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區域發展之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區域發展之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

資源簡介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
區域發展之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
考點1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
1.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
利用 方向 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實例
利用 自然條件是區域發展的[1] 基礎 四大古代文明發祥地都位于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
利用 不同區域對自然條件的利用存在差異 ①自然條件優越,但利用不充分,區域發展水平仍然很低,如孟加拉國;②自然條件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依靠其社會資源發展成為發達、富裕的國家,如日本
改造 遵循自然規律,謀求[2] 人地和諧 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歷經兩千多年仍在發揮作用
違背自然規律,雖然在短期內能夠獲得經濟效益,終究會出現環境問題 美國大面積開墾中部大平原,破壞了草原植被,土壤風蝕嚴重,出現“黑風暴”
自然條件只是區域發展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交通運輸、科技水平、對外開放程度等社會經濟條件對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也起重要作用,有些情況下,社會經濟條件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2.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
(1)自然資源是區域發展的[3] 物質基礎
①不同發展階段,影響區域發展的自然資源種類不同。
發展階段 影響較大的自然資源
農業社會 [4] 土地 資源
工業社會 礦產資源
②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自然資源豐富程度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礎。
③自然資源的種類和儲量區域分布與組合[5] 極不平衡 。
不同歷史時期自然資源對產業布局的影響
歷史 階段 農業社會 工業社會 后工業化社會
對自然 資源依 賴程度 強 較強 減弱
主要 資源 氣候、土地、 水、生物 礦產資源 后天性資源(如人工合 成原料、信息網絡等)
自然資 源對產 業布局 的影響 自然條件比較好(如地形平坦、氣候溫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農業文明才得以形成和發展 礦產資源對資源性產業和工業布局有著決定性影響。礦產資源的儲存狀況和交通運輸的便利程度是影響產業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資源在地區發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資源的地位上升;產業布局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逐漸減弱;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與產業布局的影響日益弱化
(2)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①過度依賴礦產資源,會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
②礦產資源[6] 貧乏 ,可利用其他資源,促進經濟發展。
自然資源的特點對人類開發利用的啟示
(1)數量的有限性:在資源開發利用時,要合理規劃,適度開發,循環利用。
(2)分布的不平衡性:因地制宜。
(3)資源間的聯系性:注意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
(4)利用的發展性:提高科技水平,挖掘開發潛力。
情境1 塘河臺田生態系統
浙江瑞安濱海塘河臺田生態系統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一種典型的臺田(堆土成臺,挖溝為渠)農業系統,位于溫州大羅山南面濱海平原。下圖示意浙江瑞安塘河臺田生態系統景觀。
分析該地發展塘河臺田生態系統的主要目的。
【提示】結合該地的自然條件分析。
情境2 “資源詛咒”
豐富的自然資源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詛咒”而不是“祝福”。乍得石油探明儲量豐富,過去直接用原油出口換取外匯,目前社會經濟卻發展緩慢,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從而陷入了“資源詛咒” 。
(1)分析乍得陷入“資源詛咒”的原因。
【提示】結合材料和乍得自身的發展狀況分析。
(2)分析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的關系。
【提示】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
命題點1 自然環境與區域發展
1.[2023海南地理卷,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魯藏布江流域河谷深切,相對高差約6 000米,有些山谷出口形成了較大規模的沖(洪)積扇。當地居民因地制宜,依山而居,開墾農田、飼養牲畜(下圖)。
利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居民在該地定居生活的原因。
命題拓展
雅魯藏布江流域深切河谷谷底常出現大片草地的原因主要是
A.氣溫高,蒸發量大 B.地表終年濕潤
C.全年降水均勻 D.地表沙石覆蓋
命題點2 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
2.[2022福建地理卷,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為了提高貴州省高原峽谷喀斯特地貌區多種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某科研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太陽能熱水器(下圖),新增了帶有出水孔的反射鏡面面板、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等。
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結合新型太陽能熱水器的新增設計,分析其如何提升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
文字信息
圖中信息
命題拓展
為進一步提升當地資源的利用率,還可以
①按季節調整反射鏡面面板角度,提高太陽能利用率 ②增大出水孔的孔徑,提高收集水量 ③加大雨水接水板的傾角,提高收集水量 ④加大雨水接水板的面積,提高收集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點2 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
1.生態脆弱區
(1)概念:指生態系統抗干擾能力弱、易于[1] 退化 且難以恢復的地區。
(2)主要分布:分布在干濕交替、[2] 農牧交錯 、水陸交界、森林邊緣、沙漠邊緣等地區。
(3)面臨的主要問題:生態系統穩定性較差,土地易退化,主要表現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蝕、土壤[3] 鹽堿化 、土壤肥力下降等。
(4)我國生態脆弱區
我國不同地區的土地退化現象
(1)風蝕荒漠化: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如我國西北地區沙漠化。
(2)水蝕荒漠化:分布于濕潤、半濕潤地區,如我國東南丘陵紅色荒漠化、喀斯特地貌區石質荒漠化。
(3)鹽漬(堿)化:分布于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高、 不合理灌溉地區,如黃淮海平原。
(4)凍融荒漠化:分布于高原地區,如青藏高原。
2.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概況
①位置特征:位于農區與牧區的過渡地帶,也是[4] 半濕潤 地區與半干旱地區的過渡地帶。
②現象變化:氣候出現冷暖、干濕變化時,就會出現[5] 農進牧退 或牧進農退的現象。
(2)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
①降水量具有臨界性且變率大——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降水變率大,夏季暴雨[6] 集中 。
②多大風——大風多集中于冬春季節,地表易遭受大風侵蝕。
(3)土地退化的人為原因:過度開墾,[7] 過度放牧 ,不合理的開礦、樵采、道路建設等。
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3.北方農牧交錯帶土地退化的綜合治理
(1)綜合治理步驟
①首先應樹立生態脆弱區要以保護、恢復[8] 自然環境 為第一要務的觀念。
②其次應綜合運用生物、工程、經濟、社會等措施解決問題,實現人地和諧發展。
(2)綜合治理措施
措施 具體表現
優化[9] 土地利用 結構 ①從土地適宜性出發,宜農則農,宜牧則牧; ②合理利用水資源,發展集約化、高效、特色農牧業及農牧產品加工業
構筑防護體系 利用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 ①草地退化嚴重地區:采用灌草相結合的方式,適當人工補種植物,固沙防沙; ②黃土高原水蝕、風蝕嚴重地區: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
以地養地,[10] 自然 恢復 選擇部分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人工種植高產牧草,解決牲畜食草問題,從而使退化的草場通過休牧得以自然恢復
調整牲畜結構和數量 ①控制牲畜數量在草場承載力范圍內; ②調整牲畜結構,減少山羊等對草場破壞嚴重的畜種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
控制人口過快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口、資源、環境[11] 協調發展
常見生態環境問題成因及治理措施
(1)常見生態環境問題成因
生態環境問題 自然原因 人為原因
水土流失 土質疏松;多暴雨;地表植被覆蓋率較低;地面起伏大,沖刷力強 破壞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坡地開墾等
荒漠化 氣候干旱;大風日數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質沉積物;全球變暖,蒸發旺盛 過度農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水資源利用不當;工礦開發、居民點和道路建設時不注意環境保護等
濕地萎縮 氣候變干,蒸發加強;沉積物長期積累 圍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環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等
森林破壞 氣候異常,生物演化 濫伐森林,毀林開荒,商業性伐木,居民燒柴等
生物多樣性減少 物種有出現、演化和消亡的過程 亂砍濫伐,生物生存環境遭破壞;過度捕獵等
(2)常見生態環境問題的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 具體表現
工程措施 農業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興建水利設施(打壩淤地,建水庫、水電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蓄洪區、蓄清排渾、加固堤壩等
生物措施 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秸稈還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護區,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動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農業技 術措施 深耕改土、科學施肥、科學育種、輪作套種、地膜覆蓋、溫室栽培、噴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 建沼氣池、推廣省柴灶、以天然氣作燃料等
經濟措施 調整產業結構,如開展多種農業經營;發展農產品加工,工業由資源消耗型向高科技、節約型轉變;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等
政策措施 主要有開發性移民,投入資金、勞動力,城市規劃或旅游等
環保措施 發展生態農業、立體農業和環保產業,控制、治理環境污染,立法進行環境監督、管理、保護,提高環保意識,禁止破壞生態環境等
情境1 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有“綠色凈土”“北國碧玉”“中國最美草原”之美譽,是全國重點生態旅游開發區之一。但該地區原本平坦的蒼茫草原由于采煤變得坑洼不平,這對該地區的牧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下圖為呼倫貝爾某地的草原景觀圖。
(1)分析呼倫貝爾大草原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原因。
【提示】從氣候和人類活動方面分析。
(2)為應對呼倫貝爾大草原草場退化的情況,提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提示】主要從合理規劃生產方面分析。
情境2 林草復合經營
科爾沁沙地曾是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疏林草原,氣候變化及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當地生態環境嚴重失衡。自1949年以來,我國一直嘗試在科爾沁地區進行荒漠化治理,其中“兩行一帶”(兩行灌木之間種草)林草復合經營為一種比較理想的模式。下圖為科爾沁沙地植樹造林景觀圖。
簡述科爾沁地區通過“兩行一帶”林草復合經營模式治理荒漠化取得的社會經濟效益。
【提示】從就業、收入和經濟發展方面分析。
情境3 庫布齊沙漠
庫布齊沙漠位于黃河“幾”字彎南岸,曾經也是森林茂密、水草豐茂、牛羊成群之地,但不斷地經過人為破壞和自然演變,庫布齊沙漠成了我國第七大沙漠。近幾十年來,經過一代代人的不斷努力,庫布齊沙漠正由“沙逼人退”實現“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1)簡述庫布齊沙漠形成的人為原因。
【提示】要注意從人為原因方面分析。
(2)說明庫布齊沙漠由“沙逼人退”實現“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采取的措施。
【提示】結合生態環境問題的治理措施相關知識分析。
情境4 “黃土塬”
“黃土坡、黃土塬,溝里頭望不到外頭的天……”歌詞中的“黃土塬”是我國西北地區群眾對頂面平坦寬闊、周邊為溝谷的黃土堆積高地的俗稱。下圖為黃土塬地貌等高線圖。
(1)下圖為該地區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圖,推測圖中自然因素中的動力指的是什么因素。
【提示】結合黃土高原的氣候特點分析。
(2)分析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甲、乙、丙、丁各地應采取的措施。
【提示】結合等高線圖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命題點1 生態脆弱區的形成原因
[2021山東地理卷]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開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級階地的砂礫巖崖壁上(下圖)。崖壁最高達50 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 m高度之間,一般為2—3層。由于洞窟開鑿和長期自然作用的影響,洞窟所在崖體出現大量裂隙。據此完成1—2題。
1.洞窟開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夠
A.降低開鑿難度 B.減弱風沙侵蝕
C.減輕風化破壞 D.方便生活取水
2.與下層洞窟相比,對上層洞窟內壁畫的破壞影響更大的因素是
A.構造運動 B.太陽輻射
C.大氣降水 D.人類活動
命題拓展
指出現代大泉河對莫高窟保護的重要意義。
命題點2 生態脆弱區的治理措施
[2022海南地理卷]在治理吐魯番風沙的過程中,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克服各種困難,建設了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引種和收集荒漠區的植物,開展繁殖培育工作。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氣候等原因引種栽培失敗外,目前已成功引種栽培500多種植物。據此完成3—5題。
3.春季露天苗圃栽培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
A.大風 B.嚴寒
C.干旱 D.雨雪
4.引種栽培失敗的荒漠植物最有可能源于
A.哈薩克斯坦 B.沙特阿拉伯
C.阿根廷 D.蒙古
5.建設吐魯番沙漠植物園的主要目的是
①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進荒漠化防治
②繁殖培育觀賞植物,發展沙漠旅游業
③繁殖培育藥用植物,發展沙產業
④提取抗病耐寒基因,豐富青藏地區植物品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命題拓展
分析吐魯番原生植被多特有種的原因。
考點3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
1.資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轉型
(1)資源型城市
通常把因大規模開采[1] 自然資源 而興起,并以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加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城市,稱為資源型城市。
(2)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
(3)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形成
(4)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路徑
措施 意義 舉例
延長產業鏈,提升原有資源的利用價值 實施資源[2] 深度開發 ,延長資源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大慶油田在歷經近30年穩產、高產之后,于2003年開始產量下降。隨后,其城市經濟開始進入衰退期。大慶選擇了延長資源產業鏈,將油氣資源深加工作為城市轉型之路。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利用進口俄羅斯油氣資源,大慶重點發展石化產業
開發新的資源,培育新的[3] 主導產業 拓展開發可利用的自然資源類型,甚至延伸至人文資源范疇,培育新的主導產業 遼寧阜新市在煤炭資源枯竭之后,先依靠發展現代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業,吸納就業,然后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和煤化工產業,推動城市轉型
資源型城市面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
(1)面臨的問題
問題 原因 影響
產業結構單一 經濟發展過度依賴非可再生資源,對其他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充分 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差
資源綜合利用率較低 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資源利用率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對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產生負面影響
資源枯竭 對非可再生資源的長期開發 主導產業衰落,經濟增長緩慢,失業人口增多
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資源開發過程中缺少對環境的保護 高新技術產業等其他新興產業對環境質量要求高,不愿入駐,造成區域經濟活力不足
可能誘發地質災害 礦產資源開發對原有地形地貌破壞明顯,可能誘發山體開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 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2)應對措施
角度 具體措施
產業 促進經濟結構多元化;改造傳統產業,鼓勵和引進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如旅游業等);發展綠色產業,加強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科技 發展科技和教育,為企業產業轉型提供技術支持
交通 完善交通網絡
環境 資源枯竭型城市作為我國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地區,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資源型城市的綠色轉型。發展循環經濟是擺脫資源依賴的根本出路,要將循環經濟的技術和理念運用到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過程中,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循環產業集群,促進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
2.焦作市以煤炭為基礎的產業興衰
(1)焦作市煤炭產業的興起
(2)焦作市煤炭產業衰落的原因
3.焦作市的轉型之路
(1)轉型思路
利用優勢資源和條件,調整[4] 產業結構 ,培育新型主導產業。
(2)具體措施
措施 有利條件
推動工業[5] 多元化 發展 耐火黏土、鋁礬土等礦產豐富,水資源較充足
大力發展[6] 旅游業 獨特的地質地貌等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
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 農業生產條件較好,農產品品質優良
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分析思路
情境1 淄博“火出圈”
山東省淄博市陶瓷文化源遠流長。淄博窯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陶瓷制品享譽海內外,打破了“自古北方無好土,名瓷名窯出江南”的行業之咒。進入21世紀,淄博的陶土資源呈枯竭趨勢,亟須尋求產業轉型之路。2023年,淄博燒烤“火出圈”了,拉動了當地經濟增長。
(1)指出淄博陶瓷業擺脫發展困境的最佳措施。
【提示】從文創方面分析。
(2)分析淄博燒烤“火出圈”對淄博的有利影響。
【提示】從產業和城市知名度方面分析。
情境2 “汞都”轉型
萬山區隸屬貴州省銅仁市,2009年被列為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20世紀50年代,這里成為我國最大的集采礦、冶煉、科研于一體的汞工業基地,被譽為“中國汞都”。
東西部協作為萬山的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借助“東部市場+萬山產品”“東部研發+萬山制造”等發展模式,萬山區開發精深汞化工系列產品,建立了朱砂工藝產業園、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近年來,萬山還依托朱砂文化和自然山水,建立了萬山國家礦山公園。
(1)說出萬山區長期過度開采汞礦,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
【提示】主要從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方面分析。
(2)歸納萬山區實現轉型發展的成功經驗。
【提示】將所學知識與萬山區實際情況綜合起來分析。
情境3 石嘴山市的轉型
寧夏石嘴山市位于賀蘭山東麓,號稱“塞上煤城”,2008年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當地硅石(制作太陽能光伏板的原料)、草場資源豐富。近年來,該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成為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縮影。
(1)分析石嘴山市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
【提示】結合材料“塞上煤城”分析。
(2)推測最適宜石嘴山市轉型發展的產業。
【提示】結合材料“硅石”“草場資源”分析。
情境4 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伊春市
伊春市位于黑龍江省北部,素有“林都”之稱,是我國專業化林業資源型城市,也是我國重要的家具生產基地。目前已成為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
(1)分析伊春市的家具廠所屬的工業導向類型。
【提示】結合當地自然資源分析。
(2)分析伊春市最適宜轉型發展的產業。
【提示】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
命題點 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分析
[2020全國Ⅲ卷,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來西亞曾為世界最大的錫精礦生產國。自1986年開始實施工業化戰略,經濟持續數年高速增長,迅速進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20世紀80年代,該國錫礦資源枯竭,最大的錫礦坑積水成湖,周邊礦場廢置。自1990年起,利用該礦坑湖和廢置礦場,陸續建起集主題公園、高爾夫俱樂部及球場、酒店和度假村、購物中心和商業城、國際會展中心、高檔住宅區等為一體的休閑城。該休閑城成為聞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閑中心。下圖示意該休閑城的位置。
(1)說明廢置礦場和礦坑湖為建設該休閑城提供的有利條件。(6分)
(2)該休閑城定位高檔。從馬來西亞經濟發展背景出發,分析該休閑城主要的客源市場。(8分)
(3)該休閑城規模大,集休閑娛樂、體育、會展、購物、酒店、住宅等于一體。簡述這樣的模式對吸引消費者的作用。(4分)
命題拓展
分析從廢置礦場到旅游勝地的發展模式,為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發展提供的啟示。
方法技巧 荒漠化成因的分析思路
(1)自然原因:干旱背景下的環境脆弱地帶,當氣候進一步變干時,荒漠化就發展;反之,荒漠化就逆轉。
(2)人為原因
①根本原因:一是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二是人類活動不當,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②直接原因:過度樵采;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不合理開礦等。
方法技巧
1.森林的生態環境效應
2.沼澤濕地成因的分析方法
濕地的形成一般從濕地的補給(降水、冰雪融水等)和濕地的水分流失(蒸發、下滲、排水等)兩個方面分析,強調補給量大于水分流失量。如下圖所示:
熱點情境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新生
玻利維亞的波托西城(約20°S,66°W)因銀礦而生。154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安第斯山脈的里科山發現銀礦,隨后征用勞工大規模生產白銀。礦工們沒日沒夜地在惡劣的環境中勞作,800萬生命葬身于此。后來資源枯竭,這座城市被無情地放棄。1987年,因保存完好的磨坊、窯爐、水利系統等工業遺址,殖民建筑以及仍在運作的采礦井,波托西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探究設問 (1)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波托西城衰退的原因。
(2)為促進波托西城旅游業的發展,請設計合理的工業遺產旅游項目。
(2)參觀磨坊、窯爐,認識白銀的生產流程;泛舟于人工湖和引水渠,了解水利系統的作用;欣賞獨具西班牙風情的建筑;讓旅客換上礦廠裝備,到仍在運作的礦井下體驗采礦生活。
[2024江蘇揚州調研]資源枯竭型城市在轉型中面臨轉型模式的抉擇。延伸模式主要在原有產業基礎上延長產業鏈條;更新模式是擺脫對原產業的依賴,發展新產業;復合型模式是延伸模式與更新模式的結合,抵御風險能力更強。下圖為某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路徑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1.下列關于延伸模式與更新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A.更新模式對資金的需求較延伸模式小
B.延伸模式對原產業的依賴較更新模式小
C.更新模式可能會導致原產業人員大量失業
D.延伸模式發展的重心是資源開采
2.該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路徑首先考慮
A.產品與市場供需關系
B.資源開采技術的改進
C.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
D.資源開采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3.復合型模式在產業轉型中抵御風險能力更強,主要原因是
A.新興產業競爭力強
B.城市經濟實力增強
C.勞動力更豐富廉價
D.產業類型發展多樣
讀圖歸納 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分布圖的判讀
西北地區是我國荒漠化的典型地區,對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考查主要以荒漠化區域分布圖的形式為切入點,判讀荒漠化區域分布圖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明確圖示區域的地理位置。
(2)明確圖示區域自然條件、人類活動及荒漠化類型。
(3)根據圖示區域自然條件、人類活動解釋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我國西北地區,不同生產狀況下產生了不同的荒漠化問題,其具體的分布特點、防治措施也不相同。分析如圖所示:
典例 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
說出該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和農業土地利用類型。簡述沙地和旱地在生態環境治理中應分別采取的主要措施。
讀圖指導
[2024云南大理開學考試]塔里木盆地東部某干涸湖盆,在單一風向的強風作用下,風沙活動頻繁,對經過該區的公路危害嚴重。為防治沙害,當地建設了“阻—固—輸”結合型防沙體系(下圖),治沙成效顯著。據此完成1—3題。
1.據圖判斷,該地盛行
A.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東北風
2.在輸沙帶中平鋪礫石的目的是
①減小地表摩擦力 ②加大局部地區溫差
③減少水分蒸發 ④避免強風起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相較于“阻—固”防沙體系,采用該體系可
A.減小建設工程總量
B.降低技術難度
C.延長公路維護間隔時間
D.縮短施工時間
[2024廣東六校第二次聯考]自20世紀70年代至2013年底,我國開展了八次森林資源清查。20世紀80年代,受到林業開放政策的影響,南方部分林區森林資源消耗量大于增長量,出現“森林赤字”現象。20世紀90年代初,各地紛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開展科學造林行動,使森林資源逐漸恢復。下圖為這八次森林資源清查期間我國不同林種面積所占比例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
1.下列關于我國不同林種面積變化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用材林面積所占比例連續下降
B.特用林面積先增加后減少
C.第三次清查時薪炭林面積所占比例最大
D.防護林面積所占比例變化趨勢與用材林大致相反
2.20世紀80年代,南方部分林區出現“森林赤字”現象,其最有可能引發的生態問題是
A.酸雨 B.土壤重金屬超標
C.土地紅漠化 D.土壤鹽堿化
[2023黑龍江哈師大附中三模]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曾是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區,隨著煤炭資源的枯竭,與之相關的行業逐漸衰落。在政府的指導下,賈汪區立足實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2018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下圖為賈汪區轉型綠色發展各子系統評價結果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3.推測賈汪區在資源枯竭后轉型綠色發展的過程中,沒有
A.獲得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
B.大力發展旅游業等第三產業
C.淘汰產能落后、污染較大的企業
D.引進資源型企業
4.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原因有
①始終堅持以經濟促發展為前提、為首位
②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③協調好三次產業比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
④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2024福州質檢,21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階段性下切使得原有的河床高于洪水位,形成分布在河谷兩側的階梯狀地貌,稱為河流階地。位于江西省贛江階地上的H沙地面積較大且多年來保持穩定,高大的沙山分布其中,沙地的沙堆上廣泛分布著蔓荊灌叢,蔓荊植株矮小,葉片小、表皮厚,根系發達,枝條匍匐生長。下圖示意蔓荊灌叢沙堆景觀。
(1)從物質來源及動力條件的角度,闡述H沙地的形成過程。(6分)
(2)結合H沙地的自然特征,分析蔓荊灌叢對環境的適應性。(10分)
(3)H沙地一面臨江,三面被農田和村莊包圍。有的學者主張將沙地改造為林草地,你是否贊同?表明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5分)
或不贊同:沙地面積大,(1分)改造沙地難度大、成本高;(1分)多年來沙地面積穩定,對周邊農田和村莊威脅不大;(1分)南方沙漠生態系統獨特,應予以保護(或應保護原有的生態平衡);(1分)沙漠旅游可帶來經濟效益。(1分)
考點1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
[2024遼寧六校聯考]明清時期,位于蘇北沿海的兩淮鹽場(下圖)以潮灘上的蕩草為燃料、以鹽土和海水為原料煮鹽。由于黃河奪淮入海和海岸線變遷,該地鹽灶不斷“移灶就鹵”。據此完成1—2題。
1.根據新舊鹽灶的分布特點,可推知明清時期該地
A.入海泥沙增多 B.海水侵蝕加劇
C.地殼抬升加快 D.煮鹽技術提高
2.為充分利用廢棄的舊鹽灶,清代該地最適宜
A.擴大鹽業市場 B.增加堤壩高度
C.開挖引潮溝道 D.人工運輸鹽土
近年來東北地區部分糧食主產區的黑土地,從開發初期的“攥一把都能出油”變成了“大沙包、破皮黃,咋上肥料不長糧”。吉林省梨樹縣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的科研團隊,探索出玉米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播種技術,該技術成為全國知名的“梨樹模式”,為黑土地永續利用開辟出了一條道路,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據此完成3—5題。
3.東北黑土地“攥一把都能出油”的氣候原因是
A.降水較多,淋溶作用強
B.凍土發育,有機質不易流失
C.氣溫偏低,微生物活動弱
D.多大風天氣,枯枝落葉多
4. “梨樹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科技的發展 B.市場的擴大
C.環保的需要 D.政策的支持
5.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播種技術可以
A.延長作物生長周期 B.改善土壤結構
C.降低冬季土壤溫度 D.增加空氣濕度
6.[開放題/2024福州一檢,21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廣西鳳山縣處于云貴高原東南邊緣,巖溶地貌廣布,巖石裸露,河谷深切,地表水系少,地下水埋藏較深,土層薄,土壤保水性差。為徹底解決農村飲水問題,鳳山縣大力扶持群眾建設家庭地頭水柜(及時收集雨水和地表水的蓄水池)。地頭水柜工程適應性強,技術要求低,管理方便,適宜建設在有足夠匯水集流場所的地區。下圖示意廣西鳳山縣農民自建的家庭地頭水柜。
(1)說明當地水柜匯水集流效率高的地形地質條件。(7分)
(2)說明當地修建水柜對有效利用水資源的積極影響。(8分)
(3)有人建議在鳳山縣興建水庫替代水柜,你是否贊同?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6分)
或不贊同。投資大,居民點分散,適用性較差;(2分)占用大量耕地;(2分)巖溶地區,地質條件較差,地質災害隱患大。(2分)
考點2 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
[新角度/2024泉州質量監測]早期,為提升瑞士某河的排洪效率,蜿蜒河道被拉直渠化,改造成運河。后來,當地在運河邊農田中挖掘更寬闊的河道,在新河道中挖掘菱形溝渠,并借助洪水的作用和河岸植被的生長來改善河流生態條件,以促進河流自然修復。下圖示意該河段通水前后的河道形態變化。據此完成1—2題。
1.蜿蜒河道被拉直渠化帶來的影響是
A.下滲水量減少,洪水風險增大
B.河流生態簡化,生物種類減少
C.河道淤積增加,通航能力下降
D.水域面積擴大,氣候日趨濕潤
2.新河道中挖掘菱形溝渠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河水水位 B.加快河水流速
C.加強河水沖刷 D.加快曲流形成
[2023豫北名校聯考]盧特沙漠是伊朗著名的沙漠之一,部分區域存在流動沙丘,沙丘沙粒較細,會威脅經過流沙地的道路。借鑒中國風沙防治經驗,伊朗提出建立公路綜合治沙體系,其組成結構如下圖所示。在防風固沙帶建立前,先用油膜覆蓋技術對流沙進行固定,即在流動沙丘表面噴灑石油材料(碳氫化合物膠體,是煉油廠的副產品)。據此完成3—5題。
3. 路基兩側防風固沙帶寬度存在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沙丘位置 ②沙粒粒徑
③盛行風風向 ④沙丘含水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 與植被固沙相比,伊朗大量使用油膜固沙的優勢是
A.固沙面積大 B.持續時間長
C.生態效益好 D.固沙成本低
5. 在靠近路基的地面需鋪砌表面光滑的小卵石,其主要作用是
A.增大地表摩擦力,減小起沙風速
B.減小地表摩擦力,減少風沙沉降
C.固定路基旁流沙,防止掩埋路基
D.防止沙丘的活化,減輕風沙危害
6. [2023四川資陽模擬,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織女群島地處挪威海,原生植被以旋果蚊子草為主,其植株高80—120 cm,生物量多分布于植株上部。當地世世代代的漁民和農民將捕魚與精細耕作結合,形成半自然的景觀。20世紀60年代,織女群島停止耕作,旋果蚊子草大量繁殖,水土流失逐漸加劇,水鼠猖獗。下圖示意織女群島的位置。
說明織女群島停止耕作后土壤侵蝕嚴重的原因,并提出保護措施。
措施:引種適應性強的植被,豐富植物群落層次;(2分)人工捕捉或引入天敵,減少水鼠數量。(2分)
考點3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
[2024湖南株洲階段測試]冷水江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其轄區內的錫礦山街道曾是“世界銻都”。長期的粗放式開采導致錫礦山出現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同時,伴隨著礦產資源枯竭,錫礦山經濟發展乏力、人口外流、城鎮空間衰敗等問題凸顯。2013年湖南省政府將錫礦山納入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經過近十年的綜合治理,如今這片土地重獲新生。據此完成1—3題。
1.錫礦山被政府納入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失量大,經濟復蘇緩慢
B.工業遺址分布集中,利用價值高
C.環境污染嚴重,生態恢復難度大
D.礦區面積大,所占土地資源豐富
2.錫礦山治理過程中應更注重
A.土地利用與社區規模協調
B.礦區與周邊城鎮聯系協調
C.城鄉分布與交通建設協調
D.經濟發展與生態恢復協調
3.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后的錫礦山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是
A.實施表土復墾,發展農業
B.引進外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C.治理礦坑,發展水產養殖業
D.利用工業遺產,發展現代服務業
[2023浙江溫州適應性考試]甘肅省金昌市擁有豐富的銅、鎳等資源,有色冶金和化工為其傳統主導產業。為解決目前面臨的經濟效益下滑等問題,金昌市不斷尋找新出路。近年來,該市聚焦有色金屬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重點引進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光伏發電等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據此回答4—5題。
4.金昌市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有
①市場需求減少 ②資源儲量不足
③基礎設施落后 ④產品附加值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金昌市產業轉型中選擇重點引進的產業類型,主要考慮了該市的
①資源種類 ②產業基礎
③交通條件 ④勞動力數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開放題/2023河南開封聯考,11分]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湖南省資興市曾是有名的“煤都”,2009年被列為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近年來,該市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黑色經濟”向“綠色經濟”轉變。下圖為資興市2007—2019年三大產業產值及其占比統計圖。
(1)概括資興市第二產業的特征,并說出資興市產業結構變化的表現。(5分)
產業結構變化的表現:第二產業占比降低;(1分)第三產業占比升高。(1分)
資興市的東江湖水溫常年保持在8—13 ℃,水質長期保持國家飲用水一級標準。東江湖大數據中心采用湖水自然冷卻,成為目前全國最節能的綠色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可為整個湖南乃至華中、華南提供服務。
(2)說明東江湖大數據中心建設的有利條件。(3分)
資興市關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鼓勵能源、有色金屬等優勢企業技術改造,目前有色金屬固廢循環利用、微晶石墨等技術標準領跑全國。同時,資興市發揮東江湖獨特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食品特色產業,依托美麗的東江湖,全面實施“旅游+”和“+旅游”工程。
(3)簡述資興市產業轉型經驗對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的啟示。(3分)
綜合訓練
[2024重慶沙坪壩區校考]東北林草交錯區(如圖甲)是我國生態脆弱區之一,該地針對公路建設產生的工程創面生態修復困難等問題,在較干旱的區域采取了植生袋修復的方法(如圖乙)。植生袋內部填充有土壤和營養物質,具有透水不透土的過濾功能,不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長,且隨著時間推移,植生袋會愈加牢固。據此完成1—2題。
甲 乙
1.生態修復中采用的植生袋可
①攔水 ②保肥 ③防寒 ④抗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東北林草交錯區生態脆弱的成因有
①地勢起伏大,易發生水蝕
②氣候過渡區,降水季節分配均勻
③干濕過渡區,降水變率小
④距冬季風源地近,易受風力侵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江蘇無錫檢測]京西煤礦位于北京市西部,煤炭儲量豐富,具有低硫、低磷等特點,開采歷史悠久,產品供應國內外。2010年起京西煤礦逐步關停,到2020年北京已實現“零煤礦”。下圖為煤礦關停后該地區對原礦區土地利用規劃示意圖。讀圖回答3—4題。
3.京西煤礦逐步關停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資源瀕臨枯竭
B.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調整
C.地價昂貴,技術工人短缺
D.產品品質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4.依據規劃,該地區將
A.發展第三產業,加速產業轉型
B.大力發展技術導向型工業
C.進口煤炭,保證能源供應
D.大量遷出人口,改善生態環境
[新情境/2023哈爾濱學業質量監測]勺狀溝壑是黃土高原溝壑的一種,集中分布在黃土高原的西北部,東南部較少。勺狀溝壑發育于黃土坡面中上部,形態上呈現出頭大、尾細的特征,溝尾逐漸變細或消失于坡面上。讀勺狀溝壑示意圖,完成5—6題。
5.勺狀溝壑“頭大、尾細”的原因有
①溝頭黃土層疏松 ②溝頭流水侵蝕嚴重
③溝尾泥沙搬運能力弱 ④溝尾地表徑流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勺狀溝壑在黃土高原東南部較少的原因是東南部
A.人類活動少 B.降水量大
C.氣溫高 D.植被覆蓋率低
7.[2023武漢模擬,1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鎳廣泛應用于不銹鋼、動力電池、電鍍等行業,是全球重要的戰略資源。印度尼西亞鎳礦儲量居世界前列,以紅土鎳礦為主,多儲存于地表,可露天開采,但紅土鎳礦含鎳量較低,共、伴生礦多,較簡單的冶煉工藝處理后無法直接使用,其開發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我國鎳礦企業在生產冶煉技術、工藝裝備及工廠建設、生產過程綠色環保等方面具有綜合性的優勢,獲得印度尼西亞政府及企業的青睞。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鎳資源消費國,但90%以上的鎳需要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供應安全問題較為突出。下圖示意鎳的冶煉工藝流程。
(1)從經濟效益角度分析鎳精礦企業和鎳板、鎳豆企業的區位選擇差異。(8分)
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鎳精礦品位低,只有12%—20%,原料需求量大,而印度尼西亞為島國,陸路運輸成本較高,所以鎳精礦企業應當靠近原料產地布局,以減少運輸成本。鎳板、鎳豆品位為99.99%,品位很高,其冶煉需要大量電能,企業應當靠近能源供應地布局,以減少能源長距離輸送的損耗,節約成本。
(2)說明中國鎳礦企業的技術優勢對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意義。(4分)
中國勘探開采技術先進,可以減少對當地植被的破壞;中國的生產技術、工藝裝備先進,可提高鎳礦資源利用率,促進鎳礦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中國的鎳礦企業生產過程綠色環保,可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8.[實踐探究題/2023福建南平三模,18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封丘縣農耕區地處歷史上黃河多次泛濫地帶,在1964年以前,引黃灌溉不當導致土壤鹽堿化。為治理鹽堿化,該縣在試驗區實施井灌井排措施。試驗區地下70米內有三個含水層:第一含水層出水量較小,屬于微咸水,并順地勢流向下游區域;第二、三含水層出水量大,水質好。禹城市北丘洼是一個封閉型洼地,含水層厚且均為咸水。下圖示意黃河流域局部。
(1)與北丘洼比較,說明封丘試驗區地下水含鹽量較低的原因。(4分)
(2)分析大量引黃灌溉造成封丘縣農耕區土壤鹽堿化的原因。(8分)
(3)某校開展研究性學習,同學們就封丘試驗區兩種井灌井排方案(下圖)開展討論,得出方案1優于方案2的結論。試說明理由。(6分)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
區域發展之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
考點1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
1.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
利用 方向 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實例
利用 自然條件是區域發展的[1] 基礎 四大古代文明發祥地都位于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
利用 不同區域對自然條件的利用存在差異 ①自然條件優越,但利用不充分,區域發展水平仍然很低,如孟加拉國;②自然條件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依靠其社會資源發展成為發達、富裕的國家,如日本
改造 遵循自然規律,謀求[2] 人地和諧 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歷經兩千多年仍在發揮作用
違背自然規律,雖然在短期內能夠獲得經濟效益,終究會出現環境問題 美國大面積開墾中部大平原,破壞了草原植被,土壤風蝕嚴重,出現“黑風暴”
自然條件只是區域發展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交通運輸、科技水平、對外開放程度等社會經濟條件對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也起重要作用,有些情況下,社會經濟條件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2.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
(1)自然資源是區域發展的[3] 物質基礎
①不同發展階段,影響區域發展的自然資源種類不同。
發展階段 影響較大的自然資源
農業社會 [4] 土地 資源
工業社會 礦產資源
②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自然資源豐富程度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礎。
③自然資源的種類和儲量區域分布與組合[5] 極不平衡 。
不同歷史時期自然資源對產業布局的影響
歷史 階段 農業社會 工業社會 后工業化社會
對自然 資源依 賴程度 強 較強 減弱
主要 資源 氣候、土地、 水、生物 礦產資源 后天性資源(如人工合 成原料、信息網絡等)
自然資 源對產 業布局 的影響 自然條件比較好(如地形平坦、氣候溫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農業文明才得以形成和發展 礦產資源對資源性產業和工業布局有著決定性影響。礦產資源的儲存狀況和交通運輸的便利程度是影響產業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資源在地區發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資源的地位上升;產業布局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逐漸減弱;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與產業布局的影響日益弱化
(2)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①過度依賴礦產資源,會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
②礦產資源[6] 貧乏 ,可利用其他資源,促進經濟發展。
自然資源的特點對人類開發利用的啟示
(1)數量的有限性:在資源開發利用時,要合理規劃,適度開發,循環利用。
(2)分布的不平衡性:因地制宜。
(3)資源間的聯系性:注意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
(4)利用的發展性:提高科技水平,挖掘開發潛力。
情境1 塘河臺田生態系統
浙江瑞安濱海塘河臺田生態系統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一種典型的臺田(堆土成臺,挖溝為渠)農業系統,位于溫州大羅山南面濱海平原。下圖示意浙江瑞安塘河臺田生態系統景觀。
分析該地發展塘河臺田生態系統的主要目的。
【提示】結合該地的自然條件分析。
【參考答案】 改善水鹽運動,降低土壤鹽堿度。
情境2 “資源詛咒”
豐富的自然資源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詛咒”而不是“祝福”。乍得石油探明儲量豐富,過去直接用原油出口換取外匯,目前社會經濟卻發展緩慢,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從而陷入了“資源詛咒” 。
(1)分析乍得陷入“資源詛咒”的原因。
【提示】結合材料和乍得自身的發展狀況分析。
【參考答案】 工業基礎薄弱,石油加工能力不足;人才短缺,技術水平低;交通設施落后,運輸不便。
(2)分析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的關系。
【提示】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
【參考答案】 乍得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水平低,可以看出自然資源并不能決定區域發展,自然資源只是區域發展的物質基礎。
命題點1 自然環境與區域發展
1.[2023海南地理卷,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魯藏布江流域河谷深切,相對高差約6 000米,有些山谷出口形成了較大規模的沖(洪)積扇。當地居民因地制宜,依山而居,開墾農田、飼養牲畜(下圖)。
利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居民在該地定居生活的原因。
【參考答案】 相對于海拔較高的高原,深切河谷地勢較低,氣候較溫暖;(2分)山谷出口沖(洪)積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種植業發展;(2分)山坡與山麓有良好的天然牧場,發展畜牧業的條件優越;(2分)河流為沿岸的生產生活提供水源;(2分)河谷平原地勢平坦,利于生產建設活動的開展。(2分)
【解題思路】 青藏高原氣候高寒,但該地的深切河谷地勢相對較低,氣候較溫暖,適宜人類居住;山谷出口沖(洪)積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種植業發展;山坡與山麓草地廣布,發展畜牧業的條件優越;河流為沿岸的生產生活提供水源;河谷平原地勢平坦,利于生產建設活動的開展。
命題拓展
雅魯藏布江流域深切河谷谷底常出現大片草地的原因主要是( A )
A.氣溫高,蒸發量大 B.地表終年濕潤
C.全年降水均勻 D.地表沙石覆蓋
【解題思路】 雅魯藏布江緯度較低,河谷深切,形成干熱河谷,谷底氣溫高,蒸發量大,形成旱生草原植被,A對。
命題點2 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
2.[2022福建地理卷,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為了提高貴州省高原峽谷喀斯特地貌區多種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某科研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太陽能熱水器(下圖),新增了帶有出水孔的反射鏡面面板、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等。
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結合新型太陽能熱水器的新增設計,分析其如何提升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
【參考答案】 地處貴州省高原峽谷,日照時間較短,且陰雨天氣較多,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3分)該熱水器反射鏡面面板使太陽能集熱管背光一側獲得更多太陽輻射,提高太陽能利用率;(3分)喀斯特地貌區地面多裂隙,地表水易滲漏,該熱水器反射鏡面面板有出水孔,通過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接收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4分)
【解題思路】 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區的生態環境脆弱,地形崎嶇,降水多但地表水缺乏,陰雨天多,太陽輻射少,資源開發利用條件較差,影響經濟發展,因此技術創新、趨利避害是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對新型太陽能熱水器新增的帶有出水孔的反射鏡面面板、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等創新設計的分析,調用云貴高原區域環境特征等知識儲備,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反射鏡面面板設計能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出水孔、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可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文字信息
圖中信息
命題拓展
為進一步提升當地資源的利用率,還可以( C )
①按季節調整反射鏡面面板角度,提高太陽能利用率 ②增大出水孔的孔徑,提高收集水量 ③加大雨水接水板的傾角,提高收集水量 ④加大雨水接水板的面積,提高收集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題思路】 冬季加大傾角,夏季降低傾角,可提高太陽能利用率,①對;收集到的水量,主要取決于降水總量及雨水接水板的面積,④對;出水孔孔徑增大、接水板的傾角加大,主要提升的是雨水收集速度,②③錯。
考點2 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
1.生態脆弱區
(1)概念:指生態系統抗干擾能力弱、易于[1] 退化 且難以恢復的地區。
(2)主要分布:分布在干濕交替、[2] 農牧交錯 、水陸交界、森林邊緣、沙漠邊緣等地區。
(3)面臨的主要問題:生態系統穩定性較差,土地易退化,主要表現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蝕、土壤[3] 鹽堿化 、土壤肥力下降等。
(4)我國生態脆弱區
我國不同地區的土地退化現象
(1)風蝕荒漠化: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如我國西北地區沙漠化。
(2)水蝕荒漠化:分布于濕潤、半濕潤地區,如我國東南丘陵紅色荒漠化、喀斯特地貌區石質荒漠化。
(3)鹽漬(堿)化:分布于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高、 不合理灌溉地區,如黃淮海平原。
(4)凍融荒漠化:分布于高原地區,如青藏高原。
2.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概況
①位置特征:位于農區與牧區的過渡地帶,也是[4] 半濕潤 地區與半干旱地區的過渡地帶。
②現象變化:氣候出現冷暖、干濕變化時,就會出現[5] 農進牧退 或牧進農退的現象。
(2)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
①降水量具有臨界性且變率大——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降水變率大,夏季暴雨[6] 集中 。
②多大風——大風多集中于冬春季節,地表易遭受大風侵蝕。
(3)土地退化的人為原因:過度開墾,[7] 過度放牧 ,不合理的開礦、樵采、道路建設等。
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3.北方農牧交錯帶土地退化的綜合治理
(1)綜合治理步驟
①首先應樹立生態脆弱區要以保護、恢復[8] 自然環境 為第一要務的觀念。
②其次應綜合運用生物、工程、經濟、社會等措施解決問題,實現人地和諧發展。
(2)綜合治理措施
措施 具體表現
優化[9] 土地利用 結構 ①從土地適宜性出發,宜農則農,宜牧則牧; ②合理利用水資源,發展集約化、高效、特色農牧業及農牧產品加工業
構筑防護體系 利用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 ①草地退化嚴重地區:采用灌草相結合的方式,適當人工補種植物,固沙防沙; ②黃土高原水蝕、風蝕嚴重地區: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
以地養地,[10] 自然 恢復 選擇部分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人工種植高產牧草,解決牲畜食草問題,從而使退化的草場通過休牧得以自然恢復
調整牲畜結構和數量 ①控制牲畜數量在草場承載力范圍內; ②調整牲畜結構,減少山羊等對草場破壞嚴重的畜種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
控制人口過快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口、資源、環境[11] 協調發展
常見生態環境問題成因及治理措施
(1)常見生態環境問題成因
生態環境問題 自然原因 人為原因
水土流失 土質疏松;多暴雨;地表植被覆蓋率較低;地面起伏大,沖刷力強 破壞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坡地開墾等
荒漠化 氣候干旱;大風日數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質沉積物;全球變暖,蒸發旺盛 過度農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水資源利用不當;工礦開發、居民點和道路建設時不注意環境保護等
濕地萎縮 氣候變干,蒸發加強;沉積物長期積累 圍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環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等
森林破壞 氣候異常,生物演化 濫伐森林,毀林開荒,商業性伐木,居民燒柴等
生物多樣性減少 物種有出現、演化和消亡的過程 亂砍濫伐,生物生存環境遭破壞;過度捕獵等
(2)常見生態環境問題的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 具體表現
工程措施 農業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興建水利設施(打壩淤地,建水庫、水電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蓄洪區、蓄清排渾、加固堤壩等
生物措施 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秸稈還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護區,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動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農業技 術措施 深耕改土、科學施肥、科學育種、輪作套種、地膜覆蓋、溫室栽培、噴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 建沼氣池、推廣省柴灶、以天然氣作燃料等
經濟措施 調整產業結構,如開展多種農業經營;發展農產品加工,工業由資源消耗型向高科技、節約型轉變;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等
政策措施 主要有開發性移民,投入資金、勞動力,城市規劃或旅游等
環保措施 發展生態農業、立體農業和環保產業,控制、治理環境污染,立法進行環境監督、管理、保護,提高環保意識,禁止破壞生態環境等
情境1 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有“綠色凈土”“北國碧玉”“中國最美草原”之美譽,是全國重點生態旅游開發區之一。但該地區原本平坦的蒼茫草原由于采煤變得坑洼不平,這對該地區的牧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下圖為呼倫貝爾某地的草原景觀圖。
(1)分析呼倫貝爾大草原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原因。
【提示】從氣候和人類活動方面分析。
【參考答案】 降水較少且變率大,人口稠密、過度放牧。
(2)為應對呼倫貝爾大草原草場退化的情況,提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提示】主要從合理規劃生產方面分析。
【參考答案】 控制放牧規模,劃區輪牧、圍欄限牧,合理開礦。
情境2 林草復合經營
科爾沁沙地曾是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疏林草原,氣候變化及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當地生態環境嚴重失衡。自1949年以來,我國一直嘗試在科爾沁地區進行荒漠化治理,其中“兩行一帶”(兩行灌木之間種草)林草復合經營為一種比較理想的模式。下圖為科爾沁沙地植樹造林景觀圖。
簡述科爾沁地區通過“兩行一帶”林草復合經營模式治理荒漠化取得的社會經濟效益。
【提示】從就業、收入和經濟發展方面分析。
【參考答案】 “兩行一帶”林草復合經營模式需要增加勞動力投入,能夠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增加社會效益;能增加當地農牧民的收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情境3 庫布齊沙漠
庫布齊沙漠位于黃河“幾”字彎南岸,曾經也是森林茂密、水草豐茂、牛羊成群之地,但不斷地經過人為破壞和自然演變,庫布齊沙漠成了我國第七大沙漠。近幾十年來,經過一代代人的不斷努力,庫布齊沙漠正由“沙逼人退”實現“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1)簡述庫布齊沙漠形成的人為原因。
【提示】要注意從人為原因方面分析。
【參考答案】 人口不斷增長,對資源需求增加;過度開墾和過度放牧,對森林、草場等破壞嚴重;水資源利用不當。
(2)說明庫布齊沙漠由“沙逼人退”實現“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采取的措施。
【提示】結合生態環境問題的治理措施相關知識分析。
【參考答案】 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構筑防護體系;調節農、林、牧之間的關系,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營造防護林,劃定封禁保護區,實施保護措施;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情境4 “黃土塬”
“黃土坡、黃土塬,溝里頭望不到外頭的天……”歌詞中的“黃土塬”是我國西北地區群眾對頂面平坦寬闊、周邊為溝谷的黃土堆積高地的俗稱。下圖為黃土塬地貌等高線圖。
(1)下圖為該地區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圖,推測圖中自然因素中的動力指的是什么因素。
【提示】結合黃土高原的氣候特點分析。
【參考答案】 黃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沖刷力強,降雨是水土流失問題產生的自然動力。
(2)分析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甲、乙、丙、丁各地應采取的措施。
【提示】結合等高線圖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參考答案】 甲處為溝谷,應打壩淤地;乙處為緩坡,可以整修梯田;丙處為塬面,應平整土地;丁處為陡坡,應植樹種草,營造護坡植被。
命題點1 生態脆弱區的形成原因
[2021山東地理卷]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開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級階地的砂礫巖崖壁上(下圖)。崖壁最高達50 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 m高度之間,一般為2—3層。由于洞窟開鑿和長期自然作用的影響,洞窟所在崖體出現大量裂隙。據此完成1—2題。
1.洞窟開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夠( B )
A.降低開鑿難度 B.減弱風沙侵蝕
C.減輕風化破壞 D.方便生活取水
【解題思路】 洞窟開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洞窟口面向東方,當地主要受偏西風影響,洞窟口朝向東可減弱風沙的侵蝕,B對。由材料可知,大泉河西岸為較堅硬的砂礫巖,開鑿難度大,A錯;由材料可知,受長期自然作用影響,洞窟所在崖體出現大量裂隙,說明在大泉河西岸崖壁開鑿洞窟并不能減輕風化破壞,C錯;大泉河東、西兩岸生活取水都較方便,D錯。
2.與下層洞窟相比,對上層洞窟內壁畫的破壞影響更大的因素是( C )
A.構造運動 B.太陽輻射
C.大氣降水 D.人類活動
【解題思路】 構造運動影響的區域較大,其對上下層洞窟的影響相差不大,A錯;壁畫位于洞窟內,受太陽輻射的影響較小,B錯;根據材料可知,由于洞窟開鑿和長期自然作用的影響,洞窟所在崖體出現大量裂隙,大氣降水沿裂隙下滲,對上層洞窟內壁畫的破壞較大,C對;人類活動一般對下層洞窟內壁畫的破壞更大,D錯。
命題拓展
指出現代大泉河對莫高窟保護的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 莫高窟位于大泉河沿岸,河水滋養綠洲,減輕風沙對洞窟的侵蝕;河流營造區域小氣候,增加大氣濕度,固結沙塵。
命題點2 生態脆弱區的治理措施
[2022海南地理卷]在治理吐魯番風沙的過程中,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克服各種困難,建設了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引種和收集荒漠區的植物,開展繁殖培育工作。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氣候等原因引種栽培失敗外,目前已成功引種栽培500多種植物。據此完成3—5題。
3.春季露天苗圃栽培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 ( A )
A.大風 B.嚴寒
C.干旱 D.雨雪
【解題思路】 吐魯番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距離冬季風源地近,其北部的天山有多個山口,受狹管效應影響,冬春季節風力強勁,風沙危害嚴重,尤其是春季,氣溫回升,蒸發量增加,地面更加干燥,吐魯番風沙肆虐,給農業造成嚴重危害,A正確;嚴寒主要發生在冬季,B錯誤;當地氣候干旱,降水稀少,但春季可利用山地積雪融水灌溉,C錯誤;當地降水稀少,雨雪災害很少,D錯誤。
4.引種栽培失敗的荒漠植物最有可能源于 ( B )
A.哈薩克斯坦 B.沙特阿拉伯
C.阿根廷 D.蒙古
【解題思路】 植物分布受氣候影響較大,因此引種氣候相似地區的植物更容易成活,哈薩克斯坦、 阿根廷、 蒙古與吐魯番地區的氣候差異較小,因而引種這些國家的植物成活率較高,A、C、D錯誤。沙特阿拉伯是熱帶沙漠氣候,與吐魯番氣候差異較大,引種該國的植物不易成活,B正確。
5.建設吐魯番沙漠植物園的主要目的是 ( A )
①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進荒漠化防治
②繁殖培育觀賞植物,發展沙漠旅游業
③繁殖培育藥用植物,發展沙產業
④提取抗病耐寒基因,豐富青藏地區植物品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題思路】 由材料可知,為治理吐魯番風沙,建設了吐魯番沙漠植物園,故其主要目的是繁殖培育固沙植物,治理荒漠化,①正確;繁殖培育藥用植物,發展沙產業,既能防治荒漠化又可獲取經濟效益,③正確;發展沙漠旅游業主要是利用自然沙漠景觀,而繁殖培育的觀賞沙漠植物屬于人工景觀,對旅客吸引力不大,②錯誤;吐魯番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該地植被的耐寒基因并不強,④錯誤。故選A。
命題拓展
分析吐魯番原生植被多特有種的原因。
【參考答案】 吐魯番深居內陸,四周高山環抱,海拔低,增熱迅速,氣候極為干旱;晝夜溫差大,多大風天氣,植物生存條件極為嚴酷。
考點3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
1.資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轉型
(1)資源型城市
通常把因大規模開采[1] 自然資源 而興起,并以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加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城市,稱為資源型城市。
(2)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
(3)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形成
(4)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路徑
措施 意義 舉例
延長產業鏈,提升原有資源的利用價值 實施資源[2] 深度開發 ,延長資源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大慶油田在歷經近30年穩產、高產之后,于2003年開始產量下降。隨后,其城市經濟開始進入衰退期。大慶選擇了延長資源產業鏈,將油氣資源深加工作為城市轉型之路。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利用進口俄羅斯油氣資源,大慶重點發展石化產業
開發新的資源,培育新的[3] 主導產業 拓展開發可利用的自然資源類型,甚至延伸至人文資源范疇,培育新的主導產業 遼寧阜新市在煤炭資源枯竭之后,先依靠發展現代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業,吸納就業,然后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和煤化工產業,推動城市轉型
資源型城市面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
(1)面臨的問題
問題 原因 影響
產業結構單一 經濟發展過度依賴非可再生資源,對其他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充分 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差
資源綜合利用率較低 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資源利用率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對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產生負面影響
資源枯竭 對非可再生資源的長期開發 主導產業衰落,經濟增長緩慢,失業人口增多
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資源開發過程中缺少對環境的保護 高新技術產業等其他新興產業對環境質量要求高,不愿入駐,造成區域經濟活力不足
可能誘發地質災害 礦產資源開發對原有地形地貌破壞明顯,可能誘發山體開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 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2)應對措施
角度 具體措施
產業 促進經濟結構多元化;改造傳統產業,鼓勵和引進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如旅游業等);發展綠色產業,加強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科技 發展科技和教育,為企業產業轉型提供技術支持
交通 完善交通網絡
環境 資源枯竭型城市作為我國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地區,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資源型城市的綠色轉型。發展循環經濟是擺脫資源依賴的根本出路,要將循環經濟的技術和理念運用到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過程中,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循環產業集群,促進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
2.焦作市以煤炭為基礎的產業興衰
(1)焦作市煤炭產業的興起
(2)焦作市煤炭產業衰落的原因
3.焦作市的轉型之路
(1)轉型思路
利用優勢資源和條件,調整[4] 產業結構 ,培育新型主導產業。
(2)具體措施
措施 有利條件
推動工業[5] 多元化 發展 耐火黏土、鋁礬土等礦產豐富,水資源較充足
大力發展[6] 旅游業 獨特的地質地貌等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
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 農業生產條件較好,農產品品質優良
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分析思路
情境1 淄博“火出圈”
山東省淄博市陶瓷文化源遠流長。淄博窯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陶瓷制品享譽海內外,打破了“自古北方無好土,名瓷名窯出江南”的行業之咒。進入21世紀,淄博的陶土資源呈枯竭趨勢,亟須尋求產業轉型之路。2023年,淄博燒烤“火出圈”了,拉動了當地經濟增長。
(1)指出淄博陶瓷業擺脫發展困境的最佳措施。
【提示】從文創方面分析。
【參考答案】 打造文化創意品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2)分析淄博燒烤“火出圈”對淄博的有利影響。
【提示】從產業和城市知名度方面分析。
【參考答案】 優化產業結構,增加城市“名片”。
情境2 “汞都”轉型
萬山區隸屬貴州省銅仁市,2009年被列為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20世紀50年代,這里成為我國最大的集采礦、冶煉、科研于一體的汞工業基地,被譽為“中國汞都”。
東西部協作為萬山的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借助“東部市場+萬山產品”“東部研發+萬山制造”等發展模式,萬山區開發精深汞化工系列產品,建立了朱砂工藝產業園、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近年來,萬山還依托朱砂文化和自然山水,建立了萬山國家礦山公園。
(1)說出萬山區長期過度開采汞礦,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
【提示】主要從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方面分析。
【參考答案】 破壞地表植被,引發水土流失;對河流、大氣、土壤等造成污染;破壞地表結構,引發地質災害。
(2)歸納萬山區實現轉型發展的成功經驗。
【提示】將所學知識與萬山區實際情況綜合起來分析。
【參考答案】 加強區域協作,開拓市場;增加科技投入;延長產業鏈,集群式發展;發展多元經濟;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情境3 石嘴山市的轉型
寧夏石嘴山市位于賀蘭山東麓,號稱“塞上煤城”,2008年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當地硅石(制作太陽能光伏板的原料)、草場資源豐富。近年來,該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成為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縮影。
(1)分析石嘴山市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
【提示】結合材料“塞上煤城”分析。
【參考答案】 寧夏石嘴山市位于賀蘭山東麓,號稱“塞上煤城”,因此石嘴山市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煤炭資源枯竭。
(2)推測最適宜石嘴山市轉型發展的產業。
【提示】結合材料“硅石”“草場資源”分析。
【參考答案】 石嘴山市的硅石(制作太陽能光伏板的原料)、草場資源豐富。因此,最適宜石嘴山市轉型發展的產業是生態農業和光伏設備制造業。
情境4 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伊春市
伊春市位于黑龍江省北部,素有“林都”之稱,是我國專業化林業資源型城市,也是我國重要的家具生產基地。目前已成為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
(1)分析伊春市的家具廠所屬的工業導向類型。
【提示】結合當地自然資源分析。
【參考答案】 伊春市素有“林都”之稱,木材原料豐富,故伊春市的家具廠屬于原料導向型工業。
(2)分析伊春市最適宜轉型發展的產業。
【提示】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
【參考答案】 伊春市轉型發展應因地制宜,發揮“林都”的名片作用,保護森林資源,發展森林觀光等生態旅游業。
命題點 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分析
[2020全國Ⅲ卷,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來西亞曾為世界最大的錫精礦生產國。自1986年開始實施工業化戰略,經濟持續數年高速增長,迅速進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20世紀80年代,該國錫礦資源枯竭,最大的錫礦坑積水成湖,周邊礦場廢置。自1990年起,利用該礦坑湖和廢置礦場,陸續建起集主題公園、高爾夫俱樂部及球場、酒店和度假村、購物中心和商業城、國際會展中心、高檔住宅區等為一體的休閑城。該休閑城成為聞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閑中心。下圖示意該休閑城的位置。
(1)說明廢置礦場和礦坑湖為建設該休閑城提供的有利條件。(6分)
【參考答案】 廢置礦場土地價格低,拆遷方便、投入低;(3分)礦坑湖水面較開闊,可作為休閑城環境景觀營造的核心。(3分)
【解題思路】 廢置礦場地價低廉,利用該區域建設休閑城投入少;礦坑湖水域面積大,有利于休閑城打造優美景觀。
(2)該休閑城定位高檔。從馬來西亞經濟發展背景出發,分析該休閑城主要的客源市場。(8分)
【參考答案】 馬來西亞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對休閑需求和休閑層次要求急劇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費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國內其他地區也成為重要的客源市場;(4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馬來西亞經濟迅速發展密切了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國際(政務、商務等)人員和游客,且休閑城高檔具有品牌效應,因此,國際高消費人群成為重要的客源群體。(4分)
【解題思路】 休閑城定位為高檔旅游中心,從馬來西亞經濟發展背景看,高檔客源市場應是經濟發達地區,如首都和馬來西亞其他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同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其他發達地區來馬來西亞旅游的人員較多。
(3)該休閑城規模大,集休閑娛樂、體育、會展、購物、酒店、住宅等于一體。簡述這樣的模式對吸引消費者的作用。(4分)
【參考答案】 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2分)服務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強。(2分)
【解題思路】 休閑城集多種功能于一體,方便游客進行消費,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求,提高了其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
命題拓展
分析從廢置礦場到旅游勝地的發展模式,為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發展提供的啟示。
【參考答案】 治理環境污染,提高空氣質量;進行生態修復,美化環境;發展交通,完善基礎設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休閑觀光旅游。
方法技巧 荒漠化成因的分析思路
(1)自然原因:干旱背景下的環境脆弱地帶,當氣候進一步變干時,荒漠化就發展;反之,荒漠化就逆轉。
(2)人為原因
①根本原因:一是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二是人類活動不當,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②直接原因:過度樵采;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不合理開礦等。
方法技巧
1.森林的生態環境效應
2.沼澤濕地成因的分析方法
濕地的形成一般從濕地的補給(降水、冰雪融水等)和濕地的水分流失(蒸發、下滲、排水等)兩個方面分析,強調補給量大于水分流失量。如下圖所示:
熱點情境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新生
玻利維亞的波托西城(約20°S,66°W)因銀礦而生。154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安第斯山脈的里科山發現銀礦,隨后征用勞工大規模生產白銀。礦工們沒日沒夜地在惡劣的環境中勞作,800萬生命葬身于此。后來資源枯竭,這座城市被無情地放棄。1987年,因保存完好的磨坊、窯爐、水利系統等工業遺址,殖民建筑以及仍在運作的采礦井,波托西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探究設問 (1)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波托西城衰退的原因。
(2)為促進波托西城旅游業的發展,請設計合理的工業遺產旅游項目。
【解題思路】 (1)主要從資源、環境和人口方面分析。(2)結合波托西城的旅游資源,設計特色旅游項目。
【參考答案】 (1)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嚴重;工人大量死亡,人口減少。
(2)參觀磨坊、窯爐,認識白銀的生產流程;泛舟于人工湖和引水渠,了解水利系統的作用;欣賞獨具西班牙風情的建筑;讓旅客換上礦廠裝備,到仍在運作的礦井下體驗采礦生活。
[2024江蘇揚州調研]資源枯竭型城市在轉型中面臨轉型模式的抉擇。延伸模式主要在原有產業基礎上延長產業鏈條;更新模式是擺脫對原產業的依賴,發展新產業;復合型模式是延伸模式與更新模式的結合,抵御風險能力更強。下圖為某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路徑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1.下列關于延伸模式與更新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更新模式對資金的需求較延伸模式小
B.延伸模式對原產業的依賴較更新模式小
C.更新模式可能會導致原產業人員大量失業
D.延伸模式發展的重心是資源開采
【解題思路】 由材料可知,更新模式擺脫了對原產業的依賴,發展新產業,新產業的發展對技術、資金的需求一般較大,A錯誤;延伸模式是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延長產業鏈條,對原產業的依賴較更新模式大,B錯誤;更新模式主要發展新產業,原產業發展較差甚至停止,其從業人員可能面臨失業,C正確;延伸模式的重心是延長產業鏈,減小對資源開采的依賴,D錯誤。
2.該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路徑首先考慮( A )
A.產品與市場供需關系
B.資源開采技術的改進
C.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
D.資源開采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解題思路】 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首先要考慮新產品與市場供需關系,才能確定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和方向,A正確;該城市資源近乎枯竭,故資源開采技術的改進、資源開采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都不是轉型首先考慮的因素,B、D錯誤;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影響轉型的效果,但不是首先考慮的因素,C錯誤。
3.復合型模式在產業轉型中抵御風險能力更強,主要原因是( D )
A.新興產業競爭力強
B.城市經濟實力增強
C.勞動力更豐富廉價
D.產業類型發展多樣
【解題思路】 復合型模式是延伸模式與更新模式的結合,并不只有新興產業,A錯誤;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實力較弱,B錯誤;勞動力更豐富廉價不會增強風險抵御能力,C錯誤;復合型模式在舊產業創新的同時發展新產業,產業類型多樣,所以抵御風險能力更強,D正確。
讀圖歸納 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分布圖的判讀
西北地區是我國荒漠化的典型地區,對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考查主要以荒漠化區域分布圖的形式為切入點,判讀荒漠化區域分布圖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明確圖示區域的地理位置。
(2)明確圖示區域自然條件、人類活動及荒漠化類型。
(3)根據圖示區域自然條件、人類活動解釋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我國西北地區,不同生產狀況下產生了不同的荒漠化問題,其具體的分布特點、防治措施也不相同。分析如圖所示:
典例 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
說出該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和農業土地利用類型。簡述沙地和旱地在生態環境治理中應分別采取的主要措施。
讀圖指導
【解題思路】 根據經緯度進行空間定位→確定氣候、植被、地形等自然環境特征→確定農業生產方式;依據自然環境特征和農業生產方式確定可能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及應采取的治理措施。
【參考答案】 自然環境特征:位于內陸地區,多為高原地形,氣候較干旱,植被稀少等。農業土地利用類型:耕地和牧草地。沙地生態環境治理中應采取的措施: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場。旱地生態環境治理中應采取的措施:水土保持。
[2024云南大理開學考試]塔里木盆地東部某干涸湖盆,在單一風向的強風作用下,風沙活動頻繁,對經過該區的公路危害嚴重。為防治沙害,當地建設了“阻—固—輸”結合型防沙體系(下圖),治沙成效顯著。據此完成1—3題。
1.據圖判斷,該地盛行( D )
A.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東北風
【解題思路】 圖中公路呈西北—東南走向,阻沙帶和固沙帶位于公路東北側,說明嚴重危害公路的風沙主要來自東北方向,因此該地盛行東北風,故選D。
2.在輸沙帶中平鋪礫石的目的是( B )
①減小地表摩擦力 ②加大局部地區溫差
③減少水分蒸發 ④避免強風起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題思路】 在輸沙帶中平鋪礫石可減小地表摩擦力,讓風順利從地表刮過,地表很少有沙塵滯留,可避免強風起沙,①④正確;加大局部地區溫差并不能避免強風起沙,②錯誤;平鋪礫石利于強風順利從地表刮過,這會增加水分蒸發,③錯誤。故選B。
3.相較于“阻—固”防沙體系,采用該體系可 ( C )
A.減小建設工程總量
B.降低技術難度
C.延長公路維護間隔時間
D.縮短施工時間
【解題思路】 相較于“阻—固”防沙體系,“阻—固—輸”結合型防沙體系在公路兩側建設了輸沙帶,減少沙塵滯留在公路上帶來的危害,延長公路維護間隔時間,C正確。“阻—固—輸”結合型防沙體系在公路兩側建設了輸沙帶,增加了防沙建設工程總量,提高了技術難度,延長了施工時間,A、B、D錯誤。
[2024廣東六校第二次聯考]自20世紀70年代至2013年底,我國開展了八次森林資源清查。20世紀80年代,受到林業開放政策的影響,南方部分林區森林資源消耗量大于增長量,出現“森林赤字”現象。20世紀90年代初,各地紛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開展科學造林行動,使森林資源逐漸恢復。下圖為這八次森林資源清查期間我國不同林種面積所占比例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
1.下列關于我國不同林種面積變化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D )
A.用材林面積所占比例連續下降
B.特用林面積先增加后減少
C.第三次清查時薪炭林面積所占比例最大
D.防護林面積所占比例變化趨勢與用材林大致相反
【解題思路】 如下圖:
2.20世紀80年代,南方部分林區出現“森林赤字”現象,其最有可能引發的生態問題是( C )
A.酸雨 B.土壤重金屬超標
C.土地紅漠化 D.土壤鹽堿化
【解題思路】 “森林赤字”現象即森林資源消耗量大于增長量的現象,這會導致森林覆蓋率降低。酸雨主要是人們向大氣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A錯誤。土壤重金屬超標是環境污染造成的,與森林覆蓋率降低沒有直接關系,B錯誤。南方林區主要位于丘陵、山地地區,該地區基巖以紅色砂巖為主,森林覆蓋率降低易導致水土流失,從而出現紅漠化,C正確。土壤鹽堿化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濕潤地區鹽分在地表積累形成的,與森林覆蓋率降低關系不大,D錯誤。
[2023黑龍江哈師大附中三模]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曾是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區,隨著煤炭資源的枯竭,與之相關的行業逐漸衰落。在政府的指導下,賈汪區立足實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2018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下圖為賈汪區轉型綠色發展各子系統評價結果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3.推測賈汪區在資源枯竭后轉型綠色發展的過程中,沒有( D )
A.獲得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
B.大力發展旅游業等第三產業
C.淘汰產能落后、污染較大的企業
D.引進資源型企業
【解題思路】 由圖可知,政府扶持力度評價指數增幅較大,說明有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A不選;從圖中看,經濟發展、環境質量、生態保護和居民生活指數都總體呈上升趨勢,可知城市轉型方向為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可能大力發展旅游業等第三產業,淘汰產能落后、污染較大的企業,B、C不選;由材料可知,該地煤炭資源枯竭,且與煤炭資源相關的企業污染較重,可推測出該地沒有引進資源型企業,選D。
4.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原因有( A )
①始終堅持以經濟促發展為前提、為首位
②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③協調好三次產業比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
④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題思路】 根據材料可知,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而不是始終堅持以經濟促發展為前提、為首位,①錯誤。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應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落實生態文明建設,避免因資源開發或資源枯竭造成的環境破壞和經濟衰退,②正確。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提高全民綠色發展意識;協調好三次產業比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③④正確。故選A。
5.[2024福州質檢,21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階段性下切使得原有的河床高于洪水位,形成分布在河谷兩側的階梯狀地貌,稱為河流階地。位于江西省贛江階地上的H沙地面積較大且多年來保持穩定,高大的沙山分布其中,沙地的沙堆上廣泛分布著蔓荊灌叢,蔓荊植株矮小,葉片小、表皮厚,根系發達,枝條匍匐生長。下圖示意蔓荊灌叢沙堆景觀。
(1)從物質來源及動力條件的角度,闡述H沙地的形成過程。(6分)
【參考答案】 早期贛江挾帶較多泥沙,(1分)在河谷底部堆積;(1分)隨著贛江下蝕,(1分)原來的河床部分出露水面形成河流階地;(1分)河流階地上的泥沙受風力的侵蝕、搬運,(1分)最后堆積形成了沙地。(1分)
【解題思路】 物質來源即沙源,最初是贛江挾帶較多泥沙在河谷堆積,形成河漫灘地貌;動力條件方面,隨著地殼緩慢抬升(內力作用),贛江下蝕作用(外力作用)增強,原來的河漫灘高出洪水位形成河流階地,階地上的泥沙受風力的侵蝕、搬運(外力作用),最后堆積形成了沙地。
(2)結合H沙地的自然特征,分析蔓荊灌叢對環境的適應性。(10分)
【參考答案】 當地緯度較低,(1分)氣溫較高,(1分)蒸發旺盛;(1分)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分配不均,(1分)部分季節較干旱;(1分)蔓荊植株矮小,葉片小、表皮厚,利于減少水分蒸騰;(1分)沙地蓄水能力弱,(1分)蔓荊根系發達,利于吸收土壤水分;(1分)沙地多大風,(1分)蔓荊枝條匍匐生長,受大風的干擾小。(1分)
【解題思路】 沙地一般具有干旱、風大、土壤缺水等自然環境特征。灌叢植物為適應此環境會形成對應的形態。為適應干旱的氣候,蔓荊植株矮小,葉片小且表皮厚,以減少植株水分蒸騰。蔓荊植株矮小,且枝條匍匐生長,以適應大風環境。沙地蓄水能力弱,干旱季節土壤水分含量少,蔓荊形成發達的根系來吸收植株生長所需要的水分。
(3)H沙地一面臨江,三面被農田和村莊包圍。有的學者主張將沙地改造為林草地,你是否贊同?表明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5分)
【參考答案】 贊同:當地降水豐富,具備林草生長的氣候條件;(1分)改造沙地可消除其對周邊農田和村莊的威脅;(1分)改善局部氣候;(1分)豐富生物多樣性;(1分)林草地的發展會產生經濟效益。(1分)
或不贊同:沙地面積大,(1分)改造沙地難度大、成本高;(1分)多年來沙地面積穩定,對周邊農田和村莊威脅不大;(1分)南方沙漠生態系統獨特,應予以保護(或應保護原有的生態平衡);(1分)沙漠旅游可帶來經濟效益。(1分)
【解題思路】 若贊同,可從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等方面說明理由。生態效益方面,當地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具備林草生長的氣候條件;且改造沙地可消除其對周邊農田和村莊的威脅,改善局部小氣候、增加生物多樣性。經濟效益方面,林草地的發展會產生經濟效益。若不贊同,也可從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等方面說明理由。生態效益方面,多年來沙地面積穩定,說明其對周邊農田和村莊的威脅不大,并且南方沙漠生態系統獨特,應保護原有的生態平衡。經濟效益方面,沙地面積大,改造沙地難度大、成本高,而且利用南方獨特的沙漠景觀發展沙漠旅游,可帶來經濟效益。
考點1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
[2024遼寧六校聯考]明清時期,位于蘇北沿海的兩淮鹽場(下圖)以潮灘上的蕩草為燃料、以鹽土和海水為原料煮鹽。由于黃河奪淮入海和海岸線變遷,該地鹽灶不斷“移灶就鹵”。據此完成1—2題。
1.根據新舊鹽灶的分布特點,可推知明清時期該地( A )
A.入海泥沙增多 B.海水侵蝕加劇
C.地殼抬升加快 D.煮鹽技術提高
【解題思路】 根據圖中新、舊鹽灶和黃海海岸線位置可知,舊鹽灶距離海岸線較遠,新鹽灶距離海岸線較近,該地鹽灶不斷“移灶就鹵”,由此可判斷明清時期該地入海泥沙增多,舊鹽灶處的鹽土和海水減少,新鹽灶不斷向海岸線靠近,A正確。
2.為充分利用廢棄的舊鹽灶,清代該地最適宜( C )
A.擴大鹽業市場 B.增加堤壩高度
C.開挖引潮溝道 D.人工運輸鹽土
【解題思路】 由材料可知,兩淮鹽場以潮灘上的蕩草為燃料、以鹽土和海水為原料煮鹽。舊鹽灶遠離現在的海岸線,為充分利用廢棄的舊鹽灶,清代該地最適宜開挖引潮溝道,引海水進入舊鹽灶,C正確。擴大鹽業市場、增加堤壩高度與利用舊鹽灶關系不大,A、B錯誤;人工運輸鹽土投入的勞動力較大,不是最適宜的措施,D錯誤。
近年來東北地區部分糧食主產區的黑土地,從開發初期的“攥一把都能出油”變成了“大沙包、破皮黃,咋上肥料不長糧”。吉林省梨樹縣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的科研團隊,探索出玉米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播種技術,該技術成為全國知名的“梨樹模式”,為黑土地永續利用開辟出了一條道路,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據此完成3—5題。
3.東北黑土地“攥一把都能出油”的氣候原因是( C )
A.降水較多,淋溶作用強
B.凍土發育,有機質不易流失
C.氣溫偏低,微生物活動弱
D.多大風天氣,枯枝落葉多
【解題思路】 東北黑土地“攥一把都能出油”,原因是該地區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土壤肥沃。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緯度較高,氣溫較低,微生物活動弱, 土壤中的有機質分解緩慢,積累較多,C對;降水較多,淋溶作用強,土壤中的有機質易淋失,A錯;東北大部分地區凍土發育在冬季,但夏季氣溫高,凍土融化,土壤有機質易流失,B錯;東北地區的冬季大風天氣多,風蝕作用強,土壤表層有機質易流失,D錯。
4. “梨樹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 )
A.科技的發展 B.市場的擴大
C.環保的需要 D.政策的支持
【解題思路】 “梨樹模式”是吉林省梨樹縣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的科研團隊探索出的技術,A對;該技術主要通過科研實現,與市場的擴大無直接關系,B錯;環保的需要和政策的支持只是促進了科技的進步,并非“梨樹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C、D錯。
5.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播種技術可以( B )
A.延長作物生長周期 B.改善土壤結構
C.降低冬季土壤溫度 D.增加空氣濕度
【解題思路】 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播種技術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土壤養分流失,利于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B對;作物生長周期主要受作物生長習性和熱量條件的影響,A錯;土壤溫度主要受氣候的影響,C錯;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播種技術并不能增加當地降水,因而對空氣濕度影響較小,D錯。
6.[開放題/2024福州一檢,21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廣西鳳山縣處于云貴高原東南邊緣,巖溶地貌廣布,巖石裸露,河谷深切,地表水系少,地下水埋藏較深,土層薄,土壤保水性差。為徹底解決農村飲水問題,鳳山縣大力扶持群眾建設家庭地頭水柜(及時收集雨水和地表水的蓄水池)。地頭水柜工程適應性強,技術要求低,管理方便,適宜建設在有足夠匯水集流場所的地區。下圖示意廣西鳳山縣農民自建的家庭地頭水柜。
(1)說明當地水柜匯水集流效率高的地形地質條件。(7分)
【參考答案】 坡度大,集流快;(2分)巖石裸露,(2分)土層薄(,涵蓄水源少),(2分)利于收集地表水。(1分)
【解題思路】 由材料可知,該地位于云貴高原東南邊緣,地形坡度較大,水流匯集速度快,水柜匯水集流效率高;當地巖石裸露,土層薄,保水性差,利于地表水匯集。
(2)說明當地修建水柜對有效利用水資源的積極影響。(8分)
【參考答案】 收集地表水(雨水、地表徑流),增強蓄水能力;調節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增加人畜用水供給量;解決農民遠距離找水和運水難題;有效改善水質。(任答4點得8分)
【解題思路】 當地修建水柜對有效利用水資源的積極影響可從提高供水能力、解決農民遠距離找水和運水難題兩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當地河谷深切,地表水系少,地下水埋藏較深,土層薄,保水性差,水資源不足,修建水柜收集地表水,可調節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提高蓄水、供水能力;由圖可知,水柜位于居民區附近的山坡上,可就近供應優質水資源,有利于解決農民遠距離找水和運水難題。
(3)有人建議在鳳山縣興建水庫替代水柜,你是否贊同?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6分)
【參考答案】 贊同。水庫蓄水量大,惠及范圍廣;(2分)調節能力強;(2分)綜合效益高。(2分)
或不贊同。投資大,居民點分散,適用性較差;(2分)占用大量耕地;(2分)巖溶地區,地質條件較差,地質災害隱患大。(2分)
【解題思路】 修建水庫和水柜都是為了蓄水,但蓄水規模不同,數量、分布差異大。水庫蓄水量大,數量少,分布集中;水柜蓄水量小,數量多,較為分散。因此,如果贊同修建水庫,就要從蓄水規模大的優勢方面分析,如水庫蓄水量大,惠及范圍廣,綜合效益高,調節能力強等。如果不贊同修建水庫,就要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特點,從蓄水規模大的劣勢方面分析,如水庫規模大,投資大,會占用大量耕地;巖溶地區,地質災害隱患大;居民點分散,輸水距離長,用水不便。
考點2 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
[新角度/2024泉州質量監測]早期,為提升瑞士某河的排洪效率,蜿蜒河道被拉直渠化,改造成運河。后來,當地在運河邊農田中挖掘更寬闊的河道,在新河道中挖掘菱形溝渠,并借助洪水的作用和河岸植被的生長來改善河流生態條件,以促進河流自然修復。下圖示意該河段通水前后的河道形態變化。據此完成1—2題。
1.蜿蜒河道被拉直渠化帶來的影響是( B )
A.下滲水量減少,洪水風險增大
B.河流生態簡化,生物種類減少
C.河道淤積增加,通航能力下降
D.水域面積擴大,氣候日趨濕潤
【解題思路】 蜿蜒河道被拉直渠化后,河床材質硬化,減少了地表水下滲,同時河流由曲變直,水域面積減小,長度縮短,洪水排泄速度加快,洪水風險減小,A、D錯誤;河床材質硬化,原先河床中的微生物生存環境被破壞,水生植物難以在河床中扎根,導致河流中的生物種類減少,B正確;河流的渠道化改變了河流的基本形態,急流、緩流、彎道及淺灘相間的格局消失,水流速度加快,河道淤積減少,通航能力提升,C錯誤。
2.新河道中挖掘菱形溝渠的主要目的是( D )
A.降低河水水位 B.加快河水流速
C.加強河水沖刷 D.加快曲流形成
【解題思路】 在新河道中挖掘菱形溝渠,會減慢河水流速,這可能抬高河流水位,菱形溝渠能促進泥沙沉積,利于河岸植被恢復,加快曲流的形成,即加快河流自然修復,D正確,A、B錯誤。新河道中的菱形溝渠減緩了河水的流速,利于水生植物扎根生長,利于河流沿岸植被恢復,并能減緩河水的沖刷,C錯誤。
[2023豫北名校聯考]盧特沙漠是伊朗著名的沙漠之一,部分區域存在流動沙丘,沙丘沙粒較細,會威脅經過流沙地的道路。借鑒中國風沙防治經驗,伊朗提出建立公路綜合治沙體系,其組成結構如下圖所示。在防風固沙帶建立前,先用油膜覆蓋技術對流沙進行固定,即在流動沙丘表面噴灑石油材料(碳氫化合物膠體,是煉油廠的副產品)。據此完成3—5題。
3. 路基兩側防風固沙帶寬度存在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B )
①沙丘位置 ②沙粒粒徑
③盛行風風向 ④沙丘含水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題思路】 固沙帶越寬,防風固沙效果越好,讀圖可知,路基左側的固沙帶較寬,因此沙丘主要位于路基左側;根據固沙植被與沙丘的相對位置可判斷出,該地左側為上風向,右側為下風向,上風向固沙帶較寬,有利于降低風速,減輕風沙對路基的危害,①③正確。固沙帶的寬窄與沙粒粒徑、沙丘含水量關系不大,②④錯誤。故B正確。
4. 與植被固沙相比,伊朗大量使用油膜固沙的優勢是( D )
A.固沙面積大 B.持續時間長
C.生態效益好 D.固沙成本低
【解題思路】 伊朗氣候干旱,降水較少,固沙植被存活率較低。但伊朗石油資源豐富,與植被固沙相比,油膜固沙較為方便,而且油膜是煉油廠的副產品,成本較低,D正確。
5. 在靠近路基的地面需鋪砌表面光滑的小卵石,其主要作用是( B )
A.增大地表摩擦力,減小起沙風速
B.減小地表摩擦力,減少風沙沉降
C.固定路基旁流沙,防止掩埋路基
D.防止沙丘的活化,減輕風沙危害
【解題思路】 在路基附近使用表面光滑的小卵石鋪砌地表,可減小路基附近地表的摩擦力,使風力搬運的沙粒能夠越過路基,減少沙粒在路基上沉積,B正確。
6. [2023四川資陽模擬,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織女群島地處挪威海,原生植被以旋果蚊子草為主,其植株高80—120 cm,生物量多分布于植株上部。當地世世代代的漁民和農民將捕魚與精細耕作結合,形成半自然的景觀。20世紀60年代,織女群島停止耕作,旋果蚊子草大量繁殖,水土流失逐漸加劇,水鼠猖獗。下圖示意織女群島的位置。
說明織女群島停止耕作后土壤侵蝕嚴重的原因,并提出保護措施。
【參考答案】 原因:旋果蚊子草大量繁殖,生物量集中在植株上部,底層植被減少,地表土壤裸露;(2分)水鼠挖土活動導致土壤結構被破壞,土壤侵蝕加劇;(2分)季節性凍土消融量增大,融水侵蝕能力強。(2分)
措施:引種適應性強的植被,豐富植物群落層次;(2分)人工捕捉或引入天敵,減少水鼠數量。(2分)
【解題思路】 停止耕作后土壤侵蝕嚴重的原因可以從生物以及氣候的角度分析。旋果蚊子草大量繁殖,生物量集中在植株上部,底層植被減少,地表土壤裸露;水鼠挖土活動導致土壤結構被破壞,土壤侵蝕加劇;由圖可知,該地緯度高,存在季節性凍土,停止耕作后,季節性凍土消融量增大,融水侵蝕能力強。針對土壤侵蝕嚴重的狀況,可以通過引種適應性強的植被、豐富植物群落層次,降低對土壤的侵蝕;生物方面,通過人工捕捉或引入天敵等方式,減少水鼠數量,降低其對土壤結構的破壞程度。
考點3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
[2024湖南株洲階段測試]冷水江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其轄區內的錫礦山街道曾是“世界銻都”。長期的粗放式開采導致錫礦山出現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同時,伴隨著礦產資源枯竭,錫礦山經濟發展乏力、人口外流、城鎮空間衰敗等問題凸顯。2013年湖南省政府將錫礦山納入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經過近十年的綜合治理,如今這片土地重獲新生。據此完成1—3題。
1.錫礦山被政府納入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的主要原因是( C )
A.人口流失量大,經濟復蘇緩慢
B.工業遺址分布集中,利用價值高
C.環境污染嚴重,生態恢復難度大
D.礦區面積大,所占土地資源豐富
【解題思路】 錫礦山環境污染嚴重,生態恢復難度大,所以急需重點治理污染,C項正確。
2.錫礦山治理過程中應更注重( D )
A.土地利用與社區規模協調
B.礦區與周邊城鎮聯系協調
C.城鄉分布與交通建設協調
D.經濟發展與生態恢復協調
【解題思路】 根據材料“長期的粗放式開采導致錫礦山出現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可知,錫礦山的主要問題是經濟發展與生態和諧之間的矛盾問題,故治理過程中應更注重經濟發展與生態恢復協調,D項正確。
3.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后的錫礦山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是( D )
A.實施表土復墾,發展農業
B.引進外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C.治理礦坑,發展水產養殖業
D.利用工業遺產,發展現代服務業
【解題思路】 發展農業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大,A項錯誤;當地科技力量薄弱,對外資發展的吸引力較小,不適合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B項錯誤;被污染的礦坑不適合發展水產養殖業,C項錯誤;錫礦山街道曾是“世界銻都”,說明其工業發達,工業遺產多,可利用工業遺產發展現代服務業,D項正確。
[2023浙江溫州適應性考試]甘肅省金昌市擁有豐富的銅、鎳等資源,有色冶金和化工為其傳統主導產業。為解決目前面臨的經濟效益下滑等問題,金昌市不斷尋找新出路。近年來,該市聚焦有色金屬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重點引進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光伏發電等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據此回答4—5題。
4.金昌市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有( D )
①市場需求減少 ②資源儲量不足
③基礎設施落后 ④產品附加值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題思路】 金昌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其發展動力主要是資源豐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其市場需求量并沒有減少,①錯誤;隨著資源的開采,資源儲量不足,導致經濟效益下滑,②正確;隨著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會不斷完善,③錯誤;由材料“有色冶金和化工為其傳統主導產業”可知,金昌市目前產業鏈以生產初級產品為主,產品附加值低,④正確。故選D項。
5.金昌市產業轉型中選擇重點引進的產業類型,主要考慮了該市的( A )
①資源種類 ②產業基礎
③交通條件 ④勞動力數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題思路】 金昌市產業轉型中選擇重點引進的產業類型為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光伏發電等產業,結合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金昌市產業轉型中選擇重點引進產業的類型,主要考慮了該市的資源種類,如銅、鎳、風能、太陽能等資源;還主要考慮了該市的產業基礎,如材料信息“有色冶金和化工為其傳統主導產業”,從而判斷①②正確;交通條件不是金昌市產業轉型中選擇重點引進產業類型的主要考慮因素,③錯誤;金昌市產業轉型中選擇重點引進產業的類型并非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數量不是主要考慮的因素,④錯誤。故選A項。
6.[開放題/2023河南開封聯考,11分]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湖南省資興市曾是有名的“煤都”,2009年被列為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近年來,該市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黑色經濟”向“綠色經濟”轉變。下圖為資興市2007—2019年三大產業產值及其占比統計圖。
(1)概括資興市第二產業的特征,并說出資興市產業結構變化的表現。(5分)
【參考答案】 特征:第二產業產值先升高后降低;(1分)占比先升高后降低;(1分)整體占比最高。(1分)
產業結構變化的表現:第二產業占比降低;(1分)第三產業占比升高。(1分)
【解題思路】 據圖可知,第二產業占比最高,且第二產業占比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第二產業產值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特點。資興市產業結構變化方面,從整體而言,第二產業占比降低,而第三產業占比升高,產業結構趨于優化。
資興市的東江湖水溫常年保持在8—13 ℃,水質長期保持國家飲用水一級標準。東江湖大數據中心采用湖水自然冷卻,成為目前全國最節能的綠色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可為整個湖南乃至華中、華南提供服務。
(2)說明東江湖大數據中心建設的有利條件。(3分)
【參考答案】 利用湖水自然冷卻,耗能低;(1分)服務范圍廣;(1分)國家政策支持。(1分)
【解題思路】 大數據產業的耗能高,當地借助湖水自然冷卻,能耗成本低;該數據中心服務范圍廣,有效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和轉型,得到國家政策支持。
資興市關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鼓勵能源、有色金屬等優勢企業技術改造,目前有色金屬固廢循環利用、微晶石墨等技術標準領跑全國。同時,資興市發揮東江湖獨特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食品特色產業,依托美麗的東江湖,全面實施“旅游+”和“+旅游”工程。
(3)簡述資興市產業轉型經驗對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的啟示。(3分)
【參考答案】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資源利用率;發展特色農業,實現農業產業化;結合當地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的主導產業。(每點1分,任答3點得3分)
【解題思路】 資興市關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鼓勵能源、有色金屬等優勢企業技術改造,說明當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資源利用率。根據材料“資興市發揮東江湖獨特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食品特色產業”可知,資興市結合當地地域特色,發展特色農業,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該市依托美麗的東江湖,全面實施“旅游+”和“+旅游”工程,說明當地充分利用優勢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措施,當地的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新的主導產業得到培育和發展。這些措施均對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綜合訓練
[2024重慶沙坪壩區校考]東北林草交錯區(如圖甲)是我國生態脆弱區之一,該地針對公路建設產生的工程創面生態修復困難等問題,在較干旱的區域采取了植生袋修復的方法(如圖乙)。植生袋內部填充有土壤和營養物質,具有透水不透土的過濾功能,不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長,且隨著時間推移,植生袋會愈加牢固。據此完成1—2題。
甲 乙
1.生態修復中采用的植生袋可( A )
①攔水 ②保肥 ③防寒 ④抗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題思路】 坡面上的植生袋可攔截徑流,①正確;植生袋內部填充土壤和營養物質,且不易流失,利于植被的修復和生長,②正確;植生袋的主要功能是促進植被的生長,無法防寒和抗凍,③④錯誤。綜上可知,A項正確。
2.東北林草交錯區生態脆弱的成因有( D )
①地勢起伏大,易發生水蝕
②氣候過渡區,降水季節分配均勻
③干濕過渡區,降水變率小
④距冬季風源地近,易受風力侵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題思路】 由圖甲可知,東北林草交錯區位于大興安嶺附近,即我國半濕潤區和半干旱區的分界線附近,降水變率大,季節分布不均,②③錯誤;大興安嶺地區以山地地形為主,地勢起伏較大,且降水集中,易發生水蝕,水土流失較嚴重,①正確;該地緯度較高,距冬季風源地近,冬春季風力大,易受風力侵蝕,④正確。綜上可知,D項正確。
[2023江蘇無錫檢測]京西煤礦位于北京市西部,煤炭儲量豐富,具有低硫、低磷等特點,開采歷史悠久,產品供應國內外。2010年起京西煤礦逐步關停,到2020年北京已實現“零煤礦”。下圖為煤礦關停后該地區對原礦區土地利用規劃示意圖。讀圖回答3—4題。
3.京西煤礦逐步關停的主要原因是( B )
A.煤炭資源瀕臨枯竭
B.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調整
C.地價昂貴,技術工人短缺
D.產品品質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解題思路】 多年的煤炭開采,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且發展煤炭產業易污染環境。為加快推動京西地區轉型發展,進一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逐步關停京西煤礦,并不是因為煤炭資源瀕臨枯竭,A項錯誤、B項正確;京西煤礦地處北京,北京技術水平高,技術工人充足,C項錯誤;該地區的煤炭具有低硫、低磷等特點,產品供應國內外市場,說明產品品質好,D項錯誤。
4.依據規劃,該地區將( A )
A.發展第三產業,加速產業轉型
B.大力發展技術導向型工業
C.進口煤炭,保證能源供應
D.大量遷出人口,改善生態環境
【解題思路】 從圖中可看出,該地區將原礦區土地用作礦石遺址公園、國家森林公園、滑雪產業園、雪上訓練場、智能立體停車場和健康生態養老院,說明礦區將發展第三產業,加速產業轉型,所以A項正確。
[新情境/2023哈爾濱學業質量監測]勺狀溝壑是黃土高原溝壑的一種,集中分布在黃土高原的西北部,東南部較少。勺狀溝壑發育于黃土坡面中上部,形態上呈現出頭大、尾細的特征,溝尾逐漸變細或消失于坡面上。讀勺狀溝壑示意圖,完成5—6題。
5.勺狀溝壑“頭大、尾細”的原因有( C )
①溝頭黃土層疏松 ②溝頭流水侵蝕嚴重
③溝尾泥沙搬運能力弱 ④溝尾地表徑流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題思路】 在小尺度區域內,溝頭和溝尾黃土層土質差異不大,①錯誤。圖示黃土勺狀溝壑獨立發育在黃土坡面上,溝頭較溝尾寬而深,應該是較強的溯源侵蝕作用造成的;溝尾窄而淺,并逐漸變細或消失于坡面上,這主要是因為從溝頭至溝尾坡面匯聚的雨水不斷下滲,徑流量減小,溝尾侵蝕、搬運作用較弱,②③正確、④錯誤。故選C。
6.勺狀溝壑在黃土高原東南部較少的原因是東南部( B )
A.人類活動少 B.降水量大
C.氣溫高 D.植被覆蓋率低
【解題思路】 黃土高原東南部位于季風區,降水量較多,因此東南部黃土坡面上匯聚的雨水多,侵蝕作用強,很難形成溝尾,B正確。黃土高原東南部受夏季風影響大,降水較多,植被覆蓋率較高,人類活動多,A、D錯誤。勺狀溝壑為流水侵蝕地貌,其形成與氣溫關系不大,C錯誤。
7.[2023武漢模擬,1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鎳廣泛應用于不銹鋼、動力電池、電鍍等行業,是全球重要的戰略資源。印度尼西亞鎳礦儲量居世界前列,以紅土鎳礦為主,多儲存于地表,可露天開采,但紅土鎳礦含鎳量較低,共、伴生礦多,較簡單的冶煉工藝處理后無法直接使用,其開發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我國鎳礦企業在生產冶煉技術、工藝裝備及工廠建設、生產過程綠色環保等方面具有綜合性的優勢,獲得印度尼西亞政府及企業的青睞。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鎳資源消費國,但90%以上的鎳需要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供應安全問題較為突出。下圖示意鎳的冶煉工藝流程。
(1)從經濟效益角度分析鎳精礦企業和鎳板、鎳豆企業的區位選擇差異。(8分)
【參考答案】 鎳精礦品位低,原料的運輸量大,運輸成本高,(2分)所以鎳精礦企業布局應接近原料供應地。(2分)
電解鎳精礦需要消耗大量電能,(2分)所以鎳板、鎳豆企業布局應接近能源供應地。(2分)
【解題思路】 運用設問拆解法,分析如下:
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鎳精礦品位低,只有12%—20%,原料需求量大,而印度尼西亞為島國,陸路運輸成本較高,所以鎳精礦企業應當靠近原料產地布局,以減少運輸成本。鎳板、鎳豆品位為99.99%,品位很高,其冶煉需要大量電能,企業應當靠近能源供應地布局,以減少能源長距離輸送的損耗,節約成本。
(2)說明中國鎳礦企業的技術優勢對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意義。(4分)
【參考答案】 開采技術先進,減少對熱帶雨林的破壞;選冶分離技術成熟,利于提高鎳礦資源利用率,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產過程中廢氣、廢水、廢渣排放量大大減少,實現產業綠色生產與發展。(每點2分,任答2點即可)
【解題思路】 運用設問拆解法,分析如下:
中國勘探開采技術先進,可以減少對當地植被的破壞;中國的生產技術、工藝裝備先進,可提高鎳礦資源利用率,促進鎳礦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中國的鎳礦企業生產過程綠色環保,可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8.[實踐探究題/2023福建南平三模,18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封丘縣農耕區地處歷史上黃河多次泛濫地帶,在1964年以前,引黃灌溉不當導致土壤鹽堿化。為治理鹽堿化,該縣在試驗區實施井灌井排措施。試驗區地下70米內有三個含水層:第一含水層出水量較小,屬于微咸水,并順地勢流向下游區域;第二、三含水層出水量大,水質好。禹城市北丘洼是一個封閉型洼地,含水層厚且均為咸水。下圖示意黃河流域局部。
(1)與北丘洼比較,說明封丘試驗區地下水含鹽量較低的原因。(4分)
【參考答案】 北丘洼是一個封閉型洼地,與其相比,封丘試驗區地下水具有流動性,與區外地下水有交換;(2分)受黃河水下滲補給量較大。(2分)
【解題思路】 分析如下:
(2)分析大量引黃灌溉造成封丘縣農耕區土壤鹽堿化的原因。(8分)
【參考答案】 大量引黃灌溉,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造成地下水位上升;黃河水含沙量大,易造成溝渠淤積,降低田間排水效果,也會導致地下水位上升;地處半濕潤地區,地下水含鹽量較高;在干季隨著水分蒸發,大量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造成土壤鹽堿化。(每點2分,共4點)
【解題思路】 分析如下:
(3)某校開展研究性學習,同學們就封丘試驗區兩種井灌井排方案(下圖)開展討論,得出方案1優于方案2的結論。試說明理由。(6分)
【參考答案】 方案1相較于方案2的優勢:既經濟又有效。(2分) 理由: 建設施工少,經濟成本更低;封丘試驗區第一含水層出水量較小,屬于微咸水,第二含水層出水量大,水質好,同井混合后,水質較好,可以滿足引淡淋鹽和灌溉需要,同時,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不易返鹽。(每點2分)
【解題思路】 分析如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连| 广南县| 资中县| 郓城县| 黄冈市| 满洲里市| 林芝县| 寻甸| 琼海市| 社会| 正阳县| 新疆| 潮州市| 甘洛县| 龙陵县| 延边| 克什克腾旗| 巨野县| 蒙城县| 昭觉县| 卢湾区| 昌图县| 延边| 开封县| 靖西县| 沈阳市| 塔城市| 尤溪县| 洱源县| 安陆市| 利川市| 延庆县| 如皋市| 仁寿县| 晴隆县| 永靖县| 威远县| 开平市| 固阳县| 平遥县|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