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 上 第7課 制度的變化與創新 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從魏晉時期到隋唐時期的選官制度變化的基本史實2.知道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的演變歷程、運行機制、特點及影響3.知道從魏晉到隋唐賦稅制度的演變的基本史實。通過分析相關材料,理解唐朝時期租庸調制、兩稅法等制度的影響。4.通過學習魏晉到五代十國時期制度的變化與創新,讓學生明白中國古代不斷發展進步的重要因素。【教學重難點】重點: 選官制度、中樞政務機構、賦役制度的變化;難點: 科舉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調制、兩稅法【知識概覽】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制度在傳承中不斷創新。1.選官制度:南北朝時期在察舉制基礎上創建了九品中正制,為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奠定了基礎;2.中樞政務機構:魏晉時期在三公九卿的框架內逐漸形成了三省制的雛形,為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礎;3.賦稅制度:北魏創立的租調制則為隋唐所直接繼承,但唐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嚴重,租庸調制難以為繼,逐漸被兩稅法所取代。【導入新課】每年的6月23或24日,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們刷爆新聞,大家知道什么是狀元嗎?學生回答。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古代狀元的試卷是什么樣子的嗎?教師出示PPT圖片“中國目前僅存的古代狀元試卷”,教師介紹該狀元試卷:趙秉忠狀元卷為明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是目前大陸唯一的殿試狀元卷真跡。該卷是目前大陸唯一的殿試狀元卷真跡,價值連城。狀元是古代科舉考試的產物,殿試第一名稱狀元,一旦中了狀元,無比榮耀。【講授新課】知識點:一. 選官制度『自主學習』教師布置自主學習的任務:依據教材P43概括魏晉、隋唐時期的選官制度學生完成并展示: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隋唐時期:科舉制(一)九品中正制『新知講解』教師出示PPT圖片:九品中正制并介紹什么是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共分九等(即九品),并按等級高低授予官職。選官司標準初創時由家世和才能并重,發展到西晉時看重家世門弟。資料補充: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職名稱。大、小中正產生后,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并加評語。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審核后將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此項制度使得當時的官吏選拔有了一客觀標準,此標準其實依然是采取地方群眾輿論和公共意見,保留了漢代鄉舉里選的遺意。九品中正制的實行一方面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使當時一時間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緩解了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系,促成魏晉實現全國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資料引導』材料一:按九品之制, 初因后漢建安中天下興兵, 衣冠士族 , 多離本土, 欲征源流 , 遽難委悉。魏氏革命, 州郡縣俱置大小中正, 各以本處人任諸府公卿及臺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為之, 區別所管人物, 定為九等。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閥閱 , 非復辨其賢愚 。所以劉毅云:上品無寒門 , 下品無勢族 。——杜佑《通典》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材料,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影響。學生回答影響:后期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是門閥士族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教師出示材料說明九品中正制的影響,進而引出后來的科舉制。材料“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左思(二)科舉制『資料引導』教師出示材料:材料一:開皇十八年七月 , 隋文帝下詔宣布:“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煬帝始建進士科”,并命按十科舉人。明經、秀才、進士三科的相繼設立,標志著科舉制度的確立。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材料概括科舉制的特點、標準特點:自由報名,通過考試差額錄取。標準:考試成績教師出示材料幫助學生了解科舉制材料:唐代科舉在繼承隋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備化。科舉考試分常科和制科兩種。常科基本上每年舉行一次,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算、明書六種。其中明經、進士兩科尤為重要。進士科的及第比例是百人中取一二,明經科是十人中取一二,因此唐人有“三十老名經,五十少進士”的諺語。進士科被視為“士林華選”,錄取者被視為“登龍門”,最為士人所趨。制科由皇帝親自主持,科目多為臨時設置,平民和官員子弟都可入試,中舉者即給予官職。寧欣《中國古代史》教師強調科舉考試中進士最受知識分子青睞,地位最高。進士科第一名即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教師播放視頻,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科舉制教師出示PPT圖片:殿試、武舉,介紹科舉制的發展:武則天時期創立武舉和殿試『資料引導』材料:“故太平君子,唯門調戶選,征文射策,以取祿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無所易業,大者登臺閣,小者任郡縣,資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是以進士為士林華選,四方觀聽,希其風采。每歲得第之人,不浹旬而周聞天下,故忠賢雋彥韞才毓行者,咸出于是。”教師引導學生概括材料概括科舉制的意義是什么。學生回答并展示:意義:打擊門閥勢力,吸收部分平民和庶族子弟加入,擴大統治基礎,提高官員文化素質,加強中央集權知識點:二、中樞政務機構『新知講解』教師介紹中樞政務機構的變化漢朝:三公九卿制-漢武帝:內外朝制度-中央決策機構以尚書為主,三公九卿掌執行-晉時期:中書、門下、尚書三省體制開始形成-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確立教師介紹機構設置強調:省的最高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三省合作,相互牽制和監督教師出示圖片:唐長安城的布局,長安布局規整,以皇宮為中心,體現了皇權至高無上。出示材料:尚書右丞魏徵為秘書監,參豫朝政。——《新唐書·宰相表》午前議政于朝堂,午后理務于本司。——《通典·職官》宰相格局的調整:“同中書門下三品”,品位持平;中書、門下為議政核心.“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逐漸固定為宰相銜。出示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監關系表『合作探究』材料一:(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書舍人(中書省的官員)起草。起草完畢,由中書令、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署名后,交由門下省審查、署名,再呈送皇帝書面批準。已批準的詔令又送往門下省,正本存檔,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蓋騎縫印,再送往尚書省施行。—白鋼《中國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凡軍國大事,則令中書舍人各執己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中書侍郎、中書令省審之,給事中、黃門侍郎駁正之。上(太宗)始申明舊制,由是鮮有敗事。—《資治通簽》探究問題:1、依據材料一總結三省六部制的特點2、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三省六部制的影響學生講論并展示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特點:1、以皇權為中心2、集體負責3、分工明確,相互制約影響:1、三省之間相互牽制,分工明確,提高辦事效率。2、相權被分割,避免權臣大權獨攬,有利于加強皇權。知識點:三、賦稅制度(一)漢代的賦役制度教師介紹漢代的賦役制度:漢代田租比較輕,人口稅和更賦很重教師出示材料:材料一:“輕田租,十五而稅一。”——《漢書 食貨志》材料二:“景帝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稅一。”——《漢書 食貨志》東漢桓譚《新論》記載:西漢賦稅收入每年40多億,人頭稅38億。漢代規定:戍卒不親自服役者,每月出300錢,更卒不愿服役者交300錢(二)魏晉時期的賦役制度(1)租調制公元200年,曹操頒行租調制。以定額田租代替漢代的定率田租。該制度為之后王朝繼承發展。租:一夫一婦每年交納的粟;調:一夫一婦每年交納的布或帛A 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一夫一婦之家,納戶調帛一匹,粟兩石。產麻之鄉,以布代帛,數同。(三)唐朝的賦役制度教師出示材料,通過材料讓學生了解唐朝的賦役制度材料一:賦役之法:每丁歲入租粟二石。調則隨 鄉土所產,綾、絹、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 一。輸綾、絹、絁者,兼調綿三兩;輸布者, 麻三斤。材料二:凡丁,歲役二旬。若不役,則收其庸, 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調, 三旬則租調俱免。通正役,并不過五十日。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概括唐朝賦役制度的特點學生分析并回答特點:定額的租調;輸庸代役制度化;以人丁為單位教師講解影響影響:保證農民有較為充分的生產時間,對唐初社會經濟的恢復起到積極作用,保障國家財政收入(2)兩稅法教師出示材料材料:宰相楊炎上疏,奏曰:請作兩稅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戶無土客, 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差。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雜 徭悉省,而丁額不廢,申報出入如舊式。其田畝之稅,率以大歷十四年墾田之數為準,而均征之。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德宗善而行之。——《唐會要·租稅》上提問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學生回答教師提問:1.唐朝為什么要實行兩稅法?學生回答原因: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嚴重,均田制遭破壞,租庸調制難以維持;國家財政緊張。2. 兩稅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學生回答:中央根據財政支出的預算征收總額,分配到各地征收;不分主戶和客戶,一律就地落籍納稅。每戶按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兩稅法的特點征收標準:資產、土地征收時間:夏秋兩季『合作探究』教師出示材料:公元780年,唐朝推行兩稅法……結果“賦不加斂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實,貪吏不誠而奸無所取,自是輕重之權,始歸于朝廷”。每戶負擔并未增加,但國家財政總收入增加,對戶口的掌握也更為準確,“天下便之”探究問題:根據上述材料,概括兩稅法的影響學生討論并回答A 簡化稅收明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B 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課堂總結』構建本課知識體系『拓展探究』結合教材P48“問題探究”,結合課文資料,談談你對兩稅法利弊的認識?利:(1)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有利于減輕人民的負擔,有利于改變貧富不均的現象,緩和社會矛盾。(2)兩稅法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3)由“舍地稅人”到“舍人稅地”方向發展,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4)兩稅法以貨幣為主要征稅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弊:(1)兩稅制下土地合法買賣,土地兼并更加盛行。(2)長期不調整戶等,兩稅稅額不斷增加,農民負擔加重『典題練習』完成相關練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