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課程標準】2011 版課標: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農業的產生。知道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2022 版課標:通過了解河姆渡、半坡、 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知道中國的原始農耕生活;知道考古 發現是了解原始社會的重要依據;課標解讀:從“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改為“ 了解河姆渡、半坡、 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遺存 ”,也就是不限定是否一定要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只需要了解與河姆渡、半坡遺址相 關的知識即可。從“ 了解原始農業的產生 ”到“知道中國的原始農耕生活 ”,范圍擴大,因為原始農耕生 活包括原始農耕的產生,還包括原始農耕的特點與影響等。【教材分析】本課是統編版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 2 課的教學內容。分為三目,分別是農業的起源 與定居生活、稻作農業的繁榮、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2016 版統編教材第一目叫“原始農業的發展 ”,共 3 個自然段。2024 版統編教材改為“農業的起源與 家居生活 ”,從 3 段改為 2 段,刪去的第 2 段內容放到了第 2 目介紹河姆渡遺址的部分。第 1 段主要增加 了一句話“我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地之一 ”。配圖的稻谷由“玉蟾巖遺址出土的稻谷 ”改為“浙江義烏橋 頭遺址出土的炭化稻拉 ”,修改的背后反映的史學前沿的成果,因為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發現距 今約 1.8 萬年的大量水稻植硅石,表明先民已經開始采集野生水稻。而浙江義烏橋頭遺址(屬上山文化,距 今 11000—8500 年) ,出土極為豐富的水稻遺存,包括炭化的稻米、稻殼、小穗軸等不同部位,樣品總量 多達 5 萬余個,表現出明顯的馴化特征, 以更明確的證據宣示,距今 1 萬年前后,世界最早的稻作農業已 經開始萌生。保留了門頭溝東胡林遺址的炭化粟料,是因為距今 11000—9000 年,北京門頭溝東胡林遺址 發現世界最早的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雖然粟只有 14 粒,黍只有 1 粒,但足以宣示,中國南方先民成功馴 化水稻的同時,北方先民也成功開始粟和黍的馴化。相關史事部分略有調整,主要是刪去了仙人洞出口的 陶罐配圖,將仙人洞陶罐由“ 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陶器之一 ”調整為“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出土的陶片 經科學測定,可早至約2 萬年前,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 ”。16 版教材第二目“河姆渡人的生活 ”一共有 4 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河姆渡先民的居住形式、農業生 產與手工生產、藝術創作。24 版首先調整標題,改成“稻作農業的繁榮 ”,內容變化不大,主要是精簡了16 版的第 1 段內容,然后將其與第 2 段內容合。刪去了“這是中國最早的木構建筑,對中國古典建筑產生 了重要影響 ”這句話,將“最早的木結構水井 ”改為“最早的木結構水井之一 ”。對于河姆渡先民農業生 產的介紹,刪去了“這表明長江中下游是亞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這是因為比河姆渡更早的上山文化遺址證 明距今 1 萬年前后,世界最早的稻作農業已經開始萌生。增加“稻作農業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 ”,家畜刪 去了“水牛 ”,只提“ 以豬、狗為主 ”,這是因為水牛是否馴養并未成為定論(白壽彝《中國通史》之《遠 古時代》 中主張“水牛也可能被馴養 ”)。增加了“人們還狩獵野豬、鹿等 ”的表述。配圖由稻谷、豬紋 陶缽改為了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器及線描圖,并增加了綁縛藤條的骨耜圖。更加突出河姆渡文化的特點(物 質生產與藝術創作)。16 版教材第 2 課第三目“半坡居民的生活 ”一共有 4 個自然段,同樣分別介紹了半坡居民的居住形式、 農業生產與手工生產、藝術創作。24 版教材同樣是調整了標題,改成“仰韶文化與大汶口文化 ”, 由原來 的 4 段變成了 5 段,變化最大的是第 4 段與第 5 段。第 4 段側重從氏族社會的角度介紹仰韶文化,第 5 段 則是把原來相關史事欄目中有關大汶口文件的內容改成了正文。具體來說,修訂涉及以下內容。第一、增 加了對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介紹。半坡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16 版教材以半坡為典型進行介紹,但沒有明確其屬于仰韶文化。24 版教材介紹了仰韶文化,并明確指出半坡“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早期遺址 ”。 這就與高中教材很好地銜接了起來(高中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課直接使用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沒有介紹半坡) 。第二、對半坡居民社會生產的介紹時,刪去了“半坡人還制造骨器、角器等生產工具 ” 只保留“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 ”這句話;種植的農作物不再只講粟,增加了黍(對于南方同學區 分粟和黍不容易);狩獵由“用弓箭、長矛、石球等捕獵斑鹿、獐、兔;用漁叉、漁鉤、漁網捕魚 ”改成 了“使用弓箭、漁叉等進行漁獵 ”。對于半坡居民紡織、樂器制作的介紹則基本未作改動。16 版半坡文化 配圖是著名的“人面魚紋彩陶盆 ”,24 版配圖則是各種生產工具。同時,在文末的知識拓展部分介紹了“仰 韶文化彩陶 ”。第三、新增的第 4 段以仰韶文化靈寶西坡遺址為例介紹了仰韶文化的社會組織形式(如果 考慮與高中教材銜接的話建議以仰韶文化姜寨遺址為例進行介紹更好,因為高中教材沒有介紹靈寶西坡遺 址,但是介紹了姜寨遺址,并稱其“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態的典型代表 ”(見上圖) 。指出通過墓葬可以看 出仰韶文化“ 氏族成員地位平等,沒有明顯的階級分化 ”。第四、第 5 段介紹了大汶口文化,相比原來的 相關史事, 內容有所調整。新版教材只說大汶口文化“制陶技術有較大發展 ”,沒有提究竟是什么陶( 16 版說是黑陶與白陶) ;同時強調陪葬器物“成套 ”并提供了成套玉器和成套陶器的配圖。并通過陪葬品的 差別得出大汶口文化“ 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加快了邁向文明社會的步伐 ”。【學情分析】初一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好奇心。在思維上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仍有待提高。他們的地 理知識是很匱乏的(初中是先學世界地理再學中國地理),本課中學生對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種植怎樣 的農作物,氣候怎樣,都是很陌生的,特別是南方的學生對于粟和黍都缺乏感性認識,更不用說去區分二 者了。另外,城市學生對于農業生活非常陌生,因而難以理解和想象古代原始農耕生活。基于這樣的學情,本課擬采用云游覽博物館和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幫助學生了解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 和中國的原始農耕生活。【教學目標】通過對河姆渡、半坡等史前文化遺存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理解史前農業社會的時空分布和發展特點, 同時認識到考古發現在了解史前社會中的關鍵作用(時空觀念與史料實證) ;引導學生運用考古資料和歷 史敘述,分析原始農業的起源和發展, 以及它對史前社會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的影響(時空觀念、史料實 證與歷史解釋)通過探討中國史前農業文明的成就,如稻作農業的繁榮和彩陶藝術的精湛,激發學生的民 族自豪感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同時培養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尊重和保護意識(唯物史觀與家國情懷)。【導入新課】講述: (出示神農畫像石圖)現在大家看到的是一幅漢代畫像石人物畫,有沒有人知道畫面上這個人是誰啊?對,是神農(氏) 。(呈現文字:神農氏因宜教田辟土種谷以振萬民)傳說神農氏發明了農業,因而 得到了人們的敬拜。歷史上真的有神農氏嗎? (有學生會答有,有學生會答沒有)如果有,理由是什么? 如果沒有?理由又是什么?【教學新課】一、農業的起源與定居生活1.農業的起源有個成語叫“五谷豐登 ”,大家知道五谷指的是那五種谷物嗎?稻、黍、粟(稷)、麥、豆。這其中, 除了麥可能是從中東地區傳過來之外,稻、黍、粟、豆都是中國先民培育出來,然后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有同學可能就會問了,我們怎么知道稻、黍、粟、豆是中國先民培育出來的,而麥則可能是外來的呢?最主要的依據當然就是考古發掘啦。 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麥子是在中東地區,在中國發現的麥子 比中東地區要晚幾千年,所以最大可能中國麥子是從那里傳過來的。同樣的道理,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稻、 黍、粟都是在中國發現的,所以我們說稻稻、黍、粟起源于中國。那是不是說只要發現了年代最早的稻子就可以證明稻起源于中國呢?也不是這么簡單。大家可能也知 道,無論是麥,還是稻、黍、粟,都是由野生植物培育馴化而來的。所以首先要在人類生活的區域發現稻 子,然后還要確定發現的稻子是人工培育馴化而不是野生的,這樣才能證明。一開始的時候,考古工作者 在距今約 7000 年的浙江寧波余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人工培育稻谷,這就證明那個時候已經出現了稻作農業。 后來,人們不僅在距今約 1 萬年的浙江金華浦江上山文化遺址找到了人工培育稻谷,還找到了包括栽培、 收割、脫粒加工和食用的一系列證據,也就是說一種嶄新的農耕行為體系已經初步形成,這些都實證了早 在 1 萬年前,華夏先民就已經在種植水稻了。基于同樣的方法,考古人員在距今 11000—9000 年的北京門頭溝東胡林遺址發現世界最早的炭化人工 栽培粟和黍。雖然粟只有 14 粒,黍只有 1 粒,但足以宣示,中國南方先民成功馴化水稻的同時,北方先民 也成功開始粟和黍的馴化。南稻北粟的中國史前農業格局由此奠定。雖然我們通過考古能夠確定早在 1 萬年前先民們已經發明農業,但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的姓名與生平, 因為那時人類還沒有發明文字。我們把人類有文字記錄的歷史之前的時代稱為史前時代。如今人們對于史 前時代歷史的了解,基本上來自于考古發掘和基于考古發掘的合理想象。當然,鑒于稻、黍、粟是在相隔 遙遠的不同地區分別培育出來的,我們現在可以回答上課是提出的問題了,那就是神農在歷史上是不存在 的,它是人們對過去歷史的一種回憶和想象,反映出人們對農業的高度重視。畢竟,有了農業,才有人類 的文明。2.陶器的產生過渡:無論是稻還是黍和粟,都是不能直接生吃,需要燒熟了吃。這就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 是用什么東西來盛放這些谷物。用什么東西呢?用陶器。也就是用泥土燒出來的器物。現在大家看到的是 仙人洞遺址出土的陶罐殘片,經科學測定,可早至約 2 萬年前,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是中華先 民又一項創新成果。人類可以使用陶器烹煮谷物,也可以將肉食烹制成湯,極大提高了食物利用率和營養 獲取率。易碎的陶器廣泛使用,也是定居生活出現的明確標志。原始農業的產生、陶器的制作,還有麿制石器的廣泛使用,是新石器時代的標志,也就是說,人類大 約在 1 萬年前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現在大家看到的是中國境內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分布圖,根據上節課學 過的識圖方法,大家從中能夠獲取什么信息?預設:分布范圍廣泛;講述:考古人員在這些遺址不僅發現了農業、陶器和麿制石器,還發現了房屋遺跡和墓葬,這些充分 說明人們已經過上了定居生活。考古學證明,1 萬年前我國先民已經發明農業,從事農耕生產,那是不是這些人就是農民了呢?(預設: 學生可能會回答是)事實上,這一時期的華夏先民還不能算是農民,為什么呢?因為考古發現這一時期人 們雖然種植谷物,但谷物在食物中的占比并不高,也就是說人們的主業并不是農耕而仍然是狩獵和采集。比如說距今 8000 年的興隆洼遺址雖然發現了大量處于馴化初期的黍、粟,但這些黍、粟只占浮選出來的植 物籽粒的 15% ,對其出土的石刀分析顯示,其被用于切肉而非收割。也就是說,狩獵仍然占重要地位。二、稻作農業的繁榮過渡:但是,漸漸地情況發生了變化。比如說在距今 7000 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不在河 姆渡在田螺山),栽培稻的比例上升為 51% ,這說明稻作農業已經基本確實。講述:考古人員還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數萬平方米的稻田,說明稻作農業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不僅 如此,考古人員還在那里發現了大量的農耕工具。什么樣的工具呢?下面我們再一次云(網)游博物館, 這次我們的目的地是浙江省博物館(越地長歌 http://www./360/yuedichangge/ 點場景 8)現 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用大型動物的肩胛骨做的農業工具,名字叫骨耜。出土的骨耜中有一件用藤條捆綁木柄, 直接示例了骨耜的設計,其功能與現在的鐵鍬差不多(骨耜比石器輕便靈巧,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泥, 適宜在江南水田里使用)。出土骨耜磨損的嚴重程度說明,它是河姆渡人經常使用的工具。我們再來看這邊,這顯然是鹿角,河姆渡遺址出土了大量豬、鹿、牛、魚、鱉等動物的骨骸,說明這 些動物都曾是河姆渡人日常的盤中佳肴。這個黑色陶器是著名的黑陶豬紋缽,上面的豬形象使我們后人可 以看到七千多年前家豬的模樣。當然,這樣的畫本身是不足以證明的,最能證明的還是出土的豬骨骸,專 家們可以很容易區分出家豬和野豬。根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骨骸,專家們確定河姆渡已經飼養豬了。此 外,狗也被證實被河姆渡人所馴養,但是牛是否被馴養, 目前仍有爭議。河姆渡人養豬,大概在什么地方養呢? (學生回答) 同學們知道國家的家字怎么寫不?寶蓋頭下面一 個豕(shǐ) 字。知道豕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豬的意思。所以什么是家呢?就是養豬的地方。但是豬很臟的, 人是不能和豬住在一起的,那怎么辦呢?請大家看這里(越地長歌 http://www./360/yuedichangge/點場景 8),這是專家復原的河 姆渡人住房。大家注意這個房子有什么特點沒?(學生回答)河姆渡人先在地上打木樁,考古發現這些木 樁甚至深達 3 米。在木樁上,河姆渡人架鋪木梁和地板,然后再蓋屋子。現在廣西、云南少數民族村寨仍 有這樣的房屋樣式,古人稱之為“巢居 ”,意思是像鳥兒在樹上筑巢居住,現在學術上稱其為“干欄式 ”。 這種房子上面住人,下面可以用來養豬。此外,這種建筑還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回答)主要是防潮、防 水,所以這種建筑主要流行于溫熱潮濕地帶。除了房屋遺址,考古學家還在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木結構水井,這是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木結構水井之一。這些房屋和水井的木頭,并不是用釘子連下來的,因為那時人們還不會冶鐵。那怎么連接這些木頭 并使人保持穩固呢?答案是采用榫(sǔn)卯技術。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 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這是中國人所獨創的技術,一直延續到 今天。著名的故宮就是采用榫卯技術修建的。同樣,根據出土的遺物,專家們確認河姆渡人已經有紡織生產,能制造石器、陶器、玉器和骨器,還 懂得使用天然漆制作漆器。這里特別想帶大家參觀了解的是一件用象牙制作而成的器物,叫雙鳥朝陽紋象 牙雕刻器。中間為一組由五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構成的太陽紋,外圓上端刻出熾烈的火焰狀, 以象征著太陽的光 芒。兩側各有一振翅欲飛的雙鳥。作圓眼、鉤喙、伸脖昂首相望之態,器的邊緣襯托以羽狀紋,線條洗練 簡潔。鳥的眼和太陽紋中心均以圓錐淺鉆而成,更富傳神色彩。在圖像兩側還對鉆有 6 個小圓孔, 以便于 捆綁或懸掛之用。“雙鳥朝陽 ”圖案對于河姆渡人來說究竟有什么寓意?學者們有各種不同的解讀,大多數觀點認為這 表現了河姆渡先民對太陽及鳥的崇敬。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對稱的構圖、精細的雕刻,很難想象是出自 7000 年前先民之手。正因為如此,今天河姆渡遺址的入口處就是一塊巨大的雙鳥朝陽石雕。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仰韶文化過渡:7000 年前的中國,氣候比今天溫暖濕潤,所以包括河南在內的中原地區同樣出現了稻作農業, 不過,中原黃河流域主要仍然是以種植黍和粟為主。其中的典型就是位于西安的半坡遺址。講述:在半坡遺址,考古人員發現的工具有 5275 件,如石斧、石鏟、石鋤,石刀、陶刀、蚌刀,石碾、 石磨盤、石磨棒等,還在多處發現有粟粒的遺存,說明當時主要種植粟。還發現了石鏃(箭頭)、骨鏃、 石網墜、帶倒鉤的骨魚鉤、魚叉等,可以證明漁獵還占重要地位。半坡遺址還發現了大量豬、狗、雞、黃 牛的骨骼,說明這些動物已經成為家畜。遺址中還出土了骨針、骨錐,陶器和石制的紡輪,可見半坡人已會紡織、制衣,衣料可能以獸皮為主。但是房屋不可能完整地保存在地下,怎么證明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呢?首先發現的是,有些掘開的地面 與其他地面不同,有一層堅硬而平滑的草泥土,環繞這層硬地有數個圓洞,圓洞可以立起一根根木柱。再 對硬地面的堆積物進行分析,得出墻壁是木籬笆抹草拌泥;屋頂用櫞支撐,上敷茅草或草拌泥。這樣陸續 發現的房屋遺址共有 46 座,大的面積有 20 多平方米,小的僅 10 平方米左右。判斷房屋遺址還因為每個這 樣的地方都有明顯的門道和門坎,所有房屋的門都面向一座面積有 160 平方米的大房子。大房子應該是公 共場地。專家根據研究結果復原了半坡人的房屋,大家會注意到房子有部分是在地面以下,這種房屋樣式被稱為半地穴式。在半坡遺址中發現最多的是陶片、陶器,搜集到的陶片在 50 萬件以上, 占全部出土物的 80%以上,完 整和能夠復原的陶器近 1000 件,其中包括樂器陶塤(xūn) 。當然,最有名的還數以這個人面魚紋陶盆為代表 的彩陶。史前華夏先民們制作陶器的時候,在泥坯表面用礦物顏料繪出圖案,經過燒制,陶器表面就留下 了彩色紋樣,這樣的陶器被稱為“彩陶 ”。半坡人制造陶器的水平很高,彩陶更令人驚嘆,最典型的繪制 工藝是人面魚紋、魚紋、鹿紋以及各種幾何彩形,顏色或黑、或紅。半坡人用陶器做葬棺很有意思,發現 的甕棺有 73 個是裝小孩兒的,說明兒童的死亡率比較高。制作彩陶是仰韶文化主要的特征,仰韶文化的另一個特征是社會平等,沒有明顯的階級分化。現在大 家看到的是陜西西安臨潼姜寨聚落遺址復原圖。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態的典型代表,反映了由五個 大家族組成的一個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個墓葬的隨葬品不多,差別也不大,反映了尚未產 生貧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狀況。2.大汶口文化過渡:與仰韶文化沒有明顯的階級分化不同的是,位于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出現了明顯的貧富(階 級)分化。講述:我們是怎么知道大汶口文化出現了明顯的貧富(階級)分化呢?答案同樣是根據墓葬。 比如在 山東章丘焦家遺址,考古人員發現那里的墓葬之間等級分化明顯,小型墓葬規模較小,多無葬具,無隨葬 品或僅見少量陶器、骨器和蚌器等,而大型墓葬則不僅規模較大,更是有大量隨葬品,包括成套的玉器與 陶器。這些制作十分精美的成套陶器和玉器預示著華夏先民即將邁入文明社會。【課堂小結】如果我們注意這些陶器,會發現這些陶器的主要功能是烹飪(炊器)與飲食(食器)。正所謂,民以 食為天,沒有足夠的糧食,就談不上幸福生活。正是懷著這樣的理想,袁隆平將畢生精力奉獻于水稻育種。 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袁隆平【板書設計】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產生 發展稻作農業: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黍粟農業: 門頭溝——大汶口文化【資料附錄】干欄式住房 手工業發展 古樸的藝術彩陶;社會平等 貧富分化;文明社會 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發達的稻作農業,促進了家畜飼養業的發展。遺址中普遍發現豬、狗、水牛的骨骼,從豬的死亡年齡 及陶塑小豬的形態看,已經是人工飼養的產物了,水牛此時也可能已被馴養。—— 白壽彝總主編;蘇秉琦主編, 中國通史第 2 卷遠古時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6,第 6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