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講 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到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課程標準 核心概念詞提示1.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和區域開發的新成就。 2.了解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高度繁榮,認識隋唐時期的民族交融和區域開發的新成就。 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三國鼎立、西晉統一、士族專權、南朝、江南開發、前秦、淝水之戰、孝文帝改革、遷都洛陽、北周、灌鋼法、莊園經濟 2.隋唐五代時期:隋文帝、大運河、貞觀之治、武則天、開元盛世、突厥、安西及北庭都護府、唐蕃和親、渤海郡王、節度使、安史之亂、宦官專權、朋黨之爭、黃巢起義、五代十國、柴榮【知識梳理】知識點一 三國兩晉與南朝1.政權更迭(1)三國鼎立: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劉備定都成都,史稱蜀漢;孫權定都建業,國號吳。(2)西晉(3)東晉(4)南朝:420年,劉裕奪取皇位,改國號宋。南方先后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合稱南朝。2.江南開發(1)原因: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大批流亡南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2)表現(3)影響:山區少數民族逐步與漢族交融。知識點二 十六國與北朝1.十六國(1)政權范圍:東晉統治南方的時候,北方先后出現了一批割據政權,最主要的有15個,加上西南地區的成漢,合稱“十六國”。(2)民族交融: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學習漢族典章制度;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族差異慢慢縮小。(3)淝水之戰:4世紀下半葉,前秦進攻東晉被擊敗于淝水。前秦政權迅速崩潰。2.北朝(1)統一北方:4世紀末,鮮卑拓跋部建立北魏,于439年統一北方。(2)北魏孝文帝改革時間 5世紀后期內容 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以漢族服飾取代鮮卑服飾,統一說漢語;改鮮卑姓為漢姓;鼓勵與漢族高門士族通婚影響 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北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為以后北方統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礎(3)知識點三 隋朝興亡1.政權演進(1)建立:581年,楊堅代北周稱帝,改國號隋,定都長安。(2)統一:589年,隋滅陳,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3)滅亡:618年,隋煬帝被殺,隋朝滅亡。2.建設(1)設倉庫,興建洛陽城。(2)開通大運河:對鞏固統一、促進南北經濟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知識點四 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1.建立: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2.政治統治(1)唐太宗(2)武則天:廢唐稱帝,改國號為周。當權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3)唐玄宗3.民族關系(1)對突厥(2)對吐蕃(3)對靺鞨: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的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知識點五 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1.安史之亂(1)原因(2)概況:755年,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發動叛亂,歷時八年后被平定。(3)影響:唐朝中央集權被削弱,形成藩鎮割據,邊防空虛,唐朝由盛轉衰。2.黃巢起義(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加劇。(2)爆發:875年黃巢起義爆發,沉重打擊了唐朝的統治。3.唐朝滅亡:907年,朱溫廢唐稱帝,建立后梁,唐朝滅亡。4.五代十國(1)五代十國:黃河流域經歷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王朝,稱為五代。南方各地先后出現的吳越、南唐等九個政權和山西的北漢,稱為“十國”。(2)柴榮改革:后周世宗柴榮順應形勢,清除五代弊政,實力逐漸增強,為后來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拓展補充】1.重要概念——門閥士族門閥士族是以宗族為紐帶所形成的封建貴族特權集團,形成于魏晉之際,鼎盛于東晉,從東晉末至南朝逐漸衰落。士族享有政治、經濟特權,構成了強大的社會政治勢力。門閥之外的地主階層通稱庶族,東晉末至南朝,門閥士族衰落,庶族興起,逐步執掌軍政大權。想一想 魏晉時期,士族維護特權主要依靠哪一制度?提示 九品中正制2.重要觀點——從北魏滅亡認識民族交融的歷史大趨勢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某些措施激化了鮮卑等少數民族的內部矛盾,一部分利益受到損害的少數民族軍人最終引發大規模動亂,導致北魏滅亡。民族交融趨勢因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逆轉,但從長遠來看,這些逆轉和倒退是短暫的,并未從根本上影響民族交融的大趨勢。想一想 歷史學者陳寅恪認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逼湔J為李唐能夠開創盛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為隋唐大一統和開創盛世奠定了基礎。3.重要觀點——辯證認識唐朝“盛世”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現,不是統治者的個人功勞,而是勞動人民艱苦努力的結果。所謂的“盛世”是相對的,廣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艱辛,農民的負擔依然沉重,農民與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只是相對有所緩和,并未完全消除。想一想 上述有關唐朝盛世的論述體現了哪一唯物史觀?提示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4.重要概念——牛李黨爭唐代朋黨之爭。從憲宗至宣宗的四十余年間,朝臣中分成以李德裕為首的世族官僚,及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寒門官僚兩大集團。牛黨重科舉,李黨重門第,黨爭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科舉、藩鎮等幾個大問題上,兩黨相互傾軋,加速了唐朝的衰亡。想一想 唐朝中期出現牛李黨爭的實質是什么?提示 實質上是統治集團內部不同派別爭權奪利的政治斗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