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2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多分支判斷》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2022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2課。本節課分為三個活動:“認識分支控制結構”“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圖形化編程及驗證”三部分內容組成。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逐步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具備一定的小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等,提升信息社會責任,綜合提升信息素養。教學目標及核心素養指向1、認識并了解算法的分支控制結構(信息意識、計算思維) 2、了解如何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3、根據課本指引的過程,學會如何進行圖形化編程及驗證(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認識并了解算法的分支控制結構 了解如何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 設計原因:了解算法的分支控制結構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知識點的滲透需要作為重點內容。 教學難點: 根據課本指引的過程,學會如何進行圖形化編程及驗證 設計原因:能實現如何進行圖形化編程及驗證在操作上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此部分對學生來說難度較高,應作為難點內容。教學過程1、情境導入(3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情境引入: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多種選擇的情況,例如,慧慧要根據天氣情況選擇不同的方式上學:晴天慧慧自己步行上學,雨天媽媽開車送慧慧上學。 在算法中,也經常會遇到要進行選擇的情況,要通過判斷特定的條件,選擇不同的執行方向。 本節,我們以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來學習這種根據條件做出判斷再決定執行方向的算法控制結構。 學生聽教師引導生活中的案例,學生討論,回答提問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對算法分支控制結構的學習興趣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2、新知講授(3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 知識講解 分支控制結構(簡稱分支結構)也叫選擇結構,表示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特定的條件選擇多個分支中的某個分支執行。分支(選擇結構有單分支、雙分支和多分支三種情況。 冬季的早上,慧慧上學前在穿好普通外衣后都要查看一下天氣情況,如果發現降溫了,就把普通外衣換成羽絨服外衣,然后出門上學這個算法中包含的分支控制結構是單分支結構,它的流程圖如圖 2.2.1所示。 執行單分支結構時,先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如果條件成立,則執行某項操作,然后執行后續的操作;如果條件不成立,則直接執行后續的操作。 上述情況也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實現:慧慧在上學前查看一下天氣情況,如果發現降溫了,就穿羽絨服外衣;如果發現沒降溫,就穿通外衣。穿好外衣后,再出門上學。這個算法中包含的分支控制結構是雙分支結構,它的流程圖如圖 2.2.2所示。 執行雙分支結構時,先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如果條件成立,則執行某項操作,然后執行后續的操作;如果條件不成立,則執行另外一項操作,然后執行后續的操作。 雙分支結構是典型的分支結構,圖2.2.3所示的兩個流程圖都可以用來表示雙分支結構。 在雙分支結構入口處 A 有一個判斷條件,如果滿足條件(即條件成立,用“是”表示),則執行處理步驟1,否則執行處理步驟2。在兩個分支中只能選擇一個并且必須選擇一個執行,但不論選擇哪個,最后都到達雙分支結構的出口 B。 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 知識講解 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條件為:任意兩條線段長度之和都大于第三條線段的長度。也就是說,三條線段如果能構成三角形,必須同時滿足如圖 2.2.5 所示的三個條件。 如圖 2.2.5 所示,構成三角形的條件中要求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我們通常使用連接詞將條件相連。例如,把構成三角形的條件表示為a+b>c 并且 a+c>b 并且 c+b>a 這樣的形式。在圖形化編程軟件中也有對應的積木,可以用來連接不同的條件, 積木如圖 2.2.7的左圖所示當選擇“并且”選項時,得到的積木如圖 2.2.7 的中圖所示,這時兩邊輸入的條件都滿足,則執行“是”分支下的語句,否則執行“否”分支下的語句; 當選擇“或”選項時,得到的積木如圖2.2.7的右圖所示,這時兩邊有一個條件滿足就執行“是”分支下的語句,否則執行“否”分支下的語句。 活動3:圖形化編程及驗證 知識講解 圖2.2.6是采用分支結構編寫的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流程圖。在圖形化編程軟件中又該如何編寫程序呢 請你在圖2.2.9所示的圖形化程序中填空,完善實現該流程圖的程序。 在雙分支結構中,要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可以使用圖2.2.10所示的積木,如果條件成立,則執行該條件下的語句;如果條件不成立,則執行“否則”下面的語句,單擊“+”按鈕可以再增加分支。 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探討交流,完成任務 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 實踐探究 任意給出三個數,它們分別代表三條線段 a、b、c的長度,判斷這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此處,我們用a、b、c分別表示三條線段,也用 a、b、c分別表示三條線段的長度。 算法分析:判斷條件為任意兩條線段長度之和大于第3條線段長度,這里只練習判斷“a+b>c”的情況。如果條件成立,則顯示“a、b 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c”;如果條件不成立,則顯示“三條線段 a、b、c不能構成三角形” 請在圖 2.2.4所示的流程圖中填空,完善該流程圖。 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 實踐探究 1.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條件有幾個 條件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請舉出幾組數字,根據圖 2.2.6 所示的流程圖進行判斷,驗證得出的結果 3.如圖 2.2.8 所示,小老鼠想吃到位于管道5 底端的奶酪,但是它只能從5個管道口中的一個口進入,且只能向下走,遇到管道之間的連接口就必須通過,請問小老鼠從哪個管道口進入,才能吃到奶酪 活動3:圖形化編程及驗證 實踐探究 運行自己編寫的程序,輸入表 2.2.1 所示的三組線段長度,驗證能否構成三角形。然后,自己確定一組線段的長度,驗證能否構成三角形。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核心素養。3、課堂小結(7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總結本課內容: 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 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 活動3:圖形化編程及驗證 學生一同回答并梳理知識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4張PPT)情境導入:本單元項目式 主題:算法的控制結構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多種選擇的情況,例如,慧慧要根據天氣情況選擇不同的方式上學:晴天慧慧自己步行上學,雨天媽媽開車送慧慧上學。情境導入:本單元項目式 主題:算法的控制結構在算法中,也經常會遇到要進行選擇的情況,要通過判斷特定的條件,選擇不同的執行方向。本節,我們以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來學習這種根據條件做出判斷再決定執行方向的算法控制結構。《2.2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多分支判斷》2023年電子工業出版社 五年級上冊-第2單元 算法的控制結構 -珠珠老師信息科技 課件2022新版課標內容1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2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3活動3:圖形化編程及驗證《目錄》信息科技0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活動101.知識點講解分支控制結構(簡稱分支結構)也叫選擇結構,表示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特定的條件選擇多個分支中的某個分支執行。分支(選擇結構有單分支、雙分支和多分支三種情況。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0101.知識點講解執行單分支結構時,先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如果條件成立,則執行某項操作,然后執行后續的操作;如果條件不成立,則直接執行后續的操作。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01冬季的早上,慧慧上學前在穿好普通外衣后都要查看一下天氣情況,如果發現降溫了,就把普通外衣換成羽絨服外衣,然后出門上學這個算法中包含的分支控制結構是單分支結構,它的流程圖如圖 2.2.1所示。01.知識點講解上述情況也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實現:慧慧在上學前查看一下天氣情況,如果發現降溫了,就穿羽絨服外衣;如果發現沒降溫,就穿通外衣。穿好外衣后,再出門上學。這個算法中包含的分支控制結構是雙分支結構,它的流程圖如圖 2.2.2所示。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01執行雙分支結構時,先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如果條件成立,則執行某項操作,然后執行后續的操作;如果條件不成立,則執行另外一項操作,然后執行后續的操作。01.知識點講解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01雙分支結構是典型的分支結構,圖2.2.3所示的兩個流程圖都可以用來表示雙分支結構。在雙分支結構入口處 A 有一個判斷條件,如果滿足條件(即條件成立,用“是”表示),則執行處理步驟1,否則執行處理步驟2。在兩個分支中只能選擇一個并且必須選擇一個執行,但不論選擇哪個,最后都到達雙分支結構的出口 B。01.知識點講解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01任意給出三個數,它們分別代表三條線段 a、b、c的長度,判斷這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此處,我們用a、b、c分別表示三條線段,也用 a、b、c分別表示三條線段的長度。算法分析:判斷條件為任意兩條線段長度之和大于第3條線段長度,這里只練習判斷“a+b>c”的情況。如果條件成立,則顯示“a、b 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c”;如果條件不成立,則顯示“三條線段 a、b、c不能構成三角形”討論與交流01.知識點講解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01請在圖 2.2.4所示的流程圖中填空,完善該流程圖,討論與交流0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活動201.知識點講解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條件為:任意兩條線段長度之和都大于第三條線段的長度。也就是說,三條線段如果能構成三角形,必須同時滿足如圖 2.2.5 所示的三個條件。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0201.知識點講解請在圖2.2.6所示的流程圖中填空,完善該流程圖。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0201.知識點講解如圖 2.2.5 所示,構成三角形的條件中要求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我們通常使用連接詞將條件相連。例如,把構成三角形的條件表示為a+b>c 并且 a+c>b 并且 c+b>a 這樣的形式。在圖形化編程軟件中也有對應的積木,可以用來連接不同的條件,積木如圖 2.2.7的左圖所示當選擇“并且”選項時,得到的積木如圖 2.2.7 的中圖所示,這時兩邊輸入的條件都滿足,則執行“是”分支下的語句,否則執行“否”分支下的語句;當選擇“或”選項時,得到的積木如圖2.2.7的右圖所示,這時兩邊有一個條件滿足就執行“是”分支下的語句,否則執行“否”分支下的語句。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0201.知識點講解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011.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條件有幾個 條件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請舉出幾組數字,根據圖 2.2.6 所示的流程圖進行判斷,驗證得出的結果實踐探究01.知識點講解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013.如圖 2.2.8 所示,小老鼠想吃到位于管道5 底端的奶酪,但是它只能從5個管道口中的一個口進入,且只能向下走,遇到管道之間的連接口就必須通過,請問小老鼠從哪個管道口進入,才能吃到奶酪 實踐探究03圖形化編程及驗證活動301.知識點講解活動3:圖形化編程及驗證03圖2.2.6是采用分支結構編寫的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流程圖。在圖形化編程軟件中又該如何編寫程序呢 請你在圖2.2.9所示的圖形化程序中填空,完善實現該流程圖的程序。01.知識點講解活動3:圖形化編程及驗證03在雙分支結構中,要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可以使用圖2.2.10所示的積木,如果條件成立,則執行該條件下的語句;如果條件不成立,則執行“否則”下面的語句,單擊“+”按鈕可以再增加分支。01.知識點講解活動3:圖形化編程及驗證01運行自己編寫的程序,輸入表 2.2.1 所示的三組線段長度,驗證能否構成三角形。然后,自己確定一組線段的長度,驗證能否構成三角形。實踐探究序號 線段長度a 線段長度b 線段長度c 能否構成三角形一組 14 10 3二組 19 11 12三組 12 9 30《總結》信息科技1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2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3活動3:圖形化編程及驗證《感謝觀看》- Thank for Viewing -珠珠老師2023年電子工業出版社 五年級上冊(共1張PPT)學習單1活動1:認識分支控制結構班級:5年__班組別:______2活動2:構成三角形條件的多分支判斷3活動3:圖形化編程及驗證請在圖 2.2.4所示的流程圖中填空,完善該流程圖。實踐探究思考與討論思考與討論1.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條件有幾個 條件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請舉出幾組數字,根據圖 2.2.6 所示的流程圖進行判斷,驗證得出的結果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2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多分支判斷》作業設計作業分析作業類型 R基礎型作業 R探究型作業 實踐型作業 跨學科綜合作業作業類別 R課時作業 單元作業 學期作業應用場景 課前預習 R課中練習 課后作業作業對象 R全體學生作業 學生根據情況可選作業設計思路 通過比較、綜合、拓展,鞏固本節課知識點,舉一反三,讓學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溝通交流,提升協作能力。作業內容【難度等級:★★】 1.下列關于分支結構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分支結構也叫選擇結構 B.分支結構最多有三個分支 C.在分支結構中,要對條件進行判斷,才能決定執行哪項操作 【難度等級:★★★】 2.五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一分鐘跳繩有明確的要求,運用計算機程序判斷某同學成績屬于什么等級,可以幫助教師快速評定結果請參照表 2.2.2 所示的標準設計評定跳繩成績的算法,畫出流程圖并編程驗證。 姓名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男生138-148126-13756-125<56女生144-158128-14358-127<58【難度等級:★★★★★】 3.市場上每斤蘋果賣2元,如果購買超過10斤,可以在原價的基礎上打9折。請你設計算法,根據實際的購買量自動算出價格。請畫出算法的流程圖,并編程驗證。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多分支判斷 教學設計.docx 2.2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多分支判斷 作業設計.docx 2.2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多分支判斷 學習單.pptx 2.2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的多分支判斷 教學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