋=GM/R地2;③由于r月=60R地,因此應該有a月/a蘋=1/602.。當時已知,g=9.8m/s2,r月地=3.8*108m,T月=2.36*106s,a月=4π2/T月2,,經計算a月/g=1/602.檢驗結果:地球對月球的引力、地球對蘋果的引力、太對行星的引力,遵從相同的規律。萬有引力定律1、定律內容: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與兩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間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F=3、適用范圍:適用于兩個質點或均勻球體;r為兩質點或均勻球體球心間的距離。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求中心天體的質量和密度求質量“兩種方法、四個條件”I、環繞法;①r、v;②r、T;③v、T。II、代換法:④g、R。求密度:m=ρV,V=4πR3/3.發現和預測未知天體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發現:預言哈雷彗星的回歸。人造衛星人造衛星的原理——牛頓的設想在高山上,平拋一個物體,隨著被拋出物體的速度越來越大,物體在上腳下的落地點越來越遠,當速度足夠大時,物體將永遠不會落地,而成為環繞地球運動的衛星。三個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環繞速度):7.9 km/s。①是人造衛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環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具有的速度。它是人造衛星的最小發射速度,也是人造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②計算方法I、由G=m,解得:v= ;II、由mg=m,解得:v=。(2)第二宇宙速度(脫離速度):11.2 km/s。使物體掙脫地球引力束縛的最小發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 km/s。使物體掙脫太陽引力束縛的最小發射速度。3、人造衛星的軌道按形狀分:圓形軌道和橢圓軌道。按與赤道平面的角度分:赤道軌道、極地軌道、一般軌道。說明:無論何種軌道,地球都是圓軌道的圓心或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人造衛星的發射與回收發射地點和發射方向:發射人造衛星的地點多選在靠近赤道的位置,并且借助地球的慣性,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利用火箭斜向上發射(節約能源)。變軌的原理及方式:利用圓周運動的離心和近心運動的知識,可以分為漸變和突變兩種變軌方式。發射與回收的區別:發射是做離心運動,回收是做近心運動。5、人造衛星的運行規律圓形軌道:①v=;②ω=;③T=2π。④a=。橢圓軌道:近地點速率大,遠地點速率小。地球同步衛星的“六個一定”軌道平面一定,一定是赤道平面;運行方向一定,與地球自傳的方向相同;公轉周期一定,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角速度一定;線速度大小一定;軌道半徑一定。同步衛星、近地衛星、赤道上的物體v、ω、T、a的比較衛星的相距最近、最遠問題若原來相距最近,則當轉得快的比轉的慢的多轉一圈(或多圈)時,相距最近;否則多轉半圈(或半圈的奇數倍)時,相距最遠。人造衛星的瓦解問題——實質上就是衛星邊緣的物質做離心運動。“黑洞”問題:物質即便以光速通過黑洞都無法逃脫黑洞對它的引力束縛。三、雙星和多星問題在宇宙空間,存在兩顆或多顆質量差別不大的星體,它們離其他星體很遠,在彼此間的萬有引力作用下運動,組成雙星或多星系統。1、雙星的特點:(1)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間的萬有引力相互提供;(2)兩顆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3)兩顆星的軌道半徑與它們之間的距離關系為:r1+r2=L;(4)兩顆星到軌道圓心的距離r1、r2與星體質量成反比,即=;(5)雙星的運動周期T=2π (M=m1+m2);(6)雙星的總質量m1+m2=。2、雙星和多星的共同特點及求解方法除中央星(如果有)外,每顆繞行星所需要的向心力都來源于其他星對它的萬有引力的合力;(2)每顆星體轉動的方向相同,運行的角速度、周期相同;(3)通過幾何方法,求出軌道半徑,再根據圓周運動問題進行求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