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課前復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新民主主義革命1指導思想2開始標志3領導力量4發展歷程5取勝法寶7中國革命兩個步驟及關系9勝利成果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特點及意義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新中國成立及意義毛澤東思想及意義社會性質歷史任務現狀資本道路走不通第二課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2.2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革命(1949—1956)在艱辛探索中前進社會主義建設(1956—1978)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記住過渡時期的時間,理解并記住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能背會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意義。(重點)能背會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貢獻。(重點)能說出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的成就。1、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2、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3、社會主義改造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4、中共八大的地位、時間和貢獻5、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6、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教訓和意義閱讀課本,找出相關內容。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新中國成立時,全國5億人口,人均口糧200公斤/年;工業基礎幾乎為0,外匯儲備為0,產業工人1000萬,合格工程師僅有4萬人;全國80%的人口為文盲,每年培養的小學生只有67萬;全國森林覆蓋率僅有8.7%,北方部分地區甚至僅有5%。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的是一個一窮二白、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工業幾乎等于零,糧食不夠吃,通貨惡性膨脹,經濟十分混亂。【思考】1.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嗎?2.面對此情此景,中國人民最迫切的任務是什么?不是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一、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1、過渡時期(1949—1956) P25 d1時間: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總路線總任務:“一化三改” :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改造手工業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農業生產合作社三大改造公私合營贖買政策改造方式改造對象(3)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2、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國家國際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主導性因素。國營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個體01020403一、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一、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3、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意義(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意義)1 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2 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3 在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的歷史課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自主探究聯系國際形勢,此時的中國應如何開啟社會主義建設?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1、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P28 d1(1)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后,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歷史課題?“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答案×(2)遵循的原則 P28 d1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馬列主義同中國的第二次結合)P28【相關鏈接】馬列主義同中國的第一次結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P25 d1)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1956--1976)2. 指明方向:黨的八大(1)最重要貢獻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明確提出了黨和全國人民在新形勢下的主要任務,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主要矛盾(3)主要任務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發展社會生產力, 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3.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取的的成就:工業方面: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方面: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3.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取的的成就:(1)基礎設施方面: 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2)科教方面: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有重要影響的大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紅一號衛星第一輛自產的“解放牌”汽車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3、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取得的成就工業方面: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方面: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基礎設施方面: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科教方面: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成就中的中國民族精神 P29相關鏈接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1960年,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7年,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1970年,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回看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發展歷程1840年1919年1949年1956年底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前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艱難探索適合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建設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4、探索中的曲折 P29 d4大躍進大煉鋼鐵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堅持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來辯證地看待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的曲折,不能全盤否定。雖然經歷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嚴重曲折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一個結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 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一個飛躍一個肯定雖然經歷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3)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意義知識總結:標志性事件對比社會進程標志性事件鴉片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五四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辛亥革命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確立1.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近代史開始2.新民主主義革命結束,社會主義革命開始4.舊民主主義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5.實現從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偉大飛躍,根本上改變社會發展方向7.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轉變,進入社會主義社會3.中國結束2000多年封建君主專制6.完成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偉大最深刻社會變革8.實現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偉大飛躍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1949-1956)在艱辛探索中前進(1956-1978)1.過渡時期時間總路線和總任務2.過渡的歷史必然性標志意義3.社會主義改造完成1. 嶄新的歷史課題新的歷史課題借鑒2.黨的“八大”最重要貢獻主要矛盾主要任務3.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成就曲折意義實質練一練到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這一制度的確立( )①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②徹底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的統治③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④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條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①③符合題意。②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1954年中共溫州地委出臺意見,要求辦好101個農業生產合作社,至1957年秋收前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達到總農戶數的22%。然而,因為時間緊、任務重,新辦的一批農業合作社中出現盲目貪多、管理混亂、浪費嚴重等問題,部分地方出現強迫命令、侵犯農民利益等問題,干群關系緊張。從中可以看出( )①當時的農業發展狀況不適合社會主義改造 ②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③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 ④先進的生產關系一定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新中國成立后,曾有一段時間全面學習蘇聯建設經驗,但毛澤東很快感覺到不能照搬蘇聯的做法。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對每個方面的闡述,幾乎都要談到蘇聯和斯大林的錯誤,都要談到應當吸取的教訓。黨的八大之后不久,毛澤東又發表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探索社會主義建設作出重要理論貢獻。這個艱苦探索過程( )①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的相結合②為進一步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奠定了基礎③避免了蘇聯的錯誤,帶領中國走向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④表明無需吸取其他國家經驗來服務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