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設計5.2 多細胞生物的結構層次(第1課時)一、教學目標1.生命觀念:通過對完整綠色開花植物體的觀察,描述組成植物體的各種器官。2.科學思維:初步具備一定的觀察植物體結構的能力,嘗試進行徒手切片的操作,較為熟練的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植物體組成的學習,體驗自然、關愛生命;通過練習徒手切片,逐步養成耐心細致、不怕失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共同觀察植物體組成的活動,逐步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2.教學難點: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三、教學設計思路本節教學的整體設計思路是從宏觀到微觀,再由微觀到宏觀。首先,引導學生從宏觀上觀察整株植物,認識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通過實物觀察或多媒體展示,讓學生直觀感受植物體的整體結構。接著,逐步深入到微觀層面,探討這些器官是如何由不同的組織構成的,以及組織又是如何由細胞分化形成的。最后,再將微觀認知提升到宏觀層面,讓學生理解植物體的整體結構層次,即細胞→組織→器官。考慮到七年級學生年齡小,偏重于感性認識,設計思路中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驗觀察。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如觀察校園內的植物、家庭種植的花卉等,幫助學生建立對植物體的直觀認識。同時,設計一系列實驗活動,如觀察植物根尖結構、葉片的徒手切片等,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加深對植物體組成的理解。具體設計思路是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或視頻,如春天的植物園、盛開的花朵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新課“植物體的組成”。實物觀察或多媒體展示:展示一株完整的植物,讓學生指出并說出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小組觀察不同種類的植物,討論它們的外形差異和共同特點。練習徒手切片,制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裝片。觀察葉片的結構,結合課本插圖和填表練習,識別出葉片的組成組織及其功能。討論植物器官在生活中的應用,如根的吸收功能、莖的運輸功能等。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設計一些選擇題、填空題或簡答題,檢驗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讓學生觀察并記錄家中種植的植物的生長過程,思考并討論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如何在生長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四、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學過程【新課導入】你注意過公園里的桃樹和地上茁壯生長的蒲公英嗎?從外形上觀察,它們的差異很大,但是構成桃樹和蒲公英的結構層次是基本相似。【新課學習】學習目標1: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1.情境導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組成生物體的眾多細胞不是雜亂地堆積在一起,而是經過分裂和分化,形成了形態和功能各不同的組織,那么,這些組織如何進一步構成結構復雜的生物體呢?2.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在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綠色開花植物體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6種器官,其中根、莖、葉是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是生殖器官,通過下面的實驗,你將進一步了解器官是由哪些結構組成的。引導學生回顧完整綠色開花植物的6大器官,并分類。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嘗試說出以下食物食用的是哪個器官。引導學生思考器官是由哪些結構組成的?學習目標2:觀察葉片的結構1.介紹實驗材料和用具:新鮮的葉片、馬鈴薯的塊莖、葉永久切片、清水、滴管、刀片、毛筆、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培養皿、顯微鏡等。2.練習徒手切片:展示圖片,引導學生回答大多數植物細胞生長過程中,變化最明顯的是:液泡。(1)把馬鈴薯的塊莖切成長約1cm,寬約0.5cm,高約3cm的長方體小塊,以此小塊作為支持物。把新鮮的葉片切成小的長方形,夾在馬鈴薯小塊的切縫中。(2)左手捏緊夾著葉片的馬鈴薯小塊,右手拿著沾水的刀片,向自己的身體方向連續水平斜向拉切。注意: 左手拇指要低于食指,以防被刀片劃破。(4)用濕潤干凈的毛筆把切下的薄片輕輕刷到盛有清水的培養皿內。(5)在培養皿內挑選最薄的材料,用毛筆挑起,放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切片。試一試:還能用什么其他方法切割葉片,得到很薄的觀察材料?3.觀察葉片的結構:(1)把制成的臨時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葉永久切片,對照5-13,辨認構成葉片的細胞大致有幾種形態,它們各分布在什么位置。(1)把觀察和分析的結果填寫在表5-1中。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P114的討論題:(1)葉片是由哪幾種組織構成的?它們在結構與功能方面各有哪些特點?(2)通過實驗與觀察,分析器官與組織之間的關系,你還能列舉其他實例來說明嗎?通過觀察可以發現,葉片的上、下表面各有一層排列緊密的扁平細胞,這些細胞能保護葉片內部的結構,是保護組織。葉片內有排列整齊的長圓柱形的細胞和排列疏松、形狀不規則的細胞,這些細胞能夠制造和儲存有機物,是營養組織。葉片的葉脈里有許多管狀的細胞,能夠運輸水、無機鹽和有機物,是輸導組織。葉脈里還有一些細長的細胞,具有支持作用,是機械組織。4.構建器官的概念:師生共同歸納構建:器官是由是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課堂總結】1.器官: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2.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種器官。3.徒手切片【課堂練習】1.(2024·黑龍江雞西·模擬預測)營養繁殖是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下列屬于營養器官的是(D )A.花 B.果實 C.種子 D.莖2.(23-24七年級下·河北石家莊·開學考試)植物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以下各項均不屬于植物器官的是(C)A.馬鈴薯和藕 B.白菜葉和菊花C.蘋果果皮和番茄果肉 D.大豆和玉米3.(23-24七年級上·陜西商洛·期末)下列結構中,屬于營養組織的是( B )A.葉表皮 B.番茄果肉C.莖內的導管 D.甘蔗皮4.(22-23七年級上·河南商丘·期中)“蘋果”被稱為“記憶之果”,蘋果的果肉屬于( C )A.保護組織 B.分生組織C.營養組織 D.輸導組織5.(23-24七年級上·四川成都·期末)絲瓜是夏季餐桌上的“常客”,幼嫩的絲瓜果實常常用于清炒或煲湯,而成熟干枯的絲瓜果實內部的網狀纖維(維管束)——“經絡”,可用于刷碗或沐浴。這里的“經絡”主要是( D )A.保護組織 B.營養組織C.分生組織 D.輸導組織【板書設計】第5章生物體有相似的結構層次第2節多細胞生物的結構層次(第1課時)1.器官: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2.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種器官。3.徒手切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