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第18課農業中的“互聯網+”(河北大學出版社)七年級01教學目標02問題情境03實踐與探究04拓展與深化05拓展延伸06課堂練習07課堂小結08板書設計01教學目標1、信息意識:了解數字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包括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如何應用于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2、計算思維:能夠通過數據分析及時識別并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采取相應措施保障穩定生產的能力。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開展創新實踐,嘗試結合互聯網技術與傳統農業模式相結合,尋求更有效的生產方式。4、信息社會責任:通過“互聯網+”平臺為貧困地區提供就業機會、培訓資源和市場渠道,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脫貧致富。02問題情景華北平原腹地,金銀花生產基地,人們在忙碌地修枝施肥;太行山深處果園綿延起伏;冀南平原的麥田一望無際……我們的家鄉河北是農業大省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和美麗的鄉村風光,生產大量糧食和新鮮農產品。如今,在“互聯網+”的助力下,家鄉發展著認養農業、觀光農業、都市農業、共享農業、云農業……“互聯網+”時代,如何讓家鄉特產聲名遠播?02問題情景知識拓展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我們父輩小時候,逢年過節才有機會接觸到親朋好友帶來的特產。如今村子里就有直播間,可以跨地域銷售全村的土特產。更有電商達人把直播間搬到生產現場,使得消費者能夠親見產品的加工過程。一位電商說,2021年以前,他是在路邊擺攤兒賣煎餅的小商販,如今他在直播間展示快速的操作和誘人的煎餅,每天都能賣很多份,收入翻了好幾番。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土特產在線推廣實踐體驗(1)選擇推廣產品。確定一種家鄉土特產,了解其歷史、文化內涵、特殊優勢。(2)制訂推廣方案。為選定的土特產制訂一份簡潔實用的在線推廣方案,包括:向誰推廣(推廣對象)推廣什么(推廣內容)推廣渠道(采用何種線上途徑進行推廣)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3)分享推廣方案。展示自己的在線推廣方案,接受其他人的提問與建議;傾聽其他人的推廣方案,進行簡要評議,提出改進意見。(4)實踐在線推廣。依據改進的方案,進行在線推廣(3分鐘以內),并錄制視頻。(5)評選推廣能手。為便于分享、下載、再加工及長期保留,把自己錄制的推廣視頻分享到云盤中。在云盤中欣賞其他人的推廣視頻,并投票,選出“土特產在線推廣小能手”。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土特產在線推廣實踐體驗任務流程 任務實施1.選擇推廣產品 棋子燒餅:是河北省唐山地區的特產,因狀如小鼓、個似棋子而得名。 源于清末的豐潤縣,興于民國時期的“九美齋飯店”,盛于“鴻宴飯莊”和眾商家的不斷傳承。 其傳承經歷了若干代名師名廚的不懈努力,從口味到外觀更加吸引蕓蕓食客。2.制訂推廣方案 1. 建立品牌形象:創建一個引人注目的品牌標識和包裝,凸顯棋子燒餅的獨特之處。2. 線上推廣: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分享棋子燒餅的圖片、視頻和故事。在美食類網站和論壇上發布文章和評論,介紹棋子燒餅。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2.制訂推廣方案 3. 線下推廣:參加食品節、農貿市場和當地活動,提供棋子燒餅試吃和銷售。4. 內容營銷:創建有關棋子燒餅的博客文章、視頻和信息圖表。分享有關其歷史、文化意義和健康益處的有趣信息。通過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營銷推廣您的內容。5. 客戶參與:舉辦在線和離線競賽,鼓勵客戶分享他們對棋子燒餅的體驗和創意食譜。建立忠誠度計劃,獎勵回頭客。6. 持續監控和評估:跟蹤您的推廣活動的表現,使用 Google Analytics 或其他分析工具來衡量流量、轉化和參與度。續表: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續表:3.分享推廣方案 通過電子郵件、社交媒體或文檔共享平臺與潛在合作伙伴、媒體和客戶分享此方案。在網站上創建一個專門的頁面,概述推廣計劃并邀請人們參與。向當地商會、旅游局和其他相關組織尋求支持和合作機會。4.實踐在線推廣 錄制在線推廣3分鐘以內視頻。5.評選推廣能手 把自己錄制的推廣視頻分享到云盤中。在云盤中欣賞其他人的推廣視頻,并投票,選出“土特產在線推廣小能手”。03知識拓展利用“互聯網+”支持土特產在線推廣的方式:電商平臺:將土特產產品上架到知名電商平臺如淘寶、京東等,通過這些平臺提供的線上店鋪功能進行商品展示和銷售。農產品電商平臺:專門針對農產品及土特產的電商平臺,如天貓農村、蘇寧易購等,提供專業化服務和優質流量。社交媒體: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品牌宣傳和產品推廣,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和購買。直播銷售:利用直播,在線展示土特產產品,與觀眾互動介紹產品特點。實踐與探究—“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03知識拓展利用“互聯網+”支持土特產在線推廣的方式:內容營銷:通過撰寫相關文章或視頻內容來介紹土特產背后的故事、生產工藝等信息,吸引消費者對產品感興趣。搜索引擎優化(SEO):優化網站內容以提高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增加網站曝光度和訪問量。區塊鏈技術:利用區塊鏈技術確保產品溯源可追溯性,并增強消費者對于土特產真實性和質量的信任感。實踐與探究—“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03知識拓展實踐與探究—“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互聯網+農業”是一種生產方式、產業模式與經營手段的創新?!盎ヂ摼W+”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可以增強我國農業抗風險與可持續發展能力。“互聯網+農業”海報設計探究“互聯網+農業”中某一方面或某一環節的創新應用,進行“互聯網+農業”海報的設計。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互聯網+農業”——農產品電商與智能物流海報設計1.海報背景:使用清新、自然的背景圖像,如田野、蔬菜大棚。引入數字元素,如網絡線條、移動設備等,突出互聯網特點。2.標題:互聯網+農業——農產品電商與智能物流,使用醒目的字體和顏色,讓標題吸引眼球。3.內容:簡要介紹互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和發展趨勢。強調農產品電商平臺提供便捷購買渠道和多樣化選擇。強調智能物流系統提供高效、快速的配送服務。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互聯網+農業”——農產品電商與智能物流海報設計4.特點/優勢:列舉幾個關鍵特點或優勢,并使用簡潔明了的語言進行描述。例如:“隨時隨地選購”,“品質保證”,“快速配送”。5.聯系信息:在海報底部添加聯系信息,如電話號碼、郵箱地址或掃描二維碼鏈接到相關網站。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1)了解“互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領域。如精細農業生產與管理農業灌溉、養殖業、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等。(2)了解“互聯網+”在農業某一領域中某個環節的應用?;ヂ摼W、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綜合應用,使得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得以實現基于信息和知識的精細化過程管理,如表4-4所列。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表4.4“互聯網+”在精細農業領域的應用生產前 利用“互聯網+”對耕地、氣候、水利、農用物資等農業資源進行監測和實時評估,為農業資源的科學利用與監管提供依據。生產中 通過“互聯網+”對生產過程、投入品使用、環境條件等進行現場監測,對農藝措施實施精細調控。生產后 通過“互聯網+”把農產品與消費者連接起來,使消費者可以了解到從農田到餐桌的生產與供應過程,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的難題,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互聯網+”在養殖業的應用生產前 使用大數據分析育種記錄和基因數據,選擇具有優良性狀的種畜。根據動物的生長階段、使用優化算法制定最佳飼料配比。生產中 使用自動化系統根據動物的需要自動喂養和飲水,優化生長和生產力。使用傳感器和控制系統優化養殖環境,以提高動物健康和生產力。生產后 使用區塊鏈技術和物聯網傳感器跟蹤產品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供應鏈,確保食品安全和透明度。使用社交媒體和在線平臺直接向消費者、零售商和企業銷售養殖產品。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互聯網+”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的應用生產前 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傳感器監測土壤濕度、溫度等環境參數,幫助農民精確控制灌溉和施肥,提高作物品質。生產中 利用物聯網技術,對農田、養殖場等進行實時監測,收集數據并分析。例如,通過追蹤傳感器獲取的數據來監測水質、空氣質量以及動物健康狀況。生產后 通過在線平臺或移動應用程序,消費者可以對購買的農產品進行評價和反饋。這有助于建立信任機制,并促進優質產品的推廣。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3)海報制作。借助網絡工具選定主題做海報,力求圖文并茂,具體生動。(4)作品交流。進行海報展示與評議,交流學習收獲和體驗。“互聯網+”推動了智慧農業的發展。智慧農業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為一體,依托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未來的“互聯網+農業”將集農業資源監測、環境信息監測、作物生產精細管理、畜禽精細養殖、農產品安全檢測與溯源、農業資源規劃為一體并與工業、生活等互聯網應用相互融合。03知識拓展“互聯網+”為農業部門提供的應用有哪些?精準農業:利用傳感器、數據分析和自動化技術,精準農業使農民能夠根據作物和土壤的特定需求來管理田地。這可以優化資源使用,提高產量,并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農業物聯網 (IoT):IoT 設備和傳感器可以連接農場中的各種設備和系統,實現實時數據收集和自動化。這使農民能夠遠程監控作物健康狀況、土壤水分和牲畜狀況,并據此做出明智的決策。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03知識拓展“互聯網+”為農業部門提供的應用有哪些?無人機技術:無人機用于對農田進行航拍,收集作物健康、土壤狀況和其他相關數據。這使農民能夠快速識別問題區域并采取相應措施。人工智能 (AI):AI 算法可以分析大量農業數據,識別模式、預測作物產量并優化農場管理實踐。例如,AI 可以用于檢測植物疾病,推薦最佳施肥策略,或預測未來天氣模式。區塊鏈技術:區塊鏈可以創建透明且安全的供應鏈,跟蹤農產品的來源、處理和分銷。這增強了消費者的信任并增加了產品的價值。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03知識拓展實踐與探究—“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的助推力—物聯網如何實時、精確地知道每一株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和環境數據呢?物聯網可以實現對農作物的精準管理。物聯網是指通過使用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服務系統。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的助推力—物聯網如今,物聯網技術已廣泛應用到了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其中,在農業生產領域,它已經應用于農業產品種植、生產、加工、貯存運輸、銷售等各個相關環節。以“互聯網+”在農業灌溉中的應用為例:為避免水資源浪費,在灌溉區安裝傳感器,土壤的濕度、作物水分蒸發量與降水量等參數就可以通過無線傳感器傳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分析實時采集的參數后,控制不同區域的無線電磁閥,達到精密、自動、合理節水的目的實現農業與生態節水技術的定量化、規范化,促進節水農業的快速發展。03實踐與探究—“互聯網+”的助推力—物聯網物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智能技術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云計算促進了物聯網的發展;物聯網應用中產生與積累的數據是大數據主要的組成部分,為大數據的研究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物聯網與大數據研究又進一步對智能技術提出了強烈的應用需求,加速了智能技術應用的發展。04拓展與深化1.我認為,互聯網在農產品銷售中的作用和優勢有:作用:提供新的銷售渠道:互聯網為農民提供了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新途徑,繞過傳統的中介機構。擴大市場范圍:在線平臺使農民能夠接觸到更廣泛的消費者,包括那些居住在農村地區或無法前往當地農貿市場的人。促進社區支持農業:電子商務平臺使消費者能夠直接從當地農民那里購買,從而支持社區農業和可持續食品系統。04拓展與深化1.我認為,互聯網在農產品銷售中的作用和優勢有:優勢:便利性: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從家中舒適地在線訂購農產品。新鮮度:通過直接從農民那里購買,消費者可以獲得新鮮、本地采購的農產品。便利性:許多在線農產品賣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可追溯性:某些在線平臺允許消費者追蹤他們的農產品,了解其來源。04拓展與深化2.“互聯網+”的助推力還有:智能制造: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健康醫療:借助大數據分析、遠程醫療等技術改善醫療服務體驗,加強疾病預防與控制,促進健康管理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教育創新:通過在線教育平臺、虛擬實驗室等方式拓展學習資源與途徑,個性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金融科技:結合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提供更便捷、安全的支付結算、信貸風險評估等服務。05拓展延伸1、認養農業是智慧農業嗎?05拓展延伸2、建立一個本地農民社區,讓城市居民可以直接購買新鮮農產品應該從哪些步驟開始?(1)研究市場:確定目標受眾(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偏好。研究現有的本地農民和農產品供應商。分析競爭格局和潛在的合作機會。(2)建立平臺:創建一個用戶友好的在線平臺,使農民可以列出他們的產品,而城市居民可以訂購和購買。確保平臺易于導航、安全可靠。(3)招募農民:通過社交媒體、電子郵件營銷和其他渠道向本地農民宣傳該平臺。為農民提供培訓和支持,以幫助他們使用該平臺。05拓展延伸2、建立一個本地農民社區,讓城市居民可以直接購買新鮮農產品應該從哪些步驟開始?(4)營銷和推廣:通過在線廣告、社交媒體營銷和社區活動來提高平臺的知名度。與當地企業和組織合作,交叉推廣該平臺。(5)物流和配送:建立一個可靠的配送系統,將農產品從農民運送到城市居民。探索與當地送貨公司或配送中心合作的可能性。(6)支付處理:整合一個安全的支付處理系統,使客戶能夠輕松在線購買農產品。探索與本地銀行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可能性。05拓展延伸2、建立一個本地農民社區,讓城市居民可以直接購買新鮮農產品應該從哪些步驟開始?(7)客戶服務:提供出色的客戶服務,快速響應查詢和解決問題。建立一個知識庫或常見問題解答部分,為客戶提供所需信息。鼓勵農民和客戶留下評論和反饋。(8)社區建設:舉辦在線或離線活動,將農民和城市居民聚集在一起。創建一個在線社區或論壇,人們可以在其中討論農業、分享食譜和建立聯系。05拓展延伸3、在線農產品銷售與傳統農業的經營模式相比有哪些變化?擴大銷售渠道:傳統農業主要依靠農貿市場、超市等傳統銷售渠道,而通過在線平臺可以將產品推廣至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拓展銷售市場。增加產品曝光度:通過網絡平臺展示產品信息、品牌故事等內容,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和購買,提升產品知名度和曝光度。改善供應鏈管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訂單管理、庫存管理等操作,優化供應鏈管理流程,并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直接反饋機制:在線銷售可以實現快速反饋機制,及時了解消費者需求和反饋意見,為生產經營提供指導和參考。06課堂練習如何通過互聯網數據分析來預測和優化物流效率,特別是在處理季節性農產品時?1. 收集相關數據:歷史銷售數據。物流數據,包括運輸時間、成本和損耗率。天氣數據,包括溫度、降水和極端天氣事件。2. 分析需求模式:確定不同農產品的季節性需求模式。識別需求高峰期和低谷期。分析不同配送區域的需求趨勢。3. 預測未來需求:使用統計模型和機器學習算法來預測未來需求。考慮歷史數據、季節性因素和天氣預報等變量。生成按產品、季節和配送區域分類的需求預測。06課堂練習如何通過互聯網數據分析來預測和優化物流效率,特別是在處理季節性農產品時?4. 優化物流流程:根據需求預測優化運輸路線和配送計劃。確定最佳的運輸方式和配送中心位置。以最小化損耗并確保準時交貨。5. 實時監控和調整:實時監控配送性能,包括運輸時間、成本和損耗率。根據需要調整物流流程,以應對意外情況或需求變化。6. 利用預測分析:使用預測分析來識別物流瓶頸和潛在的效率改進領域。開發情景分析模型,以評估不同物流策略的影響。根據預測結果,制定數據驅動的決策,以優化物流效率。07課堂小結通過農業中的“互聯網+”的課程,我們學習了“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互聯網+”的助推力--物聯網等知識。了解了互聯網在農產品銷售中的作用和優勢以及建立一個本地農民社區,應該從哪些步驟開始。了解到在“互聯網+”的助力下,家鄉發展著認養農業、觀光農業、都市農業、共享農業、云農業等技術。08板書設計農業中的“互聯網+”一、 “互聯網+”支持下的土特產在線推廣二、 “互聯網+”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三、 “互聯網+”的助推力--物聯網課后作業1、通過自己對互聯網的了解,設計一個利用互聯網宣傳農產品的方案。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互聯網+智慧農業先行者.mp4 如何借助互聯網進行宣傳.mp4 如何借助網絡銷售農產品.mp4 河北版七年級:第18課 農業中的“互聯網+”.pptx 認養農業是智慧農業嗎?.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