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圖版(王民主編)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四節《學習與探究——聚落發展與景觀變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分析案例,掌握早期聚落建成的主要影響因素;知道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聚落在范圍、職能、交通網絡、公共建筑等方面會發生改變;了解引起聚落發生變化的因素。過程與方法:運用大量的活動實例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聚落也會發生變化,并歸納聚落變化的表現;通過各種設問,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探究引起聚落變化的原因。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分析阿納薩齊古城消失的案例和宜昌城市日益繁榮的案例進行對比,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尊重自然規律、合理地發展經濟等會促進聚落的發展;反之,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會使好的聚落衰落、甚至消亡,樹立人地和諧發展的觀念。【學習重點】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聚落會發生哪些變化。人類活動對聚落的影響。3、樹立尊重自然規律,人地和諧發展的觀念。【學習難點】1、人類活動對聚落的影響。2、樹立尊重自然規律,人地和諧發展的觀念。3、培養學生地理觀察、分析能力。【課前準備】學生課前從宜昌聚落選址、宜昌聚落在不同階段不同發展特點、樓蘭古國消失的例子這三個方面進行課前知識儲備,并根據教師指導做出相應展示PPT。【學情分析】初二的學生通過前期學習,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能綜合分析一些地理現象和事物,但在地理思維和分析能力及表述方面尚待提高。教學內容設置是以宜昌城市為例,對于家鄉,學生有話可說的。【教學過程】活動一: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探究一:播放視頻《宜居之地的大城蝶變》,感受宜昌從鄉村聚落到城市聚落的變化,思考:宜昌哪些聚落景觀哪些發生了變化?哪些沒有發生變化?活動二:設問激趣,合作探究探究二:是的,在這百余年的時間里,宜昌聚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城市面積、人口到城市職能的定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么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變化呢?有哪些影響因素?探究三:分小組合作探究聚落選址、職能定位、人類活動這三個因素對聚落發展的影響,以及聚落地名。小組1、2:1、早期聚落選址主要考慮哪些自然地理環境因素?2、宜昌聚落選址主要具備哪些自然地理環境優勢?小組3、4:1、1876年以前,宜昌聚落發展的定位?2、1876年以后,宜昌聚落發展的定位?3、1949年以后,宜昌聚落發展的定位?4、1970年以后,宜昌聚落發展的定位?5、2013年以后,宜昌聚落發展的定位?6、2016年以后,宜昌聚落發展的定位?小組5、6: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否所有的聚落都會像宜昌聚落一樣日益繁榮昌盛?2、人類不合理活動會給聚落發展帶來什么影響?請舉例說明。活動三:聯系實際、升華主題探究五:宜昌是我們的家鄉,城市發展取得了較快進步,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存在。比如說,長江沿岸生態問題、城市空氣質量堪憂、道路交通堵塞等問題,這些都是制約宜昌城市發展的因素。為了宜昌能夠日益繁榮昌盛,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我們中學生可以怎么做?活動四:課堂小結,收獲感悟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和探究了什么?聚落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