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藝術 音樂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三單元 中國音樂的歷史進程 學習項目三 歌唱我們的祖國教學目標1.欣賞作品《追尋》《南湖的船,黨的搖籃》《長征》《看山看水看中國》《領航》,用音樂回溯和感受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領會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歷史成就,感悟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 2.以有效問題驅動學生聆聽與分析音樂作品,探究作品的音樂性及其所蘊含的情感。 3.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小組分工與互動中鍛煉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結合音樂本體與情感內容,感受作品體現的愛黨、愛國的精神內核。 教學難點 通過有效活動挖掘作品的音樂內容和精神內涵。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新知探究 (43分鐘) 1.欣賞《追尋》《南湖的船,黨的搖籃》。 教師播放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國際歌》的音響片段,讓學生聆聽。 教師提問:請保持對旋律的印象,聽一聽以下兩首作品,結合歌詞內容說一說它們表達的音樂情緒有什么不同,哪首作品借用了剛才的主題旋律。 教師播放《追尋》《南湖的船,黨的搖籃》音響片段,學生聆聽后回答問題。 2.欣賞作品《征途》 (1)教師與學生分享遵義會議、長征的相關知識,初步熟悉歷史背景。 (2)教師簡單介紹作品《征途》。 (3)看譜聆聽音樂,關注作品兩個主題之間的情緒對比,說一說你的理解。 (4)再次聆聽兩個主題,引導學生思考并說一說作曲家是如何通過音樂要素來表現兩種不同的“征途”。 (5)教師針對學生的討論與回答,進行點評與總結。 3.欣賞歌曲《看山看水看中國》。 (1)聆聽歌曲,引導學生感受中國音樂語言元素表達情感的方法。 說一說歌曲中的哪些細節體現了中國音樂的味道。 (2)學生分享與討論自己聽到的音樂元素,總結作品的特點。 4.欣賞歌曲《領航》 (1)聆聽歌曲片段,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情緒和情感的感受為這部分旋律劃分段落,并說明理由。 (2)鼓勵學生交流觀點并說出理由。 (3)學生互相分享專題片《領航》的觀后感。課后任務 (2分鐘) 以專題片《領航》的觀后感為契機,結合對本課學習的感受,用文字記錄自己內心的感悟,以配樂朗誦的形式在課下分享。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