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章廣袤浩瀚的宇宙第3節(jié)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第1課時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現(xiàn)代宇宙學說教材分析:學習目標:1.知道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發(fā)展,領悟科學家追求真理的精神。2.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脹的、演化的。3.理解宇宙大爆炸理論的主要觀點。科學思維:了解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脹的、演化的;了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漫長歷程;根據(jù)逆向思維,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論。科學探究:通過閱讀、分析等活動,學生提高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表達、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重點:了解地心說及其主要觀點;了解日心說及其主要觀點難點:了解地心說及其主要觀點;了解日心說及其主要觀點知識點一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地球曾被人們認為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天體,是宇宙的中心。科學研究表明,地球位于太陽系內(nèi),太陽系位于銀河系比較邊緣的一個普通的位置,并沒有明顯的獨特地位。關于宇宙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從古到今,人們的認識經(jīng)歷了根本性的變革。那么,我們對字宙的認識是如何改變的 1.我國古代對于宇宙的認識(1)“蓋天說”①出現(xiàn)時間:中國戰(zhàn)國時期。②主要內(nèi)容: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盤。③影響:它反映了人們認識宇宙結(jié)構(gòu)的一個階段,在描述天體的視運動方面也有一定的歷史意義。雖然已經(jīng)擺脫神話的影響,但遠沒有揭示字宙的本質(zhì)。(2)到秦漢時期,人們初步認識了太陽、月球和5顆行星的基本運動規(guī)律,并能推算天象的發(fā)生。2.“地心說”(1)時間和創(chuàng)立人:早期的希臘人相信,宇宙是完美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公元2世紀,希臘天文學家 在亞里士多德等前人對宇宙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地球中心學說,創(chuàng)立了“地心說”模型。(2)主要內(nèi)容托勒密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且靜止不動,太陽、月球、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體都圍繞著地球在各自的圓形軌道上運轉(zhuǎn)。(3)影響:“地心說”可以解釋5顆行星的觀測路徑以及太陽、月球的運動路徑。盡管托勒密的“地心說”模型并不正確,但它能解釋很多人們觀察到的天文現(xiàn)象,,在隨后的1000多年里,普遍為人們所接受,并給發(fā)現(xiàn)“地心說”不足的人們造成了難題。3.“日心說”(1)提出背景:科學家們經(jīng)過仔細觀測,發(fā)現(xiàn)行星運行規(guī)律與托勒密的宇宙體系并不吻合。(2)提出過程:16世紀, 用自制的簡陋儀器經(jīng)過 20年的天文觀測與研究發(fā)現(xiàn),與其他5顆行星一樣地球也是一顆行星。天空中觀察到的行星運動可通過旋轉(zhuǎn)的地球來簡單地解釋。在得出地球是一顆行星后,哥白尼為太陽系建立了一個“ ”模型。哥白尼在臨終前出版了著作《天球運行論》闡述了“日心說”的理論基礎。③主要內(nèi)容:認為 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都圍繞 做圓周運動。(4)影響:與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觀點相比,“日心說”的提出是一個重大突破。但哥白尼保留了希臘人的行星做圓周運動的觀點,也未能正確解釋行星的運動方式與成因。“日心說”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簡單,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它。“日心說"挑戰(zhàn)了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地心說”(5)伽利略對“日心說”學說的推廣在絕大多數(shù)人仍相信“地心說”的時代,人們需要更多的證據(jù)才能接受“日心說”。科學家 所收集的證據(jù),逐漸讓人們相信“日心說”是正確的。伽利略對哥白尼學說的發(fā)展與傳播起到了很大作用,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②學說的證據(jù)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測天空,為“日心說”提供了新的觀測證據(jù):a.太陽上有黑子,說明太陽并不完美:b.圍繞著木星的有4顆衛(wèi)星,說明并非所有天體都在繞地球運行。c.木星有衛(wèi)星運轉(zhuǎn)的事實為哥白尼學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d.金星的位相變化也說明金星并不是圍繞地球公轉(zhuǎn)的。③伽利略的觀測發(fā)現(xiàn)與當時人們對宇宙的普遍認識并不一致,挑戰(zhàn)了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地心說”。1633年羅馬宗教裁判所判處伽俐略終身監(jiān)禁,隨后改為軟禁,直到他在1642年病逝。(6)學說的重要意義哥白尼“日心說”的建立,使我們的認識從“地球中心”走向“太陽中心”。今天,我們知道,太陽系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wèi)星,以及各種更小的天體,這些大大小小的天體都圍繞太陽公轉(zhuǎn)。·知識點二現(xiàn)代宇宙學說1.宇宙的組成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種不同的天體,這些天體又組成了大小不同的 系統(tǒng)。我們看到的宇宙就是由各種不同的天體系統(tǒng)組成的。科學家借助 ,揭開了宇宙中的許多奧秘。2.星系的觀測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天文學家用大型望遠鏡觀測了銀河系以外的星系,測出不同星系間的距離,判斷它們的運動速度以及運動方向。3.星系的運動(1)時間和發(fā)現(xiàn)者:1929年,天文學家 根據(jù)自己對銀河系以外星系距離的測定,結(jié)合其他天文學家的工作,分析了 20多個星系的退行速度和距離。(2)運動特點:銀河系以外的大多數(shù)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距離越遠,離開我們的速度越大。這表明,我們所處的宇宙正在膨脹。(3)哈勃定律①內(nèi)容:星系的退行速度與它們到地球的距離成正比。即星系到觀察者的距離越遠,星系退行速度越快。哈勃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其中v為星系退行速度,d為星系到觀察者的距離,H為哈勃常數(shù)。意義:哈勃定律被隨后的進一步觀測所證實。哈勃定律反映了整個字宙的整體性,展示了一幅宇宙整體退行圖景,即宇宙正在不斷地 。4.星系運動模型的建立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星系是如何運動的,我們可以建立星系運動模型、了解星系運動的特點。實驗步驟1.準備一只氣球,在其表面貼上一些圓形小紙片。小紙片代表星系2.在圓形小紙片上用筆做記號,表示星系上的“居民”,記錄相鄰“星系”的位置和距離。3.用打氣簡持續(xù)地向氣球充氣,使氣球不斷地脹大(即宇宙膨脹)。4.觀察氣球在脹大過程中,各個圓形小紙片間距離的變化。這些原先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間的距離增大了嗎 實驗結(jié)果:在氣球脹大過程中,對氣球表面上任何一個圓形小紙片而言,其他的圓形小紙片都在不斷地離它而去,離得越遠,遠離速度越快。各個圓形小紙片(星系)彼此后退,膨脹沒有中心。實驗結(jié)論:星系在膨脹的宇宙中就好比氣球表面的圓形小紙片,在宇宙膨脹的過程中,星系之間都在不斷地遠離,而且相距越遠的星系,遠離速度越快。5.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宇宙研究的貢獻(1)1915年,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建立了廣義相對論,他將廣義相對論用于字宙的研究,建構(gòu)了一個靜態(tài)的宇宙模型。(2)1922年,蘇聯(lián)科學家弗里德曼從廣義相對論出發(fā),得到了一個均勻地膨脹或收縮的宇宙模型,遺憾的是這個動態(tài)模型并不為當時的人們所重視。當哈勃定律公布后,人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天文觀測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正是理論模型所預言的現(xiàn)象,理論預言被天文觀測證實了!6.宇宙大爆炸理論(1)提出者:1948年,伽莫夫等人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2)主要內(nèi)容:宇宙起源于極高溫、極高密度的“奇點”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斷膨脹、溫度不斷下降,生成各種物質(zhì),形成各種星系,演化成今天的宇宙,今天的字宙仍將繼續(xù)膨脹下去。(3)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證實①理論預言:大爆炸使宇宙中充滿了輻射,隨著字宙膨脹、降溫,當今宇宙中仍充滿著大爆炸殘余的輻射,對應的溫度約為5K(K為熱力學溫度單位)。②實際觀測的結(jié)果:測到來自空間各個方向的輻射,對應溫度約為2.73K,與理論預測溫度非常接近。宇宙大爆炸理論預測的結(jié)果與實際觀測的結(jié)果相一致,宇宙膨脹得到了觀測事實的有力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很多觀測事實。因此,宇宙大爆炸理論已成為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種字宙起源學說。(5)宇宙的起源與演化①多方面觀測研究表明,我們的宇宙始于約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為后來的星系、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與演化提供了所有的能量。②下圖為宇宙演化年表,該圖突出了重要的物質(zhì)與能量演化事件。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目前最準確的描述宇宙從誕生到當前狀態(tài)的模型。(6)宇宙大爆炸理論的不足雖然宇宙大爆炸理論已經(jīng)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人,仍然遇到了不少的疑難問題。宇宙讓我們的思考廣闊而深邃。宇宙有沒有邊界 宇宙會終結(jié)嗎?……這些問題,有待于人們?nèi)ヌ剿骱妥C實。考向1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關于宇宙的起源,世界各國的人民早就有了不同的解釋,下列這些觀點由中國人提出的是( )A.地心說 B.日心說 C.蓋天說 D.大爆炸理論對點練.“日心說”宇宙體系學說在科學發(fā)展史上的作用主要是( )A.認識到太陽是宇宙的中心B.肯定了“地心說”宇宙體系學說C.闡明天體運行現(xiàn)象,為認識太陽系奠定了基礎D.開創(chuàng)了對天體的觀察研究考向2 現(xiàn)代宇宙學說現(xiàn)代宇宙論最重要的證據(jù)是( )A.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B.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它的退行速度越快C.古代“上帝”創(chuàng)造的宇宙以及其中的萬物D.氣球充氣后不斷膨脹,氣球上各個小圓點間的距離不斷變大對點練.我們利用如圖的氣球做了關于星系運動特點的模擬實驗,以下各實驗步驟所描述的星系運動特點中,錯誤的是( )A.在氣球表面畫上的這些小圓,是模擬宇宙中的星系B.給氣球充氣,使氣球不斷地脹大,是模擬宇宙的膨脹C.觀察氣球脹大過程中各圓點間距離的變化感知星系運動D.氣球脹大時,對甲圓點而言,乙圓點的分離速度比丙快一些1.古代人們形成“地心說”思想的客觀依據(jù)是( )A.日月星辰東升西落B.太陽會發(fā)光C.人間應位于“天堂”與“地獄”的中間D.流星會落向地面2.現(xiàn)代宇宙論最重要的證據(jù)是( )A.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B.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它的退行速度越快C.古代“上帝”創(chuàng)造的宇宙以及其中的萬物D.氣球充氣后不斷膨脹,氣球上各個小圓點間的距離不斷變大3.“日心說”宇宙體系學說在科學發(fā)展史上的作用主要是( )A.認識到太陽是宇宙的中心B.肯定了“地心說”宇宙體系學說C.闡明天體運行現(xiàn)象,為認識太陽系奠定了基礎D.開創(chuàng)了對天體的觀察研究4.關于宇宙起源,根據(jù)大多數(shù)宇宙科學家的認定,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37億年的一次大爆炸②大爆炸是整體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質(zhì)及時間、空間③大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④宇宙溫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及恒星、行星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5.圖中的大、中、小圓分別表示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確表示它們?nèi)咧g關系的是( )A. B. C. D.6.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標是實現(xiàn)著陸火星。(1)火星屬于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如圖的太陽系示意圖中代表火星的是 (填標號)。(2)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zhuǎn)軸傾角、自轉(zhuǎn)方向、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zhuǎn)一周約為地球公轉(zhuǎn)時間的兩倍。火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CO2為主的大氣十分薄弱,密度僅為地球大氣密度的 1%。根據(jù)以上信息,你認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填選項)。A.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約長一倍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陽的東升西落D.火星表面晝夜溫差比地球上大7.美國天文學家哈勃通過對星系光譜的研究,發(fā)現(xiàn)星系的運動有如下特點: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越快;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地擴大.這為 理論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jù).8.某科學興趣小組根據(jù)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的發(fā)現(xiàn),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運動模型探究星系運動的特點。實驗步驟如下:步驟一:用紅墨水在淺色橡皮筋上依次點上等距離的三點A、B、C,如圖2甲所示,使L1=L2=1cm;步驟二:拉住橡皮筋的兩頭向兩邊拉長,如圖2乙所示,使L′1=L′2=2cm;步驟三:繼續(xù)拉長橡皮筋使L′'1=L′'2=3cm……(1)如果以A點為參照物,作圖2丙中s表示運動距離,t表示運動時間,那么射線 表示vC (C點的運動速度)。(2)如果以A點表示我們居住的地球,B點和C點分別表示與地球相距較近和較遠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結(jié)論? .(3)星系離我們的距離與它的退行速度之間有怎樣的定量關系? 。(4)該實驗結(jié)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論是 。9.請回答關于“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問題。(1)兩個學說的共同觀點是 。A.地球是靜止不動的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球體(2)“地心說”的理論相當于我們晝夜交替現(xiàn)象假說中的 ,而“日心說”的理論相當于假說中的 。A.地球不動,太陽圍著地球轉(zhuǎn)B.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zhuǎn)C.地球圍著太陽轉(zhuǎn),同時地球自轉(zhuǎn)(3)自古以來,人們就試圖對地球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進行解釋,其中,最著名的學說有古希臘天文學家 提出“地心說”的理論和波蘭天文學家 提出的“日心說”理論。(4)下面是兩個學說示意圖,其中甲表示 ,乙表示 。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2021年10月16日6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三名航天員進駐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中國空間站的建造運營將為人類開展深空探索儲備技術、積累經(jīng)驗,是中國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動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的積極貢獻。(1)以下哪些是此次神舟十三號乘組成員: 。A.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B.王亞平、聶海勝、張曉光C.楊利偉、葉光富、王亞平(2)中國空間站將運行在高度約 的近地軌道。A.100千米 B.400千米 C.1000千米資料二、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后,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項目包括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太空轉(zhuǎn)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天地互動交流等內(nèi)容。(3)在太空中,宇航員們會處于一種“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中,我們可以看到宇航員老師“飄著”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休息室,于是同學們就有了這樣的疑問:在太空中,能跟在正常地面一樣正常地行走嗎? 。(選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宇航員們會處于一種“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中,在這樣的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下,人的血液分布會與地面不同,下肢血液上涌,會使宇航員的臉看起來“胖胖的”,不僅如此,微重力環(huán)境對于人體的肌肉、骨骼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宇航員們會通過鍛煉來對抗“微重力”的不良影響。(4)下列鍛煉中屬于“太空鍛煉”的是 。A.在“太空跑步機”上跑步B.騎“太空自行車”C.拉動拉力器D.舉啞鈴(5)如果將來你有機會進入中國空間站,你最想進行的其他實驗是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章廣袤浩瀚的宇宙第3節(jié)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第1課時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現(xiàn)代宇宙學說教材分析:學習目標:1.知道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發(fā)展,領悟科學家追求真理的精神。2.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脹的、演化的。3.理解宇宙大爆炸理論的主要觀點。科學思維:了解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脹的、演化的;了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漫長歷程;根據(jù)逆向思維,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論。科學探究:通過閱讀、分析等活動,學生提高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表達、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重點:了解地心說及其主要觀點;了解日心說及其主要觀點難點:了解地心說及其主要觀點;了解日心說及其主要觀點知識點一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地球曾被人們認為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天體,是宇宙的中心。科學研究表明,地球位于太陽系內(nèi),太陽系位于銀河系比較邊緣的一個普通的位置,并沒有明顯的獨特地位。關于宇宙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從古到今,人們的認識經(jīng)歷了根本性的變革。那么,我們對字宙的認識是如何改變的 1.我國古代對于宇宙的認識(1)“蓋天說”①出現(xiàn)時間:中國戰(zhàn)國時期。②主要內(nèi)容: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盤。③影響:它反映了人們認識宇宙結(jié)構(gòu)的一個階段,在描述天體的視運動方面也有一定的歷史意義。雖然已經(jīng)擺脫神話的影響,但遠沒有揭示字宙的本質(zhì)。(2)到秦漢時期,人們初步認識了太陽、月球和5顆行星的基本運動規(guī)律,并能推算天象的發(fā)生。2.“地心說”(1)時間和創(chuàng)立人:早期的希臘人相信,宇宙是完美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公元2世紀,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在亞里士多德等前人對宇宙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地球中心學說,創(chuàng)立了“地心說”模型。(2)主要內(nèi)容托勒密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且靜止不動,太陽、月球、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體都圍繞著地球在各自的圓形軌道上運轉(zhuǎn)。(3)影響:“地心說”可以解釋5顆行星的觀測路徑以及太陽、月球的運動路徑。盡管托勒密的“地心說”模型并不正確,但它能解釋很多人們觀察到的天文現(xiàn)象,,在隨后的1000多年里,普遍為人們所接受,并給發(fā)現(xiàn)“地心說”不足的人們造成了難題。3.“日心說”(1)提出背景:科學家們經(jīng)過仔細觀測,發(fā)現(xiàn)行星運行規(guī)律與托勒密的宇宙體系并不吻合。(2)提出過程:16世紀,哥白尼用自制的簡陋儀器經(jīng)過 20年的天文觀測與研究發(fā)現(xiàn),與其他5顆行星一樣地球也是一顆行星。天空中觀察到的行星運動可通過旋轉(zhuǎn)的地球來簡單地解釋。在得出地球是一顆行星后,哥白尼為太陽系建立了一個“日心說”模型。哥白尼在臨終前出版了著作《天球運行論》闡述了“日心說”的理論基礎。③主要內(nèi)容: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都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4)影響:與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觀點相比,“日心說”的提出是一個重大突破。但哥白尼保留了希臘人的行星做圓周運動的觀點,也未能正確解釋行星的運動方式與成因。“日心說”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簡單,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它。“日心說"挑戰(zhàn)了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地心說”(5)伽利略對“日心說”學說的推廣①在絕大多數(shù)人仍相信“地心說”的時代,人們需要更多的證據(jù)才能接受“日心說”。科學家伽利略所收集的證據(jù),逐漸讓人們相信“日心說”是正確的。伽利略對哥白尼學說的發(fā)展與傳播起到了很大作用,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②學說的證據(jù)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測天空,為“日心說”提供了新的觀測證據(jù):a.太陽上有黑子,說明太陽并不完美:b.圍繞著木星的有4顆衛(wèi)星,說明并非所有天體都在繞地球運行。c.木星有衛(wèi)星運轉(zhuǎn)的事實為哥白尼學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d.金星的位相變化也說明金星并不是圍繞地球公轉(zhuǎn)的。③伽利略的觀測發(fā)現(xiàn)與當時人們對宇宙的普遍認識并不一致,挑戰(zhàn)了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地心說”。1633年羅馬宗教裁判所判處伽俐略終身監(jiān)禁,隨后改為軟禁,直到他在1642年病逝。(6)學說的重要意義哥白尼“日心說”的建立,使我們的認識從“地球中心”走向“太陽中心”。今天,我們知道,太陽系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wèi)星,以及各種更小的天體,這些大大小小的天體都圍繞太陽公轉(zhuǎn)。·知識點二現(xiàn)代宇宙學說1.宇宙的組成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種不同的天體,這些天體又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tǒng)。我們看到的宇宙就是由各種不同的天體系統(tǒng)組成的。科學家借助現(xiàn)代望遠鏡,揭開了宇宙中的許多奧秘。2.星系的觀測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天文學家用大型望遠鏡觀測了銀河系以外的星系,測出不同星系間的距離,判斷它們的運動速度以及運動方向。3.星系的運動(1)時間和發(fā)現(xiàn)者:1929年,天文學家哈勃根據(jù)自己對銀河系以外星系距離的測定,結(jié)合其他天文學家的工作,分析了 20多個星系的退行速度和距離。(2)運動特點:銀河系以外的大多數(shù)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距離越遠,離開我們的速度越大。這表明,我們所處的宇宙正在膨脹。(3)哈勃定律①內(nèi)容:星系的退行速度與它們到地球的距離成正比。即星系到觀察者的距離越遠,星系退行速度越快。哈勃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為:v=Hd其中v為星系退行速度,d為星系到觀察者的距離,H為哈勃常數(shù)。②意義:哈勃定律被隨后的進一步觀測所證實。哈勃定律反映了整個字宙的整體性,展示了一幅宇宙整體退行圖景,即宇宙正在不斷地膨脹。4.星系運動模型的建立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星系是如何運動的,我們可以建立星系運動模型、了解星系運動的特點。實驗步驟1.準備一只氣球,在其表面貼上一些圓形小紙片。小紙片代表星系2.在圓形小紙片上用筆做記號,表示星系上的“居民”,記錄相鄰“星系”的位置和距離。3.用打氣簡持續(xù)地向氣球充氣,使氣球不斷地脹大(即宇宙膨脹)。4.觀察氣球在脹大過程中,各個圓形小紙片間距離的變化。這些原先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間的距離增大了嗎 實驗結(jié)果:在氣球脹大過程中,對氣球表面上任何一個圓形小紙片而言,其他的圓形小紙片都在不斷地離它而去,離得越遠,遠離速度越快。各個圓形小紙片(星系)彼此后退,膨脹沒有中心。實驗結(jié)論:星系在膨脹的宇宙中就好比氣球表面的圓形小紙片,在宇宙膨脹的過程中,星系之間都在不斷地遠離,而且相距越遠的星系,遠離速度越快。5.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宇宙研究的貢獻(1)1915年,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建立了廣義相對論,他將廣義相對論用于字宙的研究,建構(gòu)了一個靜態(tài)的宇宙模型。(2)1922年,蘇聯(lián)科學家弗里德曼從廣義相對論出發(fā),得到了一個均勻地膨脹或收縮的宇宙模型,遺憾的是這個動態(tài)模型并不為當時的人們所重視。當哈勃定律公布后,人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天文觀測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正是理論模型所預言的現(xiàn)象,理論預言被天文觀測證實了!6.宇宙大爆炸理論(1)提出者:1948年,伽莫夫等人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2)主要內(nèi)容:宇宙起源于極高溫、極高密度的“奇點”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斷膨脹、溫度不斷下降,生成各種物質(zhì),形成各種星系,演化成今天的宇宙,今天的字宙仍將繼續(xù)膨脹下去。(3)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證實①理論預言:大爆炸使宇宙中充滿了輻射,隨著字宙膨脹、降溫,當今宇宙中仍充滿著大爆炸殘余的輻射,對應的溫度約為5K(K為熱力學溫度單位)。②實際觀測的結(jié)果:測到來自空間各個方向的輻射,對應溫度約為2.73K,與理論預測溫度非常接近。宇宙大爆炸理論預測的結(jié)果與實際觀測的結(jié)果相一致,宇宙膨脹得到了觀測事實的有力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很多觀測事實。因此,宇宙大爆炸理論已成為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種字宙起源學說。(5)宇宙的起源與演化①多方面觀測研究表明,我們的宇宙始于約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為后來的星系、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與演化提供了所有的能量。②下圖為宇宙演化年表,該圖突出了重要的物質(zhì)與能量演化事件。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目前最準確的描述宇宙從誕生到當前狀態(tài)的模型。(6)宇宙大爆炸理論的不足雖然宇宙大爆炸理論已經(jīng)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人,仍然遇到了不少的疑難問題。宇宙讓我們的思考廣闊而深邃。宇宙有沒有邊界 宇宙會終結(jié)嗎?……這些問題,有待于人們?nèi)ヌ剿骱妥C實。考向1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關于宇宙的起源,世界各國的人民早就有了不同的解釋,下列這些觀點由中國人提出的是( )A.地心說 B.日心說 C.蓋天說 D.大爆炸理論【答案】C【解答】解:地心說最初由古希臘學者歐多克斯提出,后經(jīng)亞里士多德、托勒密進一步發(fā)展而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故A錯誤。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日心說,故B錯誤。蓋天說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種宇宙結(jié)構(gòu)學說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又被稱為天圓地方說,故C正確。美國人提出大爆炸理論,故D錯誤。故選:C。對點練.“日心說”宇宙體系學說在科學發(fā)展史上的作用主要是( )A.認識到太陽是宇宙的中心B.肯定了“地心說”宇宙體系學說C.闡明天體運行現(xiàn)象,為認識太陽系奠定了基礎D.開創(chuàng)了對天體的觀察研究【答案】C【解答】解:A.“日心說”中關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的觀點是錯誤的,故A錯誤。B.“日心說”否定了“地心說”宇宙體系學說,故B錯誤。C.“日心說”闡明天體運行現(xiàn)象,為認識太陽系奠定了基礎,故C正確。D.“日心說”提出之前,科學家已經(jīng)對天體進行了觀察研究,故D錯誤。故選:C。考向2 現(xiàn)代宇宙學說現(xiàn)代宇宙論最重要的證據(jù)是( )A.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B.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它的退行速度越快C.古代“上帝”創(chuàng)造的宇宙以及其中的萬物D.氣球充氣后不斷膨脹,氣球上各個小圓點間的距離不斷變大【答案】B【解答】解:霍金提出的是黑洞理論,黑洞理論不是現(xiàn)代宇宙論最重要的證據(jù);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它的退行速度越快。這是哈勃的測量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論,是現(xiàn)代宇宙論最重要的證據(jù);古代“上帝”創(chuàng)造的宇宙以及其中的萬物,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氣球充氣后不斷膨脹,氣球上各個小圓點間的距離不斷變大不能作為現(xiàn)代宇宙論最重要的證據(jù)。故選:B。對點練.我們利用如圖的氣球做了關于星系運動特點的模擬實驗,以下各實驗步驟所描述的星系運動特點中,錯誤的是( )A.在氣球表面畫上的這些小圓,是模擬宇宙中的星系B.給氣球充氣,使氣球不斷地脹大,是模擬宇宙的膨脹C.觀察氣球脹大過程中各圓點間距離的變化感知星系運動D.氣球脹大時,對甲圓點而言,乙圓點的分離速度比丙快一些【答案】D【解答】解:A.用氣球做關于星系運動特點的模擬實驗,用畫的這些小圓模擬宇畝中的星系,不符合題意。B.給氣球充氣,使氣球不斷地脹大,是模擬宇宙的膨脹,不符合題意。C.各圓點間距離的變化,說明星系距離在變大,說明星系運動,不符合題意。D.氣球脹大時,對甲圓點而言,乙圓點的分離速度小于丙圓點,符合題意。故選:D。1.古代人們形成“地心說”思想的客觀依據(jù)是( )A.日月星辰東升西落B.太陽會發(fā)光C.人間應位于“天堂”與“地獄”的中間D.流星會落向地面【答案】A【解答】解:古代人們形成“地心說”思想的客觀依據(jù)是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它們認為地球處于宇宙中心靜止不動。故選:A。2.現(xiàn)代宇宙論最重要的證據(jù)是( )A.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B.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它的退行速度越快C.古代“上帝”創(chuàng)造的宇宙以及其中的萬物D.氣球充氣后不斷膨脹,氣球上各個小圓點間的距離不斷變大【答案】B【解答】解:霍金提出的是黑洞理論,黑洞理論不是現(xiàn)代宇宙論最重要的證據(jù);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它的退行速度越快。這是哈勃的測量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論,是現(xiàn)代宇宙論最重要的證據(jù);古代“上帝”創(chuàng)造的宇宙以及其中的萬物,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氣球充氣后不斷膨脹,氣球上各個小圓點間的距離不斷變大不能作為現(xiàn)代宇宙論最重要的證據(jù)。故選:B。3.“日心說”宇宙體系學說在科學發(fā)展史上的作用主要是( )A.認識到太陽是宇宙的中心B.肯定了“地心說”宇宙體系學說C.闡明天體運行現(xiàn)象,為認識太陽系奠定了基礎D.開創(chuàng)了對天體的觀察研究【答案】C【解答】解:A.“日心說”中關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的觀點是錯誤的,故A錯誤。B.“日心說”否定了“地心說”宇宙體系學說,故B錯誤。C.“日心說”闡明天體運行現(xiàn)象,為認識太陽系奠定了基礎,故C正確。D.“日心說”提出之前,科學家已經(jīng)對天體進行了觀察研究,故D錯誤。故選:C。4.關于宇宙起源,根據(jù)大多數(shù)宇宙科學家的認定,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37億年的一次大爆炸②大爆炸是整體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質(zhì)及時間、空間③大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④宇宙溫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及恒星、行星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答】:關于宇宙的起源,人類現(xiàn)在認同“大爆炸”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在最開始時是熾熱的“原始火球”,距今約137億年前,原始火球發(fā)生了大爆炸;大爆炸是整體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質(zhì)及時間和空間;宇宙空間在膨脹中,溫度相應下降,最終當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形成了現(xiàn)在的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及恒星、行星等;故以上說法均正確;故選:D。5.圖中的大、中、小圓分別表示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確表示它們?nèi)咧g關系的是( )A. B. C. D.【答案】B【解答】解:地月系屬于太陽系、太陽系屬于銀河系、銀河系和河外星系級別相同,B圖符合題意。故選:B。6.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標是實現(xiàn)著陸火星。(1)火星屬于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如圖的太陽系示意圖中代表火星的是 (填標號)。(2)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zhuǎn)軸傾角、自轉(zhuǎn)方向、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zhuǎn)一周約為地球公轉(zhuǎn)時間的兩倍。火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CO2為主的大氣十分薄弱,密度僅為地球大氣密度的 1%。根據(jù)以上信息,你認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填選項)。A.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約長一倍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陽的東升西落D.火星表面晝夜溫差比地球上大【答案】(1)B;(2)ACD。【解答】:(1)火星是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對應圖中的B行星。(2)A、根據(jù)材料,火星存在自轉(zhuǎn)軸傾角且有繞日的公轉(zhuǎn)的運動,因此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A正確;B、火星自轉(zhuǎn)周期與地球相近,因此火星的一天和地球的一天相似,B錯誤;C、火星自轉(zhuǎn)方向與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陽的東升西落,C正確;D、火星體積和質(zhì)量較小,形成的大氣密度僅為地球大氣密度的 1%,因此對氣溫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較弱,火星表面晝夜溫差比地球上大,D正確。故選:ACD。故答案為:(1)B;(2)ACD。7.美國天文學家哈勃通過對星系光譜的研究,發(fā)現(xiàn)星系的運動有如下特點: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越快;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地擴大.這為 理論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jù).【答案】宇宙大爆炸。【解答】解:美國天文學家哈勃通過對星系光譜的研究發(fā)現(xiàn),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宇宙中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這一現(xiàn)象對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故答案為:宇宙大爆炸。8.某科學興趣小組根據(jù)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的發(fā)現(xiàn),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運動模型探究星系運動的特點。實驗步驟如下:步驟一:用紅墨水在淺色橡皮筋上依次點上等距離的三點A、B、C,如圖2甲所示,使L1=L2=1cm;步驟二:拉住橡皮筋的兩頭向兩邊拉長,如圖2乙所示,使L′1=L′2=2cm;步驟三:繼續(xù)拉長橡皮筋使L′'1=L′'2=3cm……(1)如果以A點為參照物,作圖2丙中s表示運動距離,t表示運動時間,那么射線 表示vC (C點的運動速度)。(2)如果以A點表示我們居住的地球,B點和C點分別表示與地球相距較近和較遠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結(jié)論? .(3)星系離我們的距離與它的退行速度之間有怎樣的定量關系? 。(4)該實驗結(jié)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論是 。【答案】(1)a;(2)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星系間的距離越大,退行速度越大;(3)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根它們離我們的距離成正比;(4)大爆炸宇宙論。【解答】解:(1)由實驗步驟可知,A、B、C三點的距離原來相等,拉住橡皮筋的兩頭向兩邊拉長時,三點的距離始終相等,則如果以A點為參照物,相同時間內(nèi)C點運動的距離始終是B點運動距離的2倍,即sC=2sB,由v=可知,vC=2vB,所以,圖2丙中,射線a表示vC,射線b表示vB;(2)如果以A點表示我們居住的地球,B點和C點分別表示與地球相距較近和較遠的星系,由vC=2vB可得定性結(jié)論: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星系間的距離越大,退行速度越大;(3)由A、B、C三點的距離始終相等和vC=2vB可得,星系離我們的距離與它的退行速度之間的定量關系: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根它們離我們的距離成正比;(4)該實驗結(jié)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論是大爆炸宇宙論。故答案為:(1)a;(2)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星系間的距離越大,退行速度越大;(3)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根它們離我們的距離成正比;(4)大爆炸宇宙論。9.請回答關于“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問題。(1)兩個學說的共同觀點是 。A.地球是靜止不動的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球體(2)“地心說”的理論相當于我們晝夜交替現(xiàn)象假說中的 ,而“日心說”的理論相當于假說中的 。A.地球不動,太陽圍著地球轉(zhuǎn)B.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zhuǎn)C.地球圍著太陽轉(zhuǎn),同時地球自轉(zhuǎn)(3)自古以來,人們就試圖對地球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進行解釋,其中,最著名的學說有古希臘天文學家 提出“地心說”的理論和波蘭天文學家 提出的“日心說”理論。(4)下面是兩個學說示意圖,其中甲表示 ,乙表示 。【答案】(1)C;(2)A;C;(3)托勒密;哥白尼;(4)地心說;日心說。【解答】(1)地心說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說提出地球圍繞太陽旋轉(zhuǎn),兩個學說的共同觀點是地球是球體。(2)“地心說”的理論相當于我們晝夜交替現(xiàn)象假說中的地球不動,太陽圍著地球轉(zhuǎn),而“日心說”的理論相當于假說中的地球圍著太陽轉(zhuǎn),同時地球自轉(zhuǎn)。(3)自古以來,人們就試圖對地球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進行解釋,其中,最著名的學說有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說”的理論和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理論。(4)下面是兩個學說示意圖,其中甲表示地心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乙表示日心說,地球圍繞太陽轉(zhuǎn)動。答案為:(1)C;(2)A;C;(3)托勒密;哥白尼;(4)地心說;日心說。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2021年10月16日6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三名航天員進駐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中國空間站的建造運營將為人類開展深空探索儲備技術、積累經(jīng)驗,是中國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動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的積極貢獻。(1)以下哪些是此次神舟十三號乘組成員: 。A.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B.王亞平、聶海勝、張曉光C.楊利偉、葉光富、王亞平(2)中國空間站將運行在高度約 的近地軌道。A.100千米 B.400千米 C.1000千米資料二、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后,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項目包括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太空轉(zhuǎn)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天地互動交流等內(nèi)容。(3)在太空中,宇航員們會處于一種“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中,我們可以看到宇航員老師“飄著”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休息室,于是同學們就有了這樣的疑問:在太空中,能跟在正常地面一樣正常地行走嗎? 。(選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宇航員們會處于一種“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中,在這樣的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下,人的血液分布會與地面不同,下肢血液上涌,會使宇航員的臉看起來“胖胖的”,不僅如此,微重力環(huán)境對于人體的肌肉、骨骼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宇航員們會通過鍛煉來對抗“微重力”的不良影響。(4)下列鍛煉中屬于“太空鍛煉”的是 。A.在“太空跑步機”上跑步B.騎“太空自行車”C.拉動拉力器D.舉啞鈴(5)如果將來你有機會進入中國空間站,你最想進行的其他實驗是 。【答案】A;B;不能;C;非水的流體在失重狀態(tài)有什么行為。【解答】解:(1)2021年10月16日,中國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乘坐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故A正確;(2)中國空間站軌道高度為400~450km,故B正確;(3)太空中是“微重力”環(huán)境,人不能跟在正常地面一樣正常地行走;(4)因為太空中是“微重力”環(huán)境,所以不能進行與重力有關的鍛煉,故C正確;(5)研究非水的流體在失重狀態(tài)有什么行為,可以為今后處理空間站的二氧化碳、廢水、植物澆水等問題提供思路,甚至為太空生命支持系統(tǒng)的研究做鋪墊。故答案為:(1)A;(2)B;(3)不能;(4)C;(5)非水的流體在失重狀態(tài)有什么行為。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霸提優(yōu)】(2024新版)浙教版科學七上 3.3.1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現(xiàn)代宇宙學說(原卷版).docx 【學霸提優(yōu)】(2024新版)浙教版科學七上 3.3.1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現(xiàn)代宇宙學說(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