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公益中學2024-2025學年上學期九年級10月考社會.法治試題一、判斷題 (每小題1分,共8分)1.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2.種姓制度是印度人建立的社會等級制度。3.在雅典城邦,男性公民都有參與政治的權利。4.亞歷山大東征極具侵略性,帶來了希臘外部極盛時代,同時也摧殘了世界文化。5.《漢謨拉比法典》是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6.封君封臣制度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而形成的。7.《羅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羅馬帝國的全部法律條文。8.哈里發既是阿拉伯帝國最高元首,又是全體穆斯林的宗教領袖。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9.有學者認為,這一古代文明“源遠流長,成就卓著,但對后世的思維方式影響不大…因為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只熱衷于創造各種死亡儀式。”該文明是指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倫文明 C.古希臘文明 D.古印度文明10.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書中寫到: “雅典因海上貿易創造出一個強有力的中產階級,他們同失去土地的農民聯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朝向民主化的方向發展。”這段文字闡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A.過程 B.作用 C.特點 D.原因11.有同學圍繞某個擬探究主題,搜集了以下古代文明成果的資料。請判斷該同學學習研究的主題《漢謨拉比法典》A.古代奴隸制國家統一 B.羅馬帝國促進東西文化交流C.古代民主政治的發展 D.人類古代文明的民主與法制12.暴力沖突是不同地區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2世紀前后,通過這種方式,歐洲文明進一步傳播到東方。這一時期,擔當文化傳播“使者”的是A.阿拉伯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羅馬帝國 D.拜占庭帝國13.構建知識結構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歷史的方法。下面知識結構能反映的歷史信息是A.克洛維運用封君封臣制度建立法蘭克王國 B.法蘭克王國的強大與基督教緊密相關C.查理曼帝國的建立與基督教興起密切相關 D.查理曼帝國因外族入侵分裂為三個國家14.“一個擁有幾個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許就是更高一等級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級封君又是一個更大關系網絡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選項與材料一致的是A.“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15.唯物史觀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充分肯定個人特別是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下列歷史人物及其活動,按時間先后順序正確的是①克洛維建立法蘭克王國 ②孝德天皇開展大化改新③查士丁尼皇帝匯編羅馬法 ④伯里克利發展雅典民主A.④①②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②③④16.11-13世紀,西歐城市興起最偉大的意義是A.徹底瓦解了西歐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實現C.基督教會和等級制度日趨完善 D.為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17.下列對《封建時代的歐洲》相關內容的表述,連線正確的是A.中世紀城市——自治城市擺脫了國王和領主的控制B.莊園法庭——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C.拜占庭帝國——兼收并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D.《查士丁尼法典》——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18.8世紀中后期開始,日本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下列關于這一時期日本社會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為了改變土地私有的現象,日本開始把土地收歸國有B.日本出現莊園,大莊園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C.中央仍然擁有對地方的控制能力D.出現一種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成員稱為“騎士”19.易卜拉欣是生活在7世紀初的一位阿拉伯青年,下列他的經歷不可能會出現的是A.他們一家人為了躲避部落仇殺逃到了麥地那B.在麥地那他遇到了正在宣傳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C.易卜拉欣幫助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了一個穆斯林公社D.622年易卜拉欣追隨穆罕默德占領麥加城,完成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20.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時期先后興起了多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在下列帝國中,按其興起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21.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有關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正確的有①佛教的創立者是釋迦牟尼②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③伊斯蘭教誕生于阿拉伯半島④世界三大宗教產生的先后順序是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右圖中 處最恰當主題的是A.政治的交流與完善B.經濟的交流與發展C.文明的交流與碰撞D.科技的交流與傳播23.11 世紀以后,歐洲農村很多地區具有獨立司法權和行政自治權。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A.圈地運動的開展B.維新運動的開啟C.墾殖運動的興起D.洋務運動的推動24.構建知識結構圖,能很好地從整體駕馭和把握所學知識。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識結構圖,其中“ ”處是A.無產階級的興起 B.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C.西歐莊園的出現 D.生產組織形式資本主義化25.城市中,手工業者、商人成為城市居民,他們與貴族聯姻或成為官員,抬高自己的身份。14世紀英、法等國的市民階層作為第三等級的代表,取得了參加議會的權利。材料說明城市居民A.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B.居住環境得到改善C.飲食質量得到保證 D.經濟條件得到改善26.某學習小組正在對“租地農場”“文藝復興”“探尋新航路”開展合作學習。請你為他們的學習主題選一個合適的名稱A.上古的歐洲 B.中古的歐洲 C.走向近代的歐洲 D.走向現代的歐洲27.但丁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這里的“舊時代”“新時代”分別指A.奴隸時代、資本主義時代 B.封建主義時代、資本主義時代C.資本主義時代、社會主義時代 D.社會主義時代、共產主義時代28.14—16世紀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人”與“世界”被發現所起的共同作用是A.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 B.推動了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C.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 D.鞏固了歐美資產階級的統治三、材料分析題(共4個大題,52分)29.人類在漫長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文明因多樣而交流】材料一: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請根據所學知識將下面的古代文明一覽表填寫完整。發源地 文明名稱 代表性的成果北非的①流域 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是其文明標志之一西亞的兩河流域 古代②文明 《漢謨拉比法典》南亞的印度河流域 古代印度文明 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 史稱“③”歐洲的愛琴海 古希臘文明 ④ 主政時期, 雅典到達全盛(1)① ② ④ ③ (4分)【文明因交流而互鑒】材料二:遠征在客觀上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融合。擴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在一個世界性的帝國內,世界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出現是必然的。……帝國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材料三: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沿著“絲綢之路”往返,那些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在進行貿易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2)材料二中的“遠征”指的是哪個歷史事件 指出材料三中“穿梭往來”者是什么人 兩者在歷史上發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分)(3) 綜上所述,談談你對不同地區文明的認識。(2分)30.西方有一句諺語:”輝煌屬于希臘,宏偉屬于羅馬。”古希臘和古羅馬在歷史上曾經無比輝煌,也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產。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農民們終年忙于耕耘收獲,沒有閑暇參與政治,而工匠、商販或雇工卻樂于如此,但由于參加公民大會可以獲得津貼,所以,窮人因能得到補助而愿意從政。”“雅典各個階層在公民大會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勢均力敵。” ——馮金鵬《雅典社會的起源:希臘城邦制度》(1) 據材料一概括雅典的公民大會是如何鞏固民主政治的 (4分)材料二:羅馬最高行政長官是執政官,但是執政官生殺予奪的大權是有限度的,……元老院三百個優秀的頭腦集體來討論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到底怎么走。——楊共樂《羅馬的崛起及其原因》(2)據材料二指出古羅馬的決策權和行政權分別掌握在誰的手里 結合所學知識,這種政治體制最早確立于什么時期 (3分)材料三:羅馬人在思想意識方面也許最重要的貢獻是,他們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習俗。——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3) 根據材料三回答,羅馬人第一部“基于理性而不是習俗”的法律是什么 它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3分)材料四:第一,羅馬是一個重實行的民族……希臘人對于文化的特別貢獻是文藝、哲學科學,……第二,羅馬乃是亞歷山大以后的希臘文化的承受人,所以也是東方文化的承受人;而同時,它又是歐洲文化的大宗師。 ——陳衡哲 《西洋史》(4) 根據材料四概括古羅馬文明與古希臘文明的關系,并列舉一部希臘的文學著作。(3分)31.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同的國家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各國統治者采取了不同應對措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3分)【應對一:法律】材料一:皇帝的威嚴榮光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是戰時還是平時,國家都可以得到正當的治理。 ——查士丁尼《法學階梯》序言(1) 根據材料一并聯系所學,結合史實說明查士丁尼是如何管理國家的 (4分)【應對二:變革】材料二:在國弱時,他們謙卑地對外點頭哈腰,默默拿來先進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點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確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別國,便會出其不意地“創造神話”。古代史上,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并向老師學習。 ——陳冰《作坊里的日本》(2)材料二中日本是如何向第一位老師學習來創造神話的 這一事件對日本有何影響 (4分)【應對三: ▲】材料三:現在,他給它帶來了一個宗教和一部經典,帶來了一個具有良好的組織和武裝、統治了整個半島的社會和國家。一個世紀內,他的信徒們從勝利走向勝利,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并傳播了他的教義。……如果以對事態發展的影響為標準,那么,穆罕默德無疑是歷史上的一位巨人。 ——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3)請將 ▲ 處補充完整。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作者認為“穆罕默德無疑是歷史上的一位巨人”的原因。(5分)32.某校九年級(1)班的歷史興趣小組開展了項目化學習,請你參與。(14分)項目驅動問題:14-17世紀的歐洲是如何走向近代的 【項目任務一】:14 世紀以后,西歐城市和農村都出現了新的變化。(1) 將材料一思維導圖中的數字內容填寫完整。(3分)【項目任務二】:15世紀,資本主義已經出現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資產階級為了自身的發展,必須首先在思想上從中世紀宗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為此,他們借用古典文化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2) 任務二中反映的歷史事件是指 根據材料分析該歷史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3分)【項目任務三】:新航路開辟示意圖(3) 根據任務三及所學知識,說出圖中①②③④航線分別與哪一位航海家有關。(4分)① ② ② ④【學習總結】(4)根據上述項目任務,結合所學,綜合回答本次項目化學習的項目驅動問題。(6分)【九年級社會】課堂練習一、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8分)T1.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2.種姓制度是印度人建立的社會等級制度。3.在雅典城邦,男性公民都有參與政治的權利。F4.亞歷山大東征極具侵略性,帶來了希臘外部極盛時代,同時也摧殘了世界文化。T5.《漢漠拉比法典》是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F6.封君封臣制度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而形成的。F7.《羅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羅馬帝國的全部法律條文。T8.哈里發既是阿拉伯帝國最高元首,又是全體穆斯林的宗教領袖。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9.有學者認為,這一古代文明“源遠流長,成就卓著,但對后世的思維方式影響不大…因為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只熱衷于創造各種死亡儀式。”該文明是指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倫文明C.古希臘文明D.古印度文明D10.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書中寫到:“雅典因海上貿易創造出一個強有力的中產階級,他們同失去土地的農民聯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朝向民主化的方向發展。”這段文字闡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A.過程B.作用C特點D.原因D11.有同學圍繞某個擬探究主題,搜集了以下古代文明成果的資料。請判斷該同學學習研究的主題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陪巾法庭將罪委員會《漢漠拉比法典》雅典城邦權力結構《十二銅表法》A.古代奴隸制國家統一B.羅馬帝國促進東西文化交流C.古代民主政治的發展D.人類古代文明的民主與法制C12.暴力沖突是不同地區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2世紀前后,通過這種方式,歐洲文明進一步傳播到東方。這一時期,擔當文化傳播“使者”的是A.阿拉伯帝國B.亞歷山大帝國C.羅馬帝國D.拜占庭帝國B13.構建知識結構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歷史的方法。下面知識結構能反映的歷史信息是阪依基督教興囤一克洛維上地致第法蘭克王國+發展→封君封臣例度強盛→在理曼帝國→鼓勵基督教發展分裂→形成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三國的雛形A.克洛維運用封君封臣制度建立法蘭克王國B.法蘭克王國的強大與基督教緊密相關C.查理曼帝國的建立與基督教興起密切相關D.查理曼帝國因外族入侵分裂為三個國家B14.“一個擁有幾個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許就是更高一等級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級封君又是一個更大關系網絡巾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選項與材料一致的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學2024-2025學年上學期九年級10月考社會?法治試題.docx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