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做有夢想的少年》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引導學生認識到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的緊密聯系,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培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熱情。 健全人格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夢想觀念,認識到夢想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 1 責任意識 :讓學生明白作為新時代的少年,肩負著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使命,培養學生的擔當精神,勇于面對困難和挑戰 教學 重點 夢想的重要性; 如何做有夢想的少年 教學 難點 結合個人夢想與時代脈搏 教學過程導入 《龍騰》這首歌曲由王一博傾情演唱,旨在為中國奧運健兒們加油鼓勁。它傳遞了對運動員們的殷切期望,希望能夠激勵他們在賽場上突破自我,勇敢追求夢想,在巴黎奧運會上實現自己的抱負。讓我們同為他們加油,期待他們超越極限,圓夢賽場! 思考:結合材料說明這首歌對運動員們有何啟示 授新課 議題一:追逐夢想 北宋名臣范仲淹自小發奮讀書,5年間和衣而睡,晝夜苦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千古傳頌。 毛澤東17歲立大志,”發奮讀書,尋求救國真理,帶領勞動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周恩來少年時曾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并為之付出努力,深受人民的愛戴。 思考:結合材料分析什么是夢想 提示: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 新聞鏈接:2024年7月30日,在萬眾矚目的巴黎奧運會乒乓球賽場上,24歲的中國選手孫穎莎與王楚欽以卓越的表現,攜手為中國軍團斬獲了本屆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在這場緊張激烈的混雙決賽中,面對實力強勁的朝鮮對手,孫穎莎與王楚欽憑借默契的配合、精湛的技術以及堅韌不拔的斗志,最終以4-2的優異成績勝出,實現了中國乒乓球隊在奧運混雙項目上的歷史性突破,這也是我國在該項目上的首枚奧運金牌。消息傳來,舉國歡騰,人們紛紛為這對年輕小將的出色表現點贊,他們的勝利不僅為中國乒乓球隊再添輝煌,更為全國億萬觀眾帶來了無盡的喜悅與自豪。 思考:看完圓夢巴黎,大家有什么感想 提示:夢想能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 材料分享:為了實現夢想,魏詩卉從小就努力學習,成績優異她不僅在文化課上名列前茅,還注重身體素質的鍛煉時刻保持著良好的體能。在高考中,她憑借著優異的成績成功進入了軍校。 '導彈女神”,獲此殊榮的魏詩卉并沒有因此而滿足。她的目標更加遠大,她希望能全面超越西方強國,在國際科技舞臺上讓中國的科技實力登上珠穆朗瑪峰。這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對國家科技發展的無限熱愛,讓她成為了國內外矚目的科研領軍人物之一。 思考:依據材料分析,夢想對我們和整個人類有何重要作用? 提示:人類需要有夢想,因為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進步和發展。 習近平說:你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歷史使命和機緣,當代青少年要把握歷史機遇,選擇正確道路報效國家。 思考:青少年的重要主題是什么? 提示: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主題。 探究與分享: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含年立志,一生追夢。袁隆平的童年是在動蕩的戰爭年代度過的,在顛沛流離中,他親眼見到路邊的餓殍,十分痛心。讓大家吃飽飯,成了袁隆平的人生志向。考大學時,他說服父母:“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最終,他如愿進入農藝系。在大學學習期間,他決心要改造農村,為農民做點實事。就這樣,袁隆平選擇了與農業相伴一生把“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畢生事業,為中國人端穩自己的飯碗作出了杰出貢獻。 閱讀并分享:袁隆平的故事給了你什么啟示 提示:志向是人生的航標,是奮斗的原動力。少年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 知識小結:為什么要有夢想?(夢想的重要性)(P17、P16藍字) ①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會有希望。 ②人類需要有夢想,因為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 ③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主題。 ④只有每個人都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議題二:勇敢追夢 蘇翊鳴,單板滑雪運動員,從小開始練習滑雪,確立了參加奧運會的夢想。他給習近平寫信時說到:出生在一個強大的祖國、成長在一個最好的時通過自己的刻苦訓練,努力拼搏,實現自己的奧運夢,感到很幸運。代, 蘇翊鳴的成績與自信,源于其背后強大的祖國。體育承載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祖國體育健兒以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為祖國爭光,為奧運增輝,為書寫體育強國逐夢奮進新篇章而奮斗。 思考:結合材料,分析蘇翊鳴勇敢追夢的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提示:(1)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樹立遠大志向。 材料分享:導彈作為衡量國家軍事實力的標尺,其背后離不開導彈專家的辛勤付出,他們是國家軍事力量的守護神。從錢學森到于敏,眾多先輩將畢生精力奉獻給國防,其中,錢學森增強了導彈的威力,而魏詩卉則提升了導彈的精準度。她在制導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發出橢圓彈道,解決了我國長達五十年的技術難題。2022年,魏詩卉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這不僅是對她個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對她為我國導彈事業所作貢獻的認可。至今,她仍堅守在導彈研發領域,不斷為我國的制導理論注入新的活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魏詩卉的事跡激勵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她的精神將永遠照耀著我國導彈事業的發展之路。 思考:新時代,對少年的夢想提出怎樣的要求 提示: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緊扣時代脈搏。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前景,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屬于未來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長的力量……對于生活我又充滿了夢想,充滿了渴望。”這首小詩啟示我們( C ) ①有夢想,就會有希望 ②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都是通過想象實現的 ③每個人都要勇于追夢,勤于圓夢 ④夢想能反映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讓生活更有色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列寧說:“在任何的童話中,都有現實性的成分。”這告訴我們( A ) ①現實是夢想的基礎 ②夢想即使實現不了,也能引導方向 ③夢想與現實是平行線,永遠無法相交 ④夢想常常會被現實打敗,我們不需要有夢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不到34歲的唐勝杰,成為執行空間站任務最年輕的航天員。唐勝杰從小就立志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成為第三批航天員隊伍中的一員后,他刻苦訓練,經歷了從身體到精神的磨煉,從耐力到專業知識的提升,最終圓夢航天。唐勝杰的事跡啟示當代中學生( B ) ①要從小學習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 ②迎接挑戰,把握機遇,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③應順其自然,無須努力,等到一定年齡夢想自然會實現 ④要編織人生夢想,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