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9.1《增強安全意識》教學設計課題 《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九課第一框《增強安全意識》主備人 備課人核心 素養 目標 1.道德修養:通過觀看校園安全案例警示等視頻,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規則與風險隱患,學會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生命,重視生命安全。 2.責任意識:通過故事續寫,培養生命意識,擔當生命使者,懂得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學會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負責。 3.健全人格:通過角色扮演,尋找安全規則和查找潛在風險等活動,增強安全意識、規則意識、風險意識,樹立正確的生命安全觀。教材 解析 《增強安全意識》是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九課第一框的內容。本框內容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承上,是對前面所學的生命重要性的進一步深化;啟下,為后面學習如何應對災害、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等內容奠定基礎。 通過本框內容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學情 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同時也缺乏足夠的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意識。他們往往對安全問題認識不足,容易忽視身邊的安全隱患。 雖然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接受過一些安全教育,但對于安全問題的認識還比較膚淺。在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夠理解一些較為復雜的安全知識和概念,但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安全問題,如交通事故、溺水等,但他們往往缺乏應對這些問題的經驗和方法。 鑒于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他們迫切需要系統地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學生也希望通過學習本框內容,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安全挑戰,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教法 學法 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重點 如何增強安全意識難點 將安全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增強安全意識。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 活動 設計 意圖 二次備課導入 播放關于初中生違規騎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視頻,引起學生對生命安全的關注。 觀看視頻并分享感受 通過播放視頻,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引導學生思考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增強安全意識。新課 新授 【小明的安全周記】 小明,某中學初一學生,由于做事認真負責,他被選為班級里的安全督導員。平時,他會把一天的工作記錄在本上,整理成安全周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小明的安全周記吧。 【第一篇 樹立安全意識,共筑生命防線】 活動一:角色扮演 1.展示小明安全周記 2. 角色扮演:假設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有一些可疑的人員靠近,你應該怎么做? 思考 : 評價一下同學們的安全意識。 【第二篇 樹立規則意識,為生命保駕護航】 活動二:尋找安全規則 1.展示小明安全周記 思考:你同意小亮的觀點嗎?請說明理由。 2.播放校園安全案例警示視頻 小組討論: (1)結合這些案例中違反規則的行為以及帶來的后果談談自己的感悟 (2)尋找安全規則: 列舉生活中的其他規則(如學校的規章制度、公共場所的規定等) 【第三篇 培養風險意識,遠離潛在危險】 活動三:生活觀察 1.展示小明安全周記 找出身邊潛在的威脅生命安全的因素,并討論應對措施。 2.展示班主任假期安全提醒圖片 思考:為什么假期老師還要進行安全提示? 【課堂實操提能力】 強化責任意識,擔當安全使命 活動四:故事續寫 展示情景文字材料 故事續寫:如果你是小明,你會怎么做? 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評價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并派學生代表回答 學生討論并回答 學生進行續寫并分享 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演示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從而加深對安全意識的理解。 通過觀看校園安全案例視頻,能吸引學生反思自己,更容易認識到遵守規則對保護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通過查找身邊潛在危險和班主任假期安全提示,引導學生理解增強風險意識的必要性。 通過故事續寫,考察學生是否真正將安全意識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思考中,強化學生責任意識,擔當安全使命,也能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課堂 小結 師生合作,結合板書,共同小結。 學生談自己的收獲。 疏理本課內容作業 為增強同學的安全意識,現面向所有同學征集: 1.有關安全的順口溜或者詩歌。 2.安全提示標語若干條。 3.寫一篇短文。 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對自己、家庭和社會負責的安全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字數不少于300字。 要求:可以是個人成果,也可以是小組合作成果,但所有作品須為原創,不得抄襲。板書 設計教學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