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語文學科五年級上冊19 父愛之舟教學設計課題 19 父愛之舟 單元 第六單元 學科 語文 年級 五年級學情分析 《父愛之舟》是一篇懷念故鄉生活、贊美偉大父愛的紀實性散文,作者吳冠中寫了他艱難求學的過程中父親給予他的無私的愛。這篇回憶性散文平白如話的語言里蘊含著深厚的父子情,文章內容感人,讀之能觸動我們的心靈。核心素養 目標 1. 認識“繭、棧”等 14 個生字,會寫“屑”等 13 個生字,聯系語境、視頻圖片資料、生活經驗等理解詞語的意思。 2. 運用第二單元“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快速瀏覽,建構畫面,梳理出課文描寫的場景。 3. 聚焦最難忘的場景,聯系生活,感受父親對作者深沉的愛,以及作者對父親的理解,并能從中總結出學習方法。重難點 梳理課文描寫的場景,感受父親對作者深沉的愛和作者對父親的理解,總結學習方法。教學過程 圖片導入 1.(出示一組彩墨畫)同學們,請同學們仔細欣賞,看看大家有什么感覺? 你真有一雙慧眼,是啊,這一組彩墨畫都有小船,落款均為吳冠中。這些不同風格的小船都出自著名畫家吳冠中之手。吳冠中一生畫過無數只船。船,在他的生命中有著特殊的意義。通過預習,你對吳冠中還有哪些了解呢? 3學生匯報作者資料,相機點撥。 吳冠中,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1919年生于江蘇宜興一個鄉村教師家庭。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黃山松》等。 4看來同學們課前功課做得很足,吳冠中是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散文作品《父愛之舟》。(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熟課文,把不理解的字詞標上記號。 2.認讀詞語。 恍恍惚惚 客棧 高蹺 出嫁 冤枉 嘲笑 枕邊 繳學費 蠶繭 煮飯 報考 啟迪 偏僻 紙屑 (1)多種形式檢查認讀情況。(開火車讀,小組比賽讀,齊讀) (2)重點指導:“棧”不讀jiàn,應讀zhàn;“繳”不要讀成jiāo,應讀jiǎo;“嘲笑”的“嘲”不能讀成cáo,應讀cháo;“蹺”讀qiāo;“繭”讀jiǎn ;“屑”不要讀成xiāo;“冤枉”的“枉”,“枇杷”的“杷”應讀成輕聲。 3指導書寫生字,學生練寫,鼓勵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練習完后進行評價。 ①糖:注意“唐”撇的穿插避讓。 ②枕:注意右半部分撇的穿插避讓。 ③考:注意撇是長撇,最后不要多寫一橫。 ④煮:注意撇是長撇。 4檢查初讀情況:抽讀、輪讀,多種形式讀,互相糾正,及時評價。 5.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采用了什么樣的敘述方式? 生:時間順序。生:倒敘。 小結:開頭寫“我”剛從夢中醒來;中間具體寫父愛的點點滴滴;結尾再次寫夢醒,照應開頭。 默讀課文,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的夢境?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用第二單元學到的速讀方法快速瀏覽,找一找。(板書:夢回) 小組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第2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場景? 試著用小標題概括這7個不同的場景,并在相對應的段落旁作批注。出示思維導圖 三、品讀感悟,體會父愛人們都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而著名畫家吳冠中記憶中的父愛,卻能載于這小舟之中,飄入他的夢境。這七個場景,哪個場景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文中哪個場景最打動你?在旁邊批注你的感受。 2.匯報交流。 (1)交流第二自然段。 出示課文:朦朧中,父親和母親在半夜起來給蠶寶寶添桑葉……每年賣繭子的時候,我總跟在父親身后,賣了繭子,父親便給我買枇杷吃…… ①讀:齊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這寫的是什么場景? 生:父母半夜添桑葉,父親給“我”買枇杷 ②畫:邊讀邊圈出文中體現父親特點的詞句,重點讀一讀。 ③議:同學之間議一議:你從文中讀出了什么?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讀出了父母的艱辛和勞累,讀出了父親對“我”的疼愛。從“在半夜起來”“每年”等詞語中能體現出來。 ④再讀:再一次有感情地讀這一段話,讀出生活的艱辛和父親對“我”的愛。 ⑤歸納學法:讀——畫——議——再讀。根據這種學法學習其他的場景。 (2)交流第三自然段 生:父親送“我”上學,住客棧時心疼“我”被蟲咬,要加錢給“我”換好房間。 ①讀: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出文中描寫父親生活節儉的詞句。 ②思:父親那么節儉,為什么愿意加錢給“我”換好房間? ③議:“我”卻不肯換,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④再讀:帶著父親對兒子的關愛,兒子對父親的敬重和體貼,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一段話。 3.如果說一碗熱豆腐腦是父親用微薄卻又來之不易的金錢向“我”傳遞了愛,那么親手糊的萬花筒,是父親用什么把愛傳遞給了“我”? 生,是智慧、是雙手、是勤勞…… 師:難怪多年以后,即便吳冠中已經成為了不起的大畫家,但始終忘不了那個萬花筒。一起讀:(萬花筒里那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 同學們,捧起你的書,讓我們帶著體會到的情感再來讀一讀“逛廟會”這個場景。 4.剛才,我們是通過什么方法來體會場景中蘊藏著的父愛?生:是通過品味場景、細節,抓住關鍵詞句,聯系生活經驗,體會出了作者的情感。 小結:體會場景中蘊藏著的感情,可以分為三個步驟:一找,父親為我做了什么;二想,父親為什么要這么做;三讀,讀出父子深情。其他的場景描寫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詞語,搜集頌揚父母之愛的名句或詩歌,讀一讀,背一背,并抄錄下來。 2.回憶你的父親關愛你的一個場景,將具體的細節寫下來。板書設計 父愛之舟 夢醒—夢回—醒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4張PPT)五年級語文上冊父愛之舟19第一課時課前導入都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海。上一課我們學習了母愛的真摯偉大,這一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父愛的深沉厚重。圖畫導入這幅畫的作者是誰嗎?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主要作品: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丑緣》等。作者簡介枇杷:枇杷樹結的果實,味道甘美,形如黃杏。枇杷果柔軟多汁,風味酸甜,枇杷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是營養豐富的保健水果。知識鏈接知識鏈接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中國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一般在農歷新年、元宵節、二月二龍抬頭等節日舉行。廟會流行于全國廣大地區。知識鏈接烏篷船是清代紹興農村相對落魄時期的水上交通工具。學習目標認識生字,會寫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為課文劃分層次結構,并總結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繭子偏僻qiāozhànjiǎnjiǎo客棧冤枉pìhū踩高蹺啟迪落榜出嫁繳費恍恍惚惚zhěnliāo兼作撩起嘲笑枕頭密密層層字詞學習考疼席糖屑啟蠶釘陪畢煮枕迪字詞學習字詞書寫梳理內容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采用了什么樣的敘述方式?作者在夢中夢到了哪些難忘的場景?學習提示時間順序01倒敘02開頭寫“我”剛從夢中醒來;中間具體寫父愛的點點滴滴;結尾再次寫夢醒,照應開頭。0301父親養蠶賣繭給“我”買枇杷;02住客棧心疼“我”被蟲咬,要加錢換房;03逛廟會時,給“我”買豆腐腦自己卻不吃;04給“我”做萬花筒;05雨雪天背“我”上學;06湊錢給“我”繳學費,送“我”上學,給“我”鋪床;07送“我”報考師范學校;08送“我”入學時為“我”縫補棉被。梳理內容品讀感悟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邊讀邊想:文中哪個場景最打動你?在旁邊批注你的感受。學習提示朦朧中,父親和母親在半夜起來給蠶寶寶添桑葉……每年賣繭子的時候,我總跟在父親身后,賣了繭子,父親便給我買枇杷吃……①讀:齊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這寫的是什么場景?②畫:邊讀邊圈出文中體現父親特點的詞句,重點讀一讀。③議:同學之間議一議:你從文中讀出了什么?從哪里讀出來的?④再讀:再一次有感情地讀這一段話,讀出生活的艱辛和父親對“我”的愛。品讀感悟方法歸納讀畫議再讀讀: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出文中描寫父親生活節儉的詞句。01思:父親那么節儉,為什么愿意加錢給“我”換好房間?02議:“我”卻不肯換,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03再讀:帶著父親對兒子的關愛,兒子對父親的敬重和體貼,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一段話。04品讀感悟品讀感悟我又見到了姑爹那只小漁船。父親送我離開家鄉去報考學校和上學,總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漁船。他同姑爹一起搖船送我。 帶了米在船上做飯,晚上就睡在船上,這樣可以節省飯錢和旅店錢。我們不肯輕易上岸,花錢住旅店的教訓太深了。有一次,父親同我住了一間最便宜的小客棧,半夜我被臭蟲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紅疙瘩。父親心疼極了,叫來茶房,掀開席子讓他看滿床亂爬的臭蟲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說沒辦法,要么加點兒錢換個較好的房間。父親動心了,但我年紀雖小卻早已深深體會到父親掙錢的艱難。他平時節省到極點,自己是一分冤枉錢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錢換房子。父親送“我”上學,住客棧時心疼“我”被蟲咬,要加錢給“我”換好房間。讀:師生接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01說: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街市。02議:小組討論一下,你從文中讀出了哪些信息?03想象:一個大男人做萬花筒,可能會出現哪些困難?再次談自己的感受。04品讀感悟品讀感悟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兩年一度的廟會中,能去看看這盛大的節日的確是無比的快樂,我高興極了。我看各樣彩排著的戲人邊走邊唱。看踩高蹺走路,看蝦兵、蚌精、牛頭、馬面……人山人海,賣小吃的擠得密密層層,各式各樣的糖果點心、雞鴨魚肉都有。我和父親都餓了,我多饞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親買。父親從家里帶了粽子,找個偏僻的地方父子倆坐下吃涼粽子。吃完粽子,父親覺得我太委屈了,領我到小攤上吃了碗熱豆腐腦,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賣玩意兒的也不少,彩色的紙風車、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雖然不可能花錢買玩意兒,但父親很理解我那戀戀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幾片玻璃和彩色紙屑等糊了一個萬花筒,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貴的玩具了。萬花筒里那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逛廟會,買熱豆腐腦,做萬花筒。品讀感悟小組討論一下,你從文中讀出了哪些信息?議“我”家境貧困,盡管街上吃的應有盡有,“我們”卻只能吃涼粽子;父親舍不得“我”受委屈,給“我”買熱豆腐腦,但自己舍不得吃;沒錢買玩具,父親就親手做萬花筒“我”懂事,體貼父親,哪怕很饞也不忍心叫父親買東西。這三個自然段寫的都是生活中的小細節,父親濃濃的愛就在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只要用心去體會,就能感受到他們父子之間的愛。課堂總結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讀完這篇課文,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父愛的偉大與深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9 父愛之舟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docx 19 父愛之舟 第一課時課件.pptx 19 父愛之舟【課文朗讀】.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