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新版教材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復習提綱(1-11課)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第1課 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考點一、人類的演化: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即現代人考點二、我國境內的古人類一、古人類遺址的地位: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二、古人類代表:元謀人、藍田人、鄖縣人、北京人、山頂洞人(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古人類 距今時間 發現地點 生產生活 地位元謀人 距今約170萬年 云南元謀縣 能夠制作和使用工具。 會不會制作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藍田人 距今約160萬年 陜西省藍田 ——鄖縣人 距今約100萬年 湖北省鄖陽 ——古人類 距今時間 發現 生產生活 特征 地位北京人 距今約 70萬-20萬年 北京 周口店龍骨山 裴文中 ①群體生活 ②使用打制石器 ③使用天然火 (改善生存條件,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山頂洞人 距今約3萬年 北京 周口店龍骨山 ①集體生活 ②使用打制石器 ③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 ④可能知道人工取火 ⑤愛美意識,埋葬逝者 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三、意義:我國境內直立人遺存的發現對研究人類起源和古人類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注意】新舊石器時代的區別:舊石器時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時代是磨制石器。【拓展】研究遠古人類的方式:化石是研究遠古人類歷史的重要證據。第2課 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考點一、農業的起源與定居生活一、農業起源:1.地位:我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地之一。2.起源過程:(1)距今約2萬年,對野生植物進行管理。(2)距今約1萬年,南北方都出現人工栽培農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粟和黍均發現于我國。二、定居生活1.關系:農業的起源和發展促進人類的定居生活。2.原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標志: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飼養家畜。3.原始農業發展的意義: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考點二、河姆渡人與稻作農業的繁榮一、概況1.我國史前稻作農業發展的區域: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2.代表:河姆渡遺址和舞陽賈湖遺址二、河姆渡遺址(1)時間:距今約7000年(2)發現地點:浙江余姚河姆渡(長江下游地區)(3)住房:干欄式建筑(4)生產生活:①木結構水井②農業:種植水稻,使用骨耜生產工具③畜牧業:家畜飼養以豬、狗為主④手工業:使用天然漆,制作陶器等考點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1.概況(1)時間:距今約7000-5000年(2)地點: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3)特征:彩陶2.代表:半坡遺址、河南靈寶西坡遺址半坡遺址①時間:距今約6000年②發現地點: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③住房:半地穴式房屋④生產生活:農業:種植粟、黍,飼養豬、狗等家畜。②手工業:制作磨制石器;會紡織、制衣等。3.墓葬:早期墓葬看不出顯著差別;后期墓葬出現明顯差別。二、大汶口文化1.時間:距今約5900-4400年2.分布:黃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區3.墓葬:出現明顯差異,表明當時同一群體內部已經出現貧富分化。三、龍山文化1.時間:距今約4400-3800年,大汶口文化的后繼者。2. 生產生活狀況:發展制陶技術(代表:蛋殼陶)表明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達到較高水平。重點:對比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 半坡人距今時間 距今約7000年 距今約6000年生活地點 今浙江余姚河姆渡(長江流域) 今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房屋樣式 干欄式建筑 半地穴式房屋原始農業 水稻 粟、黍手工業 陶器 彩陶、骨針、紡輪(會紡織制衣)河姆渡人與半坡人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自然環境的不同。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考點一、早期國家與文明起源早期國家的形成(1)時間:大約在5000多年前(2)表現:早期城市形成;社會分化加劇,掌握權力的王出現。二、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考點二、良渚古城與陶寺都城一、良渚古城1.時間地點:距今約5300-4300年,位于浙江余杭。2.水利系統:是同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3.考古發現(1)大型廣場和多組高等級建筑,出土約20萬千克的炭化稻谷。——價值:這些發現反映了良渚社會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統治者較強的調動、組織能力。(2)墓葬特點:陪葬品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著軍事指揮權的玉鉞。——價值:和隨葬品稀少的普通墓葬對比鮮明,說明當時的社會階級分化已經相當明顯。4.意義:良渚古城的考古發現證實距今約5000年,長江下游地區已經出現早期國家。二、陶寺都城1.時間地點:距今約4300-4000年,位于山西襄汾。2.墓葬特點(1)階級分化嚴重:大型墓葬集中分布,隨葬品表明墓主人的高貴身份。小型墓葬沒有任何隨葬品說明當時階級分化嚴重。(2)文化交流:大型墓葬的隨葬品來源十分廣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匯聚中原。3.意義:陶寺都城遺址的發現,表明當時黃河中游地區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三、意義: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發現,表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初步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黃河,長江、西遼河流域都發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們彼此之間不斷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構成了早期中華文明的主體。考點三、遠古的傳說一、炎黃聯盟1.年代:五六千年前,我國進入部落聯盟時期。2.地點:黃河流域。3.形成:①阪泉之戰:炎帝失敗,歸順黃帝,兩大部落結成聯盟。②涿鹿之戰: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戰,蚩尤戰敗,歸附炎黃部落聯盟。黃帝被推舉為聯盟首領。4.影響:炎黃部落聯盟逐漸演化為后來的華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內外的華人也以“炎黃子孫”自稱。二、堯舜禹的禪讓1.部落聯盟的首領:堯——舜——禹2.禪讓制:部落聯盟首領傳位給賢德之人。3.人物事跡:禹采用疏導的方法治水有功,被民眾尊稱為“大禹”。三、對傳說與歷史的認識:遠古傳說不能等同于歷史事實,但包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需要與文物史料或其他史料相互佐證,以了解歷史真相。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第4課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考點一、王朝的更替朝代 建立時間 都城 開國君主、亡國君主夏 約公元前2070年 陽城 禹、桀商 約公元前1600年 亳—殷 湯、紂西周 公元前1046年 鎬京 周武王、周幽王東周 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考點二、夏朝1.地位: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有比較成熟的國家形態。 2.世襲制: 啟繼承父位,標志著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標志著“公天下”變成“家天下”。3.考古發現:二里頭遺址(夏王朝后期的都城遺址)考點三、商朝遷都:①原因:受戰亂、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②盤庚遷殷:遷到殷后保持相對穩定。考點四:西周歷程:①周文王在呂尚等人輔佐下做滅商準備。→②周武王滅商:公元前1046年牧野決戰獲勝,滅商建周,定都鎬京。→③周公旦營建洛邑:加強對東部地區控制。→④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與民爭利引發"國人暴動",厲王逃亡。→⑤周幽王時:朝政腐敗,內外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西周滅亡。2.分封制(1)目的: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 (2)依據: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3)分封對象:宗親和功臣(4)內容:①周王授予諸侯的權力:管理土地和民眾的權力,建立諸侯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再分封。②諸侯對周王的義務:向周王進獻貢物;服從周王調兵。作用:積極:鞏固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擴大了統治范圍。消極: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導致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亂局面。(6)實質: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西周時期貴族等級: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講的就是分封制。【拓展】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國君統治殘暴,失去民心。從夏、商、西周滅亡中我們能得什么啟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第5課 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考點一、東周的分期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因孔子編訂的編年史書《春秋》而得名)和戰國(因西漢劉向整理校訂《戰國策》而得名)時期。2.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隸社會瓦解時期)3.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封建社會形成時期)考點二、王室衰微1.表現:①諸侯不再分封,而是設置縣、郡,委派官員管理。(標志著西周時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②周王室僅管轄洛邑一帶。③諸侯不聽從周王命,各自為政。④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納貢2.影響:①對周王室:周天子已失去對國家的實際統治權。②對大的諸侯國:大國諸侯勢力雄厚,擁有強大的影響,操控政治,競相角逐,使春秋時期的政治呈現出新面貌。考點三、諸侯爭霸1.原因:①周王室衰微②各諸侯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③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2.口號:尊王攘夷3.春秋霸主:齊桓公(春秋首霸、管仲改革)、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4.影響:積極:①國家出現走向統一的趨勢②促進民族交融,產生華夏認同觀念消極: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災難考點四、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經濟 發展農業 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和使用,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也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 是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手工業 規模不斷擴大,分工更加細致。商業 商業活動活躍,金屬貨幣得到了較為廣泛的使用。第6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考點一、戰國七雄(軍事)七國形成:①田氏代齊②三家分晉:趙、魏、韓 ③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上中下2.戰爭性質:由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轉變為戰國兼并戰爭3.著名戰役:桂陵之戰(圍魏救趙)、馬陵之戰(減灶計)、長平之戰(紙上談兵)考點二、商鞅變法(政治)背景: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統治者紛紛實行變法改革。(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2.目的:為了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以求富國強兵。3.時間、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4.內容(1)政治方面: ①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強中央集權)②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是后來商鞅被處死的原因)③建立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加強基層管理)④嚴明法度,禁止私斗(法治)(2)經濟方面:①廢除舊的土地制度(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最能體現新興地主階級的需求) ②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積極性)③統一度量衡(便利賦稅的征收)(3)軍事方面: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有利于提高軍隊戰斗力)5.性質:一場徹底的地主階級的封建性質的改革。6.商鞅的品質:不畏強權、公正無私、嚴格執法、敢于同舊勢力斗爭。7.作用:使秦國各方面有了根本的改變,綜合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8.變法成功的原因:①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根本原因)②最高統治者的支持③變法深得民心【注意】 評判改革成功與否的方法: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社會的發展。9.啟示:改革要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要有創新精神;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考點三、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1.經濟發展經濟 發展農業 1.鐵犁牛耕進一步推廣,使農業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 2.各國都十分注重興修水利,秦國都江堰的修筑就是偉大的創舉。手工業 手工業分工更加細密。商業 商業日益發達,貨幣流通廣泛,各地涌現出一批中心城市。2.都江堰時間 公元前 256 年(戰國后期)修建者 秦國蜀郡郡守李冰地點 四川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作用 發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意義 2200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第7課 百家爭鳴考點一、老子和《道德經》1.簡介:老子,春秋后期楚國人,道家學派創始人,代表作《道德經》2.主張成就(1)核心:道。人們要順應事物內在規律來行事。(2)哲學: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認為一切事物都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辨證法思想)。(3)處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張以退為進,以柔克剛。(4)政治:主張"無為而治",追求"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考點二、孔子和儒家學說1.概況:孔子,春秋后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論語》一書。2.思想主張:(1)核心思想:“仁”。(2)政治主張: ①主張恢復西周的禮樂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來重建當時的社會政治秩序。②反對苛政,實行德政。教育主張: ①創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總結教育規律,提出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則和方法。3.影響: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后來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對古代政治與文化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規范對我國社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考點三、百家爭鳴1.背景:①經濟:鐵犁牛耕的推廣,社會生產力提高,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為文化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②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新制度逐步確立。③私學興起,學術思想活躍,形成了不同學派。2.含義:戰國時期,各學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觀點不同,學派之間既展開辯論,相互抨擊,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這一思想文化繁榮局面,歷史上稱為百家爭鳴。3.代表學派 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主張儒家 孟子 《孟子》 主張仁政,民貴君輕,擁護正義之戰荀子 《荀子》 主張禮治,提倡禮法并用,明確尊卑等級墨家 墨子 《墨子》 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儉道家 莊子 《莊子》 強調要順應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法家 韓非子 《韓非子》 強調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后被秦始皇采用)兵家 創始人孫武(春秋)作《孫子兵法》,奠定古代軍事理論的基礎。戰國孫臏繼承創新發展。4.影響: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成為我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產生了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第8課 夏商周時期的科技與文化考點一、天文、歷法和醫學天文 ①原始社會末期:先民們為從事農業生產,對天文現象進行觀察和記錄。 ②商朝:甲骨文里有許多日食、月食的記載。 ③《詩經》:記載了發生日食,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確切日期的日食記錄。 ④《春秋》:記載了哈雷彗星。歷法 ①夏朝時可能有了歷法。 ②商朝:歷法逐漸完備。甲骨文中出現了干支紀日。 ③戰國: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醫學 ①傳說:神農嘗百草,認識了一些治病藥物。 ②戰國:扁鵲發明切脈診法,使用望、聞、問、切四診法。 ③戰國:《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主張治療疾病要順乎自然,對癥下藥。考點二、甲骨文與青銅器一、甲骨文1.含義:商朝時期,人們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刻寫的文字。2.發現: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現甲骨文。3.地位:甲骨文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4.價值: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二、青銅器1.特點:青銅鑄造業由國家掌控,規模宏大,組織嚴密,分工細致,制作工藝高超。2.原料:銅、錫、鉛。3.用途:主要用于祭祀及軍事等方面,成為王公貴族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象征。4.金文:商朝中晚期開始,青銅器上刻的文字。5.代表(1)何尊:有銘文“宅茲中國”的記載,這是目前所見“中國”一詞最早的記載。(2)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3)四羊方尊:青銅器中的精品。(4)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向人們展現了夏商時期豐富多彩的古蜀文明。考點三、《詩經》和“楚辭”一、《詩經》1.地位:我國現存第一部詩歌總集。2.組成:"風""雅""頌"三部分。3.價值:①關注現實。②保存豐富的先秦史料。二、“楚辭”1.簡介: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采用楚國方言,創作出的一種新體詩歌。2.代表:《離騷》——充分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三、共同作用:《詩經》和"楚辭"是我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對后世詩歌創作影響深遠。【注意】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難點突破:觀點論述題】圍繞“改革對社會的重大作用”提煉觀點,并選取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觀點: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論述:戰國時期,為適應當時社會變革潮流,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通過變法,秦國國力大增,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以后兼并六國,統一全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結論:綜上所述,恰當的改革是實現一個國家富強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堅持深化改革。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9課 秦統一中國考點一、秦滅六國一、背景(條件):1.統一是民心所向。2.商鞅變法為秦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賢人,積極策劃統一大計。4.遠交近攻的正確戰略。二、經過1.時間: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2.順序:韓、趙、魏、楚、燕、齊三、結果: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統一大業,建立秦朝,以咸陽為都城四、秦統一的意義1.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長期分裂混亂的局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2.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考點二、建立中央集權制度1.目的:為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2.內容(1)皇帝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覽全國一切軍政大權。(特征: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2)中央(三公九卿制):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三公之下設置“九卿”。(3)地方:郡縣制(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影響“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使國家的一切權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對以后歷史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考點三、鞏固統一的措施1.目的:適應國家統一的需要。2.措施和影響措施 影響政治上 創立中央集權制度 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文化上 統一文字(小篆)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經濟上 統一貨幣(圓形方孔半兩錢)、統一度量衡 促進了各地經濟的交流與發展交通上 統一車軌和道路寬度、開鑿靈渠 加強對各地的控制和便利了交通往來軍事上 南方:統一嶺南及東南沿海地區,設置桂林、南海、象郡。 北方:派蒙恬北擊匈奴,修筑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 管轄的范圍大為拓展3.秦朝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 唯物史觀】評價秦始皇(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論從史出,辯證分析,一分為二)1.功主要表現在:①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一一秦朝。②實行了各項鞏固統一的措施。2.過主要表現在實行暴政:①賦稅、徭役、兵役繁多,刑法嚴苛。②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3.總之,秦始皇有功有過,功大于過。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考點一、秦的暴政表現:①沉重的賦稅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③法律嚴苛、刑罰殘酷④焚書坑儒⑤秦二世更加殘酷考點二、陳勝吳廣起義(大澤鄉起義)1.原因:①直接原因:遇雨誤期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爆發: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眾起義。 3.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發展:攻占陳縣后,陳勝稱王,建立了“張楚”政權。5.結果:失敗6.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考點三、秦朝的滅亡一、巨鹿之戰項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破釜沉舟)二、秦朝滅亡劉邦:公元前207年,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約法三章)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考點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一、楚漢之爭1.時間: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四年)2.雙方:項羽(西楚霸王)和劉邦(漢王)3.目的:爭奪國家統治權4.結果:垓下決戰,劉邦勝利。5.劉邦勝利、項羽失敗的原因:(1)項羽剛愎自負,一味依賴武力,失去民心;(2)劉邦注重收攬民心,善于用人。(3)根本原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二、西漢建立時間: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劉邦(漢高祖) 都城:長安考點二、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道家:無為而治)1.原因:為了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漢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2.措施:(1)下令讓部分士兵還鄉務農,并將那些因戰亂、饑荒而成為奴奴婢的人釋放為平民,以增加農業勞動力。(2)實施輕徭薄賦的政策。(3)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緩和雙方的關系。3.作用:西漢經濟從戰亂中逐步恢復,國家局勢穩定下來。考點三、“文景之治”1背景:漢高祖死后,繼任統治者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2.農業措施:(1)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要求官吏關心農桑,與民休息。(漢文帝)(2)下詔準許缺少耕地的農戶遷到耕地有余、水利條件好的地方。(漢景帝)(3)進一步輕徭薄賦,把田租降到三十稅一。(4)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3.手工業:紡織技術水平高超;漆器造型美觀。4.商業:一些商人依靠經營煮鹽、冶鐵等,獲利頗豐,成為富商大賈。5.城市建設:長安城已初具規模,熱鬧繁華。6.民族交往:漢景帝時,西漢與匈奴開通邊境貿易,各族往來更加頻繁。7.局面: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稱“文景之治”。(封建社會第一個治世)秦亡漢興的原因和啟示(1)秦亡原因:暴政。(2)漢興原因:吸取秦亡的教訓;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提倡節儉。(3)啟示:政府要重視民生,以人為本,注意減輕農民的負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