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高考一輪復習物理 第十四章 第2節 氣體 液體 固體[配套課件](共79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高考一輪復習物理 第十四章 第2節 氣體 液體 固體[配套課件](共79張PPT)

資源簡介

(共79張PPT)
高考物理總復習課件
第十四章  熱學
第2節 氣體 液體 固體
一、氣體的性質
平均動能
容積
1.氣體的狀態參量.
(1)溫度:在宏觀上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在微觀上是分子
____________的標志.
(2)體積:氣體總是充滿它所在的容器,所以氣體的體積總是
等于盛裝氣體的容器的________.
頻繁碰撞
(3)壓強:氣體的壓強是由于氣體分子____________器壁而產
生的.
2.氣體分子動理論.
(1)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它能達到的整個空間
①氣體分子間距較______,分子力可以忽略,因此分子間除
碰撞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故氣體能充滿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子做無規則的運動,速率有大有小,且時而變化,大量
分子的速率按“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規律分布.
③溫度升高時,速率小的分子數________,速率大的分子數
________,分子的平均速率將________,但速率分布規律不變.
中間多
兩頭少
減少
增多
增大
(2)氣體壓強的微觀意義.
氣體的壓強是大量分子頻繁碰撞器壁產生的.壓強的大小跟兩
個因素有關:①氣體分子的________;②氣體分子的_________.
平均動能
密集程度
項目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蓋-呂薩克定律
內容 一定質量的某種
氣體,在溫度不變
的情況下,壓強與
體積成①_______ 一定質量的某種氣
體,在體積不變的情
況下,壓強與熱力學
溫度成②_____ 一定質量的某種
氣體,在壓強不變
的情況下,其體積
與熱力學溫度成
③________
3.氣體實驗定律.
反比
正比
正比
項目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蓋-呂薩克定律
表達式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或⑥________ ⑦__________
或⑧__________
圖像
(續表)
p1V1=p2V2
4.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pV
T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_______=C(恒量).
項目 晶體 非晶體
單晶體 多晶體
外形 規則 ①________
熔點 確定 不確定
物理性質 各向
②______性 各向③______性
原子排列 規則,但多晶體每個晶粒間的
排列無規則 無規則
二、固體和液體
1.晶體和非晶體.
不規則


項目 晶體 非晶體
單晶體 多晶體
形成與
轉化 有的物質在不同條件下能夠形成不同的④________;
同一物質可能以⑤__________ 和⑥________ 兩種不
同的形態出現;有些⑦______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轉
化為⑧________
典型物質 石英、云母、食鹽、硫酸銅 玻璃、蜂蠟、松香
(續表)
晶體
晶體
非晶體
晶體
非晶體
注意:多晶體沒有確定的幾何形狀,且多晶體是各向同性的.
2.液體、液晶.
吸引
(1)液體的表面張力.
液體表面各部分間相互________的力叫表面張力.表面張力使
液體自動收縮,液體表面有收縮到最小的趨勢.表面張力的方向和
液面相切;其大小除了跟邊界線的長度有關外,還跟液體的種類、
溫度有關.
(2)液晶的特性.

流動性
液體
①液晶分子既保持排列有序而顯示各向______性,又可以自
由移動位置,保持了液體的____________.
②液晶分子的位置無序使它像_______,排列有序使它像晶體.
③液晶分子的排列從某個方向看比較整齊,從另一個方向看
則是雜亂無章的.
④液晶的物理性質很容易在外界的影響下發生改變.
【基礎自測】
1.判斷下列題目的正誤.
(1)晶體有天然規則的幾何形狀,是因為晶體的物質微粒是規
則排列的.(
)
(2)單晶體的所有物理性質都是各向異性的.(
)
(3)多晶體和非晶體的物理性質都是各向同性的.(
)
(4)液晶是液體和晶體的混合物.(
)
(5)小船浮于水面上不是由于液體的表面張力.(
)
答案:(1)√ (2)× (3)√ (4)× (5)√
2.2021 年,“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采樣任務并返
回地球.探測器上裝有用石英制成的傳感器,其受壓時表面會產生
大小相等、符號相反的電荷——壓電效應.如圖 14-2-1 所示,石英
晶體沿垂直于 x 軸晶面上的壓電效應最顯著.下列
)
圖 14-2-1
關于石英晶體說法正確的是(
A.沒有確定的熔點
B.具有各向同性的壓電效應
C.沒有確定的幾何形狀
D.是單晶體
答案:D
3.對一定質量的氣體,若用 N 表示單位時間內與器壁單位面
積碰撞的分子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體積減小時,N 必定增加
B.當溫度升高時,N 必定增加
C.當壓強不變而體積和溫度變化時,N 必定變化
D.當體積不變而壓強和溫度變化時,N 可能不變
解析:氣體的體積減小或溫度升高時,壓強和溫度是怎樣變
化的并不清楚,不能判斷 N 是必定增加的,A、B 錯誤.當壓強不
變而體積和溫度變化時,存在兩種變化的可能性:一是體積增大
時,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動能變大,即分子對器壁碰撞的力度
增大,因壓強不變,因此對器壁碰撞的頻繁度降低,就是 N 減小.
二是體積減小時,溫度降低,同理可推知 N 增大,C 正確,D 錯
誤.
答案:C
4.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壓強增大到原來
的 4 倍,則氣體的體積變為原來的(
)
A.4
B.2
C.
1
2
1
D.
4
答案:D
熱點 1 固體與液體的性質
考向 1 固體的性質
[熱點歸納]
晶體和非晶體.
(1)單晶體具有各向異性,但不是在各種物理性質上都表現出
各向異性.
(2)只要是具有各向異性的物體必定是晶體,且是單晶體.
(3)只要是具有確定熔點的物體必定是晶體,反之,必是非晶
體.
(4)晶體和非晶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典題 1】(多選)玻璃的出現和使用在人類生活里已有四千多
)
年的歷史,它是一種非晶體.下列關于玻璃的說法正確的有(
A.沒有固定的熔點
B.天然具有規則的幾何形狀
C.沿不同方向的導熱性能相同
D.分子在空間上周期性排列
解析:根據非晶體的特點可知,非晶體是指組成物質的分子(或
原子、離子)不呈空間有規則周期性排列的固體.它沒有一定規則的
外形.它的物理性質在各個方向上是相同的,叫“各向同性”.它沒
有固定的熔點,故 A、C 正確.
答案:AC
形成原因 表面層中分子間的距離比液體內部分子間的距離大,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表現為引力
表面特性 表面層分子間的引力使液面產生了表面張力,使液體
表面好像一層繃緊的彈性薄膜
考向 2 液體的性質
[熱點歸納]
液體表面張力.
表面張力
的方向 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條分界線
表面張力
的效果 表面張力使液體表面具有收縮趨勢,使液體表面積趨
于最小,而在體積相同的條件下,球形的表面積最小
(續表)
【典題 2】往兩個玻璃杯中分別注入水和水銀,液面出現如圖
14-2-2 所示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不浸潤玻璃
B.水銀浸潤玻璃
C.玻璃分子對附著層內水分子的吸引力大
于水內部分子之間的吸引力
D.玻璃分子對附著層內水銀分子的吸引力
大于水銀內部分子之間的吸引力
圖 14-2-2
解析:水浸潤玻璃,水銀不浸潤玻璃,浸潤與否關鍵看附著
層的分子間距與液體分子間距比較,如果附著層中的分子密度大
( 即容器壁對液體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液
體分子對液體分子的吸引力),則表現為
附著層中的分子作用力表現為斥力,使
得液面張開,表現為浸潤現象,反之相
圖 D70
同分析,可以如圖 D70 所示理解.
答案:C
熱點 2 氣體壓強的產生與計算
考向 1 壓強的產生
[熱點歸納]
1.產生的原因:氣體的壓強是大量分子頻繁地碰撞器壁而產生
的,單個分子碰撞器壁的沖力是短暫的,但大量分子頻繁地碰撞
器壁,對器壁就產生了持續、平均的作用力,數值上氣體壓強等
于大量分子作用在器壁單位面積的平均作用力.
2.決定因素:
(1)從宏觀上看,氣體壓強由體積和溫度決定.
(2)從微觀上看,氣體壓強由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和平均動能
決定.
A.是由氣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吸引和排斥)產生的
B.是由大量氣體分子頻繁地碰撞器壁所產生的
C.是由氣體受到的重力所產生的
D.當容器自由下落時將減小為零
解析:氣體壓強產生的原因:大量做無規則熱運動的分子對
器壁頻繁、持續地碰撞產生了氣體的壓強,A、C 錯誤,B 正確.
當容器自由下落時,雖然處于失重狀態,但分子熱運動不會停止,
故壓強不會減小為零,D 錯誤.
答案:ACD
方法技巧
(1)氣體壓強與大氣壓強不同,大氣壓強由重力而
產生,隨高度增大而減小,氣體壓強由大量氣體分子頻繁碰撞器
壁而產生,大小不隨高度而變化.
(2)容器內氣體的壓強是大量分子頻繁碰撞器壁而產生的,并
非因其重力而產生.
平衡
狀態 力平
衡法 選取與氣體接觸的液柱(或活塞)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氣體的壓強
等壓
面法 在連通器中,同一種液體(中間不間斷)同一深度處壓強相等.液體內深h處的總壓強 p=p0+ρgh,p0 為液面上方的壓強
考向 2 壓強的計算
[熱點歸納]
1.封閉氣體壓強的求法.
平衡
狀態 液片法 選取假想的液體薄片( 自身重力不計) 為研究對
象,分析液片兩側受力情況,建立平衡方程,消
去面積,得到液片兩側壓強相等方程,求得氣體
的壓強
加速
運動
系統 選取與氣體接觸的液柱(或活塞)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
析,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續表)
2.氣體壓強計算的兩類模型.
(1)活塞模型.
圖 14-2-3 所示是最常見的封閉氣體的兩種方式.


圖 14-2-3
對“活塞模型”類求壓強的問題,其基本的方法就是先對
“活塞”進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據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列方
程.圖甲中活塞的質量為 m,活塞橫截面積為 S,外界大氣壓強為
p0.由于活塞處于平衡狀態,所以 p0S+mg=pS.
(2)連通器模型.
圖 14-2-4
如圖 14-2-4 所示,“U”形管豎直放置.根據帕斯卡定律可知,
同一液體中的相同高度處壓強一定相等.所以氣體 B 和 A 的壓強關
系可由圖中虛線所示的等高線聯系起來.則有 pB+ρgh2=pA.
而 pA=p0+ρgh1,
所以氣體 B 的壓強為
pB=p0+ρg(h1-h2).
其實該類問題與“活塞模型”并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熟練后
以上壓強的關系式均可直接寫出,不一定都要從受力分析入手.
【典題 4】(2021年山東淄博段考)如圖14-2-5所示,一個橫截
面積為 S 的圓筒形容器豎直放置,容器上端放一金屬圓板,金屬
圓板的上表面是水平的,下表面是傾斜的,下表面與
水平面的夾角為θ,圓板的質量為 M,不計圓板與容
器內壁的摩擦.若大氣壓強為p0,則被圓板封閉在容器
中的氣體的壓強為下列選項中的(
)
圖 14-2-5
·cos θ=Mg+p0S
解析:圓板的下表面是傾斜的,氣體對其產生的壓力應與該
面垂直.為求氣體的壓強,應以封閉氣體的金屬圓板
為研究對象,其受力分析如圖 D71 所示.
由物體的平衡條件得 p
S
cos θ
解得 p=p0+
Mg
.
S
圖 D71
答案:D
熱點 3 氣體實驗定律和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熱點歸納]
1.理想氣體.
(1)宏觀上講,理想氣體是指在任何條件下始終遵守氣體實驗
定律的氣體,實際中氣體在壓強不太大、溫度不太低的條件下,
可視為理想氣體.
(2)微觀上講,理想氣體的分子間除碰撞外無其他作用力,分
子本身沒有體積,即它所占據的空間認為都是可以被壓縮的空間.
2.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與氣體實驗定律的關系.
3.兩個重要的推論.
考向 1 等溫變化
【典題 5】(2023 年湖北卷)如圖 14-2-6所示,豎直放置在水平
桌面上的左右兩汽缸粗細均勻,內壁光滑,橫截面積分別為S、2S,
由體積可忽略的細管在底部連通.兩汽缸中各有一輕質活塞將一定
質量的理想氣體封閉,左側汽缸底部與活塞用輕質細彈簧相連.初
始時,兩汽缸內封閉氣柱的高度均為 H,彈簧長度恰好為原長.現
往右側活塞上表面緩慢添加一定質量的沙子,直至右側活塞下降
汽缸足夠長,汽缸內氣體溫度始終不變,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
求:
(1)最終汽缸內氣體的壓強.
(2)彈簧的勁度系數和添加的沙子質量.
圖 14-2-6
解:(1)對左右氣缸內所封的氣體,初態壓強為 p1=p0,體積

V1=SH+2SH=3SH
末態壓強為 p2,體積為
(2)設添加的沙子質量為 m,對右邊活塞受力分析可知
mg+p0·2S=p2·2S
對左側活塞受力分析可知
考向 2 等容變化
【典題 6】(2023 年海南卷)如圖 14-2-7 所示,
某飲料瓶內密封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t=27 ℃時,
壓強 p=1.050×105 Pa,則
(1)t′=37 ℃時,氣壓是多大?
(2)保持溫度不變,擠壓氣體,使之壓強與(1)
相同時,氣體體積變為原來的多少倍?
圖 14-2-7
解:(1)瓶內氣體的始末狀態的熱力學溫度分別為
T=(27+273) K=300 K
T′=(37+273) K=310 K
解得 p′=1.085×105 Pa.
(2)保持溫度不變,擠壓氣體,等溫變化過程,由玻意耳定律
有 pV=p′V′
解得 V′≈0.97V
即氣體體積為原來的 0.97 倍.
考向 3 等壓變化
【典題 7】(2023年河南聯考)航天員出艙活動前要在節點艙(做
出艙準備的氣閘艙)穿上特制的航天服,航天服內密封有一定質量
的氣體(視為理想氣體),密封氣體的體積V1=2.4 L,壓強 p1=1.0×
105 Pa,溫度 t1=27 ℃.航天服內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M=29 g/mol.
已知在壓強 p0=1×105 Pa、溫度 t0=0 ℃時,氣體的摩爾體積均為
V0=22.4 L/mol.估算航天服內密封氣體的質量 m(計算結果保留 3
位有效數字).
T1=273 K+27 K=300 K
T0=273 K
解得 V2=2.184 L
解得 m≈2.83 g.
考向 4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典題 8】(多選,2023 年新課標卷)如圖 14-2-8 所示,一封閉
著理想氣體的絕熱汽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輕彈簧連接的兩絕熱
活塞將汽缸分為 f、g、h 三部分,活塞與汽缸壁間沒有摩擦.初始
時彈簧處于原長,三部分中氣體的溫度、體積、壓強均相等.現通
過電阻絲對 f 中的氣體緩慢加熱,停止加熱并達到穩定后,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
圖 14-2-8
A.h 中的氣體內能增加
B.f 與 g 中的氣體溫度相等
C.f 與 h 中的氣體溫度相等
D.f 與 h 中的氣體壓強相等
解析:當電阻絲對 f 中的氣體緩慢加熱時,f 中的氣體內能增
大,溫度升高,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可知 f 中的氣體壓強增大,
會緩慢推動左邊活塞,可知 h 的氣體體積也被壓縮,壓強變大,
外界對氣體做正功,因為活塞和汽缸絕熱,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
知,h 中的氣體內能增加,A 正確.未加熱前,三部分中氣體的溫
度、體積、壓強均相等,當系統穩定時,活塞受力平衡,可知彈
錯誤.在達到穩定過程中 h 中的氣體體積變小,壓強變大,f 中的氣
體體積變大.由于穩定時彈簧保持平衡狀態,故穩定時 f、h 中的氣
聯立可得 Tf >Th,C 錯誤,D 正確.
答案:AD
熱點 4 用圖像法分析氣體的狀態變化
[熱點歸納]
1.利用垂直于坐標軸的線作輔助線去分析同質量、不同溫度的
兩條等溫線,不同體積的兩條等容線,不同壓強的兩條等壓線的
關系.
例如:在圖 14-2-9 甲中,V1 對應虛線為等容線,A、B 分別是
虛線與 T2、T1 兩線的交點,可以認為從 B 狀態通過等容升壓到 A
狀態,溫度必然升高,所以 T2>T1.
又如圖乙所示,A、B 兩點的溫度相等,從 B 狀態到 A 狀態壓
強增大,體積一定減小,所以 V2

圖 14-2-9
2.關于一定質量的氣體的不同圖像的比較:
(續表)
【典題 9】(2022 年天津卷)某同學探究一封閉汽缸內理想氣體
的狀態變化特性,得到壓強 p 隨溫度 t 的變化如圖 14-2-10 所示.
已知圖線Ⅰ描述的是體積為 V1 的等容過程,當
溫度為 t1 時氣體的壓強為 p1.圖線Ⅱ描述的是壓
強為 p2 的等壓過程.取 0 ℃為 273 K,求:
(1)等容過程中,溫度為 0 ℃時氣體的壓強.
(2)等壓過程中,溫度為 0 ℃時氣體的體積.
圖 14-2-10
方法總結 氣體狀態變化的圖像的應用技巧
(1)明確點、線的物理意義:求解氣體狀態變化的圖像問題,
應當明確圖像上的點表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一個平衡狀態,
它對應著三個狀態參量;圖像上的某一條直線段或曲線段表示一
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狀態變化的一個過程.
(2)明確斜率的物理意義:在 V-T 圖像(或 p-T 圖像)中,比較兩
個狀態的壓強(或體積)大小,可以比較這兩個狀態到原點連線的斜
率的大小,其規律是斜率越大,壓強(或體積)越小;斜率越小,壓
強(或體積)越大.
熱點 5 “兩團氣”模型
[熱點歸納]
模型解題思路:
(1)分析“兩團氣”初狀態和末狀態的壓強關系.
(2)分析“兩團氣”的體積及其變化關系.
(3)分析“兩團氣”狀態參量的變化特點,選取合適的實驗定
律列方程.
【典題 10】(2022 年全國甲卷)如圖 14-2-11,容積均為 V0、缸
壁可導熱的 A、B 兩汽缸放置在壓強為 p0 、溫度為 T0 的環境中.
兩汽缸的底部通過細管連通,A 汽缸的頂部通過開口 C 與外界相
通;汽缸內的兩活塞將缸內氣體分成Ⅰ、Ⅱ、Ⅲ、Ⅳ四部分,其
活塞的質量和體積,忽略摩擦.
(1)將環境溫度緩慢升高,求 B 汽缸中的活塞剛到達汽缸底部
時的溫度.
(2)將環境溫度緩慢改變至 2T0,然后用氣泵從開口 C 向汽缸
內緩慢注入氣體,求 A 汽缸中的活塞到達汽缸底部后,B 汽缸內
第Ⅳ部分氣體的壓強.
圖 14-2-11
解:(1)因兩活塞的質量、體積不計,則當環境溫度升高時,
Ⅳ內的氣體壓強總等于大氣壓強,則該氣體進行等壓變化,則當 B
(2)設當 A 中的活塞到達汽缸底部時Ⅲ中氣體的壓強為 p,則
此時Ⅳ內的氣體壓強也等于 p,設此時Ⅳ內的氣體的體積為 V,則
Ⅱ、Ⅲ兩部分氣體被壓縮的體積為 V0-V,則對氣體Ⅳ
熱點 6 探究等溫情況下一定質量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
注意事項:(1)為了保持封閉氣體的質量不變,實驗中采取的
主要措施是注射器活塞上涂潤滑油.
(2)為了保持封閉氣體的溫度不變,實驗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移動活塞要緩慢和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閉氣體部分.
【典題 11】(2023 年山東卷)利用如圖 14-2-12 甲所示實驗裝置
可探究等溫條件下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將帶有刻度的注射器豎
直固定在鐵架臺上,注射器內封閉一定質量的空氣,下端通過塑
料管與壓強傳感器相連.活塞上端固定一托盤,托盤中放入砝碼,
待氣體狀態穩定后,記錄氣體壓強 p 和體積 V(等于注射器示數 V0
與塑料管容積ΔV 之和),逐次增加砝碼質量,采集多組數據并作
出擬合曲線如圖乙所示.


圖 14-2-12
B.p 與 成正比
回答以下問題:
(1)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圖乙中的擬合曲線為一條過原點
的直線,說明在等溫情況下,一定質量的氣體________(填字母).
A.p 與 V 成正比
1
V
(2)若氣體被壓縮到 V=10.0 mL,由圖乙可讀出封閉氣體壓強
為__________Pa(保留 3 位有效數字).
(3)某組同學進行實驗時,一同學在記錄數據時漏掉了ΔV,則
在計算 pV 乘積時,他的計算結果與同組正確記錄數據同學的計算
結果之差的絕對值會隨 p 的增大而__________(填“增大”或“減
小”).
解析:(1)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圖乙中的擬合曲線為一條
比,選 B.
由圖乙可讀出封閉氣體壓強為 p=2.04×105 Pa.
(3)某組同學進行實驗時,一同學在記錄數據時漏掉了ΔV,則
在計算 pV 乘積時,根據 p(V0+ΔV)-pV0=pΔV,可知他的計算結
果與同組正確記錄數據同學的計算結果之差的絕對值會隨 p 的增
大而增大.
答案:(1)B (2)2.04×105 (3)增大
抽氣、打氣、灌氣模型
常見以下三種類型:
1.充氣(打氣)問題:在充氣(打氣)時,將充進容器內的氣體和
容器內的原有氣體作為研究對象時,這些氣體的質量是不變的.這
樣,可將“變質量”的問題轉化成“定質量”問題.
2.抽氣問題:在對容器抽氣的過程中,對每一次抽氣而言,氣
體質量發生變化,解決該類變質量問題的方法與充氣(打氣)問題類
似——假設把每次抽出的氣體包含在氣體變化的始末狀態中,即
用等效法把“變質量”問題轉化為“定質量”的問題.
3.灌氣(氣體分裝)問題:將一個大容器里的氣體分裝到多個小
容器中的問題也是“變質量”問題,分析這類問題時,可以把大
容器中的氣體和多個小容器中的氣體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研究,
即可將“變質量”問題轉化為“定質量”問題.
【典題 12】(2023 年山東煙臺二模)艙外航天服有一定的伸縮
性,能封閉一定的氣體,提供人體生存的氣壓.2021 年 11 月 8 日,
王亞平身穿我國自主研發的艙外航天服“走出”太空艙,成為我
國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女性(如圖 14-2-13 所示).王亞平先在節
點艙(出艙前的氣閘艙)穿上艙外航天服,若航天服內密閉氣體的體
積為 V1=2 L,壓強 p1=5.0×104 Pa,溫度 t1=27 ℃.然后把節點艙
的氣壓不斷降低,到能打開艙門時,航天服內密閉氣體的體積膨
脹到 V2=2.5 L,溫度為 t2=-3 ℃,壓強為 p2(未知).為便于艙外
活動,宇航員出艙前將一部分氣體緩慢放出,使航天服內密閉氣
體的體積變為 V1,氣壓降到 p3=3.0×104 Pa,假設釋放氣體過程
中溫度不變.求:
圖 14-2-13
(1)壓強 p2.
(2)航天服需要放出的氣體與原來航天服內密閉氣體的質量之

Δm
m
.
解:(1)由題意可知,密閉航天服內氣體初、末狀態溫度分別
為 T1=273+t1=300 K,T2=273+t2=270 K
解得 p2=3.6×104 Pa.
(2)設航天服需要放出的氣體在壓強為 p3 狀態下的體積為ΔV,
根據玻意耳定律有
p2V2=p3(V1+ΔV)
解得ΔV=1 L
則放出的氣體與原來密閉氣體的質量之比為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市| 资兴市| 民县| 宝丰县| 万载县| 杨浦区| 徐水县| 郓城县| 延长县| 镇沅| 依兰县| 米易县| 万荣县| 昔阳县| 搜索| 乐亭县| 西和县| 平江县| 大洼县| 中西区| 清涧县| 宁海县| 增城市| 宁陕县| 抚州市| 普定县| 无极县| 合川市| 临夏县| 玉环县| 德安县| 玉溪市| 旺苍县| 柳江县| 湘潭县| 南部县| 顺昌县| 额敏县| 绿春县| 涿鹿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