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中國的機遇與挑戰》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關心時事,熱愛和平,具有國際視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認識到我國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明確面對機遇要捉住機遇。 健全人格 :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積極適應社會發展變化,開放包容,理性表達意見,樹立憂患意識,迎接各種困難和挑戰。 責任意識 :提升對社會、國家和人類的責任感,增強擔當精神和參與能力,提高正確分析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認識能力。 道德修養 :明確中國仍處于重要發展戰略機遇期,要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贏得主動。 法治觀念 :培養全面客觀、辯證地分析國內國際形勢的思維方式。 教學 重點 新的發展契機。 教學 難點 如何面對各種風險與挑戰。 教學過程導入 觀看視頻:中國經濟形勢 思考:請用一兩句話概括視頻說明了什么 提示: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 我們國家要認清形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授新課 探究一:新的發展契機 材料分享:75年來,由于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西安人口素質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邁進。2020年,西安每+萬人擁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0999人,是1964年的16.5倍;每十萬人擁有高中學歷的人口為18563人,是1964年的5倍;每十萬人擁有初中學歷的人口為28727人,是1964年的3.2倍。2023年,西安擁有普通高等學校63所,在校學生達到84.68萬人;研究生培養單位43所,在校學生達到18.75萬人。 思考:請結合材料與圖片說說中國面臨哪些新的發展契機 從國內角度分析 提示:①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薯嶧招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物質韌勁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 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小組討論:中國參與的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有哪些 材料分享:2023年11月,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博會共有69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亮相參展,涵蓋發達國家、發帶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共有64個共建“一一路”國家。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784.1億美元,比上屆增長6.7%。 思考:請結合材料與圖片說說中國面臨哪些新的發展契機 從國外角度分析 提示: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②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主導作用) ③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和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 古言欣賞: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司馬遷《史記》 思考:面對新的發展機遇,我們有哪些選擇 提示:①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勇于創新,發展就能再上新臺階。 ②坐等觀望,猶豫懈怠,往往錯失良機,陷于被動。 探究二:新風險新挑戰 圖片分享: 思考:觀察圖片談談你的認識。 提示::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 小組討論::根據前面所學,我國經濟的發展還受到哪些自身因素制約 提示: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 材料分享:《經濟藍皮書:中國經濟前景分析》指出,目前,中國制造業的勞動力成本已趨近美國。不僅人均工資水平年漲幅位列全球第一,達到了8%,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均工資水平更是遠超東南亞國家,人均成本是柬埔寨的4.3倍,越南的2.7倍,印度的2倍,印尼的1.8倍。人力的低成本優勢一直是中國制造在全球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這項優勢正在慢慢喪失。 思考: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該怎么做? 提示: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 材料分享:由于巴以沖突的持續,中東地區的局勢變得愈發動蕩。各種極端組織和恐怖主義活動在這個地區頻繁出現,給無辜民眾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和傷害。此外,沖突還導致了大量的人員流離失所和難民潮的出現,給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結合P44材料思考: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挑戰 提示: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了各種挑戰。中國的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和風險。 習近平:我們應該秉持亞太合作初心,負責任的回應時代的呼喚,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實現亞太人民子孫后代的共同繁榮。 任正非: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不可能不發展,中國企業不可能不進步,但我們要發展,難免會動到別人眼里盯著的奶酪,招人恨。搖尾乞憐、甘居下流絕不可以,自廢武功、永世落后更會遭到更大欺凌,我們沒有他路可走,唯有咬牙讓自己更加強大起來! 思考: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怎樣做忌 提示: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 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 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 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挑戰,也是重大機遇。對此認識錯誤的是 ( ) A.我國的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B.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 C.面對挑戰,我們要與合作國結盟,共同應對 D.面對成績和機遇,我們要有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 2.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跨境投資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一度發展較快。但是近年來,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后,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越來越受到美國等國家政策收緊的影響。這說明( ) A.“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 B.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挑戰 C.中國經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 D.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了更大發展空間 3.目前,國際上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已經開始放緩,越南、印度、墨西哥與東歐等國家以比中國更低的成本優勢,成為接納工業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新陣地。對這種變化認識正確的是( ) ①出現這種變化的唯一原因是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 ②這對中國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③這促進了世界范圍內資源的配置 ④這迫使“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轉型升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