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12 常見的地質災害班級 姓名 學號一、地震【知識梳理】一、地震原理1、地震是一種劇烈的 運動,是地球內部的能量積聚到局部地區,在極短時間內突然釋放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快速 。2、地震時,地震波分為兩種,傳播速度快的是 ,慢的是 ,所以地震時,先感覺 ,后感覺 。3、地震時,地下巖層錯動的地點,稱為 ;垂直投影到地表的點被稱為 ,震源與震中之間的距離叫做 ,地面上任意一點與震中的距離叫做 。4、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的多少叫做 ,一次地震只有 震級。5、地震的破壞程度叫做 ,不同地區地震烈度 。影響地震烈度的地震因素有 的大小、 、 ,還有 構造、地面建筑物的 、人口的 、人們的防災意識和災后的措施等。二、世界兩大地震帶1、 地震帶:位于太平洋板塊與 、 板塊以及 的交界處。2、 地震帶位于亞歐板塊與 板塊、 板塊的交界處。此外,大洋中的洋脊也是地震經常發生的地帶。三、地震的危害和防災減災1、地震危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屋倒塌和山崩地裂外,還會引起 等次生災害。2、防范地震:除加強 外,還應重視 工作,還要提高全民的 。【鞏固練習】( )1、關于地震的敘述,正確的是A.震源越深,震級越大 B.離震中越近,震級越大C.震中距越大,對地面的破壞越大 D.離震中越近,烈度越大( )2、2022年4月9日,臺灣省屏東縣海域發生里氏4.8級地震,震后勘察發現,高雄、臺東等地有不同的A.震源 B.烈度 C.震級 D.震中( )3、7級地震同5級地震相比,所釋放的能量約增加的倍數是A.2倍左右 B.1024倍左右 C.100倍左右 D.63倍左右( )4、山區發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次生自然災害時1山體崩塌 2泥石流 3水土流失 4滑坡 5水庫決堤A.1234 B.2345 C.1245 D.1345( )5、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里氏8.1級強烈地震,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右圖為“尼泊爾地震示意圖”。分析本次尼泊爾強震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其A.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B.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C.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D.位于板塊內部,地殼活動頻繁A.氣候 B.成土母質 C.生物 D.地形( )6、下圖為“地震災后城市重建選址地質因素分析示意圖”。從地址安全角度考慮,圖示甲、乙、丙、丁四個區域中,最適宜城市重建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7、2012年12月14日,美國西南海域發生里氏6.3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km。右圖為該次地震的“震中位置示意圖”。該海域地震多發,主要是因為其位于A.海洋與陸地交界地帶 B.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C.海嘯多發區域 D.大陸架區域( )8、地震是一種危害和影響很大的地質災害。讀下表,并參考世界地圖,判斷哪些地區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A.145 B.156 C.235 D.346( )9、日本幾乎沒有磚石結構的房屋,多以輕型墻面材料代替,是因為A.旱災頻發 B.多冬季暴雪 C.多洪澇災害 D.地震、火山活動頻繁( )10、2011年6月10日9時25分,臺灣花蓮外海發生里氏5.2級地震,震源深度28千米,全臺有震感。在這次地震中,臺灣島的西部比東部災情嚴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包括A.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經濟活動頻繁 B.西部人口稠密,聚落眾多C.西部距離震中較遠,烈度較小 D.西部經濟發達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發生里氏8.0級地震,震中位于汶川縣映秀鎮。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運用板塊構造學說原理,簡述此次地震發生的原因。(4分)2、結合震區自然環境狀況,指出地震后可能引發的此生自然災害。(4分)3、請說出政府為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應采取的對策。(6分)二、滑坡、泥石流【知識梳理】一、填表類型 滑坡 泥石流示意圖主要物質 組成發生部位發生條件多發地區危害預防措施二、我國地質災害分布1、據圖分析, 地區是我國地質災害多發區域,其中,西藏、云南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為嚴重的地區。西南地區的地質災害是 、 、 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2、地質災害的頻繁發生,給社會經濟本就不夠發達的 地區造成了嚴重損失。該地區 、 等交通干線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的危害也相當嚴重。本主題知識結構:【鞏固練習】( )1、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較頻繁的是A.青藏高原 B.云貴高原 C.黃土高原 D.內蒙古高原( )2、人類活動也可能誘發地質災害,例如,破壞植被最可能誘發A.地震 B.洪澇 C.泥石流 D.塌方( )3、在下圖所示的山區自然災害鏈中,1234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4、右圖為“經緯網圖層和中國省級行政中心圖層的疊加圖”,圖中經緯線間隔度數相等。從地形和降水條件分析,最易發生泥石流的網格區是A.1 B.2 C.4 D.5( )5、下列各圖中,正確表示引發泥石流因子的是A.a B.b C.c D.d( )6、下列可能促使泥石流發生的人類活動是A.圍湖造田 B.陡坡修筑梯田 C.墾殖草原 D.過度抽取地下水( )7、泥石流、滑坡等地址災害發生時會掩埋、摧毀道路,嚴重影響交通正常運行。在修筑鐵路時,為防止泥石流或者滑坡的發生,在設計中應注意A.加固路基,植樹種草護坡 B.大量開挖坡腳,以增加鐵路周圍的寬度C.驅散積雨云,減少暴雨洪水的發生 D.發射衛星,及時監測災害,進行衛星導航( )8、中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而防災減災的任務重要而艱巨。與地區a、b、c相比,右圖中地區d分布最為集中的自然災害是A.洪澇 B.臺風 C.泥石流 D.干旱( )9、受臺風影響,2016年9月28日,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發生山體滑坡,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下列對滑坡敘述正確的是、A.暴雨往往會誘發滑坡 B.滑坡智慧發生在高山地區C.滑坡只發生在東部季風區 D.滑坡損失與當地經濟水平無關2018年6月3日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連續兩次遭受暴雨襲擊,部分地區發生嚴重的洪澇、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讀“形成泥石流災害系統的諸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分析,發生泥石流的三個必要條件是 、 和 。2、簡要分析湖南岳陽發生泥石流災害的主要原因。3、下列自然災害能誘發、引發滑坡的是 (多選)A.地震 B.暴雨 C.臺風 D.干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