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單元 溶液單元體系設計核心素養目標 化學觀念 通過對溶解度和溶質質量分數的認識,體會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思想。科學思維 1.面對日常生活和生產實際中的問題,形成研究溶液組成和性質的思路。2.通過控制變量、對比實驗、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研究影響物質溶解性和溶解速率的因素,在實驗數據獲取、現象分析、結論得出等方面,形成比較、歸納、推理等科學思維。科學態度與責任 1.認識溶液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等方面有廣泛用途及重要的應用價值。2.了解化學與自然、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學習目標 1.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2.能利用溶液的性質,分析、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現象和事實。3.能從定性和定量的視角,說明飽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4.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5.能根據需要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6.能利用物質的溶解性,設計粗鹽提純等物質分離的方案。核心知識備課筆記課題1 溶液及其應用本課題包含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通過學生的探究,使學生在客觀上認識溶液的特征,從微觀上認識溶液是溶質粒子分散到溶劑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體系,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建立一個有關溶液的較為科學的概念,進而認識溶質、溶劑及其關系。第二部分介紹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通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探究物質在溶解過程中的吸熱或放熱現象。第三部分通過實驗簡單介紹了溶液的應用,結合生活實際,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本課題內容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從微觀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難度,故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探究實驗,并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對溶液的形成有較直觀的了解。第1課時 溶液的形成課題 溶液的形成 課型 新授課素養目標 1.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溶液、溶劑、溶質的概念。2.了解溶液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學習科學探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4.學習采用對比的方法認識對相同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5.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6.培養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學重點 建立溶液的概念,認識溶液、溶質、溶劑三者的關系。教學難點 從微觀上認識溶液。教具準備 NaCl固體、糖、CuSO4晶體、水、玻璃棒、100mL燒杯(若干)、藥匙、碘、汽油、高錳酸鉀固體、酒精、紅墨水、試管(若干)等。課前預習 1.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2.溶液的本質特征:均一性、穩定性、混合物。3.溶質是指被溶解的物質,可以是固體、氣體或液體;溶劑是指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水是常見的溶劑,汽油、酒精也可以作溶劑。新課導入 當我們把蔗糖放人水中,過一會兒發現蔗糖消失了,如果你嘗一嘗所得的“水”,會感到“水”變甜了。如果你在大海中游過泳的話,你一定會發現海水又苦又咸。這些是為什么呢 如果我們把碘放人水中,它們會消失嗎 要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秘,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探尋吧!進行新課 知識點1 溶液[講解]其實,我們看到的液體都是溶液。我們今天就要來學習溶液的形成,學了本課題后,同學們的猜想與假設自然有了答案。[學生活動]分組進行活動,將少許以下幾種固體物質溶于水,仔細觀察現象。藥品:NaCl固體、糖、CuSO4晶體、水儀器:玻璃棒、100mL燒杯三個、藥匙步驟:①向三只盛有80mL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少許NaCl固體、糖、CuSO4晶體;②充分攪拌燒杯中的混合物后靜置。③觀察現象并記錄。[匯報]各組將自己觀察到的實驗現象進行匯報,并補充到匯總表上。現象NaCl固體糖CuSO4晶體固體固體消失固體消失固體消失液體液體沒有明顯變化液體沒有明顯變化液體變為藍色[分析]食鹽、糖、硫酸銅晶體都能溶于水中且硫酸銅晶體溶于水后形成的液體是藍色的。[結論]三種物質都能溶于水,得到的混合物顏色有差異。[提問]為什么固體消失在水中?物質能不能憑空消失?[討論]小組討論固體消失的原因,盡量達成共識。[講解]這里的物質并沒有憑空消失,只是從一種狀態轉化為了另一種狀態。[猜想]固體沒有消失,而是以固體小顆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種混合物。[觀察]觀察活動中得到的液體混合物的顏色是否均勻,靜置后是否有固體析出。[現象]混合物顏色均勻,靜置后無固體析出[講解]蔗糖放入水中后,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共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擴散,最終蔗糖分子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間,形成一種混合物--蔗糖溶液。取出蔗糖溶液中的任意一部分進行分析,它們的經成是完全相同的,即溶液是均一的;只要水分不會發,溫度不變化,蔗糖與水水)不會、分離,即溶液是穩定的。[總結]像這樣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作溶劑,被溶解的物質叫作溶質。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閱讀]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30-31。總結溶液的基本特征。[答]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屬于混合物。備課筆記要點提示:(1)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組成和性質都是相同的;(2)穩定性是指只要外界條件不變,溶液久置不分層,也不析出固體物質。進行新課 [追問]生活中常見的蔗糖溶液、NaCl溶液中,溶質、溶劑分別是什么?[回答]蔗糖溶液中,溶質是蔗糖,溶劑是水;NaCl溶液中,溶質是NaCl,溶劑是水。[講解]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一種溶液中的溶劑只有一種,溶質可以是多種,水是最常用的溶劑。溶質、溶劑、溶液之間存在的質量關系: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知識點2 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提出問題]同一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不同的溶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學生活動]請同學們按課本P31實驗9-2進行物質的溶解性的比較實驗,并記錄好實驗現象。[實驗記錄]操作現象①碘幾乎不溶于水②碘溶于汽油溶液為棕色③高錳酸鉀溶于水,溶液為紫紅色④高錳酸鉀幾乎不溶于汽油[分析]碘難溶于水,高錳酸鉀易溶于水;碘易溶于汽油,高錳酸鉀難溶于汽油。[結論]不同的物質在同一溶劑中溶解性不一樣;同種物質在不同的溶劑中溶解性也不一樣。[講解]物質的溶解性不是固定不變的,會受到內部因素溶質和溶劑的性質影響,以及外部環境因素溫度、壓強等的影響。知識點3 溶質和溶劑的判斷[提出問題]把一種溶液放到另一種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嗎?[活動與探究3]請同學們按課本P32實驗9-3進行乙醇溶解在水中的實驗,并記錄好實驗現象。[實驗記錄]實驗內容現象加入乙醇,不振蕩乙醇和水分層加入乙醇后振蕩乙醇和水均勻混合靜置溶液不分層備課筆記易錯提醒:(1)溶液一定是均一、穩定的,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2)一種溶液中只有一種溶劑,但不一定只有一種溶質,可以有多種溶質。(3)透明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4)溶液的質量一定等于溶質、溶劑的質量之和,但溶液的體積不一定等于溶質和溶劑的體積之和,如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200mL。歸納總結:(1)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的能力稱為溶解性。(2)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主要有溶質和溶劑的性質還有溫度。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里的溶解能力不同,如高錳酸鉀難溶于汽油而碘易溶于汽油;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溶劑里溶解的能力也不同,如碘幾乎不溶于水卻易溶于汽油。進行新課 [結論]液體與液體可以互溶,振蕩后不分層,不沉淀,形成溶液。[歸納]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如果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把量多的一種叫作溶劑,量少的一種叫作溶質。如果其中有一種是水,水叫作溶劑。溶質和溶劑的確定液中的溶質、溶劑實例教學板書 課題1 溶液及其應用第1課時 溶液的形成溶液1.定義: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2.溶液的性質:均一性、穩定性。 一種溶液中的溶劑只有一種,溶質可以是多種溶解性不同溶質在同種溶劑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也不同。溶質與溶劑的判斷①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固體或氣體與液體混合時,液體為溶劑。②如果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把量多的一種叫作溶劑,量少的一種叫作溶質。如果其中有一種是水,水叫作溶劑。備課筆記小組問題探討:所有的溶液都是液體的嗎?有氣體或固體的溶液嗎?(不一定,比如空氣是氣體的溶液,合金是固體的溶液)方法指導:根據溶液的名稱也可以判斷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溶液的命名一般為溶質的名稱后加溶劑,即溶質在前溶劑在后。如“碘酒”中碘為溶質,酒精為溶劑;“食鹽水”中食鹽為溶質,水為溶劑。若未指明溶劑的溶液,溶劑一般是水,如“硫酸銅溶液”中,硫酸銅為溶質,水為溶劑。課外拓展:(1)結晶水合物溶于水,其溶質是不含水的化合物,如CuSO4·5H2O溶解于水,溶質是CuSO4。(2)有些化合物溶于水,與水發生反應,如Na2O溶于水:Na2O+H2O=2NaOH,其溶質是NaOH而不是Na2O。(3)一些常見的有色溶液:含Cu2+的溶液顯藍色,含Fe2+的溶液顯淺綠色,含Fe3+的溶液顯黃色,含MnO4-的溶液顯紫紅色,含MnO42-的溶液顯墨綠色,含Co2+的溶液顯粉色,含CrO42-的溶液顯黃色,含Cr2O72-的溶液顯橙色。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溶液的概念及其性質,以及溶液的組成。教材習題解答 練習與應用(P35)1.B [解析] 溶液是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水是均一的、穩定的液體,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但水不是混合物,所以不是溶液;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溶劑不一定是水,如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劑。2.B 3.C [解析] 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溶液中各部分的組成一定相同。5.(1)混合物 (2)加快物質A溶解 (3)Na+、Cl- 蔗糖分子 6.溶液溶質溶劑稀硫酸H2SO4H2O高錳酸鉀溶液KMnO4H2O硫酸銅溶液CuSO4H2O碳酸鈉溶液Na2CO3H2O澄清石灰水Ca(OH)2H2O醫用酒精C2H6OH2O碘的汽油溶液I2汽油7.不會。 生理鹽水是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解析] 當外界條件不變時,溶液久置后溶質與溶劑不會分離,因為溶液具有穩定性。8.加熱、攪拌和將冰糖晶體研成粉末都可以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加熱和攪拌可以加快溶質分子(或離子) 在溶劑中的擴散;將固體溶質研磨成粉末可增大溶質與溶劑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快溶解。難題解答 [例1]為了探究“乙醇能否溶于水”的問題,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步驟]①在盛有2mL水的試管中滴入2~3滴紅墨水,振蕩。然后加入2mL乙醇,不要振蕩,發現乙醇與水分層;②振蕩試管,觀察現象。[問題討論](1)在水中滴入紅墨水的目的是什么? ;(2)在操作步驟①中,為了確保乙醇與水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實驗操作時應注意什么? ;(3)要證明乙醇能溶于水,還應進行操作步驟③。請寫出實驗操作及現象: 。[解析]水中滴入紅墨水振蕩后,水呈紅色,加入乙醇,能清楚地觀察到乙醇與水是否有分層現象;為了確保乙醇與水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加入乙醇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乙醇在紅色水的上面,要想證明乙醇溶于水,需要振蕩。備課筆記知識拓展:影響溶解速率的因素:(1)接觸面積:一般認為,如果溶質和溶劑的接觸面積較大,其溶解速率比接觸面積小時要快。(2)溫度:大多數物質在熱的溶劑中的溶解速率要比在冷的溶劑(同一種溶劑)中快。(3)攪拌:在實驗室中做溶解實驗時,一般都需要用玻璃棒來攪拌,以加快溶解的速率。難題解答 [答案](1)是為了便于觀察乙醇與水是否有分層(2)應該用膠頭滴管將乙醇輕輕滴入水中,防止有振蕩而直接混合(3)振蕩試管后靜置一會兒,發現上面無色液體變紅,分層現象消失。[例2]在進行碘與高錳酸鉀溶解性比較的實驗時,下列條件必須控制的是( )度 ②溶質顆粒大小 ③溶質質量 ④溶劑質量 ⑤溶劑種類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 [解析]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而溶質顆粒的大小只是會影響溶解速度的快慢,對結果沒有影響,因此在探究碘與高錳酸鉀溶解性大小時,需要控制的變量有溫度、溶劑的質量及種類。[答案]C布置作業: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從學生身邊熟悉的溶液開始著手,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基礎,通過從宏觀現象的領悟到微觀分析的提升,認識溶液的本質特征,從而建立起完善的溶液知識體系,通過課堂有效的科學探究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的應用價值,也使學生對物質運動的永恒性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有了一定的認識,很好地發展了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疑問:教師點評和總結:備課筆記PAGE1第2課時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溶液的應用課題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溶液的應用 課型 新授課素養目標 1.探究幾種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變化。2.了解溶液的應用范圍3.學習科學探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練習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4.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5.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6.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重點 1.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現象。2.溶液的應用。教學難點 乳化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具準備 水、NaCl固體、NH4NO3固體、NaOH固體、溫度計、試管(若干)、燒杯(若干)等。課前預習 1.在溶解過程中有的溶液的溫度會發生變化,如NH4NO3固體溶解時,表現為溶液的溫度降低,而當NaOH固體溶解時,正好相反,表現為溶液的溫度升高。2.溶液的應用(1)在溶液中進行化學反應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因此在實驗室或化工生產中,常常把用于進行化學反應的固體配成溶液來使用。(2)植物吸收的養料必須是溶液,動物的新陳代謝也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3)醫療上使用的多種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的溶液。新課導入 在前面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溶液的形成,知道了不同組成的溶液中溶劑常常為液體,而溶質則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下幾種物質溶解時溫度會有什么變化,并且了解乳化原理及其應用。進行新課 知識點1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提出問題]物質在溶解時,溶液的溫度是否會發生改變。[猜想]會變化/不會不會變化。[學生活動]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課本P33實驗,探究物質溶解時溫度是否發生改變。試劑:固態NaCl、NH4NO3、NaOH、蒸餾水。備課筆記進行新課 實驗步驟:實驗記錄:水中加入的溶質NaClNH4NO3NaOH加入溶質前水的溫度T1/℃202020溶解現象固體溶解固體溶解固體溶解溶質溶解后溶液的溫度T1/℃≈20<20>20[討論交流]討論并交流實驗現象。[歸納]物質在溶解時,常常會使溶液溫度發生改變。這說明物質在溶解過程中通常伴隨著熱量的變化,有些物質(如NH4NO3)在溶解時會出現吸熱現象;有些物質(如NaOH)在溶解時會出現放熱現象。[講解]物質在溶解過程中通常伴隨著熱量的變化,如NH4NO3溶解時會吸收熱量,會使溶液溫度降低;NaOH溶解時放出熱量,會使溶液溫度升高。NaCl等溶解時沒有明顯的熱現象,因此溶解時溶液的溫度基本不變。知識點2 溶液的應用[提問]溶液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那么我們周圍的那些東西是溶液呢?[答]我們喝的礦泉水是溶液、做實驗的很多液體試劑是溶液······[講解]溶液的應用非常廣泛,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和醫療等領域都會用到溶液。[閱讀]閱讀課本P33-34,了解溶液的應用。[討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生活中對溶液的應用。[總結](1)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通常比較快。所以,在實驗室和化工生產中,常常先將幾種固體反應物溶解,然后將這些溶液混合后振蕩或攪動,以加快反應的進行。(2)溶液對于動植物的生理活動也具有重要意義,植物從土壤中獲得的各種養料,需要溶解形成溶液后才能被吸收。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無土裁培的作物就是從營養液中吸收養料而生長的。(3)醫療上常用的葡萄糖溶液、生理鹽水和各種眼藥水等,都是根據人體的生理需求配制的溶液。備課筆記課外拓展:(1)溶解過程中發生了兩種變化:一種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向水中擴散,這一過程吸收熱量;另一種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這一過程放出熱量。(2)有的溶質溶解時,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小于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表現為溶液的溫度升高,如:NaOH、濃H2SO4;有的溶質溶解時,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大于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表現為溶液的溫度降低,如:NH4NO3。進行新課 [拓展講解]像植物油與水的混合物這種在液體里分散著不溶于水的、由許多分子集合而成的小液滴的液體叫作乳濁液。像泥和水這種在液體里懸浮著很多不溶于水的固體小顆粒,使液體呈現渾濁狀態的液體叫作懸濁液。教學板書 第2課時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溶液的應用一、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物質在溶解過程中通常伴隨著熱量的變化,如NH4NO3溶解時會吸收熱量,會使溶液溫度降低;NaOH溶解時放出熱量,會使溶液溫度升高。NaCl等溶解時沒有明顯的熱現象,因此溶解時溶液的溫度基本不變。二、溶液的應用(1)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通常比較快。所以,在實驗室和化工生產中,常常先將幾種固體反應物溶解,然后將這些溶液混合后振蕩或攪動,以加快反應的進行。(2)溶液對于動植物的生理活動也具有重要意義,植物從土壤中獲得的各種養料,需要溶解形成溶液后才能被吸收。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無土裁培的作物就是從營養液中吸收養料而生長的。(3)醫療上常用的葡萄糖溶液、生理鹽水和各種眼藥水等,都是根據人體的生理需求配制的溶液。三.乳濁液和懸濁液1.乳濁液:在液體里分散著不溶于水的、由許多分子集合而成的小液滴的液體。2.懸濁液:在液體里懸浮著很多不溶于水的固體小顆粒,使液體呈現渾濁狀態的液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物質溶于水時的吸熱和放熱現象,了解了乳濁液和乳化現象及其應用。教材習題解答 練習與應用(P35)4.B [解析] 氯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基本不變;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均使溶液溫度升高;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溶液溫度降低。難題解答 [例1]物質在溶解時,常常會使溶液的溫度發生改變。現將①濃硫酸;②生石灰;③硝酸銨;④氫氧化鈉;⑤氯化鈉五種物質分別溶解于水,會使溶液溫度升高的是(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解析]物質在溶解時經常伴隨有吸熱或放熱現象,①濃硫酸、④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②生石灰即氧化鈣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③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⑤氯化鈉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答案]C備課筆記方法點撥:掌握常見物質溶于水的吸熱與放熱現象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要注意氫氧化鈉、濃硫酸、氧化鈣放入水中都會放出大量的熱,但是本質不同,氫氧化鈉、濃硫酸是溶解放熱,氧化鈣是反應放熱。難題解答 [例2]下列洗滌或除污過程應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解析]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來達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A選項錯誤。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污來達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B選項錯誤。洗潔精是洗滌劑,有乳化作用,能將大的油滴分散成細小的油滴隨水沖走,是利用乳化作用,故C選項正確。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是利用了刷子的摩擦作用,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D選項錯誤。[答案]C布置作業: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教學反思 本節課要結合實驗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以及乳化現象,對溶液有更全面的認識,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動手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疑問:教師點評和總結:備課筆記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溶液的形成.doc 第2課時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溶液的應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