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理解和解析我國現階段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意義;理解和解析按勞分配的內容和意義;理解和解析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和意義;理解我國居民獲取收人的方式與合法途徑。思考:我國現階段實行什么樣的分配制度呢?為什么要實行這樣的分配制度呢?社會所創造的國民收入要在政府、企業、個人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分別形成政府收入、企業收入和個人收入,以滿足不同的社會需要。分給誰?政府收入用于財政支出、企業收入主要用于擴大再生產、個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費。那我國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國民收入,是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包括居民、企業、政府等)所獲得的收入。(P45)(2)為什么: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1、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1)是什么:生產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分配制度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②根本原因: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決定的(補充)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生產力①直接原因: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 P44決定決定決定(決定性作用,核心)(1)地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2)基本內容和要求: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必須參加勞動;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對個人進行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2、按勞分配(在公有制經濟中)分配范圍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為什么要做各項必要扣除?馬克思認為,社會總產品在分配給每個勞動者之前必須做必要的扣除,因為不做必要的扣除社會就會無法正常運轉,無法對弱者進行有效的補償,無法實現社會正義。滿足社會再生產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補償消耗掉的生產資料,擴大生產的追加部分,應付不幸事故、自然災害的后備基金和保險基金滿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學校、保健設施等),為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等設立的基金企業國家判斷:按勞分配是對社會總產品的分配X社會扣除理論(3)具體形式①在國家機關,公有制事業單位和公有制企業中的職工工資、獎金、津貼。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業中的職工工資、獎金、津貼。③農村經濟中的承包集體土地獲得的收益。④集體經濟中的村辦企業所得分紅、工資。按勞分配一定存在于公有制中!但是,公有制經濟中也有按生產要素分配,例如:在國企中投入技術【特別提醒】按勞分配適用的范圍:按勞分配存在于公有制及公有控股的股份制經濟中,其形式是工人的工資、津貼、獎金。還包括農村經濟中承包集體土地、加入生產合作社獲得的收益。轉讓經營權不是按勞分配!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2、按勞分配①前提: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②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③直接原因: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4)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必要性):是由一定的經濟條件決定的(5)實行按勞分配的意義(重要性)①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人與自己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提高效率)②實行按勞分配是對人類以往幾千年來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促進公平)注意:平等分配≠平均分配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2、按勞分配要素 表現按勞動要素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按技術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數據要素分配按知識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私營企業、外資企業中的職工工資、獎金和津貼私營企業主的稅后利潤,股票紅利、股息,儲蓄和債券的利息等技術入股、專利費用、技術轉讓的收入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轉讓金企業中的管理者依靠管理才能獲得的收入數字經濟下,數據的收集、使用和轉移產生的價值憑借相關知識獲得的收入提供市場信息、管理方案和問題解決方案等3、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1)內容廣泛存在于包括公有制經濟在內的多種所有制經濟中(2)意義:有利于讓一切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弊端:會導致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有較大差距。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小呂的爸爸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每月有工資,年終獎還有獎金。小呂的媽媽是一家外資企業的總經理,除年薪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紅。家庭投資理財由媽媽負責,銀行存款和國債都有收益。小呂的叔叔是農民,除了轉讓自家承包地的經營權獲得的一定收入,還自己經營“農家樂”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呂是私營企業的普通員工,除了工資,課余時間喜歡搞小發明,通過轉讓自己的發明專利,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按勞分配按生產(勞動)要素分配按生產(資本)要素分配按生產(資本)要素分配按生產(土地)要素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按生產(勞動)要素分配按生產(技術)要素分配小呂一家人的收入分別屬于哪一種分配方式?1.按勞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勞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經濟中,但公有制經濟中除了按勞分配,還存在按生產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會保障收入。2.按生產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既可以與非公有制經濟相適應,也可以與公有制經濟相適應。3.憑土地所得:我國農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體所有制,因此農民承包土地獲得的經營收入屬于按勞分配,農民流轉土地所得(出讓土地的使用權的收入)、以土地使用權入股所得收入,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4.科技人員的收入不一定都是按技術取得的收入。①公有制經濟的科技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按勞分配②私營或外資的科技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按勞動要素分配③技術入股、自己研究、轉讓成果專利取得的收入---按技術要素分配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區別與聯系再次提醒:單純按生產要素分配會導致收入差距拉大甚至收入差距懸殊。按勞分配 按生產要素分配區別 適用范圍 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包括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形式 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的工資、獎金、津貼 按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分配體現 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地位 在我國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體地位 是我國分配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聯系 ①都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方式;②都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和客觀經濟條件決定的;③都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從個人獲取收入的途徑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勞動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還有經營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勞動性收入 指通過勞動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工資、獎金、津貼等財產性收入 指通過自己所擁有的各類財產獲得的收入,包括銀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經營性收入 指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收入轉移性收入 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住戶的各種經常性轉移支付和住戶之間的經常性收入轉移,包括養老金、社會救濟和補助、政策性生產補貼、政策性生活補貼、救災款等注意:勞動性收入≠按勞分配注意:轉移性收入具有無償性質4、我國居民獲取收入的途徑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小呂的爸爸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每月有工資,年終獎還有獎金。小呂的媽媽是一家外資企業的總經理,除年薪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紅。家庭投資理財由媽媽負責,銀行存款和國債都有收益。小呂的叔叔是農民,除了轉讓自家承包地的經營權獲得的一定收入,還自己經營“農家樂”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呂是私營企業的普通員工,除了工資,課余時間喜歡搞小發明,通過轉讓自己的發明專利,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小呂大伯父是殘疾人,無法務工,家里主要經濟來源是國家發放的低保金和殘疾補貼。勞動性收入結合課本知識,思考他們獲取收入的途徑有哪些 勞動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勞動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1)重要性: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我們獲取的任何收入歸根結底都來自勞動創造(2)個人獲取收入的要求:①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②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③要鼓勵全體勞動得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致富5、勞動的重要性及要求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如何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按生產要素分配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徑按勞分配為什么堅持我國現階段的分配方式?弘揚勞動精神意義:提高效率;促進公平地位: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勞動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重要性:財富的源泉要求:社會風尚、勞動觀、勞動致富意義:有利于讓一切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內容:必須參加勞動;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形式: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的工資、獎金、津貼1、為什么要完善個人收入分配?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城鄉收入分配差距大地區收入分配差距大行業收入分配差距大行業內部收入分配差距大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措施(1)總要求: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收入分配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健全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2)堅持兩個“基本同步”: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增強人民獲得感堅持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 、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 。基本同步基本同步2、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措施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2、如何完善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針對個人收入差距大的問題: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要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再分配:政府通過財政、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手段進行的分配,屬再分配。難點突破:2、如何完善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針對個人收入差距大的問題: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種。●如何征收 居民個人每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重要性 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個人所得稅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2、如何完善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針對個人收入差距大的問題: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類型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范圍 物質生產部門內部,主要為工業企業 全社會 全社會主體 主要是企業 國家、政府 社會力量手段 【無形的手——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有形的手——宏觀調控發揮作用】 【溫柔之手(社會力量)——社會機制發揮作用】目的 提高效率,體現公平 更加體現公平 更加體現公平舉例 企業利潤、工資、按勞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勞動報酬、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 轉移支付、社會保障、低保、企業所得稅、個稅、房產稅、財產稅、遺產稅、救助金 扶貧、助學、救災、濟困、解危、安老1.提高最低工資標準2.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3.建立企業職工正常工資增長機制4.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加大對農產品的補貼6.鼓勵資本、技術等要素參與分配,增加收入7.提高個稅起征點,調節個人收入分配8.疫情發生后,博大集團捐給一線醫院等急需防護物資的地方,總計捐款捐物1300余萬初次分配再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再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原因: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怎樣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總體要求: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加社會財富和居民收入(根本途徑)。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收入分配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健全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制度保障)針對個人收入占比問題:要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針對個人收入差距大的問題: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再分配:要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第三次分配: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1.國民收入(含義、分配)2.完善措施(怎么做)(1)地位(2)基本內容和要求(3)具體表現形式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2.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內容、原因)1.原因(為什么)3.按勞分配4.按生產要素進行分配(1)內容(2)重要性(3)弊端(1)做大蛋糕:發展生產力(2)分好蛋糕:總要求+兩同步+第一二三次分配1.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將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延續實施上述政策( )①旨在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緩解企業融資壓力②是完善社會保障,實現收入再分配的重要舉措③旨在減輕個人所得稅負擔,緩解中低收入群體壓力④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助力國內經濟大循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針對個人加大稅收調節2.規范財富積累機制既是完善分配制度、推進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重要內容。規范財富積累機制將對經濟社會產生重要影響,其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①依法取締過高收入→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②鼓勵按要素分配→增加居民經營性收入→促進收入分配公平③縮小財富分配的差距→增強財富分配公平性→推進共同富裕④提高勞動所得比重→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實現高質量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