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作業練習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高中地理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課題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境教科書 書 名:普通高中教科書 地理必修第一冊(湘教版作業練習基礎性作業: 祁連山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向高原山地氣候的過渡地帶。植被作為祁連山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變化對我國西部生態環境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下圖為祁連山不同海拔及坡向的植被覆蓋度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祁連山海拔與植被覆蓋度的關系是( ) A.海拔高度與植被覆蓋度呈正相關 B.海拔高度與植被覆蓋度呈負相關 C.陽坡植被覆蓋度大于陰坡 D.平地地區植被覆蓋度最低 2.影響陰坡植被覆蓋度的主要原因是( ) A.熱量豐富 B.光照強烈 C.水分充足 D.坡度較緩 北京市皇城根遺址公園被評為城市公園中的精品公園。該公園的綠化設計全部采用當地樹種、多樹種混栽、喬灌草結合的方式,綠化具有垂直層次(如下圖所示),地表植被覆蓋率高,鮮見裸露地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皇城根公園選用的當地樹種屬于哪種自然植被類型( ) A.熱帶雨林 B.常綠闊葉林 C.落葉闊葉林 D.亞寒帶針葉林 4.皇城根公園綠化具有垂直層次。影響這一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熱量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5.北京市加強城市森林公園建設,對改善城市自然環境的意義表現在( ) ① 涵養水源 ② 為市民提供休憩場所 ③ 凈化空氣,美化環境 ④ 減弱城市的熱島效應 ⑤ 增加生物多樣性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⑤ C.② ③ ④ ⑤ D.① ③ ④ ⑤ 重慶市萬州區地處三峽庫區消落帶,該區域冬季淹水、夏季成陸,由于長時間水陸交替,超過50%的原生植被難以生存,土壤侵蝕嚴重,生態環境脆弱,有“世界級難題”之稱。當地經過多年的試裁,在消落帶已成功引種了600多公頃的濕地大喬木——中山杉,成為長江航道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圖為萬州區“水中森林”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6.推測中山杉具有的特征是( ) ① 根系較淺 ② 耐旱澇 ③ 耐鹽堿 ④ 樹干挺拔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④ 7.中山杉在解決世界級生態脆弱問題中的表現是( ) A.調節徑流、防范洪澇 B.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C.減少淤積、擴充庫容 D.護岸固土、凈化水體 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靖河地處甘肅省古浪縣東南部大靖盆地,是石羊河八大支流之一,發源于祁連山東部毛毛山北麓,由支流大直溝、酸茨溝、殺子溝、莊浪溝組成,主河道全長約45km,河水并入大靖水庫后,又經大靖峽出山口流入平原,消失于海子灘、騰格里沙漠。大靖河流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82.29mm,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627mm。2012年,分布在祁連山東部烏鞘嶺地區的植被面積與2000年相比減少了24149km ,海拔2700m以上地區的草甸面積與19世紀80年代相比減少了852.76km 。圖示意大靖河流域地理概況。 (1)簡述大靖河流域的自然環境特征。 (2)說明烏鞘嶺東部植被大面積減少對大靖峽水庫產生的影響。 (3)請為減輕人類活動對祁連山東部山區植被的干擾,提出合理措施。 【參考答案】1.D 2.C 3.C 4.B 5.D 6.B 7.D 8.(1)氣候干旱,降水稀少;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地表植被稀疏,冬春季節沙塵天氣多發。 (2)水庫上游涵養水源的能力減弱,水庫補給水源減少;水土流失加劇,水庫淤積嚴重,縮短水庫的使用壽命。 (3)利用當地的氣候條件,發展太陽能,解決居民生活用能問題;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退耕還林還草;實施生態移民,建立生態保護區。 【解析】1.讀圖可知,隨海拔高度增加,植被覆蓋度先增后減,海拔高度與植被覆蓋度既沒有呈現正相關,也沒有呈現負相關,AB錯;整體而言,陰坡植被覆蓋度大于陽坡,C錯。陰坡植被覆蓋度最高,平地地區植被蓋度最低,D正確。故選D。 2.由右圖可知,陰坡覆蓋度最高,是因為陰坡光照弱,氣溫低,蒸發弱,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植被生長,C正確。陰坡光照弱,熱量不足,AB錯。材料并無信息反映陰坡的坡度更緩,D錯。故選C。 3.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北京為溫帶季風氣候,典型的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正確。熱帶雨林為熱帶雨林氣候的植被類型,A錯誤。常綠闊葉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植被類型,B錯誤。亞寒帶針葉林帶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植被,D錯誤。故選C。 4.自森林頂端到地面,光照強度逐漸減弱,造成不同高度,植被種類不同。故影響群落垂直分層的原因是光照,B正確。水熱條件以及土壤會影響植被的生長,但是不會造成植被的垂直分層,ACD錯誤。故選B。 5.森林在城市中起環境作用,森林為市民提供休憩場所是森林的服務功能,非自然環境的意義,② 錯誤,由于森林公園植被覆蓋度較高,所以能夠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同時植被能夠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能夠起到凈化空氣與美化環境的作用,由于森林公園能夠調節局地的小氣候,所以能夠減弱城市的熱島效應,同時森林公園能夠為很多生物提供棲息環境,能夠增加生物多樣性,①③④⑤正確,所以D正確,ABC錯誤。故選D。 6.據材料中山杉生長在三峽庫區消落帶,該區域冬季淹水、夏季成陸,故其具有根系發達,耐旱澇、耐鹽堿、樹干挺拔的特征,②③④正確,①錯誤,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7.中山杉生長在三峽庫區消落帶,根系發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降解水中污染物質,起到護岸固土、凈化水體的作用;但也加快了泥沙沉積,可能會影響庫容,D正確,C錯誤;與調節徑流、防范洪澇關系不大,A錯誤;三峽庫區消落帶沒有農田分布,起不到保護農田的作用,B錯誤。故選D。 8.(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靖河地處甘肅省古浪縣東南部大靖盆地,距海較遠,降水量小于蒸發量,氣候干旱;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多晴天,氣溫的年較差和日較差都較大;根據材料可知,該地地表植被面積小,植被稀疏,沙漠面積大,由于距離冬季風源地近,所以冬春季節沙塵天氣多發。 (2)祁連山東部地區植被大面積減少,導致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喪失,使水土流失加劇,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庫水質變差;泥沙淤積在水庫,導致水庫庫床抬升,儲水量減少,水庫使用壽命縮短;植被大面積減少,涵養水源的能力降低,導致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大,則水庫水量不穩定。 (3)為減少人類活動對祁連山東部地區植被的破壞,可以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環境;政府加強立法工作和監管力度,減少進入該區域的人口數量和機會,減少人類活動的影響;加強植樹造林種草,提高植被覆蓋率;保護現有的植被,杜絕破壞和亂砍亂伐,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鼓勵積極參與保護工作等。 實踐性作業: 材料:在科爾沁沙地,普遍存在著歷史時期形成的三層古土壤。這表明科爾沁沙地曾經有過三次沙地固定時期。據文獻記載,公元 9 世紀以后的一段時期,大量外來移民在此墾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當地移民逐漸遷出,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又逐漸恢復為牧業,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轉。清代,大量關內農民涌入科爾沁沙地墾荒,使荒漠化土地面積再度擴大。 課后查閱資料,結合給定材料,分析科爾沁沙地采用哪些植物進行治沙的效果較好,并分析原因,形成一份調查報告。1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地理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課題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境教科書 書 名:普通高中教科書 地理 必修一學生信息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學習目標1.通過課外實地觀察以及運用視頻、圖片,了解主要植被類型、植株特征、群落結構等,并能運用相關原理解釋這些現象 2.結合具體區域植被變化的案例,說明植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論述植被與環境的關系課前學習任務觀察記錄校園及社區常見的植物特征,分析其環境適應性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認識植株 結合視頻“走進自然,探訪身邊的植物”和PPT上的圖片、植株實體,說出植株特征,說明特征與環境的適應性(植株特征包括:植株的大小,葉[大小、厚薄、軟硬等]、莖[粗細、長短、形態等]),完成植株特征分析表 PPT植株展示圖【學習任務二】 認識植被 學生根據PPT呈現的植被圖片和課本的內容,描述各典型植被的特征(包括群落形態、結構、植物種類),完成植被特征分析表 PPT植被展示圖 【學習任務三】 尋根溯源 獨立思考完成設問:任務一 - 植株中,主要分布在下列哪個字母對應的區域中? 【學習任務四】 環境影響植被 (一)大尺度視角①從海南島出發,經瓊州海峽,陸路旅行到黑龍江漠河,會依次看到哪些自然植被? ②從北京向西一直旅行到烏魯木齊,又會依次看到哪些自然植被? ③分析我國自然植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二)中尺度視角據圖分析“我國天山北坡垂直自然帶譜”差異的原因。 (三)小尺度視角 在較為干旱的地區,如祁連山、天山、陰山地區,山地會呈現特別的“陰陽臉”現象,即陰臉是森林,陽臉是草地,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學習任務五】案例探究:塞罕壩的“前世今生” 材料一:歷史上,塞罕壩曾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遼金時期,號稱“千里松林”。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后,在此設立“木蘭圍場”,作為皇家狩獵之地。 材料二:內憂外患的晚清政府大肆開墾,后來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奪采伐和連年山火,塞罕壩變成“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國家氣象資料表明:上世紀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塵天數56.2天。建國初期,塞罕壩一帶已經徹底荒漠化。 材料三:1962年,國家決心建立國有林場,恢復被破壞的植被,經過幾代塞罕壩人的不懈奮斗,如今這里綠樹遍植、花開草長,綠水青山也換來了金山銀山,先后獲得“地球衛士獎”、“土地生命獎”等國際榮譽。 設問①:塞罕壩曾由一片綠洲變成一望無際的荒漠,是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自然環境要素統一變化的結果,推測其演化過程。 設問②:簡述塞罕壩荒漠變林海后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推薦的學習資源1.《航拍中國》紀錄片2.《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3.《植物地理學(第五版)》江源 康慕誼 黃永梅 張紳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主要植被與自然環境(學習任務單)--2024-2025學年高中·必修第一冊《地理》湘教版.docx 5.1主要植被與自然環境(課后練習)--2024--2025學年高中·必修第一冊《地理》湘教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