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合理利用網絡【學習目標】1.知道網絡時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2.知道網絡是虛擬世界,信息參差不齊,提高辨別能力,自覺抵御網絡上的不良信息。3.了解網絡的特點,能夠做到理智對待網絡,合理利用網絡。4.利用網絡傳播速度快,網民數量多的特點,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傳播正能量。【學習重難點】利用網絡傳播速度快,網民數量多的特點,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傳播正能量。【學習過程】一、預習問題1.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網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做到理性對待網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網絡的基本準則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利用網絡傳播正能量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預習檢測1.在網絡信息時代,我們青少年要學會合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自覺抵制網絡的不良誘惑,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 )①為避免不良誘惑,拒絕上網 ②不瀏覽內容不健康的網站③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見面要求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網絡交往有利也有弊,我們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就要( )A.擺脫約束,任意發表言論B.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C.放松警惕,廣交朋友D.依賴網絡并隨意消費三、合作探究探究活動一:近幾年來,因迷戀網絡,三番兩次被退學,又以高分考進名校的“高考奇才”層出不窮:新疆安治幫:先后考入北大、清華,卻因為迷戀網絡遭學校退學,今年第四次高考全縣第一;湖北周劍:五年四次考入名校卻三次退學;四川張非:4年時間,一次清華,一次北大,先后退學或開除,前不久,又再次考上清華。網癮而產生的群體性退學事件也屢見不鮮:西安郵電學院勸退336名學生,徐州工程學院對115名學生作退學處理,156人作留級處理。思考:1.材料說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網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活動二:通過課本材料的分析,我們來分組探討以下兩個問題:(1)網絡謠言有什么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們如何辨別網絡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活動三:據中國的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揭示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互聯網普及率到53.2%。青少年學生是我國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的網絡的主要群體。思考:如何合理利用網絡,處理網絡和學習、生活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隨堂檢測1.“網絡是一座信息的寶庫,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積極有用的信息與各種負面信息交織在一起。”這句話說明了( )A.網絡是個非常自由的世界B.網絡信息良莠不齊C.網絡世界可以擺脫任何約束D.網絡世界可以使我們獲得各種信息2.網絡具有兩面性,有利也有弊。作為一個普通網民,我們應該( )①為了避免傷害,拒絕上網②自覺抵制網上的不良誘惑③正確認識網絡,用其所長、避其所短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網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28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僅在2011年上半年,我國就有2.17億網民遇到過病毒或木馬攻擊,有8%的網民在網上遇到過消費欺詐。這表明( )①網絡交往弊大于利 ②網絡可能對其使用者造成傷害③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隱蔽性 ④凈化網絡環境刻不容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有個自稱“沖擊波殺手”的黑客在網上散播“沖擊波”病毒,病毒大范圍傳播。該病毒感染力和破壞力極強,幾天內使全球50多萬臺電腦受到病毒感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美元。散播該病毒的“黑客”后來被逮捕。這一案例告訴我們( )A.上網要遵守法律這一行為規則B.現代科技迅速發展也帶來了許多不利因素C.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使其趨于完善,不被“黑客”利用D.要充分認識到電腦病毒的危害性5.對網絡世界,有這樣形象的比喻:“如果你愛你的孩子,你就讓他上網,那里是天堂;如果你不愛你的孩子,你就讓他上網,那里是地獄。”這說明( )A.網絡是大人的天堂、孩子們的地獄B.網絡是有益處的,英雄有用武之地C.網絡只有害處,是魔鬼D.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又有弊6.辨析:有人說,網絡世界真假難辨,我們還是不要上網了,離開網絡世界。7.分析材料,回到問題:材料一:網絡購物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雖說起步于國外,但卻在我國發展最快。目前,我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截至2014年6月,在我國6.2億網民中,在網上買過東西的就達3.32億人,幾乎每4名中國人中,就有1人有網購經歷。材料二:調查顯示,消費者最常遇到電商網站侵權行為排在首位的是“退換貨難”(47.2%),其次是“價格欺詐”(40.1%),排在第三位的是“出售假冒偽劣產品”(38.2%)。其他還有:“不能驗貨”(36.6%)、“不開發票”(36.5%)、“享受‘三包’服務難”(32.2%)、“對投訴置之不理”(30.8%)、“服務電話難打通”(21.9%)等。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結合材料一,舉例說明網絡改變了我們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材料二,談一談使用網絡或要遵循什么原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