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二章巖石圈與地表形態第三節 地表形態與人類活動你聽過8D魔幻城嗎?沒錯,它就是重慶。世界上最大的山城。重慶盤龍立交橋重慶蘇家壩立交橋在這里,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紛紛罷工穿樓而過的李子壩輕軌“停靠在8樓的2路汽車”,原來真的存在。重慶魁星樓廣場你以為你在一樓。重慶魁星樓其實你在22樓!在重慶,你永遠不確定自己在幾樓!地表形態人類活動影響、制約適應、改造02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01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陸地的地形地面平坦,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高原面平坦,邊緣陡峻。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巒起伏,坡度陡峻。地面起伏較小,海拔在200-500米之間,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周圍高,中間低。1、聚落指人類從事生產生活活動而聚居的場所。包括房屋建筑(住宅、商店、倉庫、學校等)的集合體,以及與人們生產生活相關的各種設施(生活設施:道路、街道、公園、廣場、綠地等;生產設施:耕地、工廠、企業等)。一、地表形態對聚落分布的影響聚落 鄉村 城市規模 小 大人類活動 農業活動為主 工商業活動為主人口性質 以農業人口為主 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用地類型 以農用地為主 以建設用地為主二者聯系 一般而言,城市是由鄉村逐步發展而成的 北方平原地區,受地形阻礙小,易于建設,村落往往規模較大,多呈現團聚型、棋盤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較多。北方某地區衛星遙感圖團聚型棋盤式南方地區地形復雜的丘陵地區和山區,村落規模一般較小,空間分布相對分散,聚居的人口較少。南方某地區衛星遙感圖條帶式放射式組團式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在滇西北納西族聚居地,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麗江。古城坐落在麗江壩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兩面比較開闊。源于玉龍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龍橋附近被分為三股干流(東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貫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納西文化,造就了獨具風情的高原水鄉。1)麗江古城為什么冬無嚴寒,夏無酷暑?①古城緯度較低,且北面、西面的高山阻擋西北寒冷氣流,所以冬無嚴寒;②古城坐落在云貴高原,海拔較高,因此夏無酷暑。2)麗江古城的形成和發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條件?①地處麗江壩子(小盆地),地勢平坦,利于聚落建設;②西、北兩面依山,可阻擋冬季風,東、南兩面地勢比較開闊,便于夏季風從東南進入;③小盆地地形利于源于玉龍雪山的水源在此匯聚,方便居民用水。圖2-54 麗江古城平面圖3、閱讀下列材料,想一想,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鎮的空間分布與地形、河流和交通線路有什么關系?城鎮的空間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水源影響,城鎮大多分布在盆地邊緣的沖積扇、洪積扇上。這些地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集中,農牧業較為發達,有利于城鎮的形成和發展。城鎮的發展促進了鐵路和公路的建設,而交通的發展又進一步促進了城鎮的發展。活動P49-501、北方平原區:規模較大,呈團聚型、棋盤式,人口較多2、南方低山丘陵區:規模較小,空間分布相對分散,人口較少5、云貴高原:多分布在相對平坦的山間盆地4、青藏高原:多分布在地勢較低河谷地區3、西北地區:多分布在山麓沖積扇的綠洲上歸納總結二、地表形態對交通的影響影響交通線路分布的因素有許多,如自然因素中的地形、氣候、水文等,社會經濟因素中的人口、資源、城鎮分布、工農業生產水平、科學技術等。在自然條件中,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尤為深刻。2)社會經濟因素:人口、資源、城鎮分布、工農業生產水平、科學技術等。在自然條件中,地形對交通線路影響尤為深刻。1、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氣候、水文等;社會經濟因素是影響交通建設的決定性因素。2、地形對交通線路形態的影響1、平原地區特征:一般呈網絡狀原因:①地形平坦,地形對交通建設的限制少;②人口和聚落稠密。2)丘陵、山區特征: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原因: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減緩道路坡度。1、對比分析我國地勢三級階梯上的交通線路密度。第三級階梯交通線路密度最大,第二級階梯次之,第一級階梯最小。2、討論我國地形地勢與交通線路密度分布之間的關系,并分析其原因。我國的地勢是從西向東逐漸降低,交通線隨著地勢的降低,密度逐漸增加。這是由于,地勢較低的東部,分布著更多的人口,工農業更加發達,交通線路修建成本也比較低。社會經濟的需求,是影響交通線路密度的主要原因活動P51圖2-57 2015年我國交通線路密度分布實戰演練:請設計一條從城市A到鄉村B的公路。在修路的時候,你注意到了哪些問題?避免占用耕地盡可能多的連接居民點,方便人們出行河流沼澤山谷跨過河流時修建橋梁山谷中的道路應避開陡坡在陡坡上成“之”字形陡坡應避開沼澤地3、地形對交通線路選線(布局)的影響要充分考慮沿線的自然、經濟、社會、交通技術、生態等因素的綜合影響,①選擇有利地形②避開不利地段③盡可能降低工程造價④設法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4、交通線路建設的發展舉例科學技術進步,人們掌握了越來越多的工程技術路一橋一隧相結合能夠在崇山峻嶺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現代化的交通設施我國的青藏鐵路和港珠澳大橋,連接英國與法國的海底隧道科技進步使地形因素對交通線路的影響減弱圖2-60 青藏鐵路三大難題: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地形地質水文氣候生態自然條件交通線路修建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城鎮分布土壤決定因素制約因素科學技術保 障因 素工農業生產水平影響交通線路修建的因素02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01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一、直接塑造地表形態1、填海造陸對地形的影響:不僅改變了海岸線的形態,而且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利:擴大耕地面積、增加城市建設和工業生產用地。弊:加重海水污染,水質惡化,海洋生物生存空間變小,破壞生態平衡。圖示迪拜棕櫚島2、開挖河道利:合理配置水資源,開挖運河促進經濟發展,緩解洪澇災害。弊:經濟投入大,破壞生態平衡。圖示京杭大運河某河段圖示長江三峽水庫3、修建堤壩、水庫對地形的影響:會改變下游河道的水沙條件,從而改變下游河道的侵蝕、堆積過程及其形態,并影響沖積平原的發展。利:蓄水、防洪、航運、發電、灌溉、旅游、改善庫區氣候。弊:水質下降、誘發地質災害、下游水量與含沙量減少。修建梯田4、修筑梯田利:蓄水、減少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坡地土地資源。弊:修筑過程易發生水土流失,破壞森林資源、生態平衡。圖示云南曲靖梯田二、間接塑造地表形態影響植被破壞植被會加速地表侵蝕,植樹種草能減緩地表侵蝕。引用河水、地下水大量引用河水,會導致徑流量減少,使河流侵蝕、沉積狀況發生改變。大量引用地下水,易發生地面沉降。1、人類活動既受到地表形態的影響,也在不斷地改變著地表形態。2、此外,地表形態演化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地質災害,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生活。3、人類對地表形態的改變有可能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4、人類必須認識和遵循地表形態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趨利避害,使地表形態的改變向著有利于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向發展。總結:地表形態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