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6張PPT)專題八 人口2025年高考地理專項復習知識點 人口分布因素 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自然條件 氣候 溫暖濕潤氣候區,適于作物生長和人類居住,人口稠密;干燥、濕熱、寒冷氣候區人口稀疏地形 地勢低平地區如平原、丘陵以及山間盆地、谷地、山麓地帶,易于開發,人口集中;#b#地勢高、起伏大的地區,人口稀少水源 沿河地帶便于供水、交通,利于人類生產生活,人口較多;缺乏水源地區人口稀少土壤肥沃、生物資源豐富地區,人口分布較多;礦產資源開發能提供較多就業機會,吸引人口 社會經濟 條件 生產力水平 農業社會,人口主要分布在農業發達地區;工業社會,人口向城鎮聚集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產業基礎較好地區,人口稠密政治、歷史、文化等條件也會影響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特點(1)世界人口分布特點從全球來看,近 的人口居住在[1]________,尤其在北緯 地帶最為集中;從距離海洋遠近來看, 左右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200千米以內的沿海地區;從海拔來看,近 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區。世界有四大人口稠密區,即東亞、南亞、歐洲西部和北美東部。北半球(2)我國人口分布特點2.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可歸納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兩大類。因素 影響自然因素 氣候 主要通過氣溫、降水等影響人口分布。氣候溫暖、降水適中的地區適宜人類居住和生產,人口分布集中地形 不同地形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人類活動集中在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區水源 穩定的淡水水源是人類生活和生產基本的物質條件,對人口分布影響很大。江河湖泊沿岸人口一般較為稠密因素 影響自然因素 土壤 土壤主要是通過農業發展間接地起作用。不同土壤自然肥力、耕作性能不同,從而影響人口分布。土壤肥沃的地區,一般農業發達,人口稠密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的開發使開發地區人口增多,是影響某些地區人口分布的決定性因素續表因素 影響人文因素 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多而[2]______;經濟落后地區,人口少而[3]______社會發展階段 農業社會以個體農業生產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農業發達地區;工業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得到空前發展,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地區,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帶歷史 開發較早、歷史悠久的地區,人口一般較多政治或戰爭 短時間內改變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分布文化 對人口分布有一定的影響稠密分散續表教材素材變式變式1 影響人口分布的區位條件分析[人教必修2-P5圖1.7、思考變式]文萊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被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東部地勢較高,西部多沼澤,首都斯里巴加灣是文萊最大的城市。文萊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達72.11%,沿海石油資源豐富。文萊全國共有四個行政區。下圖為文萊四個行政區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1.文萊人口密度最大的行政區是( )CA.淡布隆區 B.都東區 C.文萊—摩拉區 D.馬萊奕區【解析】由圖可知,文萊—摩拉區面積最小,而首都位于該行政區內,且區內大多數地區距離海洋較近,對外交通便利,吸引大量人口在此集聚,因此該行政區人口密度最大,C正確。教材素材變式變式1 影響人口分布的區位條件分析[人教必修2-P5圖1.7、思考變式]文萊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被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東部地勢較高,西部多沼澤,首都斯里巴加灣是文萊最大的城市。文萊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達72.11%,沿海石油資源豐富。文萊全國共有四個行政區。下圖為文萊四個行政區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2.馬萊奕區人口分布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原因主要是( )AA.叢林茂密,沼澤遍布 B.遠離海洋,氣候干燥 C.雨季過長,洪澇頻發 D.土壤貧瘠,難以耕種【解析】根據“東部地勢較高,西部多沼澤”“文萊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達72.11%”等信息,以及文萊地理位置可知,馬萊奕區尤其是其南部熱帶叢林密布,沼澤遍布,開發難度較大,限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A正確;該地區并沒有遠離海洋,排除B;文萊整體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區,高溫多雨,故雨季過長不是影響本地人口分布的限制因素,排除C;該地多沼澤,土壤較為肥沃,但不適合耕作,排除D。變式2 我國人口分布與人口集中度[人教必修2-P7自學窗變式] 人口分布基尼系數是反映人口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標。下表示意2000—2020年各區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數變化(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為0,基尼系數越接近0,表明人口分布越趨向均衡)。據此完成3—5題。年份 2000年 2010年 2020年全國 0.711 0.718 0.735胡煥庸線兩 側 東南半壁 0.517 0.534 0.566西北半壁 0.754 0.748 0.752四大地區 東部地區 0.365 0.398 0.427中部地區 0.302 0.305 0.336西部地區 0.773 0.765 0.771東北地區 0.449 0.459 0.5043.由表可知( )DA.2000—2020年,我國人口分布趨向均衡 B.2010—2020年,東北地區人口趨向均衡C.2000—2010年,西部地區人口趨向集中 D.2000—2010年,東南半壁人口更加集中【解析】根據材料中人口分布基尼系數的概念可知:人口分布基尼系數減小,人口分布趨向均衡;人口分布基尼系數增大,人口分布趨向集中。根據表中信息可知,2000—2020年,全國人口分布基尼系數增大,說明我國人口分布趨向集中,排除A;2000—2010年,西部地區人口分布基尼系數下降,表明該地區人口分布趨向均衡,排除C;2010—2020年,東北地區人口分布基尼系數增大,表明人口分布趨向集中,排除B;2000—2010年東南半壁人口分布基尼系數增大,表明東南半壁人口更加集中,D正確。4.2010—2020年,西部地區人口分布趨勢( )D①有助于均衡發展 ②有助于人們享受現代化成果 ③利于西部各地鄉村振興 ④利于持續保障該地區生態功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根據表中信息,2010—2020年,西部地區人口基尼系數增大,說明西部地區人口分布趨向集中,不利于區域均衡發展,①錯誤;西部地區人口多集中于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有助于人們享受現代化成果,但不利于西部各地鄉村振興,②正確,③錯誤;西部地區人口分布趨向集中,說明生態脆弱區人口減少,有利于持續保障該地區生態功能,④正確。故選D。5.影響我國人口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 )AA.自然環境 B.經濟水平 C.國家政策 D.社會發展狀況【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口一般集中分布在自然環境較為優越的地區,我國胡煥庸線以東、以南地區地形平坦、氣候適宜,人口分布集中,故影響我國人口分布格局最主要的因素是自然環境(【易混易錯】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A正確;經濟水平、國家政策以及社會發展狀況也是影響我國人口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排除B、C、D。知識點 人口遷移1.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人口遷移的根本原因是人地關系不協調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土壤、礦產資源、自然災害等,通過影響生活和生產活動影響人口遷移經濟因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就業機會、經濟收入、生活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促使人口遷移交通通信——其發展減少了妨礙人口遷移的各種困難文化教育——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生活期望及認識外部世界的態度婚姻家庭——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影響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政治因素:政策、政治變革、戰爭等社會經濟因素:特別注意:①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不止一個,要抓住主要因素進行分析,經濟因素往往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似相同的人口遷移現象,其原因和動力可能是不同的。③同一種因素既可能是推力因素,也可能是拉力因素,要辯證分析。2.人口遷移的影響:主要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等方面產生影響影響 遷入地 遷出地有利影響 提供大量勞動力;促進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促 進第三產業發展 加強與外界經濟、科技、文化聯系,有利于社會科技發展;緩解人地矛盾,保護環境不利影響 增加公共設施的負擔和城市管理難度;給住房、 交通、教育、城市環境等方面帶來巨大壓力 人口遷出導致當地人才外流,勞動力不足,影響遷出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教材素材變式變式1 國際人口遷移現象及影響因素[人教必修2-P12活動變式]2022年5月,聯合國移民署發布了第11份世界遷徙報告《2022年世界移民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國際移民約為281億,近20%的國際移民主要來自六個亞洲國家。下圖示意1990—2020年亞洲國際移民數量變化。據此完成1—2題。1.由圖可知,1990—2020年( )CA.遷入亞洲的移民多來自非洲等欠發達地區B.亞洲區域內的移民數量一直呈遞增趨勢C.亞洲地區移民更傾向遷入歐洲地區D.亞洲與北美地區之間人口流動最為頻繁【解析】分析如下:教材素材變式變式1 國際人口遷移現象及影響因素[人教必修2-P12活動變式]2022年5月,聯合國移民署發布了第11份世界遷徙報告《2022年世界移民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國際移民約為281億,近20%的國際移民主要來自六個亞洲國家。下圖示意1990—2020年亞洲國際移民數量變化。據此完成1—2題。2.形成近二十年來亞洲區域內移民狀況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A.區域發展差距增大 B.自然環境惡化C.交通條件逐漸改善 D.移民門檻降低【解析】由圖可知,近二十年來亞洲區域內移民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主要是因為近二十年來亞洲區域內各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差距增大,經濟水平較低且人口較多的國家或地區人口大量遷入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或地區,經濟因素是導致亞洲區域移民的主要原因,A正確;自然環境惡化、交通條件逐漸改善和移民門檻降低可以促進人口流動,但其不是主要原因,B、C、D錯誤。關鍵點撥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經濟因素是人口遷移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經濟越發達,人口在地區之間的遷移就越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多數情況下,人口遷移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收入,從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宏觀上看,經濟布局的改變也會造成大量人口的遷移,如我國經濟特區的設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遷入。變式2 我國人口遷移時空變化[人教必修2-P15圖1.20變式,2023年6月浙江卷]2020年,我國流動人口達3.76億,比2010年增長約70%,其中省際流動人口為1.25億,占比為33.2%(比2010年下降5.6%)。流入(出)率為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下表為2020年浙江、新疆、安徽、吉林四個省級行政區流入和流出人口統計表。據此完成3—4題。省級行政區 流入人口(萬人) 流入率(%) 流出人口(萬人) 流出率(%)甲 155.1 2.5 1 152.1 18.9乙 1 618.7 25.1 236.2 3.7丙 339.7 13.1 60.3 2.3丁 100.2 4.2 241.4 10.03.我國省際流動人口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CA.沿海產業升級放緩 B.沿海經濟增速下降 C.省際產業轉移增加 D.省際交通條件改善【解析】我國東部沿海省份產業升級沒有放緩,反而有加速趨勢,其經濟增速也一直較高,A、B錯;由于省際產業轉移增加,勞動密集型及資源密集型產業不斷向中西部轉移,中西部地區就近就業的人口不斷增加,省際流動人口數量減少,占比下降,C對;省際交通條件改善,會促進省際人口流動,D錯。變式2 我國人口遷移時空變化[人教必修2-P15圖1.20變式,2023年6月浙江卷]2020年,我國流動人口達3.76億,比2010年增長約70%,其中省際流動人口為1.25億,占比為33.2%(比2010年下降5.6%)。流入(出)率為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下表為2020年浙江、新疆、安徽、吉林四個省級行政區流入和流出人口統計表。據此完成3—4題。省級行政區 流入人口(萬人) 流入率(%) 流出人口(萬人) 流出率(%)甲 155.1 2.5 1 152.1 18.9乙 1 618.7 25.1 236.2 3.7丙 339.7 13.1 60.3 2.3丁 100.2 4.2 241.4 10.04.表中甲、乙、丙、丁與各省級行政區流動人口狀況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DA.甲—新疆 B.乙—安徽 C.丙—浙江 D.丁—吉林【解析】人口流入(出)率為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經過計算可知各個省級行政區的人口總數,甲約為6 200萬人,乙約為6 400萬人,丙約為2 600萬人,丁約為2 400萬人。讀圖可知,乙流入人口數量最多,最可能是位于東部地區、經濟較發達的浙江省;甲和丁流出率都較高,且甲流出人口數量最多,可以判斷出甲總人口明顯高于丁,甲應為位于中部地區的安徽省;丁為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等綜合影響,人口流出量大的吉林;新疆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較為發達,流入人口較多,且受民族文化、風俗等影響,人口流出較少,由此可判斷丙為新疆。故D對。變式3 人口遷移對人口結構的影響[人教必修2-P9活動變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口流動,我國各地區人口結構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下圖示意我國某市2020年流動人口各年齡組人口比重以及2010年、2020年流動人口各年齡組性別比(每100位女性對應的男性人口數量)。讀圖完成5—6題。5.與2010年相比,該市2020年流動人口性別比差異明顯,主要原因是( )BA.人口出生率降低 B.產業結構調整C.人口老齡化加重 D.教育水平提高【解析】讀圖可知,與2010年相比,2020年流動人口中15—34歲人口性別比明顯增加,34—54歲人口性別比明顯減小,而人口流動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該市流動人口不同年齡段性別比變化明顯,說明該市產業結構對人口性別比和年齡段要求變化明顯,即該市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B正確。人口出生率主要影響該市人口自然增長,對流動人口結構影響不大,A錯誤;人口老齡化和教育水平對性別比影響較小,C、D錯誤。變式3 人口遷移對人口結構的影響[人教必修2-P9活動變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口流動,我國各地區人口結構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下圖示意我國某市2020年流動人口各年齡組人口比重以及2010年、2020年流動人口各年齡組性別比(每100位女性對應的男性人口數量)。讀圖完成5—6題。6.流動人口變化對該市農業的主要影響是( )AA.農村勞動力流失 B.種植業結構優化C.糧食總產量減少 D.農產品市場萎縮【解析】讀圖可知,流動人口中15—39歲年齡組人口比重升高,該年齡組人口主要是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年齡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會造成農村勞動力流失,A正確;種植業結構主要受市場經濟的影響,B錯誤;流動人口增加,農村勞動力減少,可能會促進農業機械化、產業化發展,糧食總產量不一定減少,C錯誤;流動人口增加,城鎮化水平提高,會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農產品市場會擴大,D錯誤。變式4 人口遷移問題的對策[人教必修2-P9活動變式]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緩慢,部分城市人口規模萎縮,為此2023年初黑龍江省伊春市進行“撤街設鎮”,將外圍城區的部分街道改為鄉鎮。日本東京都市圈人口約3 600萬,日本政府正力爭把部分東京都市圈人口移居至地方。2023年4月起,遷出東京都市圈的家庭將獲得每個孩子100萬日元的補助,獲得補助必須符合以下標準之一:在遷入地的中小企業就業;通過遠程辦公繼續原來的工作;在遷入地創業。據此完成7—9題。7.與東京都市圈遷出人口不同,伊春市的遷出人口( )BA.政策支持力度大 B.多流向更發達地區 C.多來自鄉村 D.多來自城市【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敲黑板】東北地區由于資源枯竭、產業結構單一,城市轉型困難),部分城市人口規模萎縮,因此,伊春市人口大量外遷到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以尋求更好的就業機會,B正確;東京都市圈遷出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較大,排除A;伊春市遷出人口有的來自鄉村,有的來自城市,具體數量不清楚,排除C、D。變式4 人口遷移問題的對策[人教必修2-P9活動變式]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緩慢,部分城市人口規模萎縮,為此2023年初黑龍江省伊春市進行“撤街設鎮”,將外圍城區的部分街道改為鄉鎮。日本東京都市圈人口約3 600萬,日本政府正力爭把部分東京都市圈人口移居至地方。2023年4月起,遷出東京都市圈的家庭將獲得每個孩子100萬日元的補助,獲得補助必須符合以下標準之一:在遷入地的中小企業就業;通過遠程辦公繼續原來的工作;在遷入地創業。據此完成7—9題。8.東京都市圈人口遷移帶來的主要影響有( )B①振興衰退的城鎮和鄉村 ②解決遷入地發展資金短缺問題③緩解東京都市圈公共服務壓力 ④擴大東京都市圈輻射范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對于遷出地和遷入地而言,人口遷移帶來的影響有利也有弊,當產生的弊大于利時,引導反向遷移有利于變弊為利,故選B。分析如下:變式4 人口遷移問題的對策[人教必修2-P9活動變式]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緩慢,部分城市人口規模萎縮,為此2023年初黑龍江省伊春市進行“撤街設鎮”,將外圍城區的部分街道改為鄉鎮。日本東京都市圈人口約3 600萬,日本政府正力爭把部分東京都市圈人口移居至地方。2023年4月起,遷出東京都市圈的家庭將獲得每個孩子100萬日元的補助,獲得補助必須符合以下標準之一:在遷入地的中小企業就業;通過遠程辦公繼續原來的工作;在遷入地創業。據此完成7—9題。9.材料所述伊春市和東京都市圈情況,共同說明( )DA.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起決定作用 B.逆城鎮化現象在中國和日本普遍存在C.城市發展應壓縮人口規模,節約建設和管理成本 D.城市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城鄉空間【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伊春市人口遷移與東京都市圈人口遷移狀況、影響因素都不相同,說明不同城市發展要因地制宜,結合本地區實際狀況,合理利用城鄉空間,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D正確;東京都市圈人口遷移主要是政策扶持,排除A;逆城鎮化現象(【必備結論】一般出現在城鎮化發展后期階段)在經濟發達國家較為普遍,在中國并沒有普遍存在,排除B;城市發展不應該壓縮人口規模,排除C。知識點 人口容量1.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是區域資源環境條件所能承載的最大人口數量,是一個警戒值。2.人口合理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促進可持續發展前提下的適度人口,是一個合理值,數值應小于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容量1.環境承載力人口增長依賴環境,從生態、資源角度考慮,在最低生活水平條件下,自然環境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就是[10]____________。其大小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具體如下圖所示:環境承載力注意:在制約環境承載力的幾個因素中,資源是最主要的因素,[12]______發展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都通過影響資源供應能力來影響環境承載力。科技2.人口合理容量與環境人口容量在一定技術水平下,符合社會、經濟和環境[13]______發展的人口數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它是一個理想值。某地現實的人口容量多大于人口合理容量而小于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強調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環境所能承載的最大的人口數量(極限人口)——是一個警戒值。持續3.人口合理容量與環境人口容量的關系教材素材變式[人教必修2-P16圖1.22變式]下圖為某地區不同生產力水平下生活質量與人口規模之間的關系圖。據此完成1—2題。1.關于圖中人口規模的敘述,正確的是( )C①P為較低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為環境承載力③P′為較高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為環境承載力【解析】由圖可知,P和P′表示的是一定生產力水平下生活質量最高時的人口規模,故P和P′表示的是人口合理容量,而不是資源環境承載力,②④錯誤;與P′相比,P的人口規模較小,此時與之對應的最佳生活質量較低,故P是較低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是較高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①③正確。C正確。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教材素材變式[人教必修2-P16圖1.22變式]下圖為某地區不同生產力水平下生活質量與人口規模之間的關系圖。據此完成1—2題。2.圖中反映了在同一生產力水平條件下( )B①人口規模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②人口規模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③當人口規模小于最佳人口規模時,人口的增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呈正相關④當人口規模大于最佳人口規模時,人口的增長將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由圖可知,當人口規模小于人口最佳規模時,隨人口的增長,生活質量會相應提高;當人口規模大于人口最佳規模時,隨人口的增長,生活質量就會下降。①②錯誤,③④正確。B正確。[人教必修2-P17思考變式]河西走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分布著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三個相互獨立的內陸河流域,孕育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綠洲。下圖示意1986—2018年河西走廊三大流域農村居民地的面積變化。讀圖完成3—4題。3.推測河西走廊地區農村居民地的分布特征是( )BA.規模大,較分散 B.規模小,較分散 C.規模小,較集中 D.規模大,較集中【解析】河西走廊地處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內流區域,農村居民地規模大小由該區域水資源豐歉程度決定。由于該區域水資源總量少,河湖分布稀疏,且河湖分布區域的水資源數量有限,導致農村居民地具有規模小、分布零散的特征,B正確。[人教必修2-P17思考變式]河西走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分布著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三個相互獨立的內陸河流域,孕育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綠洲。下圖示意1986—2018年河西走廊三大流域農村居民地的面積變化。讀圖完成3—4題。4.圖示時期農村居民地面積增長幅度最大的流域及原因是( )AA.疏勒河流域 資源環境承載力與原人口數量相差大 B.疏勒河流域 水資源條件優越,資源環境承載力大C.石羊河流域 水資源條件優越,資源環境承載力大 D.黑河流域 資源環境承載力與原人口數量相差大【解析】農村居民地面積增長幅度等于居民地增長面積除以居民地面積基數,如疏勒河流域農村居民地面積增長幅度約為20÷50=40%,在三流域中增幅最大。從農村居民地面積多少看,疏勒河流域比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少,說明疏勒河流域比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水資源數量少,自然環境條件較差,人口分布相對較少,而這種情況下其農村居民地面積增長幅度最大,只能說明其原有人口數量較少,與該流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差值相對較大,A正確,B、C、D錯誤。圖像突破 人口統計圖表的判讀1.人口統計圖判讀的一般步驟:讀圖名→讀坐標(或圖例)→讀數據(大小及變化趨勢)→分析數據→用文字概括聯系或規律→進行圖表轉換(或圖圖轉換)。曲線圖/折線圖 主要根據曲線/折線的大體走向來分析統計對象的數值隨時間或空間連續變化的規律,要特別注意曲線圖中的高峰和低谷等極值,以及折線圖中明顯的轉折點。人口金字 塔圖 反映人口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主要有右圖三種塔型。#b#①找塔型、定類型。②找比重、判內容。通過對不同年齡段人口比重或數量的計算,可分析判斷人口問題。#b#③找特殊、析原因。#b#(特別注意:人口增長具有一定的慣性,根據某時段人口特征可以推斷其他時段人口特征)三角形坐 標統計圖 ①沿著三個坐標軸數值增大的方向畫出三個箭頭;②過圖中標出的點分別畫出與上述三個箭頭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條直線;③讀出直線與三個坐標軸相交點的數值;④三個比例數值總和應為100%。見6—8題圖。2.常見人口統計圖表的判讀方法讀圖專練類型1 曲線圖2022年我國人口出現近61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下圖為我國總人口及自然增長率變化圖。據此完成1—3題。1.據圖可知( )BA.人口總量持續增長B.2012年凈增加人口數最多C.出生率在持續下降D.2022年人口性別比最合理【解析】讀圖判斷,如下,選B。讀圖專練類型1 曲線圖2022年我國人口出現近61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下圖為我國總人口及自然增長率變化圖。據此完成1—3題。2.2022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轉為負值的主要原因是( )DA.人口政策轉變 B.養老制度完善C.育齡婦女減少 D.婚育觀念變化【解析】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國家政策對人口死亡率影響不大,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主要是人口出生率,逐項分析如下:選項 分析 結論A 我國人口政策轉變主要是為了保持人口合理增長,不是導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的 原因 A錯誤B 養老制度的完善有助于社會福利保障,但不會使得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 B錯誤C 育齡婦女減少總體上會造成生育率下降,對人口自然增長率轉為負值有一定影響,但 不是主要原因 C錯誤D 婚育觀念變化,導致婚育率、出生率下降,使得自然增長率為負值 D正確讀圖專練類型1 曲線圖2022年我國人口出現近61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下圖為我國總人口及自然增長率變化圖。據此完成1—3題。3.現階段我國人口變化會導致( )AA.養老負擔加重 B.年齡結構優化C.環境承載力下降 D.就業崗位增多【解析】由前面分析可知,現階段,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人口出生率明顯下降。出生人口減少,會導致未來勞動力人口減少,老年人口占比高,老齡化嚴重,導致養老負擔加重, A正確;新生兒數量減少,老年人口增長,年齡結構不會優化,B錯誤;環境承載力主要受科技發展水平、對外開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影響,現有人口的增減,對環境承載力影響較小,C錯誤;就業崗位的增減與社會經濟發展有關,人口數量出現減小趨勢,不會導致就業崗位增多,D錯誤。類型2 金字塔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某省2020年人口總數為7 461萬人。據學者預測,該省人口規模即將達峰,之后到2030年將降至7437萬人。下圖為該省2020年和2030年(預測)的人口金字塔圖。據此完成4—5題。4.與2020年相比,2030年該省人口結構呈現出( )BA.少兒人口占比增加 B.勞動力人口結構老化C.老年人口占比減小 D.高齡人口占比減小【解析】讀圖可知,與2020年相比,0—4歲、5—9歲、10—14歲的人口占比都在減小,故少兒人口占比減小,A錯誤;在勞動力人口中,較高年齡段的人口占比增幅大于較低年齡段的人口占比增幅,如30—34歲人口占比大幅減小,導致勞動力人口結構逐漸老化,B正確;老年人口中各年齡段占比都有增加,故老年人口占比整體增加,C錯誤;8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D錯誤。類型2 金字塔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某省2020年人口總數為7 461萬人。據學者預測,該省人口規模即將達峰,之后到2030年將降至7437萬人。下圖為該省2020年和2030年(預測)的人口金字塔圖。據此完成4—5題。5.針對該省未來的人口結構問題,建議采取的應對措施有( )CA.放開生育、延遲退休、推進社會養老B.適度生育、提前退休、推進社會養老C.適度生育、延遲退休、倡導健康養老D.放開生育、正常退休、倡導健康養老【解析】放開生育可能會導致人口過度增長,加劇人地矛盾,A、D錯誤;推進社會養老會增加國家財政負擔,影響國家可持續發展,B錯誤;適度生育既可以緩解老齡化,又不會造成人口的過度增長,延遲退休可以緩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健康養老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C正確。類型3 三角形坐標圖國際上通常把60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作為某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2000年前后,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下圖示意1982—2020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據此完成6—8題。6.圖中,與少兒人口(14歲及以下人口)比重、勞動人口(15—59歲人口)比重、老年人口(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對應的坐標軸依次是( )CA.X、Y、Z B.X、Z、YC.Y、Z、X D.Z、Y、X【解析】據材料可知,2000年前后,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即60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讀圖可知,2000年占比為10%對應的坐標為X,故X軸代表老年人口(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勞動人口(15—59歲人口)數量最多,比重最大,對應Z軸;Y軸為少兒人口(14歲及以下人口)比重,故C正確。類型3 三角形坐標圖國際上通常把60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作為某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2000年前后,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下圖示意1982—2020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據此完成6—8題。7.由圖可推測( )AA.1982—1990年少兒人口比重變化主要是由于實施計劃生育B.1982—1990年勞動人口比重變化主要是由于就業崗位增多C.2010—2020年少兒人口比重變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災害頻發D.2010—2020年勞動人口比重變化主要是由于人口涌向城鎮【解析】1982—1990年少兒人口比重快速下降,主要是由于實施計劃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A正確;1982—1990年勞動人口比重增加,主要是由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口出生率較高,到1982—1990年成長為勞動人口,B錯誤;2010—2020年少兒人口比重先下降后又緩慢上升,主要是因為二孩、三孩政策使出生率有所上升,C錯誤;2010—2020年勞動人口比重下降,主要是因為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且國內人口遷移不會引起全國勞動人口比重變化,D錯誤。類型3 三角形坐標圖國際上通常把60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作為某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2000年前后,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下圖示意1982—2020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據此完成6—8題。8.有學者預測,2020年以后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將朝圖示箭頭方向發展。若該預測成立,則中國未來十年內( )DA.人口分布趨向均衡 B.人口總數持續增多C.少兒撫養負擔加重 D.養老產業蓬勃發展【解析】人口分布與人口增長關系不大,主要受經濟發展水平影響,A錯誤;少兒人口比重下降,意味著出生率降低,人口總數可能會減少,B錯誤;少兒人口比重下降,少兒撫養負擔會減輕,C錯誤;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老齡化加劇,養老產業會蓬勃發展,D正確。類型4 散點圖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4%及以上時,為深度老齡化。下圖示意2020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老齡人口占比與少年兒童人口占比。據此完成9—11題。9.下列四個地區中,人口深度老齡化最突出的是( )CA.華北地區 B.長三角地區C.東北地區 D.珠三角地區【解析】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4%及以上時,為深度老齡化。讀圖可知,東北地區的黑、吉、遼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都在14%以上,C正確;華北地區中,河北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4%,北京、內蒙古、山西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都小于14%,A錯;位于長三角地區的浙江以及珠三角地區的廣東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均小于14%,B、D錯誤。類型4 散點圖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4%及以上時,為深度老齡化。下圖示意2020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老齡人口占比與少年兒童人口占比。據此完成9—11題。10.下列省級行政區中,勞動力人口占比最高的是( )AA.浙江 B.湖北C.河北 D.河南【解析】勞動力人口一般指15—64歲人口。由圖中數據并結合四個選項可知,浙江省老年人口占比與少年兒童人口占比之和最小,勞動力人口占比最高。故選A。類型4 散點圖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4%及以上時,為深度老齡化。下圖示意2020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老齡人口占比與少年兒童人口占比。據此完成9—11題。11.遼寧省人口深度老齡化程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DA.人口政策調整 B.環境質量下降C.醫療條件改善 D.產業發展不足【解析】東北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早期吸引了大量的勞動力,但近些年來當地傳統工業衰退,新興產業發展不足,大量勞動力外遷,導致該地區深度老齡化程度高,D正確。考情解讀我國人口特征的區域差異考查細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特征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近年來,高考題以我國人口統計的相關圖表為載體,考查我國人口特征的區域差異,涉及人口流動、人口分布、人口問題等多方面,考查角度細化。例如,2023年海南卷1—2題以我國中部和西部人口重心遷移軌跡圖為載體,考查人口重心的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問題解讀: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人口質量大幅提高,人口流動高度活躍,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了豐厚的人口紅利。進入21世紀后,中國人口已出現幾個重大轉折。這些趨勢性的轉變,不僅直接改變人口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也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研究思路:問題研究 我國人口問題實踐應用:問題1 人口老齡化問題撫養比是指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人口)所要撫養的非勞動年齡人口數量(0—14歲和65歲及以上人口)。下圖示意我國人口撫養比變化(含預測)。據此完成1—2題。1.據圖分析,我國( )CA.少兒撫養負擔正在快速上升B.目前的人口撫養負擔非常沉重C.人口紅利期得益于前期高少兒撫養比D.社會目前以老年撫養負擔為主【解析】讀圖可知,少兒撫養比正在下降,故少兒撫養負擔在下降,A錯誤;目前的總撫養比處于變化趨勢較低值處,人口撫養負擔較輕,B錯誤; 人口紅利期前少兒撫養比高,人口增長快,故人口紅利期得益于前期高少兒撫養比,C正確;我國社會目前少兒撫養比高于老年撫養比,故目前以少兒撫養負擔為主,D錯誤。實踐應用:問題1 人口老齡化問題撫養比是指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人口)所要撫養的非勞動年齡人口數量(0—14歲和65歲及以上人口)。下圖示意我國人口撫養比變化(含預測)。據此完成1—2題。2.預測我國未來的人口狀況為( )DA.社會創新能力將大幅倒退B.公共服務體系將趨于崩潰C.老人退休年齡將大幅延長D.人口負增長時代可能到來【解析】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未來少兒撫養比小于老年撫養比,說明人口的出生率在下降,少年人口占比降低,但社會創新能力不一定大幅倒退,A錯誤;隨著社會發展,公共服務體系將趨于完善,B錯誤;老人增多,社會養老負擔加重,退休年齡有可能將適度延長,但不會大幅度延長,C錯誤;根據少兒撫養比下降可推測人口的出生率會下降,根據老年撫養比升高可推測死亡率可能會上升,故人口負增長時代可能到來,D正確。拓展延伸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其對策問題2 人口低生育率問題下表示意我國2010年和2020年出生人口孩次占比情況(單位:%),當前我國生育政策鼓勵生育。據此完成3—4題。出生人口孩次占比 第一孩 第二孩 多孩(≥3) 第三孩 第四孩 第五孩及以上2010年 62.2 31.3 5.3 1.0 0.22020年 45.8 43.1 9.0 1.6 0.5①已婚人數比例下降較快 ②已婚婦女生育率下降較快③育齡婦女數量上升較快 ④育齡婦女平均年齡上升較快【解析】2010—2020年我國一孩比例下降,原因可能是該期間已婚的人數比例下降較快,并且已婚婦女的生育率下降較快,①②正確。如果育齡婦女數量上升較快,那么一孩比例應該提高,③錯誤。育齡婦女的平均年齡對于一孩比例影響相對較小,④錯誤。故選A。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3.2010—2020年我國一孩比例下降,可能是因為該期間( )A問題2 人口低生育率問題下表示意我國2010年和2020年出生人口孩次占比情況(單位:%),當前我國生育政策鼓勵生育。據此完成3—4題。出生人口孩次占比 第一孩 第二孩 多孩(≥3) 第三孩 第四孩 第五孩及以上2010年 62.2 31.3 5.3 1.0 0.22020年 45.8 43.1 9.0 1.6 0.54.當前我國生育政策調整產生的有利影響是( )BA.調整人口的區域分布 B.調整人口的年齡結構 C.均衡人口的城鄉分布 D.提升人們的福利水平【解析】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鼓勵生育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提高少兒人口比重,減緩老齡化,B正確。生育政策的調整會促使人口出生率增加,但是對調整人口區域分布以及均衡人口城鄉分布的影響較小,A、C錯誤。生育政策的調整不會直接提升人們的福利水平,反而人口的增加會使人均福利水平降低,D錯誤。拓展延伸低生育率問題及其對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總和生育率(平均每對夫婦生育的子女數)低于1.5(國際上通常以2.1作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把低于1.5的生育率稱為“很低生育率”),很低生育率將是未來我國面臨的最大人口風險。我國呈現很低生育率的原因除計劃生育政策外,還與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城鎮化進程、房價及人口受教育水平相關。很低生育率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人口減少、老齡化及社會經濟活力減弱等。優化生育環境、適時適度調整人口政策,是提高我國生育率水平的主要對策。問題3 人口大規模流動問題[人教必修2-P21問題研究變式,2023廣東卷]珠江三角洲地區某僑鄉村,現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樓。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隨著珠三角地區工業化快速推進,該村人口持續外流,村落逐漸空心化。近10年來,該村特色產業發展迅速,回流人口明顯增多,成為鄉村振興的成功范例。據此完成5—6題。5.導致該村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人口持續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BA.前往海外尋親訪友 B.被城市就業機會吸引 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 D.人口老齡化逐漸加劇【解析】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珠江三角洲地區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升級的歷史機遇,最早進行了對外開放發展。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 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工業化快速推進,對勞動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對珠三角周邊鄉鎮的人口產生持續性的拉力,使附近村落的人口大量涌入珠三角城市群,故該村人口持續外流的主要目的是獲得更多就業機會及收入,B正確;前往海外尋親訪友是短暫性的人口流動,并非持續性外流,A錯誤;人口超過合理容量主要表現為環境惡化、資源不足,材料中并未體現,C錯誤;該地勞動力外流會導致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故人口老齡化加劇是人口外流產生的結果而不是原因,D錯誤。問題3 人口大規模流動問題[人教必修2-P21問題研究變式,2023廣東卷]珠江三角洲地區某僑鄉村,現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樓。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隨著珠三角地區工業化快速推進,該村人口持續外流,村落逐漸空心化。近10年來,該村特色產業發展迅速,回流人口明顯增多,成為鄉村振興的成功范例。據此完成5—6題。6.近10年來,該村發展迅速的特色產業最可能是( )CA.農業種植和水產養殖 B.公共衛生和文化教育 C.旅游服務和文化創意 D.先進制造和科技研發【解析】隨著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不斷發展,產業也在不斷地轉型升級,由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向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型產業轉型。由材料可知,該僑鄉村現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樓,可推測近10年來該地發展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務和文創產業,能夠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吸引村民回流創業、就業,C正確。拓展延伸1.我國人口遷移現象的轉變時期 主導因素 方向改革開放前 國家政策 東部地區→西北、東北地區改革開放后 經濟因素(就業機會) 中西部→東部沿海,農村→城市近年產業調整 經濟因素(產業調整) 東部沿海→中西部,大城市→中小城市2.當前人口遷移形勢的應對措施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形勢發生的變化以及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等戰略,會提高原先人口流出大省對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吸引大量外出務工人群返回本地,支持本地的產業振興和經濟發展。回流人口為回流地區引入了新觀念、新技術、新資金流,有利于地方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加就業崗位,提高當地農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針對這一形勢,回流地區應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助力就近就業;發展當地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制定優惠政策,扶持返鄉創業;組織培訓,提高返鄉人口素質。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