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臺灣省的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教學設計教材內容分析《臺灣省的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地理》(湘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二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初步掌握了學習中國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驟,這為本節內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節內容是中國區域地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為后面區域地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能獨立看書讀圖并思考一些問題。而且,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規律和知識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和能動性,要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課堂活動,獲得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還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斷提升能力。設計思路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努力實現教學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創設情境,用問題與學生對話,層層遞進,叫學生到黑板前來指圖畫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每一個重點知識學完后設計相關問題當堂檢測,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在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滲透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和培養愛國情感。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歌曲和視頻,充分發揮計算機所特有的先進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習目標1、知道臺灣省的地理位置、范圍。2、學會讀圖分析臺灣省的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的特征及成因,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3、通過系列活動,使學生明確臺灣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難點:1、臺灣省的地理位置、范圍。2、臺灣省地形地勢、氣候和河流的特征及成因,學完后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 讀圖分析法 啟發式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地圖冊教學過程情景導入:多媒體課件展示: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讓學生邊欣賞歌曲邊看大屏幕展示的景觀圖片,思考。教師提問:這是我國的哪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由學生的回答引入新課的學習。板書:一、位置和范圍1、大屏幕展示《中國行政區劃圖》,讓學生觀察圖,然后叫學生上前來指出臺灣省,用西沃5教學軟件里的工具筆畫出,并能用自己的話給大家介紹臺灣省在中國的位置。2、大屏幕展示《臺灣省位置與范圍》圖,采用活動題形式設計相關問題讓學生來完成:(1)、找出臺灣省周邊的福建省、太平洋、臺灣海峽、東海、南海等地理事物。(2)、找出北回歸線及穿過的地區。(3)、說出臺灣省的地理位置特點。叫學生到前面來指圖說出、畫出,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最后教師總結歸納出臺灣省的地理位置。教師講述臺灣海峽,播放視頻:《臺灣海峽的變遷》,讓學生明白成因。大屏幕展示《臺灣省位置與范圍》圖,設計活動題:(1)找出臺灣島、澎湖列島、蘭嶼、綠島、釣魚島和赤尾嶼等島嶼。(2)描述臺灣省的地理范圍。(3)根據比例尺,估算臺灣省高雄市與福建省廈門市之間、臺北市與福州市之間的直線距離。叫學生到前面來指圖說出、畫出,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最后教師總結歸納出臺灣省的范圍。5、展示閱讀材料:釣魚島---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讓學生讀后樹立正確的認識并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課堂小檢測: 比一比,賽一賽(1)臺灣省位于中國 ,北臨 ,東臨 ,南臨 ,西隔 與 相望。(2) 穿過臺灣南部,臺灣省位于 半球 ,位于 半球。(3)臺灣海峽全部位于 上,北通 ,南接 ,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線。(4 )臺灣省的主體是 ,還包括周圍的 、 、 、 綠島等200多個島嶼,陸地面積約3.6萬千米.臺灣島是中國第 大島。板書:二、自然地理環境1、展示中國地形圖并設計相關讀圖思考題,讓學生到圖前面來指出畫出。用筆描出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 2、讀《臺灣省地形圖》,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臺灣島的地形特征——中部和東部為山地,西部為平原。地勢特點:東高西低。3、叫學生到黑板前來指圖說出臺灣省的主要河流,并用筆畫出。思考并回答:(1)臺灣省的河流有哪些?流向怎樣?(2)臺灣省的河流有哪些特點?為什么?(3)臺灣省最長的河流是?最大的湖泊是?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歸納。4、大屏幕展示:《臺灣省的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臺灣省的年降水量分布》、《臺灣省的氣候類型分布圖》,分別講述,引導學生分析,或叫學生到圖前面來指圖講述,畫圖 描述,最終了解臺灣省的氣候特點。5、課堂小檢測: 你也說 我也說(1)臺灣島屬于 氣候和 氣候,年平均氣溫 (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上(2)臺灣島東部夏季風 降水較多,西部降水較 。(3)每年6~10月常受 侵襲。板書:三、早日實現統一大屏幕展示閱讀材料:臺灣——中國神圣領土引導學生圍繞情境交流研討:從介紹中你了解到什么?小結:臺灣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臺灣與祖國大陸有著地緣和血緣關系。2、出示圖片,展示材料,讓學生知道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故事。3、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探究兩岸的交流活動,從中感受兩岸人民愿意交流、渴望統一的愿望。小結:祖國大陸與臺灣人民逐漸從隔絕走向交流,從陌生走向熟悉。祖國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聲。課堂檢測:大屏幕展示檢測題,叫學生單個回答,檢測學生掌握知識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