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秋人教八上生物【期中期末】讀背提綱(重難點全覆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秋人教八上生物【期中期末】讀背提綱(重難點全覆蓋)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動物的主要類群
重要概念梳理
一、腔腸動物
1. 生活環境:大多數種類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蟲等:少數種類生活在淡水中 , 如水螅。
2.主要特征: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輻射對稱:身體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的體形。
輻射對稱意義:便于感知周圍環境中來自各個方向的刺激,從各個方向捕獲獵物、進行防御。
3. 典型代表動物——水螅
【教材圖片解讀】
捕食 觸 手 卷曲的刺絲
獵物
外胚層 構成水螅身體的外層細胞
消化腔 食物在其內被內胚層細胞消化 芽 體 長成小水螅后,就會從母體上脫落
下來,獨立生活(此為出芽生殖)
圖 B5-1 水螅的縱切面示意圖(教材 P5)
4. 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海蜇經加工后可以食用。
(2)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物質可堆積構成珊瑚礁。
二、扁形動物
1.生活環境:大多數種類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如華枝睪吸蟲、血吸蟲、絳蟲;少數種類自由生 活,如渦蟲。
2. 主要特征:身體呈兩側對稱(左右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兩側對稱意義:使運動更加準確、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動物捕食和防御。
3. 典型代表動物——渦蟲
【教材圖片解讀】
具有感光作用 眼 點
口食物進入和食物殘渣排出的通道
顏色較淺腹 面— 圖B5-2
咽 管狀,伸出口外進行捕食
一 腸消化食物
渦蟲結構示意圖(教材P6)
與寄生生活相適應的特點:(1)消化器官很簡單,有的甚至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靠獲取寄主體 內的養料生活;(2)生殖器官特別發達。
2 生物學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
4. 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寄生的種類能引起人和動物患病。例如: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流行的血吸蟲病是由日本血吸 蟲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蟲有兩個寄主:中間寄主——釘螺,終末寄主——人)。
三、線形動物
1. 生活環境:有些是自由生活的,如秀麗隱桿線蟲;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農作物的體內, 如蛔蟲、蟯蟲、鉤蟲、絲蟲、線蟲等。
2. 主要特征: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3. 典型代表動物——蛔蟲
【教材圖片解讀】
圖 B5-3 蛔蟲結構示意圖(雌蟲)(教材P8)
其他特征
(1)身體呈圓柱形。
(2)寄生生活:寄生在人的小腸里。
與寄生生活相適應的特點:①體表有角質層,起保護作用;②消化管結構簡單,腸僅由一層細胞組 成;③生殖器官發達,生殖能力強;④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只能靠身體的彎曲和伸展緩慢地 蠕動。
4.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寄生的線形動物使人和動物患病。預防蛔蟲病要注意個人飲食衛生,管理好糞便。
(2)自由生活的秀麗隱桿線蟲是人類研究遺傳、發育、衰老等過程的重要實驗動物。
四、環節動物
1.主要特征: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2. 代表動物:蚯蚓、沙蠶、蛭等。
3. 典型代表動物——蚯蚓
【教材圖片解讀】
環帶 比其他體節厚,與生殖有關 圖 B5-4 蚯蚓(教材P9)
其他特征
(1)體形:身體呈長圓筒形,由許多相似的環形體節構成。
(2)環帶:與生殖有關,距離身體前端較近。
(3)運動:身體分節,使軀體運動靈活,靠剛毛和肌肉的配合使身體蠕動。
背記本 3
(4)呼吸:依靠濕潤的體壁呼吸(體壁可以分泌黏液,使體表保持濕潤;體壁密布毛細血管)。
呼吸過程:氧氣溶于體表的黏液里,然后進入體壁的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 血管由體表排出。
(5)消化:腸壁有發達的肌肉,腸可以蠕動,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
4.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優良的蛋白質飼料,中藥地龍。
(2)沙蠶:魚、蝦、蟹的食餌。
(3)蛭: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質——蛭素,可提取蛭素用于生產抗血栓藥物。
五、軟體動物(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
1.主要特征: 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2. 代表動物:河蚌、扇貝、文蛤、縊蟶、石鱉、蝸牛、烏賊、章魚等。
3. 典型代表動物——縊蟶(雙殼類)
【教材圖片解讀】
具有保護作用 貝殼 外套膜 作用 (包裹)著,其分泌物可 (柔軟的身體)形,成貝殼 (具有保)護
呼吸器官鰓
排出水,食物殘渣、二氧化碳等廢物出水管 隨之排出,即與排出殘渣、呼吸有關
入水管 一 足 運動器官
吸入水,食物顆粒和氧氣隨之帶 入體內,即與攝食、呼吸有關
圖B5-5 縊蟶的內部結構(揭開部分外套膜)(教材P12)
4.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水產養殖,食用,藥用(石決明、海螵蛸),裝飾品,有害(釘螺)。
六、節肢動物(最大的動物類群)
1. 主要特征: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2.代表動物:昆蟲綱——蝗蟲、蜜蜂、瓢蟲、蝴蝶、蚊、蠅等;多足綱——蜈蚣、馬陸等;蛛形綱— 蜘蛛、蝎子等;甲殼綱——蝦、蟹等。
3. 典型代表動物——蝗蟲 【教材圖片解讀】
運動中心
容納內臟器官 腹部 胸 部 頭 部負責感覺和攝食
觸角 一對,分節,感覺器官(嗅覺、觸覺作用)
單眼 三個,辨別明暗
復眼 一對,由許多小眼組成,在視覺上起主要作用
位于胸部,兩對,適于飛行 翅 口器 攝食
中足 前足
用于呼吸,位于胸、腹部 氣門 足位于胸部,三對,分節,善于跳躍
圖 B5-6 蝗蟲示意圖(教材P15) 其他特征: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
外骨骼可以保 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 止 體 內 水 分 蒸 發。
昆蟲需要定期蛻皮(脫去外骨骼)的原因:外骨骼會限制昆蟲的發育和長大。
4 生物學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
4. 昆蟲的基本特征: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等等。
5. 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食用(蝦、蟹),藥用(蜈蚣、蝎、蟬蛻),傳粉(蜜蜂、蝴蝶),科研(果蠅),傳播 疾病(蚊、蜱、螨)。
七、魚
(一)動物的分類
按照動物體內有無脊柱可將動物分成兩類: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無脊椎動物:身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例如: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 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
脊椎動物: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例如: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哺乳 動物。
(二)魚
1. 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 調作用游泳。
2. 代表動物
海洋魚:帶魚、大黃魚、鯊魚、石斑魚、鯧魚等。
淡水魚:“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鯉魚、鯽魚等。
3. 魚與水生生活相適應的特點
(1)體形:呈流線型,減少在水中運動時遇到的阻力。
(2)體表:常常有鱗片覆蓋,鱗片表面有黏液,起保護作用,黏液還可減少在水中運動時遇到的 阻力。
(3)運動: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提供動力, 鰭的協調作用維持平衡,決定方向。)
(4)呼吸:呼吸器官是鰓(圖B5-7), 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呈鮮紅色),鰓絲 鰓蓋 中密布毛細血管,使魚適于在水中進行氣體交換。 鰓絲 呼吸過程:水從魚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
細血管;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就從毛細血管滲出,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 圖 B5-7
緣排出體外。
4. 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與人類關系:魚類養殖業和捕撈業都是國家的重要產業,千百萬人以漁業為生;為人類提供了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融入人類的文化。
現狀:由于長期過度捕撈和水污染等原因,魚類的生存面臨嚴重的威脅。
保護:國家對漁業生產實行以養殖為主的模式;禁止在禁漁區、禁漁期進行捕撈;禁止使用小于 最小網目尺寸的網具進行捕撈。
八、兩棲動物
1. 主要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 皮膚可輔助呼吸。
背記本 5
2.代表動物:蟾蜍、青蛙、大鯢(娃娃魚)、蝶螈等。
3. 典型代表動物——青蛙
(1)青蛙的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有尾,無四肢。
(2)青蛙:水陸兩棲,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無尾,有四肢。
【教材圖片解讀】
眼睛
短小,可支撐身體 前 肢—
鼻孔呼吸時氣體的通道 鼓膜 可感知聲波
后 肢發達,趾間有蹼,既
能跳躍也能劃水 圖B5-8 青蛙的形態特征(教材P25)
其他特征
①呼吸:主要靠肺呼吸,但肺結構簡單,不發達。皮膚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濕潤的皮膚里密布毛 細血管,也可進行氣體交換,以輔助肺呼吸。
②生殖:卵生,卵產在水中,并在水中完成受精過程。
4.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捕食農田害蟲,如青蛙、蟾蜍;藥用,如蟾酥。
5.數量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1)人類的亂捕濫殺;(2)環境污染;(3)水域面積縮減。
九、爬行動物(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
1.主要特征: 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2.代表動物:鱉、龜、蛇、鱷、蜥蜴等。
3. 典型代表動物——蜥蜴,適于陸地生活的特征
(1)頭后有頸,因此頭可靈活轉動,便于在陸地上覓食和避敵。
(2)四肢:短小,能貼地面迅速爬行。
(3)皮膚:干燥,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既可保護身體又能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
(4)呼吸:用肺呼吸。肺較發達,能滿足蜥蜴在陸地上對氧氣的需求。
(5)生殖:將受精卵產在陸地上,受精卵較大,卵內養料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有堅韌的 卵殼保護。生殖和發育可以擺脫對水環境的依賴。
4.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可以食用,可以入藥,保護林木、農作物,有時也會危害人類。 十、鳥
( 一 )鳥
1. 主要特征: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2.鳥喙的特征與鳥的食性相適應,鳥足的特征與鳥的生活環境相適應。
6 全品學練考教師用書 生物學八年級上冊人教版
3. 鳥與飛行相適應的特點
【教材圖片解讀】
背記本 7
鳥的外形
呈流線型,減少 飛行時的阻力
鳥的翼和羽毛 前肢變成翼(飛行
器官),翼上生有 大型羽毛
鳥的胸肌
發達,利于牽動兩 翼,產生飛行動力
胸骨一
鳥的骨骼
輕、薄、堅固,長骨中空, 可減輕體重。胸骨上有龍骨 突,可附著發達的胸肌
圖 B5-9 鳥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教材 P32)
圖B5-10 鳥體內的氣囊(教材P33) 視覺:發達,有些能在疾飛中捕食。
消化:食量大,消化能力強,可為飛行提供充足的營養;直腸短,排便迅速,可減輕體重。 循環:心跳頻率快,運輸氧和營養物質的能力強。
4. 鳥的生殖:卵生,卵表面有堅硬的卵殼,起保護作用。
5.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農林害蟲的天敵;可食用;可觀賞;是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的重要因素。
(二)動物的分類
按照動物的體溫是否恒定可將動物分為兩類: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
恒溫動物:體溫不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包括鳥和哺乳動物。
體溫恒定的意義:增強了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擴大了動物的分布范圍。
變溫動物: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包括無脊椎動物、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
十一、哺乳動物
1. 主要特征: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
2. 體毛:有很好的保溫作用,對哺乳動物體溫恒定有重要意義。
3 . 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動物攝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強了對食物的消化
能力。
【教材圖片解讀】
門齒
門齒 適于切斷食物
臼齒 適于磨碎食物
兔的牙齒 狼的牙齒
(牙齒的分化與食性相適應。兔為植食性動物,牙齒只
有門齒和白齒的分化;狼為肉食性動物,犬齒發達。) 圖B5-11 兔、狼的牙齒(教材 P38)
4.生 殖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 神經系統:發達,能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對環境的復雜多變及時作出反應。
6. 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有益:可食用;是人類得力的助手,如導盲犬、警犬、軍馬等。
(2)有害:鼠類猖獗會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有時還會傳播疾病。
[總結]空中飛行的動物:昆蟲(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鳥、蝙蝠(哺乳動物)。
易錯概念辨析
1. 腔腸動物有內胚層和外胚層,即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
2.具兩側對稱體形的動物比具輻射對稱體形的動物更高等。
3. 蚯蚓的運動不僅靠剛毛完成,還要靠體壁肌肉的收縮與舒張。
4. 并非所有的軟體動物都有貝殼,但所有的軟體動物都有外套膜。
5.蝗蟲的氣門是氣體進出的通道,類似于人的鼻孔。蝗蟲進行氣體交換的部位是氣管。
6. 節肢動物不都是昆蟲,但所有的昆蟲都屬于節肢動物。
7. 在水中生活的動物并非一定用鰓呼吸,如鯨用肺呼吸,水螅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 8.并不是所有的鳥都能飛行,如鴕鳥、企鵝不能飛行。
9.青蛙的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可進行氣體交換;鳥呼吸時,氣體交換的部位在肺,氣囊只輔助呼 吸,并不進行氣體交換。
10. 雖然爬行動物也有牙齒,但牙齒的分化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特征。
第二章 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重要概念梳理
概述: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們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動,都是動物的行為。 動物的行為常常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運動。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身體結構。
一、動物的運動
1. 運動系統的組成
運動系統主要是由骨、關節和肌肉組成的。骨與骨之間通過關節等方式相連形成骨骼,附著在 骨骼上的肌肉稱為骨骼肌。
2. 關節:由關節頭、關節窩、關節囊、關節腔構成。
3. 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組成。
【 教材圖片解讀 】 關節腔 關節頭、關節窩和關節囊 圍成的空隙。含有滑液 可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 使運動靈活 關節頭 關節囊 結締組織,包繞著 整個關節,內外都 有韌帶,增強關節 的牢固性 關節窩 關節軟骨 減 少 骨 與 骨 之 間 的 摩 擦 , 使 運 動 靈 活
圖 B5-12 關節示意圖(教材 P43)
肌肉中間較粗的 部分,縣有收縮 和舒張的作用
肌腹肌腱
圖B5-13 已除去部分皮膚的雞翅(教材 P43)
8 生物學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
4. 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
(1)運動的產生: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于是軀體的相應部 位就會產生運動。
(2)肌肉的協作:一組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改變位置,而不能將骨復位,骨的復位要靠另一組 骨骼肌的收縮牽拉,可見與骨連接的肌肉中,至少有兩組相互配合完成運動。如屈肘和伸肘動 作(圖B5-14)。
肱二頭肌收縮
肱三頭肌舒張
圖 B5-14 屈肘動作(左)和伸肘動作(右)
(3)各系統的協調配合: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的 調 節;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4)在運動過程中的作用:骨相當于杠桿,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提供動力。
5.運動的意義:有利于動物尋覓食物、躲避敵害、爭奪棲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 二、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根據功能不同將動物行為分為: 取食行為、防御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領域 行為、社會行為等。
2. 根據行為獲得的途徑將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2)學習行為: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3)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區別與聯系
類別 先天性行為 學習行為
區別 形成 生來就有的 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生長過程中形成的
獲得途徑 由體內遺傳物質所決定 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
適應性 適應相對穩定的環境 適應不斷變化的復雜環境
進化趨勢 無脊椎動物的主要行為方式 動物越高等,學習行為越復雜,學習能力越強
行為方式 簡單 復雜
行為意義 有一定局限性 更有利于動物生存
舉例 蜘蛛結網 老馬識途
聯系 學習行為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形成的
三、社會行為
1 . 特征: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 體中還形成等級。舉例:螞蟻、蜜蜂的分工,狒狒群體的“等級”制度,獅子群體合作捕食,等等。
2. 意義:許多弱小的動物靠群體的力量更易獲得食物和抵御天敵的侵襲,有效保證物種的繁衍。
3.動物的通訊:一個動物群體中的某個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 種行為反應,這種現象叫作通訊。
4.群體中的信息交流方式:聲音、動作、氣味(尿液、昆蟲的性外激素)等。
背記本 9
5. 生物與環境的統一:由于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生物 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易錯概念辨析
1. 骨≠骨骼。骨是指單塊的骨,骨骼是由多塊骨組成的整體。
2.并不是所有動物的運動都需要骨的參與,如無脊椎動物的運動就沒有骨的參與。
3. 骨骼肌兩端一定附著在不同的骨上,運動至少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完成的。
4.有些先天性行為不是動物一出生就會表現出來的,而是動物發育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如繁殖 行為。
5.先天性行為會伴隨動物一生,而學習行為可能會因為環境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6. 營群體生活的動物不一定具有社會行為,例如麻雀、魚群等。
7.信息交流是在同種動物之間進行的。當同類聽到、看到、聞到同伴發出的信息時,能夠引起一 定的反應,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
8.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里才有。
第三章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重要概念梳理
1. 維持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的概念: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 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作生態平衡。
破壞生態平衡:人為捕殺某種動物,或者隨意引進某種動物,都會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
2.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動物攝取的有機物,有的參與構成動物的身體, 有的在它們體內經過分解釋放能量,供給生命活動需要,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質;動 物的遺體或糞便經過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這些物質
可以被生產者利用。可見,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3. 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動物在采集花粉、汲取花蜜或取食果實、種子時,無意中起到了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的作 用。舉例:(1)靠動物傳粉的花叫蟲媒花,它有一系列吸引媒介動物的特點(如花冠大而鮮艷、 有芳香氣味),媒介多為昆蟲,如蜂、蝶、蛾等。(2)某些植物的果實上帶有小刺,適于鉤掛在動 物身上,如蒼耳、鬼針草等。
易錯概念辨析
1.生態平衡不是一種絕對平衡,而是一種動態平衡。各種生物的數量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處在 不斷變化之中。
2.動物對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只是起促進作用,而不是起決定作用。沒有動物,物質循環仍可 進行,只不過物質循環的速度會變慢。
3.不要誤以為只有分解者才能分解有機物,生產者、消費者也能通過呼吸作用把有機物轉變為簡 單的無機物。
4.不要誤認為對人類有益的動物在自然界中才有作用。對人類有害的動物也是食物鏈或食物網 中的一個環節,在自然界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控制好它們的數量即可,不必“趕盡殺絕”。
10 生物學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
第四章 細菌和真菌
重要概念梳理
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1. 菌落: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
2. 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區別
菌落類型 細菌菌落 真菌菌落
大小 較小 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
形態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霉菌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
顏色 多為白色 霉菌菌落有時能呈現紅、褐、綠、黑、黃等不同顏色
3. 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培養基(培養基中含有細菌和真菌生長繁殖需要的營養物質)。
(2)高溫滅菌(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中原有的細菌和真菌)。
(3)冷卻(防止高溫殺死接種的菌種)。
(4)接種(將少量細菌或真菌轉移到培養基上的過程)。
(5)恒溫培養(為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提供適宜的溫度)。
4.細菌和真菌種類多,分布廣泛。無論是在土壤中、水里、空氣中還是在動物、植物、人體內外都 有大量細菌和真菌存在。
5. 細菌、真菌的生存條件
基本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等。
特定條件:有些細菌的生活需要氧氣,有些不需要氧氣。
二、細菌
1. 細菌的發現者:荷蘭人列文虎克。
2. “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的成就
(1)通過“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2)發現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
3. 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1)細菌的形態特點:十分微小,用高倍顯微鏡或電鏡才能觀察到其形態。按外部形態不同可
分為:球菌、桿菌、螺旋菌。
(2)細菌都是單細胞的,每個細菌都是獨立生活的。
【教材圖片解讀】
部分細菌有該結構,有 助于細菌在液體中游動
背記本 11
沒有成形的細胞核,DNA 細菌屬于原核生物
細胞質
圖 B5-15
部分細菌有該結構,起保護作用, 通常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細胞膜
細菌結構示意圖(教材 P73)
4.細菌的營養方式:細菌沒有葉綠體,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并把有機物分解 為簡單的無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5. 細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6. 細菌能在自然界廣泛分布的原因
(1)細菌個體小:容易被各種媒介攜帶而擴散。
(2)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數量多。 (3)能形成休眠體——芽孢。
芽孢:在不良環境中 ,有些細菌在生長發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休眠體——芽孢, 芽孢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芽孢落在適宜的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
三 、真 菌
1. 酵母菌(單細胞真菌)
(1)形態:橢圓形。
(2)結構
圖B5-16
(3)生殖:出芽生殖(條件適宜時)。
2. 青霉(多細胞真菌):青霉的菌體是由許多細胞連接起來的菌絲構成的。 【教材圖片解讀】
孢子
生殖細胞,青綠色,成串著生在直立菌絲頂端, 呈掃帚狀。環境條件適宜時,發育成青霉
真立菌絲 白色,在營養物質表面向上生長 營養菌絲 深入到營養物質內部,吸收有機物
圖B5-17 青霉的結構圖(教材P77)
3. 蘑菇(多細胞大型真菌):蘑菇的菌體由菌絲構成。 【教材圖片解讀】
圖B5-18 蘑菇的結構圖(教材 P77)
12 生物學八年級上冊 人教版
4. 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的比較
比較項目 酵母菌 霉菌 蘑菇
不同點 個體大小 微小 稍大 比較大
結構 有明顯的液泡,單細胞生物 無液泡,菌體由菌絲構成,多細胞 生物
生殖方式 主要是出芽生殖,條件惡劣時進行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
相同點 結構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營養方式 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
5.與細菌相比,真菌、動物和植物的細胞里都有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與植物相比,真菌的細胞內沒有葉綠體,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異養型)。
6. 真菌的生殖:孢子繁殖(酵母菌在條件適宜時進行出芽生殖)。 四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 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腐生)
(1)腐生的細菌和真菌能夠把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物質,這 些物質又能被生產者 — — 綠色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細菌和真菌對于自然界中 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2)舉例:有些腐生細菌能使食品腐敗變質,有些霉菌會使食品、衣物發霉。
2. 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寄生)
(1)寄生的細菌、真菌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內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2)舉例
①由細菌引起的疾病:鏈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等。
②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手癬、足癬、玉米瘤黑粉病、小麥葉銹病、水稻稻瘟病、棉花枯萎病等。 3 . 與動植物共生
(1)共生:有些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們相互依賴,彼此有利,這種現象 叫作共生。
(2)舉例 ①地衣
②根瘤菌與豆科植物
③細菌與牛、羊等食草動物
④人腸道內細菌與人
背記本 13
五、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1. 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
(1)發酵在食品制作中的應用
食品種類 相關微生物 原理
饅頭、面包、酒 酵母菌 有氧:把葡萄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無氧:把葡萄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酒精
酸奶、泡菜 乳酸菌 無氧 把葡萄糖分解為乳酸
醋 醋酸菌 有氧 把葡萄糖或酒精轉化為醋酸
醬、醬油 霉菌 把大分子有機物轉化成小分子有機物
(2)制作米酒
操作步驟 目 的
將糯米浸泡一晝夜,淘洗干凈 去除雜質
將糯米蒸熟 高溫滅菌
用涼開水沖淋,冷卻到30℃ 防止高溫殺死要接種的菌種
將酒曲碾碎成粉末,撒在糯米飯上,攪拌均勻 接種
把糯米飯壓實 造成無氧環境便于發酵
在糯米飯中間挖一個凹坑,淋上一些涼開水 為酵母菌提供充足的氧氣和水,使其在開始時可以快速繁殖
把容器蓋好 隔絕空氣,造成無氧環境便于發酵;防止雜菌落入造成污染
將容器放在溫暖的環境中 為酵母菌發酵提供適宜的溫度
2. 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
(1)防腐原理: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和繁殖。
由于細菌、真菌的生存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有機物等條件,所以可以采用高溫處理、低溫保 存以及減少食品中的水分等方式保存食品。
(2)食品保存的方法舉例
原理 保存方法 舉例
抑菌 脫去食品中的水分,防止細菌、真菌的生長 脫水法 干蘑菇
曬制與煙熏法 臘肉、熏肉
腌制法 咸魚
滲透保存法 果脯
低溫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冷凍或冷藏法 冷凍肉類、冷藏新鮮蔬菜
采用真空包裝隔絕空氣抑制細菌或真菌的生長 真空包裝法 袋裝肉腸
殺菌 高溫消毒并防止與外界細菌、真菌接觸 罐藏法 各種罐頭
加熱殺滅細菌 巴氏消毒法或高 溫短時間加熱法 袋裝牛奶、 盒裝牛奶
用防腐劑中的有效成分殺滅細菌、真菌 防腐劑法 醬油、果醬
14 生物學 八年級上冊 人教版
3. 細菌、真菌與疾病防治
(1)利用抗生素治療疾病。如:青霉產生的青霉素,可以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
(2)生產轉基因藥物。如:利用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
4. 細菌與清潔能源和環境保護
(1)生產清潔能源——甲烷:在無氧環境下,甲烷菌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氫,與二氧化碳結合 生成甲烷。
(2)環境保護:在有氧情況下,一些細菌能利用污水和廢水中的有機物生存,使有機物進一步分 解,使污水或廢水得到凈化。
易錯概念辨析
1. 同一個培養基上可以長出多種菌落,但一個菌落只有一種細菌或真菌。
2. 高溫滅菌處理應在接種之前進行。
3.細菌和真菌雖然分布廣泛,但并不是所有環境中都有細菌和真菌。
4.有些細菌雖然相互連接成團(如葡萄球菌)或連成長鏈(如鏈球菌),但每個細菌彼此都是獨立 生活的。所有的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5. 莢膜和鞭毛屬于細菌的特殊結構,有的細菌有,有的則沒有。
6.青霉的顏色是由孢子的顏色決定的,孢子青綠色使青霉呈現綠色。它的菌絲一般不含色素,是 無色的。
7.孢子≠芽孢,孢子是生殖細胞,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
8.并不是所有的細菌和真菌都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只有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才屬于分解者。
9. 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現象不一定就是共生,也可能是寄生。
10.并非所有的細菌都是有害的,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如可以用細菌凈化污水、保護環 境等。
11.抗生素不是萬能的,抗生素只能治療某些細菌性疾病。另外,抗生素使用不當還會產生一定 的副作用,對人體健康不利。
第五章 病毒
重要概念梳理
1. 病毒的發現
(1)19世紀末,俄國科學家伊萬諾夫斯基在研究煙草花葉病病因時,發現了比細菌還小的病原 體——“濾過性病毒”。
(2)其他科學家在研究動物的口蹄疫病時,證明了口蹄疫也是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
(3)20世紀初,科學家首次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煙草花葉病毒是一種桿狀顆粒。
2. 病毒的大小:比細菌小得多,只能用納米來表示其大小,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背記本 15
3. 病毒的分類
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根據寄生細胞的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
(1)動物病毒: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病毒,如流感病毒、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型冠 狀病毒等。
(2)植物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等。
(3)細菌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的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等。
4. 病毒的結構和繁殖
煙草花葉病毒 腺病毒 大腸桿菌噬菌體
圖 B5-19
(1)結構:結構簡單,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2)繁殖: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寄主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
[注]①病毒離開活細胞后,通常會變成結晶體。當外界環境條件適宜時,病毒便侵入活細胞, 生命活動就會重新開始。
②病毒是生物,最主要的生命特征是能繁殖。
5. 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有害: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如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艾滋病、肝炎、手足口病、新型冠 狀病毒感染、口蹄疫、禽流感、煙草花葉病等。
(2)有益
①利用病毒制造疫苗,通過接種疫苗可以預防小兒麻痹癥、口蹄疫、禽流感等疾病。這些疫苗 就是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的或無毒的病毒。
②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③基因工程:讓某些病毒攜帶動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進入受體細胞,來達到轉基因或基因
治療的目的。
易錯概念辨析
1. 病毒雖然不具有細胞結構,但仍屬于生物。
2.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噬菌體。大腸桿菌是一種桿狀細菌,而大腸桿菌噬菌體是寄生在大腸桿 菌中的病毒,也稱為細菌病毒。
16 生物學八年級上冊 人教版
第六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第一章 根據生物的特征進行分類
重要概念梳理
一、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1. 植物的分類
(1)分類依據: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結構特征。
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被子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
(2)植物的主要類群
背記本 17
孢子植物 植物
種子植物
2. 動物的分類
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
苔蘚植物:有莖、葉,無根,根為假根 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
裸子植物:種子無果皮包被
單子葉植物:子葉一片,平行脈 被子植物(種子有果皮包被)
(1)分類依據: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
(2)動物的主要類群
動物
無脊椎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
脊椎動物: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哺乳動物
3. 其他生物的分類
(1)分類依據:生物的特征。
(2)舉例:根據不同真菌形態結構的特征,可以將真菌分為酵母菌、霉菌等類群。
二、從種到界
1. 生物分類依據: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
2. 生物分類目的: 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 界、門、綱、目、科、屬、種
3. 生物的分類等級:大一 →小
(1)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最近。
(2)分類單位越小,所含物種越少,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親緣關系越近;反之,分類單位 越大,所含物種越多,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親緣關系越遠。
4. 科學的生物命名法——雙名法
(1)瑞典植物學家林奈在《自然系統》這本書中正式提出科學的生物命名法——雙名法。
(2)生物學名組成: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二部分是種加詞,種加詞后面還應有命名者的姓名,有 時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
易錯概念辨析
1. 每個種里只有一種生物,但不是只有一個生物。
2. 種是最小的、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3. 品種≠物種:品種不是分類單位。家畜、家禽及栽培植物中有許多不同的品種,雖然形態上不 同,但可以雜交,因此屬于一個物種。
第二章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重要概念梳理
1. 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內涵與關系
2. 我國的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植物:我國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的種數僅次于巴西和哥倫比亞,居世界第三位;我國是裸子植物最 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我國特有裸子植物:銀杏、銀杉、金錢松、水杉等)
動物:魚、鳥和哺乳動物的種數都位于世界前列。
3. 基因多樣性為遺傳育種提供了寶貴的遺傳資源
利用基因多樣性改良物種的實例:美國培育出的抗大豆萎黃病的優良品種;袁隆平院士培育出 的雜交水稻。
易錯概念辨析
1. 生物多樣性側重的是“多”,而“多”指的是生物種類、基因、生態系統三個層次。 2.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而不是每個個體是一個基因庫。
第三章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重要概念梳理
1. 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 不少動植物種類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
2. 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
(1)亂砍濫伐;(2)亂捕濫殺;(3)環境污染;(4)外來物種的入侵。
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1)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2)遷地保護:將某些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瀕危動物繁育中心等進行保護和管理。
(3)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植物的種子庫、動物的精子庫等。
(4)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和文件。
(5)全球合作:加入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
易錯概念辨析
1.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護 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2.對人類有害的生物≠沒有價值:不要誤認為對人類有害的生物就不需要加以保護。如果將對 人類有害的生物趕盡殺絕,就會破壞生物的多樣性。
3.保護生物多樣性≠禁止開發和利用: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只是 反對盲目地、掠奪式地開發和利用。
18 生物學 八年級上冊 人教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肇州县| 澄迈县| 和林格尔县| 抚宁县| 钦州市| 彩票| 常德市| 黑水县| 武胜县| 聂荣县| 武清区| 平顺县| 屯留县| 刚察县| 沅江市| 尚义县| 长垣县| 杭锦后旗| 德昌县| 家居| 新蔡县| 渝中区| 虎林市| 巴彦县| 盐山县| 辽源市| 南丹县| 永登县| 个旧市| 奉新县| 原平市| 渝北区| 嘉荫县| 砚山县| 武乡县| 龙井市| 寻乌县| 大新县| 衡南县|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