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 高三一輪復習 ——河流地貌的發育課標要求1.結合實例,解釋外力對地表形態變化的影響,并說明人類活動與地表形態的關系。綜合思維:結合示意圖,分析河流的不同發育階段,掌握河流侵蝕作用和地貌特點的關系。地理實踐力:通過觀察、實地走訪,掌握河流侵蝕、堆積地貌的分布與特點。人地協調觀: 結合實例,分析河流地貌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知識點Knowledge points河谷的演變1沖積平原的形成2河谷的演變考點一(一)河谷的演變1. 河流侵蝕作用的類型①溯源侵蝕:向源頭方向侵蝕,河谷延長②下蝕:垂直于地面的侵蝕,河谷加深③側蝕:垂直兩側河岸侵蝕,谷底展寬下蝕使河床加深側蝕使河床拓寬溯源侵蝕使河流向源頭方向延長河流的侵蝕作用示意圖(一)河谷的演變(1)溯源侵蝕與河流襲奪河流襲奪又稱“河流搶水”,處于分水嶺兩側的河流,其中侵蝕力強的河流能夠切穿分水嶺,搶奪侵蝕力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這種河系演變的現象,稱為河流襲奪襲奪前襲奪后高位河溯源侵蝕低位河斷頭河改向河襲奪灣襲奪河(一)河谷的演變河流襲奪的條件兩條河川間的距離不能太遠;其中一條河川的側蝕或溯源侵蝕強烈;必須一條為高位河、另一條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嶺兩側的海拔要具有明顯的差異。(1)溯源侵蝕與河流襲奪(一)河谷的演變(1)溯源侵蝕與瀑布形成瀑布形成河流中上游,地勢落差大,流速快瀑布下部較軟的巖層先遭受侵蝕崖壁上部巖石破碎重力作用下坍塌,崖壁后退。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終導致瀑布消失。(一)河谷的演變(1)溯源侵蝕與瀑布形成美國與加拿大交界處的尼亞加拉瀑布,在溯源侵蝕的作用下不斷向上游后退;資料表明,該瀑布在加拿大一側后退的速度約為1.3 米/年,瀑布形成至今已經后退了12千米。(一)河谷的演變(2). 下蝕與“V”形谷 (河流發育初期)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下蝕作用為主河谷加深、延長深而窄,谷壁陡峭“V”形谷(一)河谷的演變(2). 下蝕與河流階地概念:河流階地是指在地質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注意:由河漫灘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為一級階地、二級階地、三級階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注意:有幾級階地,就有幾次上升運動(地殼上升是間歇性的,即等新的階地形成之后才會再次上升,不是連續上升的)。(一)河谷的演變(2). 下蝕與河流階地河流階地形成:地殼間歇性抬升+流水下切侵蝕地殼抬升時,河流以下切侵蝕為主;地殼穩定時,河流以側蝕和堆積作用為主。河流階地與人類活動河流階地地面平坦,組成物質顆粒較細,土質較為肥沃。地勢平坦,建筑施工難度低,是聚落選址的理想場所。階地往往與河流沉積作用有關,河流從上游挾帶的泥沙,含有多種重金屬砂礦,如金、錫在階地沉積富集形成礦床。階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一)河谷的演變(2022·廣東卷)河床縱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點的連線剖面。青藏高原東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縱剖面呈階梯狀形態;近幾十年來,在該河段有湖泊發育。下圖示意該段河床縱剖面形態。據此完成1~2題。1.第Ⅰ段河床縱剖面階梯狀形態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地質構造差異抬升B.河流的階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異D.滑坡、泥石流作用2.在第Ⅱ段河床,縱剖面①→②→③的發育過程反映該段河床( )A.淤積大于侵蝕 B.侵蝕大于淤積 C.侵蝕-淤積平衡 D.持續不斷侵蝕DA真題演練(一)河谷的演變(3). 側蝕與“U”形谷(河谷發育中期)落差減小下蝕減弱、側蝕加強河道變得彎曲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河道更為彎曲、河谷拓寬在山區,河流側向發展可使河谷不斷展寬(一)河谷的演變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河流流經彎道時,水流做曲線運動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表層水流趨向于凹岸,沖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壓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彎道環流,在彎道環流的作用下,凹岸發生侵蝕,凸岸發生堆積。注意箭頭方向AB(3). 側蝕與“U”形谷(河谷發育中期)(一)河谷的演變平原地區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較少,可以側向自由發展。當河床彎曲愈來愈大時,河流的上下河段愈來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現狹窄的曲流頸。洪水期,曲流頸可能被沖開,河流不經過曲流而直接進入下一河段,這種現象稱為裁彎取直。裁彎取直后,彎曲河道被廢棄,形如牛軛,稱為牛軛湖。牛軛湖形成條件:①河流擺動形成彎曲;②河水侵蝕凹岸,河曲不斷發展;③河流自動裁彎取直,河水從取直部位流走;④被廢棄的彎道成了牛軛湖。(4). 側蝕與牛軛湖(河谷發育中期)(一)河谷的演變(5). 側蝕與槽形谷 (河谷發育后期)落差繼續減小側蝕為主河谷展寬橫剖面呈寬而淺的槽形河流上游落差大,下蝕溯源侵蝕強烈發育為“V”形河谷河流中游下蝕減弱,側蝕增強,河谷拓寬并出現彎曲;發育成“U”形河谷河流下游落差很小,側蝕為主,河谷繼續拓寬呈寬淺的槽形。牛軛湖(一)河谷的演變漢水,也稱為漢江,起源于秦嶺山脈的南部,并在武漢市匯入長江。在明代之前,漢水在流經大別山時,在山的南北兩側都有分支流入長江。其中,漢水的南支曾是漢水下游的主要河道。后來,從排沙口到郭師口之間的一段河道發生了自然的裁彎取直現象,如圖所示,這導致了漢水南支的水流和泥沙輸送受到影響,并最終消亡,形成了現在所見的河道布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排沙口到郭師口河段發生裁彎取直最可能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排沙口到郭師口河段裁彎取直后對其下游河段的影響描述正確的是( )A.水污染減輕 B.防洪壓力增加C.流量減少 D.含沙量減少3.下列關于漢水南支消亡的主要原因推斷正確的是( )A.長江輸入大量泥沙淤積 B.漢水北支溯源侵蝕加強C.長江的頂托作用加強 D.漢水北支河槽加深BBD對點演練沖積平原的形成考點二(一)沖積平原的形成被河流搬運的物質沉積下來,形成河流堆積地貌沖積平原是比較典型的一種河流堆積地貌,包括三種類型山前沖積平原河漫灘平原三角洲平原1.沖積扇與沖積平原形成過程:季節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區流動水流速度快,攜帶了大量的泥沙流出山口 進入平原地勢趨于平緩,河道變得開闊水流速度減慢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在山前沉積形成扇狀堆積地貌(河流出山口)多個沖(洪)積扇相連形成廣闊的山前沖積平原(一)沖積平原的形成礫石粉砂黏土扇頂扇緣沖積扇特點:平面上呈扇形;從扇頂到扇緣,顆粒物由粗到細,厚度由大到小,坡度由陡到緩;扇面河網密布,呈瓣狀分布(一)沖積平原的形成(一)沖積平原的形成沖積扇與洪積扇的區別與判斷A.性質不同: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洪積扇指暫時性或季節性河流出山口后變為多河床辮流形成的一種扇狀堆積地形。B.形成不同:沖積扇:當河流流出谷口時擺脫側向約束,其攜帶物質便鋪散沉積下來。沖積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頂伸向谷口,立體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錐形。洪積扇:主要發育在干旱或半干旱山區,往往是由多次洪積過程形成。C.特點不同:沖積扇:范圍較大,有時可達數萬平方千米。洪積扇:洪積扇尖頂,也就是河流流出山麓的谷口,和山外寬廣的扇形外緣,組成成分是不一樣的。形成過程:河流流經地勢平坦的地區常形成曲流河流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不斷升高擴大,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洪水季節,河漫灘被洪水淹沒,繼續接受堆積河流改道或者繼續向下侵蝕,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接在一起,形成了寬廣的河漫灘平原。這是沖積平原主體,河漫灘平原常沿河呈帶狀分布。洪水期枯水期河漫灘2. 河漫灘平原(河流中下游地區)(一)沖積平原的形成形成三角洲形成過程:河水流速減慢河流攜帶的泥沙沉積入海處水下坡度平緩海水的頂托作用3.河口三角洲(河流入??冢?br/>(一)沖積平原的形成多個三角洲連在一起形成三角洲平原尼羅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類型 位置 形成過程洪積-沖積平原 一般位于河流上游,發育于山前 多個洪積扇或沖積扇連接而成河漫灘平原 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 河道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口的海濱地區 入海口處水下坡度平緩,河水流速減慢,河流攜帶的泥沙堆積在河口前方(一)沖積平原的形成小結河流堆積地貌必要條件堆積物:風化或流水侵蝕→搬運→堆積物(存在顆粒大小差異)。流速減緩:地勢平緩、河道彎曲、海水/湖水/河水頂托作用→水流速度減慢→搬運能力下降。沉積環境:可供沉積的空間、地殼抬升(下降)、地形條件、水域環境(海浪、洋流)→沉積環境(沉積空間)。(一)沖積平原的形成灃河是黃河支流渭河右岸一級支流,位于關中盆地中部西安市的西南部,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下圖示意灃河中下游某段發育狀況。據此完成下列小題。對點演練1.推測形成圖示廢棄河道的主要原因是河流( )A.受氣候影響逐漸干涸 B.搬運作用增強C.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D.溯源侵蝕加劇2.該河流在演化過程中的流速變化是( )A.沒有變化 B.先慢后快C.逐漸變快 D.趨于緩慢3.圖中M地貌可能是( )A.沖積扇 B.三角洲 C.“V”形谷 D.決口扇CDD真題演練4.(2021·全國甲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所示的我國祁連山西段某山間盆地邊緣,山坡、沖積扇和沖積平原的植被均為草原,其中沖積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蓋有沙和粉沙物質。附近氣象站(海拔3367米)監測的年平均氣溫為-2.6℃,年降水量約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風。(1)說明沖積扇和山坡堆積物中礫石的差異及其原因。沖積扇:以沙礫為主,礫石分選較好,有一定的磨圓度;由流水搬運、沉積而成。山坡:以角礫為主,礫石分選較差(大小混雜),磨圓度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較高處可能有冰川作用)。真題演練4.(2021·全國甲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所示的我國祁連山西段某山間盆地邊緣,山坡、沖積扇和沖積平原的植被均為草原,其中沖積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蓋有沙和粉沙物質。附近氣象站(海拔3367米)監測的年平均氣溫為-2.6℃,年降水量約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風。(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間遷移過程。沙和粉沙物質主要來源于沖積扇。春季風力強勁,沖積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啟動,風沙流著山坡爬升,到達一定位置后攜沙能力減弱,沙和粉沙沉積在山坡上。真題演練4.(2021·全國甲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所示的我國祁連山西段某山間盆地邊緣,山坡、沖積扇和沖積平原的植被均為草原,其中沖積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蓋有沙和粉沙物質。附近氣象站(海拔3367米)監測的年平均氣溫為-2.6℃,年降水量約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風。(3)說明沖積平原水分條件比山坡和沖積扇好的原因。地勢較低,山坡和沖積扇流水在此匯集,(沖積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質顆粒較細,利于保水;深層土壤冰凍時間較長,利于蓄水。(二)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河流可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水。河流作為交通運輸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對外聯系和運輸。河流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為聚落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1. 河流為聚落提供有利條件(二)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在農業社會,聚落規模與周圍耕地面積和人們到最遠耕地的路程及所需的時間密切相關。以我國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為例,河網密度對耕地及聚落規模的影響如下表所示:地區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河網密度 稀疏 密集耕地 集中連片 破碎聚落規模 較大 較小2. 河網密度對聚落規模的影響(二)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聚落選擇的地點,不僅要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還要避免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河流地貌 沖積平原 山區河谷自然災害 洪水 洪水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災害聚落選址 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一般分布在沖積平原向山坡過渡的地帶,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還要注意避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區3. 河流地貌對聚落選址的影響4. 不同地區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和形態的影響地形 高原 山區 平原分布 深切河谷兩岸的狹窄河漫灘平原 洪(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 河漫灘平原、三角洲形態 多呈狹長的帶狀 條帶狀 團狀、帶狀密度 小 較小 大原因 地勢相對較低,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 地勢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豐富,淤積有肥沃的土壤 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河網密布,有便捷的內河運輸和海上運輸舉例 青藏高原地區的雅魯藏布江谷地 甘肅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 四大文明古國的發祥地、長江中下游平原等(二)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1.該地易發山洪,主要是因為( )A.水流匯集快 B.年降水量豐富C.河道較彎曲 D.地質條件復雜2.從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測該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處 B.b處 C.c處 D.d處(2022·湖南卷)某地(圖1)位于太行山南段東麓,該地山勢險峻,多暴雨,易發山洪。為適應當地地理環境,該地形成了西北—東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圖2),體現了當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AA真題演練3.該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有利于當地( )①降低暴雨的頻率 ②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鹽堿化 ④減輕山洪帶來的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2·湖南卷)某地(圖1)位于太行山南段東麓,該地山勢險峻,多暴雨,易發山洪。為適應當地地理環境,該地形成了西北—東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圖2),體現了當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C真題演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