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課題 第17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 課型 新授課 第幾課時 一課時課時教學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和列強侵華的史實,認識到清末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為探索國家出路的努力,理解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文獻史料和地圖史料,構建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和列強侵華相互聯系的時空框架,生成救國探索與侵略加劇的整體畫面,提升時空觀念的歷史核心素養。3.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史料探究,正確理解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對推動中國社會的積極作用,培養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并通過史料歸納中國各階層在探索國家出路的不同做法,對比思考不同階級對國家出路的探索,通過史料分析各階層失敗的原因是時代與階級的局限性,培養唯物史觀。4.正確認識到列強侵略之下中國人民為挽救國家存亡的努力,感受近代中國人為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而展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家國情懷。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晚清社會階層探索中國出路的史實: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列強對中國主權的侵略:中日甲午戰爭的影響。2.教學難點理解分析太平天國運動與洋務運動的階級局限性。教學方法與手段 講授法討論法史料分析法使用教材的構想 本課是《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五單元第17課,分為四個子目內容: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瓜分中國的狂潮。四個子目內容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二是西方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劇。而國家出路探索的失敗和列強侵略的加劇,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社會矛盾而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進一步將中國社會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基于這樣的梳理,我將本課主題定為“光榮的徒勞”,在梳理基礎知識之上,引導學生探究何為“光榮”?何為“徒勞”?又為何而“徒勞”?從而明確各階層的努力和局限性,以及侵略戰爭使得中國民族危機進一步加重。課時教學設計流程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課堂變化及處理【導入新課】19世紀下半葉,隨著西方主要國家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列強用槍炮逐漸把中國周邊的國家變為其殖民地,中國邊疆也不斷出現危機。此時的中國人沒有放棄抵抗,雖然中國一次又次遭受侵略的凌辱,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使這段屈辱的歷史不至于完全只是黑暗。今天我們就將追隨著先驅們的腳步,來回顧這段屈辱的歷史與中國各階級為探索國家出路所進行的“光榮的徒勞”。教師:從這五個字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段歷史中先輩們做出的探索是非常光榮的,但從歷史的結果來看卻是徒勞的。那么他們為何會徒勞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第17課的學習。【新課學習】 課前自主學習教師:布置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知識任務,并幫助學生小組完成。(設計意圖:這部分的基礎知識學生在初中基本已經學習過,所以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基礎知識的梳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講解重點知識(預設):幫助學生完善學案的時空坐標:提問:我們需要先找出本課的重大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那么將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起止時間進行標注:2.太平天國運動的背景: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得出關鍵的歷史信息。3.洋務運動的背景及目的:根據教材“學思之窗”的關鍵信息:可以剿發逆,可以勤遠略得出背景和目的。4.《馬關條約》的內容及危害引導學生依據內容及所學知識逐條分析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在基礎知識完成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梳理本課的知識框架:因為鴉片戰爭引發了中國社會的太平天國運動,又因為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促使地主階級開始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在洋務運動的過程中,我們的邊疆出現了危機,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來的侵略,比如左宗棠收復新疆、劉銘傳擊退法軍等,但最終洋務運動沒有使得社會實現真正的富強,所以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慘敗,引發了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機但同時也要看到民族意識的覺醒。(設計意圖:通過構建本課的知識結構圖,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課中合作探究教師:我們從這些知識中可以看出,在面對列強侵略的時候,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都進行了探索,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徒勞”的?,F在我們就回到最初的主題:光榮的徒勞,一起探討“光榮”與“徒勞”。教師:各小組進行合作,完成學案上的探究一與探究二。(設計意圖:這部分是探究內容是本課的重點,在梳理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深度學習,理解這段歷史的“光榮”與“徒勞”。)【探究一】“光榮的徒勞”——“光榮”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以下材料,提取歷史信息:材料一:太平天國堅決拒絕不平等條約……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革命精神。 ——羅爾綱材料二:這次侵臺戰爭中,日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侵臺日軍近4.9萬人,隨軍夫行2.6萬多人,戰死者4600余人,負傷者約2.7萬人。侵臺日軍死傷的人數比甲午中日戰爭中死傷的人數多了近一倍。 —虞和平、謝放《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材料三:在中國內江外海之利幾被洋人占盡之時,中國宜購造輪船,運糧攬貨,以濟公家之用,略分洋商之利……土貨多銷一分,即洋貨少銷一分。教師總結:那么從這三則材料你能看到它們的共同點嗎?或者你覺得他們的“光榮”體現在哪里? (展示材料四與材料五)材料四:太平天國與清王朝的對抗是一場異常嚴酷的階級斗爭……對滅亡的恐懼,對勝利的渴望,迫使各集團不同程度的借鑒先進,促使各派政治力量開始分化,從不同營壘中走出的開明之士不約而同地邁開了走向新時代的步伐,開始了順應歷史方向的新競爭。教師引導提問:材料反映了什么歷史信息?教師補充:在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人物中,比如維新變法運動中的康有為,金田起義常被他借來作為迫使皇帝變法的力量,這是反襯促進革新。再比如辛亥革命的孫中山,他自覺接受天平天國運動反清的正面影響和因爭權奪利而導致失敗的反面教訓。這說明雖然天平天國運動失敗了,但是它對中國社會的政治進程依然有促進作用。教師展示PPT中的材料五信息,引導學生分析材料信息。教師總結: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洋務運動破產,但它們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咎骄慷俊肮鈽s的徒勞”——徒勞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提取信息:材料一: 戰敗無可置疑地證明了滿人無力應付時代的挑戰,自強運動那種表面的現代化,無法使江河日下的統治獲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國主義危機產生了瓜分中國的危險。——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引導學生分析材料二的相關信息:教師:從這些思想中可以看出,小農向往平等,但又常常造成不平等。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們找不到一條取代封建制度的路,最終又回到了封建制度。反封建的人無法洗凈自己身上的封建東西,這是最大的歷史悲哀。引導學生分析材料三的相關信息:教師歸納:從上述兩則材料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太平天國運動還是洋務運動,他們最終徒勞的原因都是因為時代與階級的局限性,未能領導中國走上一條真正民主富強的道路。在甲午戰敗之后,民族意識覺醒,中國又進行了維新變法與辛亥革命,遺憾的是也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歷史推著人民繼續前進,經歷了新文化運動的民主科學,最終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歷史證明,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最終實現了民族獨立,在正在為民族富強而奮斗。下面我們通過一個視頻再次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教師:前途漫漫,唯有奮斗,我們也更加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終將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生思考為何是“光榮的徒勞”,進入新課的學習。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本部分的時空坐標與基礎知識的梳理。學生回答: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邊疆危機、甲午中日戰爭、瓜分狂潮。學生: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階級矛盾激化。背景: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目的:維護清朝的統治學生觀看PPT展示,梳理本課的知識脈絡并識記。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依據材料分析理解“光榮”與“徒勞”?!獙W生展示小組成果——(預設):學生:太平天國運動維護國家主權學生:臺灣人民進行反割臺斗爭學生:洋務運動抵制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入侵。學生歸納材料信息,闡述“光榮”的表現:都在努力為國家而抗爭。(預設)學生: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的政治起到了推動作用。學生分析材料信息:洋務運動對民族資本主義起到了誘導作用。洋務運動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綜合歸納: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學生歸納:“徒勞”體現在未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學生展示小組成果:體現了太平天國運動中的保守思想:君權神授、三綱五常、政治等級森嚴。學生提取歷史信息:認為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技術遠遠不夠。結論:受到階級的局限性,只能學習西方的技術,保留封建制度。學生觀看視頻,體會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 本部分知識梳理預設12分鐘。本部分學生合作探究預設8分鐘。引導學生分析“光榮”的表現,預設用時8分鐘引導學生分析“徒勞”的表現及原因,預設用時10分鐘課時達標檢測設計項目 檢測內容當堂達標檢測 1.太平天國時期提出《資政新篇》,鎮壓太平天國的李鴻章、曾國藩等發起了洋務運動。這種殊途同歸的歷史現象反映了當時的中國( )A.已經開始了全面的近代化歷程 B.向西方學習以擺脫危機的發展趨勢C.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向西方學習 D.兩個政權都推動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2.劉亞洲上將指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哀,民族之痛,但我認為,它同時還是民族之幸。因為在這場戰爭之后,一個奇妙的瞬間誕生了。在這個瞬間里,歷史向古老的中國打開了另外一扇門?!弊髡咭庠趶娬{甲午中日戰爭A.宣告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破產 B.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仁人志士開始進行制度探索 D.促使中國認清其所處的國際地位3.甲午戰爭時期,日本制定輿論宣傳策略,把中國和日本分別包裝成野蠻與文明的代表,并運用公關手段讓許多歐美輿論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體甚至宣稱,清政府戰敗“將意味著數百萬人從愚蒙、專制和獨裁中得到解放”。對此,清政府卻無所作為。這反應了( )A.歐美輿論宣傳左右了戰爭進程 B.日本力圖變更中國的君主政體C.清朝政府昏庸不諳近代外交 D.西方媒體鼓動中國的民主革命4.刪書衙是太平天國建都天津后下設的一個機構,其主要職責是刪改《論語》《孟子》《中庸》《詩經》《禮記》《春秋左傳》等古籍中與太平天國教義不一致的內容,但依舊保留三綱五常等儒家倫理觀念。其主要目的是( )A.反對清王朝統治的思想基礎 B.構建與政權相適應的意識形態C.消除民眾對儒家的盲目崇拜 D.擴大基督教教義在中國影響力課時教學設計尾頁板 書 設 計 為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而奮起反抗“光榮” 推動社會的發展的“徒勞” 未改變中國社會的性質,民族危機加重 時代與階級的局限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