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2課《認識制陶工具》教學設計課題 認識制陶工具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勞動實踐 年級 三年級上核心素養目標 勞動觀念:認識到使用制陶工具能讓我創造出美麗的陶藝作品,明白勞動的重要性和樂趣。勞動能力:學會基本的制陶工具使用方法,比如如何用陶刀切割、如何操作拉坯轉盤和給陶器上釉,提高我的動手能力。勞動品質與習慣:養成細致、耐心和專注的好習慣,在制陶過程中注意每一個細節,并保持工作區域的清潔和有序。勞動精神:體驗勞動帶來的成就感,學會勇于嘗試、堅持不懈和解決問題,增強與同學合作的能力,享受勞動的過程和團隊合作的快樂。教學重點 1、了解陶藝的歷史。2、了解陶器的種類。3、認識工具和材料。教學難點 1、自制陶藝的工具。2、體驗制陶的過程。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引入視頻、常見陶藝工具材料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從泥到陶瓷的蛻變》實踐目標。1、了解陶藝,認識制陶工具。2、學習陶藝的基本成形方法和基本技法。3、嘗試制作“秋之印”,體會玩陶樂趣。泥火傳情,巧指生美。陶藝是既古老又現代的藝術,是泥與火的完美結合。它豐富多彩,妙趣橫生是自然、生活、藝術的“美美與共”!陶藝是陶瓷藝術的簡稱。陶器是人類用土和火完成的杰出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制陶技術的國家之一。讓我們一起走進陶藝世界,動手做一做,感受陶藝文化,體驗陶藝樂趣吧!很久以前,人們用黏土捏成器具并燒硬,這就是最早的陶器。經過不斷的改進,人們發明了在陶器表面涂釉,使其更美觀且不易漏水。隋唐時期,瓷器誕生,比陶器更堅韌和美麗,深受世界喜愛。今天,我們用的許多碗和杯子都是瓷器做的,它們不僅好看,還非常實用。陶器和瓷器有什么不同。(1)陶器用普通黏土,燒制溫度低,質地粗糙、吸水性強.(2)瓷器用瓷土,燒制溫度高,質地細膩、不吸水且能透光。 觀看視頻,思考、討論生活中常見的陶瓷用具有哪些?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創造力,激發他們對勞動與生活的熱愛和表達欲望。講授新課 一、認識了解陶器1、生活中經常見到各種陶器,它們看起來很簡單,可要制作這樣的陶器,卻要用到很多工具材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2、陶器的種類。(1)紅陶:用紅色黏土制成,燒制溫度較低。(2)黑陶:使用高溫處理技術,表面光滑,呈黑色。(3)灰陶:采用灰色黏土或在還原氣氛中燒制而成。(4)彩陶:表面繪有彩色圖案,歷史悠久。(5)白陶:用白色或淺色黏土制作,常用于裝飾。二、邊做邊學認識常見陶藝工具材料。1、陶泥:用來制作陶器的主要材料。2、陶刀:用于切割和雕刻陶泥的工具。3、陶刷:用于涂抹釉料或水的刷子。4、拉線:用來切割陶泥或分割拉坯的細線。5、拉坯轉盤:用于將陶泥旋轉便于塑形的轉盤。6、釉:涂在陶器表面,使其光滑并增加色彩的物質。7、噴釉壺:用來噴涂釉料的器具。8、吸水海綿:用于吸除陶泥表面多余的水分。9、電窯:用于高溫燒制陶器的電加熱窯。三、實踐體驗自制簡易陶藝工具1、準備好一根一張砂紙。一次性筷子、一把小刀。2、用小刀將一次性筷子的一端削得尖尖的、扁扁的。聰明的你發現了嗎?就像削鉛筆一樣簡單喲!但是使用小刀要注意安全。3、使用小刀安全注意事項。(1)保持刀刃鋒利,避免用力過猛。(2)切割時朝外,遠離身體。(3)使用時集中注意力,不嬉戲打鬧。(4)不使用時,刀刃要收好。(5)不要將小刀對準他人。4、用砂紙將筷子前端打磨光滑平整。體驗制陶過程1、揉泥。將陶泥反復揉捏直到柔軟均勻。2、塑形。用手或工具將陶泥捏成所需的形狀。3、晾坯。將塑好形的陶坯放置一段時間,使其自然干燥。4、上釉。在干燥的陶坯表面涂上釉料,準備燒制。5、使用電窯燒制。6、使用電窯的注意事項。(1)放安全地方。(2)別摸熱的。(3)冷卻再開門。(4)聽大人的話調溫。(5)定期清理。 了解陶器的種類認識常見陶藝工具材料動手自制簡易陶藝工具體驗制陶過程 了解本課的學習內容,初步思考課堂任務培養學生拓展知識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鍛煉學生學習拓展知識的能力課堂練習 1、在制陶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手里有一件這樣自制的竹筷陶藝工具,也同樣可以達到效果!比一比:誰做的簡易陶藝工具更好用、更美觀? 完成課堂練習 鞏固課堂知識課堂小結 認識制陶工具1、了解陶藝的歷史。2、了解陶器的種類。3、認識工具和材料。4、自制陶藝的工具。5、體驗制陶的過程。 總結回顧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課后作業 1、結合本次課學習的內容,制作陶泥生肖作品。 布置作業 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板書 觀看板書 強調教學重點內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