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學無止境》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1.政治認同:逐步確立更為開闊的學習觀,為終身發展莫定基礎,樹立起終身學習理念,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2.道德修養: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提高對學習的認識,增強應對學習壓力的能力,養成主動學習、不斷探索的習慣。 3.責任意識:知道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壓力,以及面對壓力時產生的正常心理現象。理解在實踐中學習的重要性。知道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理解終身學習理念。 教學 重點 坦然面對學習壓力。 教學 難點 堅持在實踐中學習。 教學過程導入 6月28日,在中國傳媒大學的2023屆畢業典禮上,播音主持藝術學專業2023屆碩士畢業生董麗娜被引導著走上臺,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相關視頻經媒體發布后,感動了無數網友。 相比其他健全同學,雙目失明的董麗娜為這個學位付出了更多的艱辛,“我依靠電腦聽讀軟件和鍵盤盲打,下了1000多萬字的文獻,完成了6萬字的畢業論文”。 思考:看完董麗娜的勵志故事,你有何感受 對你學習有什么幫助 提示:她胸懷夢想,永不放棄;她通過不斷學習,實現夢想! 授新課 探究一 學習壓力的產生及應對 探究與分享:小清的壓力 思考:你如何評價小清的做法 提示:提示:(1)小清在考前突擊違背了作息規律,損害身體健康也不能真正提高成績;學習問題埋怨家長,是推卸責任、不理解家長的表現。 (2)小清沒有正確對待面對學習中的壓力,感到擔心、緊張焦慮。她應該調整心態,坦然面對學習壓力,完成學習任務 說一說:你的學習壓力大嗎 你的學習壓力來自哪里 學生: 教師:(1)九年級除了學習新的知識,還要對以往學習進行總結梳理,這對我們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們還要迎接升學、就業的挑戰。 (3)(正確態度):有一些學習壓力,感到擔心、緊張、焦慮,是一種正常心理現象,我們要坦然面對。 學習壓力的產生及應對: ①轉移注意力。不要總想著考試,聽一聽舒緩的音樂,以緩解內心的壓力。聽歌、跑步、打球.... ②保持身體放松。當意識到自己緊張時,可以深呼吸一下這樣做非常有效,能夠及時使身體放松下來。心理學研究表明,臉部保持微笑容易喚起人的愉快記憶。 ③自我暗示。經常提醒自己,我能夠做好,我能行。 ④保持適度緊張。考試之前適度的緊張和焦慮是正常的,學會與這些情緒和平相處。 探究二 學習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 8歲時,董麗娜來到大連盲聾學校,學習盲文、閱讀書籍,9年間,董麗娜讀遍了圖書館的幾百本書籍; 14歲,董麗娜進入當地一所盲人技術學校學習推拿然后到按摩院工作;當推拿師的3年里,她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在了學習函授英語上; 27歲,報名參加高教自考播音與主持專業本科考試并取得了本科學歷; 35歲,董麗娜決定考研,被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專業錄取為研究生。2023年6月28日,39歲的董麗娜碩士畢業。 思考:自強不息的董麗娜的一生都在堅持學習,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提示:①人類是通過學習來增長知識,提高本領的。 ②學習對于青少年來說既是權利也是責任和義務,更是適應未來社會需要所必備的一種能力。 探究三 為什么要在實踐中學習 材料分享:教育部日前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其中,《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將勞動、信息科技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科學、綜合實踐活動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在標準公布的勞動課程內容結構中,日常生活勞動任務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等。 思考:為什么課程改革后重視勞動課、綜合實踐課程 提示:(1)我們不僅要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而且要堅持在實踐中學習(知行合一)。 (2)實踐出真知。 在實踐中,我們了解客觀實際,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提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在實踐中我們錘煉自己,豐富人生經歷,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質。 (3)青少年隨著生活范圍的擴大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惑,要在實踐中逐步解決,以促進自身的發展和提升。 圖片分享: 在實踐中學習,我們應該怎么做? 提示:我們要重視實踐,積極參加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科學實驗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問題意識,培養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圖片分享: 看圖片,說說你有何感受 提示:我們生活的時代信息量巨大,知識更新周期縮短,實踐中的問題層出不窮。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主動學習、不斷探索的習慣,增強自我更新、學以致用的能力。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與青年學生分享讀書心得。他說:“學術、知識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聯系實際,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學以致用。”這表明( ) A、學習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B、我們不僅要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而且要堅持在實踐中學習 C、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D、學校學習只是學習的一個階段 2、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許啟金35年如一日堅守在電網安全生產一線,在1700公里供電線路上往來穿梭,足跡踏遍了宿州電網輸電線路的每一基桿塔,急難險重工作現場總是離不開他忙碌的身影。他忍得住辛苦,撲得下身子,成為擁有5項國家專利、15萬字學術專著的“專家團隊”領頭人,并創造了“高中生執教大學”的傳奇。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只要參加學習,就一定能成為人才 B、終身學習只是個人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C、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才能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肩負起民族復興的使命 D、人生的價值在于擁有知識和技能 3、“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左傳》中這一名句所倡導的學習方式是( ) A.終身學習 B.自主學習 C.合作學習 D.探究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