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知識框架哲學第一課:哲學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第二課:辯證唯物論第三課:唯物辯證法第四課: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五課:社會歷史觀第六課:人生價值觀文化第7課: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忘本來第8課:學習借鑒外來文化有益成果——吸收外來第9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面向未來是文化活的靈魂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第七課 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1 文化的內涵與功能第三單元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內涵:(1)廣義 (2)狹義2、文化載體: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1)(2)(3)4、文化與文明的關系:(1)含義 (2)性質 (3)聯系二、文化的功能1、對社會:(1)引領風尚;(2)教育人民;(3)服務社會;(4)推動發展2、對塑造人生:3、對國家民族:5min 劃出知識點 7.1文化的內涵與功能你不問我什么是文化的時候,我還知道文化是什么;你問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錢鐘書從時間來看,文化無時不在。文化現象縱古貫今;圖騰文化農耕文化企業文化從空間來看,文化無處不有。我們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家庭文化班級文化社區文化探究一:判斷下列事物或現象是文化嗎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②《中國詩詞大會》等制作精良的綜藝節目熱播③到市場上購物,挑選中意的商品④武當山的自然風景⑤就交通管理或環境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⑥觀眾欣賞《流浪地球》等優秀的影視作品⑦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黃金面具文化內容文化:精神活動和精神產品經濟活動純粹自然的,不是文化政治活動文化:精神活動和精神產品文化載體,其本身不是文化政治1.文化的內涵與產生:一、什么是文化(1)廣義的文化:(2)狹義的文化:是指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及其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現象。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內容,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等非意識形態的內容。主體客體(3)產生: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之為文化。2.文化要通過文化載體呈現:(1)文化載體含義:是指文化的記錄、記載、標識、傳承和表現的物化形式(2)文化的載體多種多樣,有器物、行為、制度等。古人相見時作揖【相關鏈接】人類所從事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結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體現和傳導出來的思想、價值觀、審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器物、行為、制度等是文化的載體,而不是文化本身。《長津湖》影片票房一路飆升,已刷新近30項中國影史紀錄。10月23日,在上映第24天,票房突破52億元。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億人次觀眾走進影院感受這部戰爭史詩,“長津湖效應”席卷全國,還在持續發酵……電影《長津湖》在建黨100周年的大背景下,掙錢當然是次要的,給黨獻禮,激起國人愛國熱情,團結一心、砥礪前行、努力奮斗創造新的中國夢才是影片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電影《長津湖》的爆火讓和平年代的我們窺探到了歷史悲壯的一角,原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來之不易。我們應該銘記那些葬身在長津湖的先輩,在嚴寒、艱苦中作戰英雄。全影片176分鐘,耗資13億人民幣,你看的每一分鐘都要花740萬。雇傭80家電影特效公司,7萬名群演,僅核酸就花費500萬......文化反作用于經濟探究二:文化與經濟、政治是什么樣的關系?(1)經濟、政治決定文化。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2)文化反作用于經濟、政治。先進的-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阻礙社會的發展。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辨析:《史記·管晏列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你如何評價該觀點?為什么?(3)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文化的發展與經濟政治的發展不完全同步。(4)文化的核心: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與文化生活。標語中的“文明”換成“文化”,意思是否一樣?4、文化與文明的關系文明 文化區別 (1)內涵 →表現(2)性質 →作用聯系 (3)聯系: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態文明、社會文明精神產品、精神活動都是積極向上的文化有先進、落后之分促進先進文化……促進落后文化……阻礙①都是實踐的產物,其創造主體都是人。②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探究三:《感動中國》何以成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說明了文化有何功能?總有一種感動讓人熱淚盈眶,總有一種感動讓人豪情滿懷,總有一種感動讓人心生力量。2024年4月8日晚《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俞鴻儒、劉玲琍、孟二梅、張雨霏……來自各個行業、領域的獲獎者們,事跡令人動容,傳遞出了嚴謹務實、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更凝聚起14億多人民群眾向上向善的非凡力量。節目一經播出,再次好評如潮,帶動央視收視率提升39%,15個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具體表現:①文化引導人們認識真善美,為人們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養。(文明素養角度:引領前進方向,引導樹立正確的三觀)②文化教化育人,幫助人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個人的全面發展角度)③文化服務社會,滿足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精神食糧角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事業等)④文化推動發展,是國家繁榮振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國家繁榮角度:文化軟實力,對國家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推動作用,實現中國夢,提供方向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1、對社會: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二、文化的功能鐘南山,是我國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在抗擊非典和抗擊新冠病毒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百姓心中名副其實的“靠山”。鐘南山愛好廣泛,除了看專業書籍外,廣泛涉獵各種書籍,并且積極跑步、單杠、足球等各種體育活動,這些活動充實了他的精神世界;同時,在閱讀和實踐中,鐘南山不斷地從優秀文化中汲取營養,增強自己的精神力量,每天活得都很充實,84歲活得就像50歲一樣;鐘南山不僅專業知識過硬和熱愛運動,還會跳舞,斗牛舞、交際舞都不在話下,在優秀文化的熏陶下,鐘南山變得“十八般武藝精通”,成為了百姓心中的全面發展的人。探究:結合鐘南山院士的例子,分析文化對人有什么影響?給我們什么啟示?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2、對個人發展:二、文化的功能(1)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2)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3、對國家民族:二、文化的功能(1)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當代中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以認同、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為前提。文化的內涵與功能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內涵:2.文化的載體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4.文化與文明的關系1.對社會: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2.對個人:塑造人生功能3.對民族:促進民族復興功能⑴廣義的文化⑵狹義的文化7.1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