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第一章1-4節 姓名例題:1.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有 ,因為在這些變化過程里,都沒有 ;屬于化學變化的有 ,因為在這些變化過程里,都 。①干冰升華; ②鋼鐵生銹; ③食物腐敗; ④蔗糖溶于水;⑤動物呼吸; ⑥石蠟熔化; ⑦米酒發酸; ⑧植物的光合作用;2.現有四種物質:BaCl2、NaOH、CuO、Zn,請另選一種物質可與上述四種物質都發生反應,則所選物質的化學式是 。3.幾個典型題型:(1)區別物質:下列能區別NaOH溶液、飽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三種無色溶液的是( )紫色石蕊試液 B. Na2CO3溶液 C.CuCl2溶液 D.稀HC1(2)離子檢驗: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稀鹽酸無現象,再滴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該溶液( )A. 一定含有SO42- B. 一定含有Ag+ 21世紀教育網利劍科學工作室C. 一定含有CO32- D. 一定含有Ag+或SO42-除雜質題:出去括號里的雜質的方法 KCl(MgCl2)方法,并寫出化學方程式4.向裝有50g稀硫酸的小燒杯中,不斷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過量。有關量的變化情況見下圖(橫 坐標表示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縱坐標表示小燒杯中量的變化)。其中肯定不正確的是 ( )5.小政同學在復習Ca(OH)2化學性質時,歸納出了Ca(OH)2與其他物質問相互反應的關系如右圖(圖中連線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1)若X是與其他三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則X可以是(2)根據上圖所示的物質間關系,寫出其中兩個化學方程式:① ;② 。6.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期間小白鼠的生命活動,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氣和溫度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經數小時試驗后,U型管A、B兩處的液面會出現下列情況中( )www.A.A處下降,B處上升 B.A、B兩處都下降C.A處上升,B處下降 D.A、B兩處都不變7.(探究)某中學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對一瓶開啟后久置的碳酸鈉是否變質及變質程度進行探究.分析:如果氫氧化鈉有變質一定存在 ,化學方程式:【提出問題】假設Ⅰ:完全變質;Ⅱ沒有變質;假設Ⅲ: __ _ .【實驗探究】實驗一: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假設 不成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 .【交流反思】欲除去Na2CO3變質后的雜質,最合適的方法是 _ .序號 燒杯中的物質 X溶液A HC1與FeCl3溶液 NaOH溶液B 稀鹽酸和稀硫酸 BaC12溶液88..向燒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過量,反應過程中生成沉淀或氣體的質量與加入X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乙所示,畫出符合物質間的反應符合圖象9、李剛同學用鹽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二氧化碳,考慮到鹽酸的揮發性等原因,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氯化氫和水蒸氣,為了收集收集一瓶純凈二氧化碳氣體的李剛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試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時,說明D裝置內的二氧化碳已經收集滿了.(3)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對于李剛同學設計的這個實驗方案,談談你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習題: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第1-2節部分1.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只發生了物理變化的是 ( ?。?br/>A..吸水性 B.鹽酸易揮發 C.脫水性 D.鐵器易生銹2.向滴有石蕊試液的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溶液的顏色變化為 ( ?。?br/>A.紅色→紫色→藍色 B.藍色→紫色→紅色C.紅色→紫色→紫色 D.紫色→紅色→藍色3.關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一定同時發生 B.在物理變化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C.在化學變化中一定發生物理變化 D.兩者沒有關系4.小科看到媽媽炒的一盤紫色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因摻了醋變成了紅色,在洗盤子時遇到堿性洗滌劑變成黃綠色,下列也能使紫色卷心菜呈現黃綠色的物質是 ( )A.檸檬汁 B.雪碧 C.食鹽水 D.肥皂水5.檢測,某溶液中的陽離子只有H+,陰離子有SO和少量的NO,則可推斷該溶液 ( )A.一定是酸性的 B.一定是堿性的C.一定是中性的 D.既呈酸性又呈堿性6.下列物質中可用于區別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是 ( ?。?br/>A.鹽酸 B.二氧化碳 C.紫色石蕊試液 D.酚酞試液7.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后不變色,向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則 ( )A.一定顯紅色 B.可能仍為紫色,也可能顯紅色C.一定顯無色 D.可能顯藍色向盛有l0毫升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逐滴滴加稀鹽酸,下列圖象能體現溶液的pH變化情況的是( )9、為了維持人體的健康生命活動,人體不同器官內的體液保持不同的酸堿性:(1)根據上表可知,在正常情況下 ( )o體液 尿液 胃液 血液[來pH 4.7~8.4 0.9~1.5 7.35~7.45A.人體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人體的血液一定呈堿性2C.人體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D.pH試紙可精確測得以上體液的pH(2)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人喝水后胃里的PH會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10、小明同學在實驗室中測定硫酸溶液的pH,實驗操作如下: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液于pH試紙上進行測定,你認為這樣測得的結果與該溶液的實際pH比較( )A. 偏低 B. 偏高 C. 不變 D. 無法判斷11、要測定該溶液的酸堿度,除有正確的操作步驟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質中的 (填序號)來進行實驗。為什么? 。①pH試紙 ②酚酞試液 ③紫色石蕊試液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第3-4節測試卷1.已知氫氧化鋰(LiOH)是堿性蓄電池電解質的添加劑,可增加電容量12%~15%,提高使用壽命2~3倍。其化學性質與氫氧化鈉相似。下列對氫氧化鋰的化學性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wA.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B.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C.能使紫色石蕊 D.能與氧化銅反應2.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因此不同酸表現出一些共同性質,下列關于鹽酸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酸的共同性質的是 ( ?。?br/>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 B.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水C.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D.能與鋅反應生成氫氣3.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是實驗室常用的堿。要鑒別氫氧化鈉稀溶液和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夠達到目的是 ( ?。┟麕煛?br/>A.分別滴加碳酸鈉溶液 B.分別通入二氧化碳C.分別滴加稀鹽酸 D.分別長期露置于空氣中4.下列有關硫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打開盛有濃硫酸的試劑瓶塞,瓶口出現白霧B.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小蘇打溶液沖洗C.實驗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D.人體胃液中含有硫酸,可以幫助消化5.下列物質中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是 ( ?。?br/>A.NaOH B.Fe(OH)3 C.Na2CO3 D.Ca(OH)6.能把稀硫酸、氫氧化鈉和氯化鈉三種溶液一次性鑒別出來的試劑是 ( ?。?br/>A.紫色石蕊溶液 B.無色酚酞溶液 C.碳酸鈉溶液 D.硝酸鉀溶液7.根據下列要求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敞口久置于空氣中的石灰水表面會形成一層白膜,分析原因是 ,選擇一種試劑將白膜去除 。8.硫酸、鹽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區別稀鹽酸與稀硫酸可用 溶液。(2)鹽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鹽酸的是 (填編號)①金屬表面除銹 ②制造藥物氯化鋅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9.小麗利用底部有一個小孔的大試管,如圖甲所示配制成一個制取CO2氣體的裝置。(1)實驗前,關閉止水夾,先將試管底部稍浸沒在水中,再用雙手緊握試管,觀察到 ,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小麗將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試管中,觀察不到明顯現象,那么CO2與NaOH是否發生反應?為此又做了實驗:在集滿CO2的軟塑料瓶(如圖乙)中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蓋緊瓶塞振蕩,發生瓶變癟,于是認為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小明提出質疑,認為導致軟塑料瓶變癟的原因還有可能是 ;10、甲、乙兩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下述證明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離子的兩個實驗方案:加BaCl2溶液 加足量稀硝酸甲方案:未知溶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加足量的稀鹽酸 加BaCl2溶液乙方案:未知溶液 無沉淀 白色沉淀上述兩個實驗方案能否證明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說明理由。。11.將銅、鋅兩種金屬的混合物20g,放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共放出0.2g氫氣。求:(1)原混合物中銅的質量。(2)稀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2.為測定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取10g石灰石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石灰石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反應),并繪制了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放出氣體質量的坐標圖(見圖)。(1)碳酸鈣完全反應用去稀鹽酸的質量為 g(2)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3)當鹽酸和石灰石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規范寫出計算過程)(4) C點處溶液中的溶質有: 。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