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以禮待人》教學設計
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懂得禮對個人、社會及國家的重要作用,弘揚講文明禮儀的中華傳統美德。 道德修養:樹立以習禮儀,懂禮儀、講禮儀為榮的交往態度。法治觀念: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展示自己的優雅禮儀,也是融入現代社會,做一個文明人的基本要求。責任意識: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并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學會以禮待人。
教學 重點 文明有禮的重要意義;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
教學 難點 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
教學過程
導入 中國就餐禮儀 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于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 西方餐桌禮儀 著裝要求 :穿著整潔得體,避免隨意穿著休閑服。去高檔餐廳時,男士應穿整潔上衣和皮鞋,女士應穿套裝和有跟鞋子。 預約與到達 :就餐前需預約,說明人數、時間和座位要求。在預定時間內到達,體現基本禮貌。 入座與餐巾 :從椅子左側入座,身體端正。餐巾應鋪在膝上,不可用來擦桌子或餐具。 使用餐具 :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從外到內取用。切食物時,用叉子按住,用刀鋸成小塊。放下刀叉時,應呈“八”字形放在盤子上。 進餐禮儀 :安靜享用食物,不發出聲音。咀嚼時閉嘴,不與人交談。食物殘渣用叉子輕輕放入盤中。 交談與禮貌 :與鄰座適當交談,避免大聲談笑或接電話。如有緊急情況,應到門外接聽。 提問:為什么中西方都十分注重文明禮儀?
授新課 材料分享: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中國古代餐桌禮儀的一部分,旨在通過菜肴的數量、筷子的使用以及座位安排來體現對客人的尊重和避免不吉利的象征。 議一議:分享你知道的餐桌禮似,談談對禮的認識。 提示:禮體現一個人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 表現: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 新聞鏈接:盧冬,中國殘奧健兒,在殘奧會女子50米蝶泳S5級決賽中,以39秒54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成功摘金。讓人們記住這個可愛、美麗、堅強女孩的,不僅僅是這份耀眼的成績,還有她的一個暖心舉動——在領獎臺上,由于其他兩位獲獎者坐在輪椅上,盧冬單腿下蹲與她們合影,三位運動員留下了本屆殘奧會上最美照片之一。 思考:從盧冬的行為中我們能夠得到什么啟示? 提示: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 幾個同學一起討論對文明小區的期望。 探究分享: 思考:1.你覺得文明小區除了有這些特點之外,還應該有哪些特征? 2.社會生活中人們之間的關系靠什么來維持? 3.文明有禮對和諧社會建設的作用有哪些? 提示: 文明小區的特征 :綠化良好,公共衛生維護得當;基礎設施齊全,方便居民生活; 居民間關系融洽,互幫互助;小區管理規范,居民遵守規定。 社會生活中人們關系的維持 需要 誠信、 法律與規則、 文明有禮 文明有禮對和諧社會建設的作用 : 促進人際和諧 、 提升社會形象、 營造良好氛圍。 圖片分享: 思考:為什么閱兵儀式、升國旗等等都十分注重著裝以及形態? 提示: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我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在與外國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的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 知識小軍:為什么要文明有禮? 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個人) 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文明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維系社會正常生活的一種道德行為規范,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社會) 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我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在與外國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的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 思考:對比兩種人的言行,我們該如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提示: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 ①態度謙恭,說話和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②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 ③與人交談時,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自以為是,不盛氣凌人。 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在晚間參加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他們舉行的盛大晚宴。圖為深藍色晚禮服+白色腰帶。 思考::照片中哪些地方讓你印象深刻?她為什么被稱為第一夫人? 提示: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 圖片分享: 思考:你怎么看待這種行為?并說明你的理由。 提示: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
板書 設計
課堂 檢測 1.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下列不符合社交禮儀常識的一項是( ) A.麻煩別人說“打擾”,歸還物品說“多謝” B.起身作別說“久違”,請人幫忙說“拜托” C.向人祝賀說“恭喜”,求人指點說“賜教” D.看望別人說“拜訪”,請人赴約說“賞光” 2.小芳非常講禮貌,見了老師和同學總是先微笑著打招呼,平時樂于謙讓、分享,待人寬容大度,大家都非常喜歡和她交朋友。這說明了文明有禮( ) ①能解決人與人之間的所有矛盾 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前提 ③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 ④成為人與人之間情感溝通的橋梁 ①② ①③ ②④ D.③④ 3.某校在每天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都會混亂不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校組織學生志愿者參與維持秩序。小明作為志愿者在執勤時發現個別家長隨意插隊,在勸導時有的家長不愿意配合。此時,他應該( ) A.遵守規則,發自內心敬畏規則 B.換位思考,理解包容家長行為 C.以禮待人,注意勸導有理有節 D.善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