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陸分布【教學內容】海陸發布——四大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洋、海、海峽的概念;(2)通過讀圖掌握四大洋的名稱及分布;(3)學會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輪廓。2.過程與方法閱讀海、洋、海峽地圖及各大洋輪廓記憶圖,來識記四大洋的特征和分布,并結合七大洲的位置識記海陸分布圖。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認識海陸分布,培養學生積極學習地理的興趣,形成系統的地理知識體系。【教學重點】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及相互位置關系。【教學難點】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間概念的形成。【教學方法】讀圖、繪圖、填圖、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復習提問:說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稱和大洲分界線名稱。(學生讀圖回答)過渡: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七大洲,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四大洋。二、新課學習(一)四大洋提問:洋、海、海峽有什么區別?(學生回答)明確: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離大陸較遠,面積廣闊;海是海洋的邊緣部分;溝通兩個海域之間的狹窄水道叫海峽。展示“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圖”,指導學生找出四大洋。明確: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展示“四大洋面積和平均深度比較圖”。提問: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和平均深度排列,誰大誰小?(學生回答)明確:太平洋面積為18000萬平方千米,深度最深(補充:太平洋中的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是世界大洋最深處。);大西洋面積為9300萬平方千米;印度洋面積為75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為1300萬平方千米。用一句順口溜來概括:太、大、印、北。播放視頻:馬里亞納海溝。提問:你知道太平洋名稱的由來嗎?展示閱讀材料“太平洋的由來”。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出發,向西航行,尋找通往東方的航線。他們一路上乘風破浪,橫渡大西洋,繞過南美大陸南端,進入一個新的大洋。這時天氣晴朗,洋面平靜,因此這片水域被命名為“太平洋”。列表比較四大洋的主要特征:大洋名稱 主要特征太平洋 面積最大,幾乎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一半,島嶼最多,島嶼面積約占世界島嶼總面積的45%。大西洋 世界第二大大洋,面積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4。印度洋 世界第三大大洋,面積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5。北冰洋 面積最小,其面積還不到太平洋的1/13,大部分位于北極圈以內,溫度很低。播放視頻:四大洋。展示“七大洲和四大洋圖”,讓學生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互位置。提問: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沿岸各有哪幾個大洲?(學生讀圖回答)明確:太平洋沿岸: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印度洋沿岸:亞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北冰洋沿岸:歐洲、亞洲、北美洲。大西洋沿岸: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填圖活動:在下面全球海陸輪廓略圖中的適當位置上填寫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畫圖活動:三、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學習了世界四大洋,按照面積大小排列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需要熟練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互位置關系。【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課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圖、畫圖、填圖能力,比如:繪制七大洲的幾何簡圖,將復雜的地圖化難為易,大提高了學生的識記效率。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課堂效果很好。本節課讀圖活動較多,難度并不大,注意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四大洋海陸分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對位置4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