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藝術 音樂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四單元 西方音樂發(fā)展史掠影 學習項目一 從古希臘到古典主義(一)教學目標1.了解從古希臘到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發(fā)展概況。 2.了解古希臘到巴洛克時期的代表性樂器、重要作曲家和作品體裁。 3.了解不同時期相關的姊妹藝術。 4.激發(fā)學生對西方音樂史的探究興趣。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了解每個時期的代表作曲家、經(jīng)典作品。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對西方音樂史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主要師生活動古希臘時期 (5分鐘) 1.教師展示《塞基洛斯歌》墓碑圖片,并播放里拉琴演奏的《塞基洛斯歌》視頻,學生認識里拉琴并感受音樂。 2.介紹古希臘音樂理論的奠基人畢達哥拉斯的音程理論。中世紀時期 (8分鐘) 1.奧爾加農 (1)教師出示奧爾加農片段,學生可選擇演唱主聲部,教師演唱奧爾加農聲部(鋼琴作為音準輔助)。 (2)學生合作完成奧爾加農片段展示。 (3)學生討論奧爾加農的特點:人聲、多聲部、沒有固定節(jié)奏。 2.中世紀世俗音樂 教師播放《我看到云雀高飛》音頻,并簡單介紹中世紀世俗音樂的特點和傳播的重要人群——游吟詩人。文藝復興時期 (5分鐘) 1.教師展示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及其畫作、建筑和文學戲劇作品等,引導學生討論同時期姊妹藝術的特點。 2.播放文藝復興時期的管風琴作品,學生感受樂器的特點。巴洛克時期 (20分鐘) 1.教師分享維瓦爾第創(chuàng)作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四季》中的《春》或《冬》片段,并介紹協(xié)奏曲。 2.教師分享巴赫的代表性鍵盤音樂,欣賞管風琴作品《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和古鋼琴作品《平均律鋼琴曲集》之《C大調前奏曲》,并介紹兩種不同的古鋼琴——楔槌鍵琴與羽管鍵琴。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邀請學生演奏巴赫的音樂作品。 3.教師播放《D大調第五號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片段,學生聆聽并感受風格。 4.教師總結巴洛克時期器樂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無論在數(shù)量還是質量上,器樂作品已經(jīng)與聲樂作品取得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樂器的發(fā)展 (4分鐘) 1.教師出示課件,介紹從古希臘到古典主義時期的八種樂器。 2.學生討論辨析八種樂器與現(xiàn)代樂器的關系。 琉特琴→吉他 肖姆管→雙簧管、巴松管 維奧爾琴→提琴課堂小結 (3分鐘) 1.教師提問:從古希臘到巴洛克時期一共經(jīng)歷了幾個時期?有哪些作曲家和代表作品? 2.課后作業(yè):查找并聆聽亨德爾和蒙特威爾第的代表作品。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