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走近老師》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認同教師職業的價值取向,樹立和諧、友善的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修養 :培養尊敬老師的道德品質,自覺增進師生情誼,理解老師對學生的良苦用心。 法治觀念 :了解關于教師的法律法規,培養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情感,學會與老師進行溝通。 健全人格 :學會全面的認識老師、理解老師,健全真誠友善的人格,增強同老師的交往能力。 責任意識 :提高對教師教學風格的理解能力,學會處理教學中因為老師教學風格不同而產生的問題,尊重和感謝老師的付出。 教學 重點 學會全面認識老師、理解老師。教學 難點 如何接納和欣賞不同風格的教師。 教學過程導入 以下詩句描寫的是哪種職業?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陶行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授新課 探究一:教書育人,大愛無言 人物故事: 劉玲琍,1973年3月生,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感動湖南十大教育人物”、“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榮譽。 來自湖南省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普通教師劉玲琍用她32年如一日的堅守詮釋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者形象,燈火燭影下,是她砥礪初心的辛勤背影是學生口中的“劉媽媽”也是值得追逐的耀眼“星星”。 1991年劉玲琍從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聾啞教育專業畢業后,成為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一名教師。 2008年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創辦了學前聾兒康復語訓班,劉玲琍主動請求擔任班級負責人。 思考(1):劉老師是如何走上教師之路的 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了教師的資格、任用、培養和培訓等要求。 知識拓展:成為教師的必備條件 1.教師法:權利和義務、資格和任用、培養和培訓…… 2.教師資格:道德素養、身心健康、普通話水平…… 3.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學科素養、教學技能…… 4.教師成長的時間成本:職前專業學習、教育實習、職后繼續教育…… 思考(2):結合實際生活師的職責主要是什么 提示:配合教學與管理、 關注健康與安全、培養良好習慣...... 材料分享: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學思結合”等教育思想。——孔子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中國近現代教師的代表和楷模,主張教育培植學生的生活力、創造力;教學相長,教學做合一。 “時代楷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標兵”“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張桂梅。 思考(3):你認為老師對人類文明是怎樣的存在 提示: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未來人才的培育者和價值觀的塑造者,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課堂筆記:教師職業的特點 老師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引路人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傳承者。 探究二:筑夢無聲,平凡偉大 劉玲琍老師的一天: 早晨 :劉玲琍老師會早早來到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她首先會檢查教室環境,確保聽障學生們有一個舒適、安全的學習環境。 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劉老師會運用自創的唇舌操、觸摸法和情景教學法,耐心地幫助學生們發音、理解語言,打開有聲世界的大門。 課后 :課后,劉老師還會與學生們進行個別輔導,針對他們的不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晚上 :晚上回家后,劉老師還會繼續研究特殊教育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為第二天的教學做好準備。 小組合作 任務:從“劉玲琍老師的故事”感悟老師對我們的作用。 討論建議 1.組長組織、人人參加,3分鐘內完成討論。2.討論時1人書面記錄最終作品,1人準備代表發言。 3.小組代表發言完畢后,其他組員或其他小組可以補充。 人物故事: 劉寒湘8歲才來學校接受康復訓練,由于很少發聲,聲帶非常僵硬。劉玲琍每天對她進行強化訓練,通過幾年的努力,寒湘走出了無聲世界,不僅學會說話,還能和健全人正常交流。后來,劉玲琍還鼓勵她學習舞蹈,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2017年8月,在慶祝中國與巴拿馬建交的大型文藝演出中,劉寒湘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登臺演出,優美的舞蹈讓全場觀眾為之震撼! 演出結束后,劉寒湘給劉玲琍發來信息:“劉老師,今天我的演出非常成功,感謝您!因為您才有我的今天。” 思考:結合材料老師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作用 提示: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師是我們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是我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是我們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材料分享:劉玲琍的關愛與責任 用愛澆灌:師者如心燈,這是劉玲琍當初報考特教專業的誓言。她在工作崗位上,一直堅持用心用情教導孩子。 為責任堅守:為了避免在帶班中途不換老師,劉玲琍結婚多年不敢要孩子,直到32歲時,初為人母。 為人民代言: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劉玲琍認為要當好人民的好代表,就要認真履職,把百姓最真實的心聲反麈詢暸浛璦廚蹴來。 用心發聲:“當人大代表就是要做有心人,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劉玲琍在多方走訪自主創業的殘疾青年人后,提出了《關于促進特殊教育學鮃校畢業生就業的建議》。 結合劉玲刑老師的事跡,以及陪伴我們成長的每一位老師,你想說老師們說什么?請同學們進行分享。 播放視頻:2023年9月9日,習近平致信全國優秀救師代表,并在信中闡釋了教育家精神的內涵。 思考:視頻中你能找出教育家精神的內涵嗎?時代發展對老師提出了哪些要求? 提示: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師正在不斷改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在中華民族500多年文明發展史上,英雄輩出,大師薈教,這與一代又一代教師的辛勤耕耘是分不開的。”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 ①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 ②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 ③教師自古以來就是最高貴的職業 ④教師對人類文明的延續發揮著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B.①②④ D. ①③④ 2.習近平總書記曾說: “教過我的老師很多,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這句話強調的是( ) ①老師的工作理念發生了變化 ②老師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③不同的老師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④老師是我們精神成長的引路人 A.①② B.②④ B.①③ D. ③④ 3.“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要勤勉奮進,海納百川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在實踐中豐富教育智慧,潛心鉆研,在研究中成就專業精彩。”這說明好教師要有( ) A.理想信念 B.道德情操 B.扎實學識 D.仁愛之心 4.鄉村教師王值軍,扎根山村教學點28年。期間,他曾多次放棄調離機會,讓不足千人的小山村,走出了40多名大學生,其中有6位回鄉當了老師。王值軍老師的行為( ) ①是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表現 ②是有仁愛之心的表現 ③表明其具有愛崗敬業的高尚品質 ④是放棄自我追求,一心奉獻他人的表現 A.①②③ B.①②④ B.①③④ D. 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