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谷回音真好聽》教學設計一、課標分析本課的學習內容屬于音樂學習領域中的表現領域。《課標》中明確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以及在發展音樂聽覺基礎上的讀譜能力。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能夠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基于課標的指導思想,設計了本節唱歌課--《山谷回音真好聽》,通過細致、準確的學唱,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音樂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二、作品分析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簡潔、樸實,生動地描繪了聲音在山谷間回蕩的自然現象。歌曲為起承轉合的四句結構。第一、二、四句旋律基本相同,只有第三句是對比樂句。該樂句集中了歌曲對比發展的因素:一是結構(樂句與前相比有擴展)、旋律進行方式(上行、下行與跳進)以及力度的對比。本首樂曲旋律的核心音程是圍繞屬音sol的上四度跳進與下五度跳進進行的,這兩種音程構成了歌曲旋律發展的基礎。在授課中需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其音樂感知力和表現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執愛大自然的積極態度。三、教學目標審美感知:通過對《山谷回音真好聽》的學唱,感受歌曲的活潑情緒和音樂特點,并引導學生熱愛自然,了解“回音”現象。藝術表現:通過學唱歌曲,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用飽滿的情緒演唱歌曲。創意實踐:通過學唱歌曲→律動創編→分組表現等形式感受樂曲。文化理解:通過學習《山谷回音真好聽》,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感受回音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聲音的探索精神。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用活潑的情緒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學難點:歌曲中強弱表現。通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過聲音的強弱對比塑造音樂形象,能夠準確表現音的強弱力度。五、教學過程1.導入做課前律動《森林狂想曲》提出問題:這是什么聲音?學生回答:森林。播放回音的音頻。這是什么聲音?學生齊聲回答:回音。我們想一下什么地方會出現回音?學生齊聲回答:“山谷。對,在森林的盡頭,有一個美麗的山谷。我們現在在山谷里面,我們來玩一個回音的小游戲好不好,學生齊聲回答:好!請你們來當做老師的回音:“師:你好呀,生:你好呀。師:我們來做個好朋友吧,生:我們來做個好朋友吧。師:我們一起來唱歌吧,生:我們一起來唱歌吧。通過“回音”游戲,導入歌曲教學。師: 1 2 3 4 ∣ 5 — ∣;生齊: 1 2 3 4 ∣ 5 — ∣師: i 6 i 6 ∣ 5 — ∣;生齊: i 6 i 6 ∣ 5 — ∣老師想找同學回答一下回音有什么特點?找學生回答出回音的特點(回音和原音的內容一樣,原音大,回音小。)教師總結回音的特點,并把特點加入剛才的歌曲中唱一遍。學生體會到回音的特點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教師:真好聽,我忍不住想夸夸你們。唱:山谷回音真好聽,真好聽。從而引出課題《山谷回音真好聽》。2.聆聽歌曲。(1)初步聆聽旋律,感受歌曲(設計意圖:欣賞歌曲,建立初步感受)。師:我們一起來聽一下這段旋律,然后告訴老師這段旋律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播放《山谷回音真好聽》)生:很美妙、很開心……師:鼓勵孩子們大膽的抒發自己對這段旋律的想法,對音樂的想法都是正確的。(2)提問歌曲速度。(設計意圖:鞏固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并以提問的方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生:中速(3)做爬山律動,感受旋律高低起伏我們現在在山谷里面,山谷里面有大大小小的坡,我們現在跟著音樂一起來爬一下山。播放課件,引領學生做上下山的動作。師:“我們剛剛有往上爬的也有往下爬的,同學們想一下,我們什么時候向上,什么時候向下呢?引導學生回答:旋律往高處走的時候向上,向低處走的時候向下。”師引導學生一起來看譜面,總結每句旋律的是上行還是下行。(4)畫旋律線,感受歌曲。(設計意圖:通過畫旋律線,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旋律起伏。)師:接下來我們再完整的聽一遍,這次在聆聽時請同學們跟隨音樂畫旋律線。3.學唱歌曲。(1)學唱回聲部分的旋律師:“那么現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歌曲回聲部分的旋律吧,老師唱前面部分,同學們接后半部分。 ”師: 1 2 3 4 ∣ 5 — ∣;生齊: 1 2 3 4 ∣ 5 — ∣師: i 6 i 6 ∣ 5 — ∣;生齊: i 6 i 6 ∣ 5 — ∣(2)請加入歌詞完整聆聽歌曲。聽完請學生談談有什么感受。師:“加入歌詞來聽,到底是什么樣的感覺?它的歌詞在唱什么呢?生:“這首歌告訴我們唱山谷里面有講話有回音。”(3)再次聆聽,數一數歌曲有幾個樂句。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第三句和第四句是一模一樣的。填詞演唱第三第四樂句。引出回音和原音的區別。(4)復習學過的力度加號f和p我們把聲音的大和小成為強、弱,分別用f、p表示。(出示強弱記號。)師:下面我們就結合強弱記號來學唱一下剛才的回音樂句,我們再來一遍,我們把這個回音的感覺再唱出來,(學生跟琴學唱)跟節奏讀歌詞。師:“我們注意:“稀奇,很稀奇的東西,我們是不是要讀的俏皮一點。”引導學生關鍵詞語的語氣,及重音的掌握。(6)填詞演唱歌曲。師:好,現在來試著跟老師一起把這個歌詞帶入到我們的音里面去,好不好?(老師彈琴教唱)唱的更遠一點,感覺從遠處傳過來的一樣,(教師彈琴,學生跟唱)。(7)分組演唱回聲部分。全班同學分成兩組,第一組當做原音,第二組當做回音,合作演唱。師:除了歌曲的音準外,歌曲的情緒的表達也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剛才同學們在演唱時只關注了歌曲的音準部分,情緒沒有表達出來。接下來我們就面帶微笑,用歡快、活潑的情緒來演唱歌曲,把我們的快樂用歌聲表達出來,注意回聲樂句的強弱處理。(學生隨琴演唱。)(8)學唱結束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回音的特點。不同點:原音:強。回音:弱。相同點:旋律一模一樣。4.表現歌曲。(1)拓展延伸,創編舞蹈。(設計意圖:通過舞蹈創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培養學生音樂創造的習慣,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師:同學們唱到這里還意猶未盡吧,今天的音樂課我們聽到了神奇的山谷回音,師:接下來,我們就為本節課創編好看的舞蹈動作吧。生:按小組進行展示。師:同學們都特別有舞蹈家的天賦,創編的都很棒!那么,大家最喜歡哪個組的創編 (請學生進行評價,推選出最佳創編進行獎勵。)(設計意圖:通過情感升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了解科學知識;歌曲分享幫助同學進行課后鞏固練習;創編舞蹈動作可以開拓學生思維,感受音樂創作的樂趣。)(2)分小組合作表演:A組學生隨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伴奏完整演唱歌曲,B組加入自己喜歡的動作。C組學生用自制小樂器進行伴奏。(展示學習成果,開展班級音樂會,增強學生音樂表現能力。)(3)學生談談收獲:會唱了山谷回音真好聽,創編了山谷回音真好聽的舞蹈,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快樂。總結提升: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好聽的歌曲,也了解了回音的特點。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一個作業,出示作業:創編山谷回音。利用今天學習的回音的特點來編創山谷回音。大自然就像一個寶藏,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請同學們回家后在網絡上搜一搜大自然除了“回音”外還有哪些神奇的現象。另外,把今天學唱的歌曲帶回家和家人分享。時間過得很快,今天的山谷之行就到此結束了,讓我們在美妙的回聲中和山谷說再見吧!板書設計山谷回音真好聽中速f強 p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