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地表形態的塑造之塑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考點1 內力作用1.內力作用的形式(1)巖漿活動(2)地殼運動(3)變質作用巖石變質作用(高溫、高壓作用)→變質巖2.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塑造地表形態的內力作用 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舉例地 殼 運 動 水 平 運 動 組成地殼的巖層沿[1] 平行 于地球表面的方向運動 巖層發生了水平位移和彎曲變形,形成了斷裂帶和褶皺山脈;水平運動又稱“造山運動” 東非大裂谷、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等垂 直 作 用 組成地殼的巖層沿[2] 垂直 于地球表面的方向運動 巖層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勢起伏和海陸變遷;垂直運動又稱“造陸運動” 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魯番盆地、青海湖等。 典型的隆起地形:廬山、泰山、華山等典型的塊狀山地變質 作用 巖石在一定溫度、壓力作用下發生[3] 變質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態巖漿 活動 巖漿侵入巖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 巖漿噴出地表經冷凝形成[4] 火山 地貌 富士山、夏威夷群島、五大連池等地 震 地表下巖層的斷裂、錯動引起震動 造成地殼的斷裂和錯動,引起海陸變遷和地勢起伏 汶川地震后形成滑坡、堰塞湖等情境 冷古納托山原地貌冷古納托位于川西貢嘎山西側,山頂平臺面積近40 km2,海拔約4 200 m,周圍峽谷深切,陡坡環繞,平臺與周緣谷地的最大高差約600 m,地貌學稱之為夷平面,它與高山峽谷、寬緩河谷形成于該地地貌演化的不同時期。夷平面一旦形成,若地殼加速抬升,又一個地質作用循環開始。下圖示意冷古納托山原地貌及其垂直剖面。(1)分析形成冷古納托山原地貌的主要地質作用。【提示】結合材料及川西所處自然地理環境判斷。(2)按照地貌演化的先后順序,對高原隆升、夷平面、高山峽谷、寬緩河谷從早到晚進行排序。【提示】結合該地貌演化的順序排序即可。命題點 內力作用主導下的地貌形成過程分析[2021全國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質石灰巖,主要分布在熱帶淺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內海域。下圖示意珊瑚礁發育的一種模式的不同階段。據此完成1—3題。1.判斷圖示珊瑚礁的發育階段依次是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2.上圖所示④階段珊瑚礁的形成過程中,海平面可能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C.持續上升 D.持續下降3.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這里A.島嶼眾多B.受副熱帶高壓控制C.受暖流影響D.受東亞季風影響命題拓展簡述圖示火山體對珊瑚礁形成的促進作用。考點2 外力作用1.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其分布地區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態 分布地區風化作用 在溫度、水、大氣、[1] 生物 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巖石被破壞,碎屑物殘留在地表,形成風化殼(注:土壤是在風化殼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普遍。例:花崗巖的球狀風化物侵蝕作用 風力侵蝕 風力吹蝕和磨蝕,形成戈壁、風蝕洼地、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區。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蝕 侵蝕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寬,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2] 溝壑縱橫 的地表形態 濕潤、半濕潤地區。 例:長江三峽、黃土高原地表的千溝萬壑、瀑布溶蝕 含有[3] 二氧化碳 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形成漏斗、地下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巖石(石灰巖)分布地區。 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瑤琳仙境冰川 侵蝕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蝕平原、冰蝕洼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區和高緯度地區。 例:挪威[4] 峽灣海浪 侵蝕 形成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柱等 濱海地區基巖海岸沉積作用 冰川 沉積 雜亂堆積,形成冰磧地貌 顆粒大小不一,分選性差 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區和高緯度地區流水 沉積 形成沖積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沖積平原(中下游) 顆粒大、質量大的物質先沉積,顆粒小、質量小的物質后沉積(具有明顯的分 選性) 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例:黃河三角洲、恒河平原風力 沉積 形成沙丘(靜止沙丘、流動沙丘)和沙漠邊緣的黃土堆積 干旱的內陸及鄰近地區。 例:塔克拉瑪干沙漠里的沙丘、黃土高原的黃土海浪 沉積 形成沙灘、貝殼堤等海積地貌 濱海地區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的差異風化是指巖石在無外動力作用下,因熱脹冷縮、水的凍融、生物作用而發生的破壞。雖然有個“風”字,但它與風并無直接關系。侵蝕則是在“外動力”作用下發生的破壞,“外動力”包括風力、流水、冰川、海浪等。風化的結果是巖石破碎、變?。磺治g的結果是物質被移走,留下千瘡百孔、溝壑縱橫的面貌。流水堆積地貌、風力堆積地貌與冰川堆積地貌的差異(1)從地表形態上看:流水堆積地貌和風力堆積地貌總體上比較平坦,而冰川堆積地貌多呈波狀起伏。(2)從堆積物質上看:流水堆積和風力堆積的物質分選性較好,冰川堆積物則大小混雜在一起,分選性差。2.不同區域的主要外力作用(1)大尺度區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一般規律下)區域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區 以[5] 風力 作用為主,多風力侵蝕地貌和風力堆積地貌濕潤、半濕潤地區 流水作用顯著,多流水侵蝕地貌和流水堆積地貌高山地區 多[6] 冰川 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磧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區 多海浪作用,常見海蝕柱、海蝕崖和沙灘等地貌(2)小尺度區域不同地貌形態的主要外力作用地貌形態 主要外力作用高山上的破碎巖石 [7] 風化 作用山谷中的碎石 流水的搬運、堆積作用坡面的溝壑縱橫 流水的侵蝕作用峰林和溶洞 流水的[8] 溶蝕 作用沙丘 風力的搬運、堆積作用海邊的嶙峋沿岸 海浪的侵蝕作用3.同一種外力作用在不同區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根據沙丘形態和堆積物顆粒大小判斷風向1.根據沙丘形態判斷風向2.根據堆積物顆粒大小判斷風向搬運物隨風速的減弱而堆積,顆粒大的先堆積,顆粒小的后堆積,所以顆粒大的一側為上風向。情境1 球形風化巖梅嶺景區位于南昌市西北部,發育有典型的花崗巖地貌景觀。地殼抬升等因素引起的夷平事件是該地地形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梅嶺地貌景觀的形成經歷了夷平地形、低山丘陵和基巖殘丘三個時期,最后形成了特色的球形風化巖。下圖示意梅嶺的球形風化巖。梅嶺形成了具有自然特色的球形風化巖,分析其演化過程。【提示】從內力和外力綜合作用分析。情境2 冰峽灣峽灣多分布在高緯度地區的沿海地帶,主要是由冰流(冰蓋冰川的主體部分,流動速度明顯大于其周圍冰體的部分)對地表的削蝕作用形成的,峽灣內部的冰川幾乎都已消融不見,而冰峽灣是峽灣的原始形態,與峽灣相比,其海面上和峽谷中往往蘊藏著巨大的冰川。下圖為冰峽灣結構示意圖。(1)指出冰峽灣所屬地貌類型和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提示】結合峽灣的形成過程分析即可。(2)推測冰坎的形成過程。【提示】結合冰川的侵蝕和堆積作用分析。情境3 岱崮地貌岱崮地貌主要分布于魯中南地區。魯中南地區巖層主要由石灰巖、砂質頁巖等組成,部分巖層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岱崮地貌多發育低山,地形切割深度大,多溝谷且裂隙發育。大多數崮頂部較平坦,由堅硬的石灰巖組成,部分崮頂被巖洞貫穿,形成“透明山”,下部粉砂質泥灰巖及頁巖質地較軟,上部臨空面較大,形成桌狀山或方山,外形似崮(如圖)。(1)推測崮頂形成“透明山”的主要原因。【提示】“透明山”與流水溶蝕作用有關。(2)魯中南地區雖發育有石灰巖但并未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推測其主要原因。【提示】魯中南地區岱崮山下部分布著粉砂質泥灰巖及頁巖。命題點1 外力作用下地貌的形成過程[2021湖南地理卷]某河流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該地冬春季節風力較大,受風力和降水的交替影響,河道寬窄呈季節性變化。圖1示意該河流中游地區。圖2為研究區同一地點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橫斷面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圖1圖21.推測L月和M月可能分別是A.3月、5月 B.9月、7月C.8月、6月 D.5月、9月解題關鍵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將鄂爾多斯高原的季風環流與河道橫斷面風積物厚度的變化聯系起來,分析外力作用的季節變化及其影響。2.造成M月河道南寬北窄的主要原因是①南部以流水侵蝕為主②南部以風力堆積為主③北部以風力侵蝕為主④北部以流水沉積為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命題拓展推測M月比L月風積物薄的原因是A.流水堆積 B.風力堆積C.風力侵蝕 D.流水侵蝕命題點2 內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貌成因3.[2020全國Ⅰ卷,2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巖的巖漿流動性好,噴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單元。如圖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巖臺地上,有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巖平頂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巖尖頂山。調查發現,構成臺地、平頂山、尖頂山的玄武巖分別形成于不同噴發時期。(1)指出玄武巖臺地形成以來因流水侵蝕而發生的變化。(6分)(2)根據侵蝕程度,指出構成臺地、平頂山、尖頂山的玄武巖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說明判斷理由。(12分)理由:地貌侵蝕程度越嚴重,說明巖石暴露時間越長,形成時間越早。(2分)臺地受侵蝕輕,構成臺地的玄武巖形成時間最晚;(2分)平頂山保留臺地的部分特征,構成平頂山的玄武巖形成時間較晚;(2分)尖頂山已經沒有臺地的特征,構成尖頂山的玄武巖形成時間最早。(2分)(3)說明玄武巖臺地上有平頂山、尖頂山分布的原因。(6分)命題拓展作圖表示尖頂山、平頂山和臺地的形成過程。考點3 巖石圈的物質循環1.三大類巖石的比較類型 形成過程 特點 常見巖石 有用成分舉例巖 漿 巖 侵 入 巖 地下巖漿在內力作用下,[1] 侵入 地殼上部,冷卻凝固形成 礦物結晶顆粒較大 花崗巖 花崗巖是堅固、美觀的建筑材料噴 出 巖 地下巖漿在內力作用下,沿地殼薄弱地帶[2] 噴出 地表冷凝而成 礦物結晶顆粒細小、有流紋或氣孔 玄武巖、 安山巖、 流紋巖沉積巖 地表巖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壞,碎屑物質被搬運到低處沉積、[3] 固結 而成 層理結構,常含有[4] 化石 石灰巖、 砂巖、 礫巖、 頁巖 石灰巖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煤、石油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變質巖 巖石受到地殼運動、巖漿活動等影響,在一定[5] 溫度 、壓力條件下使原來的成分、結構發生改變而形成 巖石內部重 新結晶或有 片理構造 大理巖、 板巖 大理巖是重要的建筑材料2.巖石圈物質循環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可歸納如下:代碼 原物質 地質作用 生成物質① 巖漿 冷卻凝固作用 [6] 巖漿 巖② 巖漿巖、變質巖和已生成的沉積巖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 沉積巖③ 巖漿巖、沉積巖和已生成的變質巖 [7] 變質 作用 (高溫、高壓) 變質巖④ 各類巖石 重熔再生作用 [8] 巖漿巖石圈物質循環與內外力之間的關系情境1 石蛋下圖為貴州三都縣一處奇特的地質景觀——“產蛋崖”。每隔數十年“產蛋崖”就會掉落出一些石蛋,石蛋大小不等。專家推測這些石蛋形成于五億年前的海洋中,由碳酸鈣結核壓實而成。(1)依據專家推測,分析這些石蛋的巖石類型。【提示】結合石蛋形成過程分析。(2)分析圖中石蛋的形成過程。【提示】從內外力綜合作用分析。情境2 植金石植金石(下圖),因其具備輕質、多孔的優良特性,被稱為“會呼吸”的蘭花石。種植蘭花配土時加入適量的植金石,能很好地養護蘭花。根據材料推測植金石的巖石類型,并說明理由。【提示】結合植金石的特性分析即可。命題點 巖石圈物質循環分析[2022江蘇地理卷]布蘭德山位于非洲納米比亞北部,是典型的花崗巖山體。下圖為布蘭德山及周邊區域地質地貌遙感影像圖。據此回答1—3題。1.布蘭德山花崗巖巖體的成因是A.火山噴發 B.沉積作用C.變質作用 D.巖漿侵入2.布蘭德山山體高聳的主要原因是A.差異侵蝕 B.化學溶蝕C.河流侵蝕 D.風力侵蝕3.與布蘭德山花崗巖巖體年齡最接近的是A.花崗巖區 B.變質巖區C.沉積巖區 D.接觸變質巖區命題拓展布蘭德山山體的巖石類型為下圖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方法技巧巖層新老關系的判斷方法1.根據地層層序規律確定:沉積巖是受沉積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規律是巖層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巖層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根據生物進化規律判斷:生物進化總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因此含有復雜、高級生物化石的巖層總比那些含有簡單、低級生物化石的巖層新。3.根據巖層的接觸關系確定:巖漿巖可以按照其與沉積巖的關系來判斷。噴出巖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巖層,侵入巖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巖層。變質巖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多與巖漿活動有關,因而變質巖的形成晚于其相鄰的巖漿巖。4.根據海底巖石形成和擴張過程判斷:如果是海底巖石,則離海嶺越近,地質年齡越小,離海嶺越遠,地質年齡越大;或者離海溝越近,地質年齡越大,離海溝越遠,地質年齡越小。注意進行上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方法技巧在多沙的河谷地帶、植被稀少的沙質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風沙地貌。河湖海岸風沙地貌的成因可按照下面思路分析:熱點情境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人工島建設在緩解濱海人地矛盾的同時也容易帶來新的環境問題,其不僅能顯著改變區域海水動力、水沙環境,而且會對近岸尤其鄰近海灘的地貌分布格局產生較大影響。南海明珠人工島位于??谑泻?跒澄鱾群S颍摵S蛩钶^淺,坡度平緩,灣內發育淺灘地貌,人工島建設引起了鄰近岸灘侵蝕與泥沙分配失衡等問題。圖1示意該海區位置,圖2為圖1中波況點的波浪高度玫瑰圖。圖1 圖2探究設問 (1)圖中南海明珠人工島規劃的設計有問題,請指出問題并繪制正確的規劃圖。(2)南海明珠人工島的修建顯著影響了鄰近岸灘的沖淤平衡,試分析下圖所示各岸段岸線的變化趨勢。(3)針對人工島建設引起的岸灘侵蝕與泥沙分配失衡問題,請你提出南海明珠人工島近岸海灘的修復對策。(2)岸段Ⅰ、Ⅲ以侵蝕為主,岸線移向陸地方向;岸段Ⅱ以淤積為主,岸線移向海洋方向。(3)在岸灘侵蝕區域實施人工補沙;在岸灘淤積區域實施人工挖沙;并將岸灘淤積區泥沙向侵蝕區輸送,實現岸灘泥沙的合理分配與地貌的動態平衡。地下采礦常常造成地質環境變形破壞,從而誘發地質災害。下圖示意貴州普灑某地下采礦區累進性地質變形破壞演化過程。據此完成1—2題。甲 乙 丙1.該地地質變形破壞演化過程為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乙→甲2.溶蝕裂隙拓寬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溶蝕作用強烈B.物理風化作用強烈C.采空區上覆巖層沉陷D.巖層水平拉伸張裂讀圖歸納 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的判讀1.判斷方框內的物質名稱,確定巖漿巖是判讀的關鍵由下圖可知:當熾熱的巖漿(圖中C)從地球內部向上侵入或噴出后,便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如果巖漿未噴出地表便冷卻凝固,形成的巖漿巖為侵入巖(圖中D);如果巖漿到達地表后冷卻凝固,形成的巖漿巖為噴出巖(圖中E)。巖石暴露在地表,受風化、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影響,常形成沉積物,經固結成巖作用進而形成含有化石的沉積巖(圖中A)。巖石在高壓、高溫條件下,發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圖中B)。從巖漿到各種巖石的形成,再到巖石在地殼深處被高溫熔化變成巖漿,這一過程就是巖石圈的物質循環。在這個過程中箭頭指向最多的是巖漿。2.厘清圖上箭頭的方向①巖漿巖只能由巖漿轉化而來,巖漿指向外的箭頭一定指向巖漿巖。②巖漿巖、變質巖和已形成的沉積巖能轉化成沉積巖,巖漿巖、沉積巖和已形成的變質巖能轉化成變質巖。③沉積巖和變質巖均不能轉化成巖漿巖。3.明確各箭頭的含義,確定其代表的地質作用①指向巖漿巖的箭頭—冷卻凝固,是內力作用。②指向沉積巖的箭頭—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是外力作用。③指向變質巖的箭頭—變質作用,是內力作用。④指向巖漿的箭頭—重熔再生作用,是內力作用。4.熟悉常見變式圖形以上各圖中數字分別所代表的地質作用:1—冷卻凝固;2—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3—變質作用;4—重熔再生。典例 圖示的巖石循環模型說明巖石通過不同的過程可以從一種形態轉化成另一種形態。讀圖完成(1)—(2)題。(1)大理巖是石灰巖經過程①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A.溫度升高,壓力降低B.溫度降低,壓力升高C.溫度升高,壓力升高D.溫度降低,壓力降低(2)圖中能夠反映大洋中脊處新的洋殼形成過程的序號是A.② B.③ C.④ D.⑤讀圖指導[2024南京調研]卓子山位于內蒙古烏海市,東接鄂爾多斯高原,西臨黃河。下圖為卓子山和鄂爾多斯高原(局部)地形地質剖面圖。據此完成1—2題。1.卓子山形成的地質過程為A.沉積作用→變質作用→地殼抬升→外力侵蝕B.變質作用→外力侵蝕→地殼抬升→沉積作用C.地殼抬升→外力侵蝕→沉積作用→變質作用D.沉積作用→地殼抬升→變質作用→外力侵蝕2.該地石灰巖形成時期的氣候特征最可能為A.冷濕 B.冷干 C.暖濕 D.暖干[2023重慶地理卷]糜棱巖是強烈破碎塑變作用所形成的巖石,往往分布在斷裂帶兩側,由于壓扭應力的作用,巖石發生錯動,研磨粉碎,并由于強烈的塑性變形,細小的碎粒處在塑性流變狀態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巖的分布往往對金、銀礦床的形成有一定指示作用。下圖示意我國河北某金礦區巖石分布狀況,圖中斷層1形成時間為太古宙,斷層2形成時間為晚三疊世—侏羅紀,研究發現:金礦是在斷層2斷裂形成過程中產生的。據此完成3—5題。3.糜棱巖可能有的特征是A.顆粒小,有條帶狀紋理B.質地堅硬,多氣孔構造C.具有層理構造,含有化石D.質地疏松,透水性較強4.圖中斷層2形成時A.全球海洋陸地形成 B.聯合古陸開始解體C.青藏高原已經隆起 D.阿爾卑斯山脈形成5.圖中金礦區金的來源最可能是A.地表沉積物 B.巖石圈C.軟流層 D.下地幔6.[2023全國甲卷,2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風蝕粗化是風蝕導致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流失、粗顆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現象,其過程如圖1所示。某科研小組通過比較地表松散層表層和淺層的粗、細顆粒物含量,構建了風蝕粗化指數。該指數數值越大,說明表層比淺層粗顆粒物含量越高。圖2顯示青藏高原南部(針對風蝕)采樣點粗化指數的分布。圖1圖2(1)說明風蝕粗化過程中地表松散層風蝕強度的變化。(6分)(2)指出圖2所示區域風蝕粗化指數的空間分布特征,并解釋其原因。(8分)理由:由西北向東南降水逐漸增多,風蝕作用減弱。(4分)(3)分析耕作對風蝕和風蝕粗化指數的影響。(6分)(4)提出圖2所示區域因地制宜的風蝕防治措施。(4分)考點1 內力作用[角度創新/2024廣東惠州調研]夏威夷—皇帝海山鏈由兩部分組成:沒入海中的皇帝海山鏈和出露海面的夏威夷島鏈(圖a)。這些海底火山從西北到東南逐漸變“年輕”,“身高”也在增長。20世紀60年代,有學者提出了地球熱點理論:隨著板塊運動,板塊漂移過地幔柱時,地幔柱的“羽流”沖破巖石圈造成火山噴發(圖b)。據此完成1—3題。圖a 圖b1.近年來,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連續噴發,大量熔巖在海中快速冷卻形成A.侵入巖 B.變質巖C.沉積巖 D.噴出巖2.圖示區域太平洋板塊的運動方向是A.自西北向東南 B.自東北向西南C.自東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東北3.皇帝海山鏈中的海山均沒于海面以下,是因為A.海洋地殼下沉 B.火山噴發規模小C.受外力侵蝕 D.海平面上升[2024浙江衢州模擬]下圖為某盆地內部地質圖。該地地表平坦,圖中等值線為該區域沉積物等厚度線。據此回答4—5題。4.斷裂發生后,斷層東側最有可能A.北移 B.南移 C.下陷 D.抬升5.甲、乙一線沉積物底部海拔的變化趨勢是A BC D某中學地理課題組在研究某煤礦地質構造模型(下圖)后發現,煤礦斷層活動導致巖層發生了斷裂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拉開一段距離,這是煤礦瓦斯(成煤時期形成的易燃氣體)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據此完成6—7題。6.圖示巖層由新到老的排列順序是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①③ D.③②①7.該煤礦斷層形成的主要作用力是A.垂向擠壓力 B.水平擠壓力、重力C.垂向拉張力 D.水平拉張力、重力考點2 外力作用[2024遼寧部分學校聯考]恐龍探海景觀(圖1)位于大連市金石灘國家地質公園景區內,周邊的海岸線具有獨特的山形地貌、奇絕的礁石形態、豐富的巖層古生物化石。圖2為某處海岸地貌剖面圖,③地分布有較多沙丘。據此完成1—2題。圖1 圖21.下列關于圖1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A.為風蝕景觀B.為流水溶蝕景觀C.組成巖石有氣孔D.組成巖石分層明顯2.下列有關圖2的敘述,正確的是A.③沙丘仍在擴大 B.④地貌仍在升高C.②洞穴開始萎縮 D.①④地貌成因不同[新角度/2023重慶調研]臺風是塑造海灘地貌的主要動力之一。銀灘位于廣西北海市,沉積物主要是中沙、細沙和極細沙,在潮間帶分布有大型沙壩。某次臺風來臨時恰逢銀灘開始漲潮,下圖示意銀灘潮間帶某觀測剖面在此次臺風前后的相對高程變化,圖中觀測剖面線附近是一段順直海岸。據此完成3—4題。3.臺風給銀灘潮間帶地貌帶來的變化是A.前濱上的灘槽被充填,出現侵蝕B.前濱中的小型沙壩被淤積堆高C.前濱下與沖流帶的大型沙壩被削平D.后濱出現侵蝕,灘面起伏加大4.推測此次風浪帶來的沉積物分布差異主要表現為A.后濱地帶沉積物變細B.前濱上地帶沉積物變粗C.前濱中地帶沉積物變細D.前濱下地帶沉積物變粗[2023廣東揭陽一模]美國佛羅里達州大柏樹國家保護區的喀斯特地貌上,均勻分布著規模相當的圓形石灰巖洼地,且形成了密集的柏樹濕地群落。早期,洼地會保留水分,在風化和侵蝕作用下,洼地之間的分水嶺向較小洼地一側遷移,較大洼地則進一步擴大;晚期,洼地積水外泄,風化速度減慢,洼地接受崩積,洼地的大小和洼地之間的距離趨于近似。圖1示意大柏樹洼地景觀,圖2示意洼地演化過程。據此完成5—7題。圖1 圖25.該地石灰巖洼地A.地表水充足,各地風化速率較快B.生物呼吸作用強烈,風化速率較快C.地表溫度變化小,風化速率較慢D.植被削弱太陽輻射多,風化速率較慢6.早期,分水嶺向較小洼地一側遷移,主要是因為兩側洼地存在A.生物活動差異 B.邊緣坡度差異C.產沙速率差異 D.積水時間差異7.晚期,洼地的大小和洼地之間的距離趨于近似,主要是因為A.較大洼地沉積加快B.較大洼地侵蝕加快C.較小洼地風化減慢D.較小洼地沉積加快考點3 巖石圈的物質循環[2023河南安陽第二次聯考]在浙江省溫州市區東南部的大羅山上,有一處著名的“龍脊”景觀,其形狀猶如巨龍的脊骨?!褒埣埂庇?3塊形狀相似的巖石組成,巖石堅硬致密,其形成距今1.2億年左右,每段巖石之間的連接處都積有厚厚的一層灰。圖1示意部分“龍脊”景觀,圖2示意巖石圈物質循環。據此完成1—3題。圖1 圖21.“龍脊”巖石屬于圖2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2.形成“龍脊”巖石的地質作用是圖2中的A.② B.③ C.④ D.⑤3.“龍脊”景觀的形成過程是A.巖漿噴出—地殼抬升—風化侵蝕B.巖漿噴出—風化侵蝕—地殼抬升C.巖漿侵入—變質作用—地殼抬升D.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力沉積[2023浙江嘉興測試]圖1為某區域水平地質簡圖,沉積地層a、b、c、d年代依次變新。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圖1 圖24.圖1所示的地質構造為A.地壘 B.地塹 C.向斜 D.背斜5.巖石Ⅰ、Ⅱ分別屬于圖2中的A.丙、甲 B.丙、乙 C.丁、甲 D.乙、丁下圖是巖石圈物質循環關系圖,虛線表示外力作用,實線表示內力作用。讀圖完成6—8題。6.表示沉積巖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7.與①相同的地質作用是A.a B.b C.c D.d8.e的含義是A.地殼運動 B.巖漿活動C.變質作用 D.重熔作用[2023北京海淀區一模]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和海水深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據圖推斷,該地A.甲斷層形成時間晚于三疊紀B.巖層①與②的形成環境相同C.侏羅紀氣候干旱,植被稀少D.石炭紀發生過數次海陸變遷10.乙處地質構造的主要形成過程最可能是A.侵蝕搬運—斷裂下陷—固結成巖B.固結成巖—巖漿噴出—地殼抬升C.地殼抬升—侵蝕搬運—巖漿侵入D.固結成巖—擠壓拱起—風化侵蝕綜合訓練[2024成都摸底]降雨侵蝕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蝕的潛在能力,是研究土壤侵蝕的重要指標。下圖示意陜西省年降雨侵蝕力空間分布,數值越大表示侵蝕能力越強。據此完成1—3題。1.陜西省年降雨侵蝕能力A.西強東弱 B.北強南弱C.東強西弱 D.南強北弱2.甲地年降雨侵蝕力強但水土流失較輕,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較均勻B.地表植被覆蓋率高C.地形較平坦D.土壤抗侵蝕能力強3.正常年份,乙地降雨侵蝕力最強的月份是A.3、4月 B.5、6月C.7、8月 D.11、12月[角度創新/2023河北張家口統考]團山子火山口位于山東濰坊昌樂縣,火山通道內充填的玄武巖栓高差約30米,面積約0.3平方千米。玄武巖栓柱狀節理發育,向上收斂,向下輻射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場景。玄武巖受冷卻速度影響,越靠近火山口中心,其柱狀節理邊數越多。下圖示意團山子火山口一側。據此完成4—6題。4.玄武巖栓能夠出露地表,主要是因為A.地殼抬升,表層巖石遭受剝蝕B.火山口長期遭到風化與剝蝕C.巖層斷裂,玄武巖栓出露地表D.新的巖漿上涌頂托玄武巖栓5.玄武巖的柱狀節理邊數與冷卻速度的關系是A.冷卻速度越慢,邊數越多B.冷卻速度越快,邊數越多C.冷卻速度先快后慢,邊數越多D.冷卻速度先慢后快,邊數越多6.團山子火山噴發形成的地貌是A.熔巖高原B.熔巖臺地C.平頂山D.火山錐[2023沈陽質量監測]冰斗是形成在雪線附近的由冰川侵蝕作用而成的三面環山、后壁陡峭的半圓形洼地。根據冰斗底部海拔可以估算古雪線位置進而推測古氣候狀況。下表示意第四紀以來我國西南地區某山地東西坡冰斗底部海拔及冰斗面積狀況。據此完成7—8題。距今時 間(千年) 東坡 西坡海拔 范圍(m) 平均面 積(km2) 海拔范 圍(m) 平均面 積(km2)上層 冰斗 32—17 4 055— 4 120 1.9 4 270— 4 450 0.86中層 冰斗 73—58 3 942— 3 953 3 996— 4 057下層 冰斗 150—137 3 703— 3 710 3 875— 3 8957.第四紀以來該地區A.雪線下降,氣候轉暖B.雪線下降,氣候轉冷C.雪線上升,氣候轉冷D.雪線上升,氣候轉暖8.與東坡比較,該山地西坡冰斗特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東南季風背風坡,降水較少B.地處南北斷裂帶,地殼抬升明顯C.位于山地的向陽地帶,氣溫較高D.組成巖石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9. [情境創新/2023濟南檢測,1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爬坡沙丘廣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區沙漠外圍的山前和河谷谷坡地帶。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沙漠化發展強烈的區域之一,多石在溝位于木格灘沙漠以東,境內發育有眾多的灘地、丘陵和溝谷,上覆有較厚的風成沙,尤其是沙溝河西側的坡麓上分布有大面積的爬坡沙丘,是該區沙漠化發展的重要標志。下圖示意多石在溝爬坡沙丘近地表風向。(1)分析多石在溝爬坡沙丘的形成過程。(6分)(2)據圖說明多石在溝爬坡沙丘沉積物粒徑分布特點的成因。(4分)(3)試分析大氣環境對該區域爬坡沙丘地貌發育的影響。(4分)10.[2023安徽皖江名校開學考試,2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漳河發源于太行山東麓,上游由清漳河和濁漳河匯流而成,其泥沙輸移集中在汛期。1970年漳河上建成岳城水庫,總庫容13億m3,控制漳河流域面積的99.4%。2021年10月上旬,在新一輪降水影響下,入庫流量增大,10月10日,水位最高漲至152.30 m,創建庫以來最高值。下圖示意2010—2021年岳城水庫上游的漳河干流河道、清漳河和濁漳河交匯處附近的泥沙淤積厚度變化。(1)圖中與清漳河段相比,指出2010—2021年濁漳河段泥沙淤積厚度的差異。(4分)(2)說出甲區域2010—2021年河床深度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原因:靠近水庫大壩,遠離水庫的庫尾,泥沙來源少;大壩附近河流落差大,水庫放水,水流急,侵蝕和搬運能力強,泥沙堆積少,河床變深。(每點2分)(3)解釋2021年10月10日岳城水庫水位達建庫以來最高水位的原因。(6分)(4)推測如果清漳河、濁漳河泥沙淤積繼續,會對岳城水庫服務功能產生哪些影響。(4分)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地表形態的塑造之塑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考點1 內力作用1.內力作用的形式(1)巖漿活動(2)地殼運動(3)變質作用巖石變質作用(高溫、高壓作用)→變質巖2.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塑造地表形態的內力作用 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舉例地 殼 運 動 水 平 運 動 組成地殼的巖層沿[1] 平行 于地球表面的方向運動 巖層發生了水平位移和彎曲變形,形成了斷裂帶和褶皺山脈;水平運動又稱“造山運動” 東非大裂谷、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等垂 直 作 用 組成地殼的巖層沿[2] 垂直 于地球表面的方向運動 巖層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勢起伏和海陸變遷;垂直運動又稱“造陸運動” 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魯番盆地、青海湖等。 典型的隆起地形:廬山、泰山、華山等典型的塊狀山地變質 作用 巖石在一定溫度、壓力作用下發生[3] 變質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態巖漿 活動 巖漿侵入巖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 巖漿噴出地表經冷凝形成[4] 火山 地貌 富士山、夏威夷群島、五大連池等地 震 地表下巖層的斷裂、錯動引起震動 造成地殼的斷裂和錯動,引起海陸變遷和地勢起伏 汶川地震后形成滑坡、堰塞湖等情境 冷古納托山原地貌冷古納托位于川西貢嘎山西側,山頂平臺面積近40 km2,海拔約4 200 m,周圍峽谷深切,陡坡環繞,平臺與周緣谷地的最大高差約600 m,地貌學稱之為夷平面,它與高山峽谷、寬緩河谷形成于該地地貌演化的不同時期。夷平面一旦形成,若地殼加速抬升,又一個地質作用循環開始。下圖示意冷古納托山原地貌及其垂直剖面。(1)分析形成冷古納托山原地貌的主要地質作用。【提示】結合材料及川西所處自然地理環境判斷。【參考答案】 地殼抬升、冰川侵蝕、流水侵蝕、流水沉積等。(2)按照地貌演化的先后順序,對高原隆升、夷平面、高山峽谷、寬緩河谷從早到晚進行排序。【提示】結合該地貌演化的順序排序即可。【參考答案】 高原隆升—高山峽谷—寬緩河谷—夷平面。命題點 內力作用主導下的地貌形成過程分析[2021全國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質石灰巖,主要分布在熱帶淺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內海域。下圖示意珊瑚礁發育的一種模式的不同階段。據此完成1—3題。1.判斷圖示珊瑚礁的發育階段依次是( C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解題思路】 由圖可知,起初海底火山噴發,形成了火山島;之后造礁珊瑚附著在海面下的火山巖上,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珊瑚礁;后來由于地殼下降,火山島沉沒在海里,珊瑚礁附著在整個火山巖上,且其厚度和面積不斷增大。因此可以判斷珊瑚礁的發育階段依次為②④①③。2.上圖所示④階段珊瑚礁的形成過程中,海平面可能( A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C.持續上升 D.持續下降【解題思路】 由圖可知,④階段部分火山巖和珊瑚礁露出海面,但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內海域,這說明海平面先上升,珊瑚礁不斷向海面附近發育,后海平面下降,導致火山巖和珊瑚礁露出海面。3.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這里( C )A.島嶼眾多B.受副熱帶高壓控制C.受暖流影響D.受東亞季風影響【解題思路】 由材料信息可知,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熱帶淺水海域,該海域水溫一般較高。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受暖流影響,海水溫度相對較高,故可以發育珊瑚礁。命題拓展簡述圖示火山體對珊瑚礁形成的促進作用。【參考答案】 火山體一方面提供了造礁珊瑚生長所需的堅實基底;另一方面提供了距海面25米以內的海域,從而促進了珊瑚礁的形成。考點2 外力作用1.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其分布地區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態 分布地區風化作用 在溫度、水、大氣、[1] 生物 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巖石被破壞,碎屑物殘留在地表,形成風化殼(注:土壤是在風化殼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普遍。例:花崗巖的球狀風化物侵蝕作用 風力侵蝕 風力吹蝕和磨蝕,形成戈壁、風蝕洼地、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區。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蝕 侵蝕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寬,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2] 溝壑縱橫 的地表形態 濕潤、半濕潤地區。 例:長江三峽、黃土高原地表的千溝萬壑、瀑布溶蝕 含有[3] 二氧化碳 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形成漏斗、地下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巖石(石灰巖)分布地區。 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瑤琳仙境冰川 侵蝕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蝕平原、冰蝕洼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區和高緯度地區。 例:挪威[4] 峽灣海浪 侵蝕 形成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柱等 濱海地區基巖海岸沉積作用 冰川 沉積 雜亂堆積,形成冰磧地貌 顆粒大小不一,分選性差 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區和高緯度地區流水 沉積 形成沖積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沖積平原(中下游) 顆粒大、質量大的物質先沉積,顆粒小、質量小的物質后沉積(具有明顯的分 選性) 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例:黃河三角洲、恒河平原風力 沉積 形成沙丘(靜止沙丘、流動沙丘)和沙漠邊緣的黃土堆積 干旱的內陸及鄰近地區。 例:塔克拉瑪干沙漠里的沙丘、黃土高原的黃土海浪 沉積 形成沙灘、貝殼堤等海積地貌 濱海地區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的差異風化是指巖石在無外動力作用下,因熱脹冷縮、水的凍融、生物作用而發生的破壞。雖然有個“風”字,但它與風并無直接關系。侵蝕則是在“外動力”作用下發生的破壞,“外動力”包括風力、流水、冰川、海浪等。風化的結果是巖石破碎、變小;侵蝕的結果是物質被移走,留下千瘡百孔、溝壑縱橫的面貌。流水堆積地貌、風力堆積地貌與冰川堆積地貌的差異(1)從地表形態上看:流水堆積地貌和風力堆積地貌總體上比較平坦,而冰川堆積地貌多呈波狀起伏。(2)從堆積物質上看:流水堆積和風力堆積的物質分選性較好,冰川堆積物則大小混雜在一起,分選性差。2.不同區域的主要外力作用(1)大尺度區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一般規律下)區域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區 以[5] 風力 作用為主,多風力侵蝕地貌和風力堆積地貌濕潤、半濕潤地區 流水作用顯著,多流水侵蝕地貌和流水堆積地貌高山地區 多[6] 冰川 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磧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區 多海浪作用,常見海蝕柱、海蝕崖和沙灘等地貌(2)小尺度區域不同地貌形態的主要外力作用地貌形態 主要外力作用高山上的破碎巖石 [7] 風化 作用山谷中的碎石 流水的搬運、堆積作用坡面的溝壑縱橫 流水的侵蝕作用峰林和溶洞 流水的[8] 溶蝕 作用沙丘 風力的搬運、堆積作用海邊的嶙峋沿岸 海浪的侵蝕作用3.同一種外力作用在不同區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根據沙丘形態和堆積物顆粒大小判斷風向1.根據沙丘形態判斷風向2.根據堆積物顆粒大小判斷風向搬運物隨風速的減弱而堆積,顆粒大的先堆積,顆粒小的后堆積,所以顆粒大的一側為上風向。情境1 球形風化巖梅嶺景區位于南昌市西北部,發育有典型的花崗巖地貌景觀。地殼抬升等因素引起的夷平事件是該地地形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梅嶺地貌景觀的形成經歷了夷平地形、低山丘陵和基巖殘丘三個時期,最后形成了特色的球形風化巖。下圖示意梅嶺的球形風化巖。梅嶺形成了具有自然特色的球形風化巖,分析其演化過程。【提示】從內力和外力綜合作用分析。【參考答案】 巖漿侵入形成巖漿巖,受內力作用影響,地殼抬升,巖漿巖出露地表,在流水侵蝕和風化作用下形成球形風化巖。情境2 冰峽灣峽灣多分布在高緯度地區的沿海地帶,主要是由冰流(冰蓋冰川的主體部分,流動速度明顯大于其周圍冰體的部分)對地表的削蝕作用形成的,峽灣內部的冰川幾乎都已消融不見,而冰峽灣是峽灣的原始形態,與峽灣相比,其海面上和峽谷中往往蘊藏著巨大的冰川。下圖為冰峽灣結構示意圖。(1)指出冰峽灣所屬地貌類型和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提示】結合峽灣的形成過程分析即可。【參考答案】 地貌類型:冰川地貌。主要外力作用:冰川侵蝕。(2)推測冰坎的形成過程。【提示】結合冰川的侵蝕和堆積作用分析。【參考答案】 冰川(冰流)受重力影響逐漸流動的過程中,不斷磨蝕地表,產生大量碎屑物,再由冰川(冰流)搬運、堆積而成。情境3 岱崮地貌岱崮地貌主要分布于魯中南地區。魯中南地區巖層主要由石灰巖、砂質頁巖等組成,部分巖層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岱崮地貌多發育低山,地形切割深度大,多溝谷且裂隙發育。大多數崮頂部較平坦,由堅硬的石灰巖組成,部分崮頂被巖洞貫穿,形成“透明山”,下部粉砂質泥灰巖及頁巖質地較軟,上部臨空面較大,形成桌狀山或方山,外形似崮(如圖)。(1)推測崮頂形成“透明山”的主要原因。【提示】“透明山”與流水溶蝕作用有關。【參考答案】 長時間的流水溶蝕。(2)魯中南地區雖發育有石灰巖但并未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推測其主要原因。【提示】魯中南地區岱崮山下部分布著粉砂質泥灰巖及頁巖。【參考答案】 魯中南地區石灰巖層下部發育有粉砂質泥灰巖及頁巖,說明石灰巖發育厚度不大,不利于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命題點1 外力作用下地貌的形成過程[2021湖南地理卷]某河流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該地冬春季節風力較大,受風力和降水的交替影響,河道寬窄呈季節性變化。圖1示意該河流中游地區。圖2為研究區同一地點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橫斷面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圖1圖21.推測L月和M月可能分別是( D )A.3月、5月 B.9月、7月C.8月、6月 D.5月、9月【解題思路】 根據材料可知,該地冬春季節受冬季風影響,多大風,加上河水少,侵蝕作用弱,河岸的風積物經過累積,春末夏初達到最厚;夏季主要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河水的侵蝕、搬運作用強,風積物厚度大幅下降,秋季厚度最小。結合圖2可判斷,L月該地的風積物較M月厚,可推出L月可能為春末夏初,M月可能是夏秋季節。故選D。解題關鍵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將鄂爾多斯高原的季風環流與河道橫斷面風積物厚度的變化聯系起來,分析外力作用的季節變化及其影響。2.造成M月河道南寬北窄的主要原因是( B )①南部以流水侵蝕為主②南部以風力堆積為主③北部以風力侵蝕為主④北部以流水沉積為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題思路】 結合上題分析可知,M月為夏秋季節,流域內降水較多,河流的流水作用較強,②③錯。該河流由南向北流動,南部位于河流上游,河水流動速度快,侵蝕作用強,河道寬闊,北部位于河流下游,地勢平坦,流速慢,上游帶來的泥沙在下游河道沉積,河道變窄,①④對,故選B。命題拓展推測M月比L月風積物薄的原因是( D )A.流水堆積 B.風力堆積C.風力侵蝕 D.流水侵蝕【解題思路】 由圖可知,L月的同地點風力堆積物較厚,根據材料信息,該地冬春多大風,河道的風積物容易累積,侵蝕作用弱。而M月因為夏季降水多,流水侵蝕作用強,風積物長時間被侵蝕,厚度減小,D正確。命題點2 內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貌成因3.[2020全國Ⅰ卷,2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巖的巖漿流動性好,噴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單元。如圖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巖臺地上,有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巖平頂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巖尖頂山。調查發現,構成臺地、平頂山、尖頂山的玄武巖分別形成于不同噴發時期。(1)指出玄武巖臺地形成以來因流水侵蝕而發生的變化。(6分)【參考答案】 臺地被流水侵蝕、切割,起伏加大,面積變小。(6分)【解題思路】 玄武巖臺地形成后,受流水侵蝕作用,地勢起伏加大,臺地面積變小。(2)根據侵蝕程度,指出構成臺地、平頂山、尖頂山的玄武巖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說明判斷理由。(12分)【參考答案】 形成的先后次序:構成尖頂山的玄武巖、構成平頂山的玄武巖、構成臺地的玄武巖。(4分)理由:地貌侵蝕程度越嚴重,說明巖石暴露時間越長,形成時間越早。(2分)臺地受侵蝕輕,構成臺地的玄武巖形成時間最晚;(2分)平頂山保留臺地的部分特征,構成平頂山的玄武巖形成時間較晚;(2分)尖頂山已經沒有臺地的特征,構成尖頂山的玄武巖形成時間最早。(2分)【解題思路】 根據侵蝕程度分析,地貌受侵蝕越嚴重,巖石暴露的時間越長,形成時間越早。尖頂山受侵蝕最嚴重,臺地受侵蝕最弱,平頂山介于二者之間,因此其玄武巖形成的先后順序為尖頂山、平頂山、臺地。(3)說明玄武巖臺地上有平頂山、尖頂山分布的原因。(6分)【參考答案】 早中期噴出的巖漿冷凝成玄武巖臺地后,大部分被侵蝕,殘留的部分為山體。最新(晚)一期噴出的巖漿未能完全覆蓋殘留山體,冷凝成玄武巖臺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體。(6分)【解題思路】 玄武巖臺地上有平頂山、尖頂山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外力侵蝕。早期形成的玄武巖臺地被侵蝕后,殘留部分成為山體。后期噴出的巖漿未能完全覆蓋殘留山體,形成的玄武巖臺地上部仍然保留原有山體。因此,玄武巖臺地上有平頂山、尖頂山分布。命題拓展作圖表示尖頂山、平頂山和臺地的形成過程。【參考答案】 先畫出臺地,再畫出臺地受侵蝕后尖頂山或平頂山的形成,如下圖所示。考點3 巖石圈的物質循環1.三大類巖石的比較類型 形成過程 特點 常見巖石 有用成分舉例巖 漿 巖 侵 入 巖 地下巖漿在內力作用下,[1] 侵入 地殼上部,冷卻凝固形成 礦物結晶顆粒較大 花崗巖 花崗巖是堅固、美觀的建筑材料噴 出 巖 地下巖漿在內力作用下,沿地殼薄弱地帶[2] 噴出 地表冷凝而成 礦物結晶顆粒細小、有流紋或氣孔 玄武巖、 安山巖、 流紋巖沉積巖 地表巖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壞,碎屑物質被搬運到低處沉積、[3] 固結 而成 層理結構,常含有[4] 化石 石灰巖、 砂巖、 礫巖、 頁巖 石灰巖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煤、石油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變質巖 巖石受到地殼運動、巖漿活動等影響,在一定[5] 溫度 、壓力條件下使原來的成分、結構發生改變而形成 巖石內部重 新結晶或有 片理構造 大理巖、 板巖 大理巖是重要的建筑材料2.巖石圈物質循環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可歸納如下:代碼 原物質 地質作用 生成物質① 巖漿 冷卻凝固作用 [6] 巖漿 巖② 巖漿巖、變質巖和已生成的沉積巖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 沉積巖③ 巖漿巖、沉積巖和已生成的變質巖 [7] 變質 作用 (高溫、高壓) 變質巖④ 各類巖石 重熔再生作用 [8] 巖漿巖石圈物質循環與內外力之間的關系情境1 石蛋下圖為貴州三都縣一處奇特的地質景觀——“產蛋崖”。每隔數十年“產蛋崖”就會掉落出一些石蛋,石蛋大小不等。專家推測這些石蛋形成于五億年前的海洋中,由碳酸鈣結核壓實而成。(1)依據專家推測,分析這些石蛋的巖石類型。【提示】結合石蛋形成過程分析。【參考答案】 沉積巖。(2)分析圖中石蛋的形成過程。【提示】從內外力綜合作用分析。【參考答案】 海洋沉積物沉積形成沉積巖,巖層隨著地殼抬升出露地表,受到外力侵蝕和風化作用,形成石蛋。情境2 植金石植金石(下圖),因其具備輕質、多孔的優良特性,被稱為“會呼吸”的蘭花石。種植蘭花配土時加入適量的植金石,能很好地養護蘭花。根據材料推測植金石的巖石類型,并說明理由。【提示】結合植金石的特性分析即可。【參考答案】 巖漿巖 理由:植金石具備輕質、多孔的優良特性,這與噴出型巖漿巖的性質一致。命題點 巖石圈物質循環分析[2022江蘇地理卷]布蘭德山位于非洲納米比亞北部,是典型的花崗巖山體。下圖為布蘭德山及周邊區域地質地貌遙感影像圖。據此回答1—3題。1.布蘭德山花崗巖巖體的成因是( D )A.火山噴發 B.沉積作用C.變質作用 D.巖漿侵入【解題思路】 花崗巖是侵入型巖漿巖,因此可以判斷布蘭德山花崗巖巖體的成因是巖漿侵入,D正確。2.布蘭德山山體高聳的主要原因是( A )A.差異侵蝕 B.化學溶蝕C.河流侵蝕 D.風力侵蝕【解題思路】 結合上題分析可知,布蘭德山花崗巖巖體是巖漿侵入形成的,花崗巖巖體形成后隨著地殼緩慢上升,而花崗巖巖體較為堅固,受外力侵蝕作用的影響相對較小,因而留存較多形成高聳的山體,A正確。3.與布蘭德山花崗巖巖體年齡最接近的是( D )A.花崗巖區 B.變質巖區C.沉積巖區 D.接觸變質巖區【解題思路】 讀圖可知,接觸變質巖區緊密分布在布蘭德山花崗巖巖體的四周,最可能是巖漿侵入時帶來的高溫高壓作用導致周邊巖石變質形成的,因而與冷卻形成的花崗巖巖體年齡最接近,D正確。花崗巖區、沉積巖區和變質巖區主要分布在布蘭德山花崗巖巖體周邊較大區域,應該是布蘭德山花崗巖巖漿侵入時周邊已經形成的巖石,其形成時間應早于布蘭德山花崗巖巖體的形成時間,A、B、C錯誤。命題拓展布蘭德山山體的巖石類型為下圖中的( C )A.甲 B.乙 C.丙 D.丁【解題思路】 布蘭德山山體的巖石是花崗巖,屬于巖漿巖,圖中冷卻凝固作用形成的丙是巖漿巖,C符合題意;甲是變質作用形成的變質巖,排除A;乙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積巖,排除B;丁是巖漿,是巖石重熔再生形成的,排除D。故選C。方法技巧巖層新老關系的判斷方法1.根據地層層序規律確定:沉積巖是受沉積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規律是巖層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巖層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根據生物進化規律判斷:生物進化總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因此含有復雜、高級生物化石的巖層總比那些含有簡單、低級生物化石的巖層新。3.根據巖層的接觸關系確定:巖漿巖可以按照其與沉積巖的關系來判斷。噴出巖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巖層,侵入巖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巖層。變質巖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多與巖漿活動有關,因而變質巖的形成晚于其相鄰的巖漿巖。4.根據海底巖石形成和擴張過程判斷:如果是海底巖石,則離海嶺越近,地質年齡越小,離海嶺越遠,地質年齡越大;或者離海溝越近,地質年齡越大,離海溝越遠,地質年齡越小。注意進行上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方法技巧在多沙的河谷地帶、植被稀少的沙質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風沙地貌。河湖海岸風沙地貌的成因可按照下面思路分析:熱點情境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人工島建設在緩解濱海人地矛盾的同時也容易帶來新的環境問題,其不僅能顯著改變區域海水動力、水沙環境,而且會對近岸尤其鄰近海灘的地貌分布格局產生較大影響。南海明珠人工島位于海口市??跒澄鱾群S?,該海域水深較淺,坡度平緩,灣內發育淺灘地貌,人工島建設引起了鄰近岸灘侵蝕與泥沙分配失衡等問題。圖1示意該海區位置,圖2為圖1中波況點的波浪高度玫瑰圖。圖1 圖2探究設問 (1)圖中南海明珠人工島規劃的設計有問題,請指出問題并繪制正確的規劃圖。(2)南海明珠人工島的修建顯著影響了鄰近岸灘的沖淤平衡,試分析下圖所示各岸段岸線的變化趨勢。(3)針對人工島建設引起的岸灘侵蝕與泥沙分配失衡問題,請你提出南海明珠人工島近岸海灘的修復對策。【解題思路】 (1)根據圖2可知,人工島東北部波浪較高,波浪由東北涌向西南。圖1中南海明珠人工島設計有防波堤,該防波堤應朝向東北方向,以減輕波浪對人工島的侵蝕破壞。(2)該海域整體波浪由東北涌向西南,受人工島影響岸段Ⅱ海水流速降低,海水沉積作用增強,岸線向海洋推進;而岸段Ⅰ和Ⅲ海水流速加快,海水侵蝕作用增強,岸線向陸地方向退縮。(3)近岸海灘的修復對策分析如下:【參考答案】 (1)問題:人工島防波堤應朝向東北方向。繪圖如下。(2)岸段Ⅰ、Ⅲ以侵蝕為主,岸線移向陸地方向;岸段Ⅱ以淤積為主,岸線移向海洋方向。(3)在岸灘侵蝕區域實施人工補沙;在岸灘淤積區域實施人工挖沙;并將岸灘淤積區泥沙向侵蝕區輸送,實現岸灘泥沙的合理分配與地貌的動態平衡。地下采礦常常造成地質環境變形破壞,從而誘發地質災害。下圖示意貴州普灑某地下采礦區累進性地質變形破壞演化過程。據此完成1—2題。甲 乙 丙1.該地地質變形破壞演化過程為( B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乙→甲【解題思路】 該地地下分布有煤礦→地下采礦形成采空區→上覆巖層失去支撐→長期累進造成上覆巖層下陷。由此可知該地地質變形破壞演化過程為甲→丙→乙。選B。2.溶蝕裂隙拓寬的主要原因是( C )A.流水溶蝕作用強烈B.物理風化作用強烈C.采空區上覆巖層沉陷D.巖層水平拉伸張裂【解題思路】 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丙→乙過程中,煤礦采空區上覆巖層不斷下陷,對上部巖層形成拉力作用,造成了溶蝕裂隙拓寬。選C。讀圖歸納 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的判讀1.判斷方框內的物質名稱,確定巖漿巖是判讀的關鍵由下圖可知:當熾熱的巖漿(圖中C)從地球內部向上侵入或噴出后,便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如果巖漿未噴出地表便冷卻凝固,形成的巖漿巖為侵入巖(圖中D);如果巖漿到達地表后冷卻凝固,形成的巖漿巖為噴出巖(圖中E)。巖石暴露在地表,受風化、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影響,常形成沉積物,經固結成巖作用進而形成含有化石的沉積巖(圖中A)。巖石在高壓、高溫條件下,發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圖中B)。從巖漿到各種巖石的形成,再到巖石在地殼深處被高溫熔化變成巖漿,這一過程就是巖石圈的物質循環。在這個過程中箭頭指向最多的是巖漿。2.厘清圖上箭頭的方向①巖漿巖只能由巖漿轉化而來,巖漿指向外的箭頭一定指向巖漿巖。②巖漿巖、變質巖和已形成的沉積巖能轉化成沉積巖,巖漿巖、沉積巖和已形成的變質巖能轉化成變質巖。③沉積巖和變質巖均不能轉化成巖漿巖。3.明確各箭頭的含義,確定其代表的地質作用①指向巖漿巖的箭頭—冷卻凝固,是內力作用。②指向沉積巖的箭頭—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是外力作用。③指向變質巖的箭頭—變質作用,是內力作用。④指向巖漿的箭頭—重熔再生作用,是內力作用。4.熟悉常見變式圖形以上各圖中數字分別所代表的地質作用:1—冷卻凝固;2—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3—變質作用;4—重熔再生。典例 圖示的巖石循環模型說明巖石通過不同的過程可以從一種形態轉化成另一種形態。讀圖完成(1)—(2)題。(1)大理巖是石灰巖經過程①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A.溫度升高,壓力降低B.溫度降低,壓力升高C.溫度升高,壓力升高D.溫度降低,壓力降低(2)圖中能夠反映大洋中脊處新的洋殼形成過程的序號是A.② B.③ C.④ D.⑤讀圖指導【解題思路】 (1)石灰巖經過高溫、高壓的變質作用變成變質巖。①代表變質作用,這一過程中溫度升高,壓力升高。(2)大洋中脊處新的洋殼是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圖中④表示巖漿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參考答案】 (1)C (2)C[2024南京調研]卓子山位于內蒙古烏海市,東接鄂爾多斯高原,西臨黃河。下圖為卓子山和鄂爾多斯高原(局部)地形地質剖面圖。據此完成1—2題。1.卓子山形成的地質過程為( A )A.沉積作用→變質作用→地殼抬升→外力侵蝕B.變質作用→外力侵蝕→地殼抬升→沉積作用C.地殼抬升→外力侵蝕→沉積作用→變質作用D.沉積作用→地殼抬升→變質作用→外力侵蝕【解題思路】 讀圖可知,卓子山主體巖石為石英砂巖和石灰巖,黃河周圍和鄂爾多斯高原分別以砂巖、砂礫巖為主,這些巖石都屬于沉積巖,說明早期該地區地質過程以沉積作用為主;卓子山石英砂巖內部為變質巖,應是沉積巖在形成之后發生變質作用形成的;之后地殼隆起,當地巖石被抬升至高處,出露地表的巖石受到外力侵蝕作用形成了如今的卓子山。因此卓子山形成的地質過程為沉積作用→變質作用→地殼抬升→外力侵蝕,故選A。2.該地石灰巖形成時期的氣候特征最可能為( C )A.冷濕 B.冷干 C.暖濕 D.暖干【解題思路】 石灰巖一般代表淺海相環境,這一時期氣候比較溫暖,生物比較活躍,貝類和藻類等的生物遺體堆積也增多,緊壓膠結形成石灰巖。因此該地石灰巖形成時期的氣候特征最可能為暖濕,故選C。[2023重慶地理卷]糜棱巖是強烈破碎塑變作用所形成的巖石,往往分布在斷裂帶兩側,由于壓扭應力的作用,巖石發生錯動,研磨粉碎,并由于強烈的塑性變形,細小的碎粒處在塑性流變狀態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巖的分布往往對金、銀礦床的形成有一定指示作用。下圖示意我國河北某金礦區巖石分布狀況,圖中斷層1形成時間為太古宙,斷層2形成時間為晚三疊世—侏羅紀,研究發現:金礦是在斷層2斷裂形成過程中產生的。據此完成3—5題。3.糜棱巖可能有的特征是( A )A.顆粒小,有條帶狀紋理B.質地堅硬,多氣孔構造C.具有層理構造,含有化石D.質地疏松,透水性較強【解題思路】 糜棱巖是強烈破碎塑變作用所形成的巖石,由于壓扭應力的作用,巖石發生錯動,研磨粉碎,細小的碎粒處在塑性流變狀態下而呈定向排列,因而糜棱巖致密、堅硬,具有顆粒小、有條帶狀紋理等特征,A正確、D錯誤;多氣孔構造為噴出巖的特征,B錯誤;具有層理構造、含有化石是沉積巖的特征,C錯誤。4.圖中斷層2形成時( B )A.全球海洋陸地形成 B.聯合古陸開始解體C.青藏高原已經隆起 D.阿爾卑斯山脈形成【解題思路】 斷層2形成時間為晚三疊世—侏羅紀,為中生代,是聯合古陸開始解體的年代,B正確。聯合古陸在新生代最終解體,各大陸漂移到現在位置,形成了全球海洋陸地分布格局,A錯誤;新生代地殼運動劇烈,形成了現代地勢起伏的基本地貌,如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C、D錯誤。5.圖中金礦區金的來源最可能是( C )A.地表沉積物 B.巖石圈C.軟流層 D.下地幔【解題思路】 金礦是斷層2斷裂形成過程中產生的,為內力作用的產物,地表沉積物屬于外力作用的產物,A錯誤。斷層2斷裂形成過程中,軟流層物質沿地殼薄弱地帶——斷層上升,以巖漿形式侵入,比重大的金礦聚集形成金礦床,B錯誤,C正確。下地幔上部有厚厚的上地幔覆蓋,其金屬礦不可能上升到地殼中,D錯誤。6.[2023全國甲卷,2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風蝕粗化是風蝕導致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流失、粗顆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現象,其過程如圖1所示。某科研小組通過比較地表松散層表層和淺層的粗、細顆粒物含量,構建了風蝕粗化指數。該指數數值越大,說明表層比淺層粗顆粒物含量越高。圖2顯示青藏高原南部(針對風蝕)采樣點粗化指數的分布。圖1圖2(1)說明風蝕粗化過程中地表松散層風蝕強度的變化。(6分)【參考答案】 風蝕強度由強變弱。(2分)前期,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較多,粗顆粒物較少,地表摩擦力較小,風蝕強度較大,風蝕使得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大量流失,粗顆粒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2分)后期,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較少,粗顆粒物較多,地表摩擦力較大,風蝕強度較弱,風蝕使得細顆粒物流失較少,粗顆粒物所占比例緩慢增加。(2分)【解題思路】 如下圖:(2)指出圖2所示區域風蝕粗化指數的空間分布特征,并解釋其原因。(8分)【參考答案】 特征:風蝕粗化指數空間分布不均;(2分)大致由西北向東南遞減(或大致由西向東遞減且南部由西向東遞減速度較北部快)。(2分)理由:由西北向東南降水逐漸增多,風蝕作用減弱。(4分)【解題思路】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從整體和局部兩方面描述。從整體看,圖2所示區域風蝕粗化指數的空間分布不均;從局部看,西部大于東部,北部大于南部。其原因主要與降水分布不均有關,具體是該區域由西北向東南受夏季風的影響越來越大,降水逐漸增多,風蝕作用逐漸減弱,流水作用逐漸增強。(3)分析耕作對風蝕和風蝕粗化指數的影響。(6分)【參考答案】 耕作會破壞地表植被,造成表層土壤結構松散,加劇了風蝕作用和細顆粒物的流失;(2分)耕作造成地表松散層變深,進而使風蝕深度變大;(2分)耕作使得表層土壤與淺層土壤混合,降低了風蝕粗化指數。(2分)【解題思路】 讀圖可知,雅魯藏布江谷地風蝕粗化指數較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魯藏布江谷地是圖2所示區域耕作業比較發達的地區,耕作會破壞地表植被,加強風蝕強度;耕作需要翻耕土地,這會使得地表松散層加深,風蝕深度增加;而表層與淺層土壤經?;旌?,表層粗顆粒物比例不會明顯上升,因此風蝕粗化指數不高。(4)提出圖2所示區域因地制宜的風蝕防治措施。(4分)【參考答案】 退耕還林還草,保護和恢復植被;礫石覆蓋地表;建設自然保護區。(每點2分,2點即可)【解題思路】 主要從降低風速、加強區域環境保護等角度分析。從降低風速角度看,植樹種草、礫石覆蓋等,可以減弱近地面風速,降低風蝕危害。加強區域環境保護方面,可以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建設自然保護區等。考點1 內力作用[角度創新/2024廣東惠州調研]夏威夷—皇帝海山鏈由兩部分組成:沒入海中的皇帝海山鏈和出露海面的夏威夷島鏈(圖a)。這些海底火山從西北到東南逐漸變“年輕”,“身高”也在增長。20世紀60年代,有學者提出了地球熱點理論:隨著板塊運動,板塊漂移過地幔柱時,地幔柱的“羽流”沖破巖石圈造成火山噴發(圖b)。據此完成1—3題。圖a 圖b1.近年來,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連續噴發,大量熔巖在海中快速冷卻形成( D )A.侵入巖 B.變質巖C.沉積巖 D.噴出巖【解題思路】 大量熔巖在海中快速冷卻形成巖漿巖,巖漿巖又分為侵入巖和噴出巖,B、C錯誤;侵入巖未噴出地表,故受海水冷卻形成的是噴出巖,D正確,A錯誤。2.圖示區域太平洋板塊的運動方向是( C )A.自西北向東南 B.自東北向西南C.自東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東北【解題思路】 結合板塊構造學說理論可知,阿留申群島位于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據此可推知,圖示區域太平洋板塊向北移動,排除A、B選項;根據材料中的地球熱點理論可知,隨著板塊運動,板塊漂移過地幔柱時,地幔柱的“羽流”沖破巖石圈造成火山噴發,巖漿噴出形成的巖漿巖形成越早,年齡越老。圖中海底火山從西北到東南逐漸變“年輕”,說明圖示區域太平洋板塊的運動方向是自東南向西北,C正確,D錯誤。3.皇帝海山鏈中的海山均沒于海面以下,是因為( C )A.海洋地殼下沉 B.火山噴發規模小C.受外力侵蝕 D.海平面上升【解題思路】 皇帝海山鏈中的海山均沒于海面以下,最可能是因為受外力侵蝕,如海浪侵蝕等,C正確。根據材料無法判斷海洋地殼是否下沉,A錯誤;皇帝海山鏈與夏威夷島鏈一脈相連,火山噴發規模差異不大,B錯誤;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的過程是相對緩慢的,不會導致皇帝海山鏈中的海山均沒于海面以下,D錯誤。[2024浙江衢州模擬]下圖為某盆地內部地質圖。該地地表平坦,圖中等值線為該區域沉積物等厚度線。據此回答4—5題。4.斷裂發生后,斷層東側最有可能( C )A.北移 B.南移 C.下陷 D.抬升【解題思路】 讀圖可知,該盆地地表平坦,斷裂發生后該地出現斷層,從盆地中心向東西兩側看沉積物厚度數值變化,東側沉積物厚度較西側大,說明斷裂發生后,東側下沉,并進一步接受沉積,而后海拔才與西側持平,因此斷層東側最有可能下陷。5.甲、乙一線沉積物底部海拔的變化趨勢是( B )A BC D【解題思路】 結合材料分析可知,該地地表平坦,沉積物厚度大的地區底部海拔低,沉積物厚度小的地區底部海拔高。甲、乙一線沉積物最厚的地區在中間,因此沉積物底部海拔最低的地區應在中間。根據等厚度線的數值由中間向兩側遞減的分布規律,可推斷沉積物底部海拔由中間向兩側遞增。某中學地理課題組在研究某煤礦地質構造模型(下圖)后發現,煤礦斷層活動導致巖層發生了斷裂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拉開一段距離,這是煤礦瓦斯(成煤時期形成的易燃氣體)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據此完成6—7題。6.圖示巖層由新到老的排列順序是( A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①③ D.③②①【解題思路】 圖中巖層①是砂質泥巖、③是中粒砂巖,都是沉積巖,沉積巖越接近地表巖層越新,因此③巖層老、①巖層新;巖層②是玄武巖,是噴出型巖漿巖,可以判斷巖層②形成于巖層③之后;巖層②在巖層①的下方,故判斷巖層②形成于巖層①之前。綜上所述,巖層由新到老的排列順序為①②③。故選A。7.該煤礦斷層形成的主要作用力是( A )A.垂向擠壓力 B.水平擠壓力、重力C.垂向拉張力 D.水平拉張力、重力【解題思路】 從圖中可以看出巖層發生了上下錯動,應是受垂向擠壓力形成的。選A。考點2 外力作用[2024遼寧部分學校聯考]恐龍探海景觀(圖1)位于大連市金石灘國家地質公園景區內,周邊的海岸線具有獨特的山形地貌、奇絕的礁石形態、豐富的巖層古生物化石。圖2為某處海岸地貌剖面圖,③地分布有較多沙丘。據此完成1—2題。圖1 圖21.下列關于圖1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 D )A.為風蝕景觀B.為流水溶蝕景觀C.組成巖石有氣孔D.組成巖石分層明顯【解題思路】 恐龍探海景觀屬于海蝕拱橋,是海水侵蝕地貌,A、B錯誤;根據材料可知,形成圖1景觀的巖石是含有豐富古生物化石的沉積巖,沉積巖一般不具有氣孔構造,C錯誤;沉積巖具有明顯的分層構造,D正確。2.下列有關圖2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③沙丘仍在擴大 B.④地貌仍在升高C.②洞穴開始萎縮 D.①④地貌成因不同【解題思路】 隨著海浪沖刷侵蝕和風化作用的加劇,④海蝕柱可能會倒塌,規??s小,B錯誤;①海蝕崖下部會坍塌,②海蝕洞穴會擴大,受海蝕崖坍塌以及海浪堆積作用影響,③處堆積物會增多,A正確、C錯誤;①海蝕崖、④海蝕柱都由海水侵蝕形成,D錯誤。[新角度/2023重慶調研]臺風是塑造海灘地貌的主要動力之一。銀灘位于廣西北海市,沉積物主要是中沙、細沙和極細沙,在潮間帶分布有大型沙壩。某次臺風來臨時恰逢銀灘開始漲潮,下圖示意銀灘潮間帶某觀測剖面在此次臺風前后的相對高程變化,圖中觀測剖面線附近是一段順直海岸。據此完成3—4題。3.臺風給銀灘潮間帶地貌帶來的變化是( C )A.前濱上的灘槽被充填,出現侵蝕B.前濱中的小型沙壩被淤積堆高C.前濱下與沖流帶的大型沙壩被削平D.后濱出現侵蝕,灘面起伏加大【解題思路】 分析如下:4.推測此次風浪帶來的沉積物分布差異主要表現為( C )A.后濱地帶沉積物變細B.前濱上地帶沉積物變粗C.前濱中地帶沉積物變細D.前濱下地帶沉積物變粗【解題思路】 后濱地帶的沉積物主要來自原來的沙丘,沙粒變化不大,A錯誤;前濱上和前濱中地帶的沉積物主要是前濱下和沖流帶沙壩的沙粒被風浪搬運至此沉積,沙粒粒徑較小,沉積物變細,B錯誤,C正確;由于沙壩的阻擋作用,沖流帶的泥沙在復雜水動力環境下發生劇烈擾動,部分區域的泥沙被翻起在前濱下產生沉積,由于分選性差,沙粒粗細混雜,故前濱下沉積物大小變化不一,D錯誤。選C。[2023廣東揭陽一模]美國佛羅里達州大柏樹國家保護區的喀斯特地貌上,均勻分布著規模相當的圓形石灰巖洼地,且形成了密集的柏樹濕地群落。早期,洼地會保留水分,在風化和侵蝕作用下,洼地之間的分水嶺向較小洼地一側遷移,較大洼地則進一步擴大;晚期,洼地積水外泄,風化速度減慢,洼地接受崩積,洼地的大小和洼地之間的距離趨于近似。圖1示意大柏樹洼地景觀,圖2示意洼地演化過程。據此完成5—7題。圖1 圖25.該地石灰巖洼地( B )A.地表水充足,各地風化速率較快B.生物呼吸作用強烈,風化速率較快C.地表溫度變化小,風化速率較慢D.植被削弱太陽輻射多,風化速率較慢【解題思路】 材料顯示圓形石灰巖洼地形成了密集的柏樹濕地群落,說明生物呼吸作用強烈,材料顯示早期在風化和侵蝕作用下,分水嶺向較小洼地一側遷移,說明風化速率較快,B正確,C、D錯誤。該地為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下滲形成地下水,A錯誤。6.早期,分水嶺向較小洼地一側遷移,主要是因為兩側洼地存在( D )A.生物活動差異 B.邊緣坡度差異C.產沙速率差異 D.積水時間差異【解題思路】 材料顯示,早期,洼地會保留水分,大的洼地積水較多,風化和侵蝕作用大于小洼地,大的洼地積水侵蝕洼地之間的分水嶺,導致分水嶺變窄,分水嶺向較小洼地一側遷移,較大洼地則進一步擴大。因此早期分水嶺向較小洼地一側遷移,主要是因為兩側洼地存在積水時間差異,D正確。大小洼地之間距離較近,生物活動差異不大,A錯誤。材料沒有顯示洼地邊緣坡度存在差異,B錯誤。該地為洼地積水,流速很慢,產沙速率差異較小,對風化速率產生的影響較小,對分水嶺的遷移影響較小,C錯誤。7.晚期,洼地的大小和洼地之間的距離趨于近似,主要是因為( A )A.較大洼地沉積加快B.較大洼地侵蝕加快C.較小洼地風化減慢D.較小洼地沉積加快【解題思路】 據材料“晚期,洼地積水外泄,風化速度減慢,洼地接受崩積,洼地的大小和洼地之間的距離趨于近似”可知,晚期,大洼地積水外泄,水位下降,水面減小,侵蝕減弱,沉積作用加強,洼地接受崩積,較大洼地沉積加快導致洼地的大小和洼地之間的距離趨于近似,A正確,B、D錯誤。據圖中晚期箭頭方向(較小洼地指向較大洼地)說明較大洼地風化減慢,較小洼地風化加快,C錯誤。考點3 巖石圈的物質循環[2023河南安陽第二次聯考]在浙江省溫州市區東南部的大羅山上,有一處著名的“龍脊”景觀,其形狀猶如巨龍的脊骨?!褒埣埂庇?3塊形狀相似的巖石組成,巖石堅硬致密,其形成距今1.2億年左右,每段巖石之間的連接處都積有厚厚的一層灰。圖1示意部分“龍脊”景觀,圖2示意巖石圈物質循環。據此完成1—3題。圖1 圖21.“龍脊”巖石屬于圖2中的( B )A.甲 B.乙 C.丙 D.丁【解題思路】 結合材料信息分析可知,“龍脊”巖石堅硬致密,應為巖漿巖;結合循環圖可知,丙為巖漿,乙為巖漿巖,甲為變質巖,丁為沉積巖,B正確。故選B。2.形成“龍脊”巖石的地質作用是圖2中的( D )A.② B.③ C.④ D.⑤【解題思路】 結合上題分析可知,龍脊為巖漿巖,因此應為巖漿冷卻形成的,②應為變質作用,③為重熔再生,④為外力作用,⑤為冷卻凝結,D正確。故選D。3.“龍脊”景觀的形成過程是( D )A.巖漿噴出—地殼抬升—風化侵蝕B.巖漿噴出—風化侵蝕—地殼抬升C.巖漿侵入—變質作用—地殼抬升D.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力沉積【解題思路】 結合材料信息分析可知,巖石堅硬致密應為侵入巖,且表層有一層灰,因此最后應為風力沉積,故形成過程應為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力沉積,D正確。故選D。[2023浙江嘉興測試]圖1為某區域水平地質簡圖,沉積地層a、b、c、d年代依次變新。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圖1 圖24.圖1所示的地質構造為( D )A.地壘 B.地塹 C.向斜 D.背斜【解題思路】 圖中沒有給出地表海拔的相關信息,因此無法判定是地壘還是地塹,A、B錯誤;沉積地層a、b、c、d年代依次變新,說明圖示區域地層中間老兩翼新,故其地質構造為背斜,C錯誤,D正確。5.巖石Ⅰ、Ⅱ分別屬于圖2中的( B )A.丙、甲 B.丙、乙 C.丁、甲 D.乙、丁【解題思路】 讀圖2可知,甲、乙是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巖漿巖,且由箭頭指向和所學知識可知,甲應是噴出巖,乙是侵入巖;丁由沉積物形成,應是沉積巖,甲、乙、丁都可形成丙,故丙為變質巖。由圖1可知,巖石Ⅰ是大理巖,屬于變質巖;巖石Ⅱ是花崗巖,屬于侵入巖。故其分別對應丙、乙。B正確。下圖是巖石圈物質循環關系圖,虛線表示外力作用,實線表示內力作用。讀圖完成6—8題。6.表示沉積巖的是( A )A.甲 B.乙 C.丙 D.丁【解題思路】 沉積巖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圖中虛線表示外力作用,所以甲為沉積巖,A對。巖漿只能形成巖漿巖,可判斷丁為巖漿,乙為巖漿巖,則丙為變質巖,B、C、D錯。7.與①相同的地質作用是( C )A.a B.b C.c D.d【解題思路】 由上題分析可知,甲為沉積巖,丙為變質巖,故①為變質作用,c也為變質作用,故選C。8.e的含義是( A )A.地殼運動 B.巖漿活動C.變質作用 D.重熔作用【解題思路】 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下深處的變質巖經地殼抬升作用可到達地表,然后在外力作用下可形成沉積巖,A對。[2023北京海淀區一模]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和海水深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據圖推斷,該地( D )A.甲斷層形成時間晚于三疊紀B.巖層①與②的形成環境相同C.侏羅紀氣候干旱,植被稀少D.石炭紀發生過數次海陸變遷【解題思路】 讀圖可知,甲斷層在三疊紀地層之下,說明甲斷層形成時間早于三疊紀,A錯誤。巖層①為砂巖層,沉積物顆粒較粗,形成環境可能是山麓或河口附近,巖層②為黑色泥巖,沉積物顆粒較細,形成環境可能是湖盆等洼地,B錯誤;侏羅紀地層含有深厚的煤層,煤層是森林埋藏于地下形成的,說明當時為濕潤的氣候環境,植被茂盛,C錯誤;對照圖中海水深度變化可知,石炭紀該地出現過數次淺海環境,說明該時期發生過數次海陸變遷,D正確。10.乙處地質構造的主要形成過程最可能是( D )A.侵蝕搬運—斷裂下陷—固結成巖B.固結成巖—巖漿噴出—地殼抬升C.地殼抬升—侵蝕搬運—巖漿侵入D.固結成巖—擠壓拱起—風化侵蝕【解題思路】 乙處為背斜構造,頂部存在侵蝕面。該處背斜是外力沉積、固結成巖作用形成的水平地層受擠壓作用拱起形成的,而背斜頂部因受張力作用,易被外力侵蝕,故選D。綜合訓練[2024成都摸底]降雨侵蝕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蝕的潛在能力,是研究土壤侵蝕的重要指標。下圖示意陜西省年降雨侵蝕力空間分布,數值越大表示侵蝕能力越強。據此完成1—3題。1.陜西省年降雨侵蝕能力( D )A.西強東弱 B.北強南弱C.東強西弱 D.南強北弱【解題思路】 由材料可知,數值越大表示侵蝕能力越強。圖示陜西省年降雨侵蝕力數值從南向北呈減小趨勢,即南強北弱,故選D。2.甲地年降雨侵蝕力強但水土流失較輕,其主要原因是( B )A.降水較均勻B.地表植被覆蓋率高C.地形較平坦D.土壤抗侵蝕能力強【解題思路】 甲地位于陜西省南部山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A錯誤;該地氣候濕潤,植被覆蓋率高,植被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強,水土流失較輕,B正確;山區地勢起伏大,C錯誤;甲地位于山區,地形坡度大,水土極易流失,土壤抗侵蝕能力弱,D錯誤。3.正常年份,乙地降雨侵蝕力最強的月份是( C )A.3、4月 B.5、6月C.7、8月 D.11、12月【解題思路】 降雨侵蝕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蝕的潛在能力,因此降雨量、降雨強度越大,降雨侵蝕力越強。圖中乙地位于黃土高原地區,7、8月份當地降水多且最為集中,多暴雨,所以降雨侵蝕力最強,故選C。[角度創新/2023河北張家口統考]團山子火山口位于山東濰坊昌樂縣,火山通道內充填的玄武巖栓高差約30米,面積約0.3平方千米。玄武巖栓柱狀節理發育,向上收斂,向下輻射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場景。玄武巖受冷卻速度影響,越靠近火山口中心,其柱狀節理邊數越多。下圖示意團山子火山口一側。據此完成4—6題。4.玄武巖栓能夠出露地表,主要是因為( B )A.地殼抬升,表層巖石遭受剝蝕B.火山口長期遭到風化與剝蝕C.巖層斷裂,玄武巖栓出露地表D.新的巖漿上涌頂托玄武巖栓【解題思路】 玄武巖栓形成時已經位于地表或接近地表,故地殼抬升不是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A錯誤;團山子火山口是矗立于地表的高地,玄武巖栓能出露地表,是因為火山口遭到長期的風化和剝蝕,B正確;材料中沒有關于團山子火山口巖層發生斷裂的信息,C錯誤;材料未提及有不同形成年代的玄武巖,D錯誤。5.玄武巖的柱狀節理邊數與冷卻速度的關系是( A )A.冷卻速度越慢,邊數越多B.冷卻速度越快,邊數越多C.冷卻速度先快后慢,邊數越多D.冷卻速度先慢后快,邊數越多【解題思路】 根據“玄武巖受冷卻速度影響,越靠近火山口中心,其柱狀節理邊數越多”可知,越接近火山口中心,溫度越高,玄武巖冷卻的速度越慢,柱狀節理的邊數越多,A正確。6.團山子火山噴發形成的地貌是( D )A.熔巖高原B.熔巖臺地C.平頂山D.火山錐【解題思路】 團山子火山口的玄武巖栓面積僅有0.3平方千米,不屬于面積較廣的熔巖高原和熔巖臺地,A、B錯誤;平頂山的頂部面積較大且地形相對平坦,團山子火山口不屬于平頂山,C錯誤;團山子火山噴發的大量巖漿在火山口周圍堆積,形成高差約30米的玄武巖栓,該地貌為火山錐,D正確。[2023沈陽質量監測]冰斗是形成在雪線附近的由冰川侵蝕作用而成的三面環山、后壁陡峭的半圓形洼地。根據冰斗底部海拔可以估算古雪線位置進而推測古氣候狀況。下表示意第四紀以來我國西南地區某山地東西坡冰斗底部海拔及冰斗面積狀況。據此完成7—8題。距今時 間(千年) 東坡 西坡海拔 范圍(m) 平均面 積(km2) 海拔范 圍(m) 平均面 積(km2)上層 冰斗 32—17 4 055— 4 120 1.9 4 270— 4 450 0.86中層 冰斗 73—58 3 942— 3 953 3 996— 4 057下層 冰斗 150—137 3 703— 3 710 3 875— 3 8957.第四紀以來該地區( D )A.雪線下降,氣候轉暖B.雪線下降,氣候轉冷C.雪線上升,氣候轉冷D.雪線上升,氣候轉暖【解題思路】 比較表格中“距今時間”可知,下層冰斗形成較早,上層冰斗形成較晚。冰斗底部海拔可以估算古雪線位置,下層冰斗所處海拔較低,表明早期雪線海拔較低;上層冰斗所處海拔較高,表明后期雪線海拔升高。所以第四紀以來該地區雪線上升,氣候轉暖,故選D。8.與東坡比較,該山地西坡冰斗特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A.位于東南季風背風坡,降水較少B.地處南北斷裂帶,地殼抬升明顯C.位于山地的向陽地帶,氣溫較高D.組成巖石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解題思路】 讀表可知,該山地西坡冰斗最低海拔較東坡高,平均面積較東坡小。該山地位于我國西南地區,西坡雪線較東坡高,冰斗面積較東坡小,最可能是受東南季風影響,東坡降水較多,冰川積累量較多,雪線較低,冰斗海拔較低;西坡與之相反,A正確。9. [情境創新/2023濟南檢測,1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爬坡沙丘廣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區沙漠外圍的山前和河谷谷坡地帶。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沙漠化發展強烈的區域之一,多石在溝位于木格灘沙漠以東,境內發育有眾多的灘地、丘陵和溝谷,上覆有較厚的風成沙,尤其是沙溝河西側的坡麓上分布有大面積的爬坡沙丘,是該區沙漠化發展的重要標志。下圖示意多石在溝爬坡沙丘近地表風向。(1)分析多石在溝爬坡沙丘的形成過程。(6分)【參考答案】 (來自木格灘沙漠的)風沙流遇到溝谷地形,氣流輻散,在沙溝河西側谷坡、河谷谷底發生風沙沉積;(2分)河谷風在此基礎上又將沉積物向坡上搬運;(2分)雨季時,洪水將河道沙丘蝕平,搬運帶走大量的沉積物。(2分)【解題思路】 結合材料從物質來源、動力、沉積環境、侵蝕作用等方面分析。(2)據圖說明多石在溝爬坡沙丘沉積物粒徑分布特點的成因。(4分)【參考答案】 從河漫灘—河東階地,風速增大,細顆粒物易被侵蝕搬運,留下粗顆粒物;(2分)從河漫灘—河西階地—坡麓,風速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粒度呈現細—粗—較細—較粗的特征。(2分)【解題思路】 風速越大,可搬運的沉積物粒徑越大。結合圖中風速變化,說明沉積物粒徑分布特點的成因。(3)試分析大氣環境對該區域爬坡沙丘地貌發育的影響。(4分)【參考答案】 該地區氣候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風化和風沙作用顯著,造成木格灘沙漠擴張和階地面上的風成沙就地起沙,這是多石在溝沙丘地貌形成的關鍵,為爬坡沙丘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2分)同時該區域受盛行風與河谷風的驅動,風成沙在谷坡地帶下落、爬升交替進行,共同塑造爬坡沙丘地貌。(2分)【解題思路】 該地深居內陸,距冬季風源地近,氣候干旱,風力作用強,以風力搬運、堆積作用為主。在當地的氣候環境下,風化和風沙作用顯著,木格灘沙漠擴張,階地面可就地起沙,為爬坡沙丘的形成提供物質基礎;同時該區域受盛行風與河谷風的共同影響,風成沙在谷坡地帶下落、爬升交替進行,共同塑造爬坡沙丘地貌。10.[2023安徽皖江名校開學考試,2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漳河發源于太行山東麓,上游由清漳河和濁漳河匯流而成,其泥沙輸移集中在汛期。1970年漳河上建成岳城水庫,總庫容13億m3,控制漳河流域面積的99.4%。2021年10月上旬,在新一輪降水影響下,入庫流量增大,10月10日,水位最高漲至152.30 m,創建庫以來最高值。下圖示意2010—2021年岳城水庫上游的漳河干流河道、清漳河和濁漳河交匯處附近的泥沙淤積厚度變化。(1)圖中與清漳河段相比,指出2010—2021年濁漳河段泥沙淤積厚度的差異。(4分)【參考答案】 圖中濁漳河段泥沙淤積厚度差異大,小部分河段淤積較少,最大淤積深度5—8 m;整體上圖中濁漳河段泥沙淤積厚度大于清漳河段。(每點2分)【解題思路】 由圖可知,清漳河中間小部分河道存在泥沙淤積,厚度為0—4 m;濁漳河大部分河道存在厚度0—4 m和5—8 m的泥沙淤積。與清漳河相比,圖中濁漳河泥沙淤積厚度差異大,泥沙淤積厚度整體上較大。(2)說出甲區域2010—2021年河床深度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參考答案】 甲區域在2010—2021年泥沙侵蝕量大于淤積量,河床變深。(2分)原因:靠近水庫大壩,遠離水庫的庫尾,泥沙來源少;大壩附近河流落差大,水庫放水,水流急,侵蝕和搬運能力強,泥沙堆積少,河床變深。(每點2分)【解題思路】 由圖可知,甲區域泥沙厚度為-4—-1 m,說明甲區域河床變深,原因可從上游泥沙量和泥沙存量兩方面分析。岳城水庫的建設使水庫上游河道變寬,河流流速減緩,上游泥沙堆積增加,而甲區域遠離水庫庫尾,泥沙來源減少;同時,隨著水庫放水,甲區域水流流速快,河流侵蝕和搬運泥沙能力強,泥沙堆積少,導致甲區域河床變深。(3)解釋2021年10月10日岳城水庫水位達建庫以來最高水位的原因。(6分)【參考答案】 2021年10月上旬,流域內降水增加,入庫水量增大;為保證下游地區防洪需要,水庫泄洪量有限;庫區內長期泥沙淤積,庫容量減小,入庫水量大于出庫水量時,水位上升迅速,10月10日達建庫以來最高水位。(每點2分)【解題思路】 可從泥沙淤積、上游來水、防洪壓力等方面分析。具體如下:(4)推測如果清漳河、濁漳河泥沙淤積繼續,會對岳城水庫服務功能產生哪些影響。(4分)【參考答案】 水庫庫容量減小,導致供水、灌溉、發電等供給服務功能降低;水庫防洪等調節服務功能降低;泥沙淤積,水質變差,水庫旅游等文化服務功能降低;水壩阻斷水生生物洄游,庫容量減小,水庫支撐服務功能降低。(每點2分,任答2點即可)【解題思路】 水庫的服務功能有防洪、生產生活用水、水力發電、旅游、改善生態等。隨著泥沙淤積,水庫有效庫容繼續減少,影響水庫調節性能,增加了防洪困難;泥沙淤積嚴重,庫容量減小,水質變差,也會影響生產生活用水、水力發電和旅游等功能;泥沙淤積嚴重,水壩阻斷水生生物洄游,對生態保護也產生一定的破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地表形態的塑造之塑造地表形態的力量.docx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義地表形態的塑造之塑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