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2025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哲學與文化》2024/10/17巍峨高山,攜手共攀【知識體系】第三課教材分析備考課程要求本課內容較多,也是考查的重點。選擇題和主觀題都有考查,復習時要重視對主觀題、和漫畫題的訓練。1.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與多樣性,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的方法論意義;2.領會事物發展的實質、發展的狀態、發展的過程、事物發展的動力;3.學會運用矛盾分析法認識和解決問題。1.聯系的含義所謂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一、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聯系觀)2.聯系的特點特點 世界觀 方法論聯系的 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要求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聯系的客觀性 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在事物的聯系與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①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②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聯系的多樣性、條件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多種多樣,聯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關于聯系的觀點(1)聯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著聯系是無條件的、任何兩個事物都有聯系,也不意味著聯系都是必然的,事物之間也存在偶然的聯系。因此“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或“任何事物之間的聯系都是必然的”的說法均是錯誤的。(2)聯系具有客觀性,是不能被“創造”“改造”或“消滅”的,但并不意味著人們在聯系面前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聯系。(3)人為事物的聯系≠主觀聯系,因此“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主觀性”或“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愿望創造事物之間的聯系”的說法均是錯誤的。(4)自在事物的聯系(如宇宙星辰的運轉、花開花落)在人類產生之前就存在,不能認為人類能夠建立自在事物的聯系。【注意】聯系的“三能”、“三不能”“三能”:人可以建立事物之間的具體聯系;可以改變事物之間具體的聯系;可以創造事物之間具體的聯系(因為聯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三不能”:聯系不能被創造、消滅、割斷(因為聯系是客觀的)即時演練(2024·北京)每年春天和秋天,有數百萬只鳥在遷徙途中經過北京。某社區在專業團隊的支持下,基于已有的濕地環境進行微地形改造,根據鳥類需要,補植白皮松、丁香等植物,形成立體植物群落,引入鳶尾等水生植物,形成豐富的水生植物群落,吸引了多種鳥類在社區棲息。這一做法( )①基于社區條件,遵循客觀規律,保護了生物多樣性②根據鳥類需要,從其主體性出發,為之提供適宜棲息的環境③建立了生物間自在事物的聯系,踐行了生態保護理念④運用綜合思維,優化社區濕地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即時演練(2023·山東)中國茶是日常生活,也是文化瑰寶。明代許次紓嗜茶之品鑒,深諳茶理,他在《茶疏》中寫道:“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湯成于火。四者相須,缺一則廢。”這一茶理體現了( )。①聯系是普遍的,要從整體上把握物并實現事物結構與功能的優化 ②聯系具有多樣性,不同的聯系構成事物的存在狀態和發展趨勢 ③整體和部分密不可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部分 ④真理是具體的,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相互轉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3.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整體 部分區別 內涵 事物的全局或發展的全過程 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地位 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 處于被支配的地位,服從和服務于整體聯系 相互依賴 ①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 ②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 相互影響 ①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 ②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部分 相互轉化 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 ①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要立足整體,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前提:部分以有序狀態組成整體不能說“立足部分”4.系統優化方法系統的含義 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系統的基本特征 整體性 有序性 內部結構優化趨向方法論 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 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從認識方面說)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用綜合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事物。(從實踐方面說)要立足整體,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即時演練海南省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突出城鄉一體、陸海統籌、山海聯動、資源融通,把全島作為一個整體來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積極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推動自貿港高質量發展。材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①海南整體發展服務于各區域高質量發展②人們可以根據自身意愿建立各個區域間的聯系③堅持系統觀,用綜合的思維方法認識海南的發展④區域協調發展有助于實現海南整體發展的最優目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1.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二、世界是永恒發展的(發展觀)原理 發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人類社會及人的認識都是發展的,發展具有普遍性發展的實質 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方法論 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反對靜止、僵化和保守的思想。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聯系觀+發展觀2.比較新事物與舊事物新事物 舊事物區別 含義 是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的事物 違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最終會走向滅亡的事物優越性 具有舊事物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無法容納新的內容前途 在社會歷史領域中,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違背歷史發展趨勢,最終會被人民所推翻聯系 新事物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產生,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辯證否定觀) 3.發展的趨勢(途徑):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原理內容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 ①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 ②任何事物都要經歷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通過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其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①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②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③新事物戰勝舊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經歷曲折的過程。方法論 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 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挫折與考驗。注意:趨勢≠總趨勢: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但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補充:發展的根本途徑——辯證否定含義 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特點 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 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 新事物產生于舊事物,它總是吸取、保留和改造舊事物中積極的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實質 “揚棄”。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其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方法 樹立創新意識,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反對 形而上學的否定觀,即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 4.事物發展的形式或狀態:量變和質變量變 質變區別 含義 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 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特點 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 根本的、顯著的變化表現 統一、相持、平衡和靜止等 統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靜止的破壞等結果 事物還是自身,沒有變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變成了另一事物聯系 辯證關系 ①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②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③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方法論 ①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②在量變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事物原有的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③堅持適度原則。④學會優化結構 正確理解發展、量變和質變(1)發展通過質變來實現,但質變不一定都是發展,只有前進的、上升的質變才是發展。(2)量變和質變都很重要,不能說誰比誰更重要。(3)并非只要有量變就會引起質變,或認為量變的總和就是質變。(4)并非只有數量的增減才能引起質變,事物內部結構和排列次序的變化也會引起質變。即時演練國際關系的形式和內容是多種多樣的,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處理國際關系時需要不斷積累經驗;國家的發展就是一個過程,積累、迸發,再積累、再迸發,最終實現自我的完善。這兩句話說明( )①量變比質變更能推動事物的發展②只有事物數量的不斷增加才能引起質變③量的變化的不斷積累必然導致質的飛躍④事物的發展是從量變到質變再到新的量變的循環往復的上升過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即時演練(2023·江蘇)下圖漫畫《分》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事物量變會引起質變B.要著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事物發展是辯證否定的D.要看到事物發展道路的曲折性A即時演練(2023·湖南)三湘巨變,時光為證。一秒鐘,“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可完成20億億次高精度運算。一分鐘,“瀟湘二號”衛星繞地球百分之一圈。一小時,湖南可下線12臺挖掘機。……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個日夜,構筑湖南“時間”,成就中國力量。這表明( )①三湘巨變凸顯出量的積累必然引起質變②三湘巨變蘊含著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趨勢③湖南“時間”反映了世界的永恒變化和發展④湖南“時間”到中國力量是共性到個性的轉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三、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矛盾觀)1.矛盾的含義含義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概念反映的就是事物內部的對立統一關系。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正確理解 ①哲學中的矛盾與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②“事物內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內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間也存在矛盾,但不能認為任意兩個事物之間都有矛盾,只有它們之間形成了對立統一關系,才能有矛盾。③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④哲學的矛盾概念≠邏輯矛盾。語言表達上的矛盾,即敘述或回答問題時出現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現象,是一種邏輯矛盾。⑤哲學上的矛盾是客觀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內部的對立統一關系2.矛盾的基本屬性——同一性和斗爭性同一性 斗爭性區別 含義 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 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特點 有條件的、相對的 無條件的、絕對的體現 ①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②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舉例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不見高山,不見平地;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同一性 斗爭性聯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同一性以斗爭性為前提)②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③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方法論 ①用一分為二即全面的觀點看問題。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轉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應促進有利轉化,防止不利轉化。③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不可分割,我們應當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 注意 把握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要注意以下兩點:①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不能相互分離,也不能相互轉化;②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而不是矛盾的斗爭性或同一性)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即時演練(2024·安徽)漫畫《停止,就是谷底;繼續,就是上坡》(改編自呂志華作品,《時事報告》2024年第2期)蘊含的哲理是( )①實現價值目標需要不斷砥礪前行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成功取決于意識能動作用的發揮④在曲折中前進是事物發展的狀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2023·北京)詩歌,是詩題和詩句的統一體,“先賦詩”和“先立題”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創作路徑。有些詩歌是即興而作,詩人有感而發,賦詩之后再為其立一標題,有的詩歌則是因題而起,詩人先定立詩題,然后圍繞題目構思詩歌的格律和內容,無論是“先賦詩而后立題”,抑或“先立題而后賦詩”,最終都指向詩題與詩句的契合。從哲學角度,分析“賦詩”和“立題”的關聯。(7分)答: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基本屬性。斗爭性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先賦詩”和“先立題”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創作路徑;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無論是“先賦詩而后立題”,抑或“先立題而后賦詩”,最終都指向詩題與詩句的契合。(4分)②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詩歌創作要堅持詩題和詩句的有機統一,才能創作出優秀的詩詞作品。(3分)3.矛盾問題的精髓(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內容(世界觀) 方法論 重要性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時時有矛盾 ①要堅持問題導向,敢于承認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②堅持用一分為二、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表現: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周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就某一家庭來說,有父母之間的矛盾,有子女之間的矛盾,有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矛盾等。賣方,花言巧語,目的是以較高的價格盡快地把商品賣出去。買方,貨比三家,目的是以較低的價格買回稱心如意的商品。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含義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地位 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作用 ①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側重怎么看;矛盾的特殊性規定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②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側重怎么做;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反對 “一刀切”“一風吹”、生搬硬套的工作方法和教條主義蘊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哲理的例子◇因材施教;量體裁衣; ◇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看菜吃飯;對癥下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抽薪止沸;隨機應變; ◇量入為出,量力而行;◇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關系辯證關系 ①二者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②二者相互轉化。由于事物范圍的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是特殊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是普遍性方法論 ①要從中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②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與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標志詞:解剖麻雀;先試點再推廣、典型示范;借鑒…經驗;在…理論、思想、政策的指導下,根據當地實際…;縮影、樣板即時演練電視劇《人世間》講述了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深度刻畫了個體在時代下的命運,也是一部中國社會的變遷史。它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在1969年到2010年間的重大歷史時刻。小人物能折射大時代,是因為(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小人物蘊含著特定時代的社會萬象B.特殊性通過普遍性表現出來,小人物是對同類人物的典型塑造C.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轉化,小人物與大時代互相制約,互相影響D.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大時代是由千千萬萬個小人物組成的A即時演練(2024·全國)如圖兩幅漫畫共同蘊含的哲理解讀,最貼切的是( )①離開了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識②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主體的利益需求③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④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相伴而行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即時演練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基石。2023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回升向好,但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形勢、“脫鉤斷鏈”的外部挑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把“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位列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首位,釋放了堅定筑牢實體經濟根基的鮮明信號。這表明( )①任何事物的發展道路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②只有正確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③改造世界要求人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④辦事情要集中力量解決支配事物發展過程的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即時演練新質生產力在逐步形成逐步成長中,它的成長基礎是原有的傳統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堅持先立后破,就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傳統生產力的提升,這是非常重要的。從中我們可以感悟到的辯證法道理是( )①堅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②事物發展都要經歷肯定、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③辯證否定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④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是矛盾問題的精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4.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1)主次矛盾與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區別 內涵 主次矛盾講的是“矛盾體”,可以稱“一個”或“一種” 矛盾的主次方面講的是“矛盾側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外延 主要矛盾是就復雜事物中所包含的“諸多矛盾”相比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個,而次要矛盾則可以有一個或多個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雙方相比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個,次要方面也只有一個作用 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次要矛盾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矛盾的主要方面處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而矛盾的次要方面則處于被支配地位方法論 做工作既要抓重點、抓關鍵、抓中心,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 看問題要把握主要方面和主流,但又不忽視次要方面標志語 “重點”“重心”“關鍵”“首要任務”“中心環節”“突破口”等(注重辦事情、處理問題) “主流”“大局”“方向”“主體”“實質”“本質”等(注重看問題、認識事物)(2)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兩點論 重點論含義 認識復雜事物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點)認識某一矛盾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反對 形而上學的一點論 形而上學的均衡論聯系 辯證法的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論,重點論是看到兩點中的重點,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理論依據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 全面掌握矛盾分析方法【知識提煉】1個焦點和根本分歧: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1個實質與核心:對立統一規律/矛盾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1個根本觀點: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1個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1個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和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1個前提: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1個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是關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2個總特征: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2個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3轉1不轉:矛盾雙方、矛普矛特、主次相互轉化;1不轉:同一性與斗爭性不能轉化;3個看問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即時演練1.有一則寓言:刺猬曾經上過很多次當,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個表示友好者,長了一身刺來保護自己。刺的效果當然明顯,只是從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這則寓言說明的哲學道理有A.任何事物都有優點和缺點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D.不能夸大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的屬性C即時演練2.區塊鏈已經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一個前沿陣地,被認為是繼互聯網之后的又一大浪潮,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由于區塊鏈技術還不夠成熟,在面對新的復雜應用場景時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對此,從哲學角度來看,我們應該( )①看問題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有機統一②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③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確事物性質④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事物的主要矛盾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A材料一 1989年,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時,對科技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有了系統性思考,指出“對貧困地區來說,要強調科技教育對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但由于經濟實力有限,科技教育又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局面”,同時要求我們“要用長遠的戰略眼光來看待科技教育,要把科技教育作為閩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在經濟實力不足的情況下,要講求辦科技教育的效益”。結合材料一,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知識,分析科技教育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答案】①矛盾的基本屬性是同一性和斗爭性,我們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科技教育與經濟發展相互制約。②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經濟發展為科技教育提供資金保障,科技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在數字中國建設中,非公有制經濟也不缺位。為滿足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和升級數字化水平需求,華為公司制定了“支持伙伴,做廣覆蓋”和“產品做強,伙伴自主”兩大原則,研發、銷售、營銷、供應、服務等部門嚴格按照原則達標。通過產品研發,提升產品性能,優化交易平臺,降低伙伴銷售產品和服務的難度;提升伙伴營銷能力,創造新商機;建設區域倉,幫助伙伴靈活快速供應產品;建設授權服務中心,補齊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的“最后一公里”。各部門密切合作,高效運行,滿足了中小企業伙伴的需求。系統優化方法是整體與部分(系統與要素)辯證關系的具體運用。簡要分析華為公司是如何運用系統優化方法服務好中小企業的。【答案】①立足整體,運用綜合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尋求最佳方法。華為公司立足整體,從公司整體布局出發,制定最佳方案。②把各個要素聯系起來,統籌考慮,優化組合。華為公司制定了兩大原則使各部門按原則運作,促使各部門密切合作,高效運行。③實現最優目標,實現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華為公司在此基礎上,實現了效率突破,因而滿足了中小企業伙作的需求。(2023·廣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社交化閱讀作為一種全新閱讀模式,以線上分享、互動、傳播為特征,正成為數字時代的閱讀潮流。點開網絡閱讀平臺上的一部小說,讀者可以在每段后面寫“段評”,每章后面寫“章評”,還可以點贊、吐槽、糾錯、編段子,妙趣橫生。傳統閱讀以作品為核心,側重個人品讀,不易受干擾。社交化閱讀則以讀者為核心,凸顯閱讀的社交屬性,能極大地激發閱讀興趣,使讀者在便捷獲取大量信息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發帖、評論、彈幕等來幫助作者生成創作內容,獲得與作者共創閱讀內容的奇妙體驗。與傳統閱讀相比,社交化閱讀更容易分散注意力,產生淺閱讀和泛娛樂化閱讀等問題。雖然社交化閱讀日益流行,但傳統閱讀依然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在圖書館、書店或農家書屋等實體場景里浸潤書香仍是許多人的優先選擇。在閱讀中傳承文明,關系到個人的素質提升與國家的興旺發達。無論閱讀的模式、場景等如何變化,開卷有益始終不變,閱讀的意義始終不變。有人認為,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社交化閱讀必將取代傳統閱讀。結合材料,運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對這一觀點進行辨析。[答案】①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對立統一/共性和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1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1分);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1分)。(論述矛盾的普遍性或特殊性/矛盾是對立統一的不得分。)②社交化閱讀和傳統閱讀都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方式,又各有特點(優勢)/社交化閱讀和傳統閱讀都是閱讀方式,又是不同的閱讀方式(1分);社交化閱讀以讀者為核心,具有互動分享、激發閱讀興趣、獲取信息便捷、作品共創等特點(1分);傳統閱讀以作品為核心,具有不易被打擾、閱讀更系統、更深入的優點(1分)。(分析材料要對應第二段,抄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材料不得分。)③可見,二者各具優勢,為不同閱讀習慣的人所喜愛。因此,社交化閱讀并不會取代傳統閱讀,題中觀點是錯誤/不合理/片面/不科學/局限/絕對的。(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