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6課 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發展 導學案知道近代新式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近代文學藝術成就等基本史實重要的事件、人物、現象等,知道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歷程,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唯物史觀、時空觀念)運用圖文史料了解近代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認識近代教育文化事業發展在中國近代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通過對文藝作品時代性的分析,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歷史解釋、家國情懷)教學重點:京師大學堂、《申報》、商務印書館。教學難點:民國時期文藝作品反映出的時代精神。2022課標內容:通過了解開辦京師大學堂、廢除科舉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發展的主要史事及民國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知道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曲折過程。一、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1.教育:(1)新式學校:①洋務運動時期:先后興辦了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學堂。②甲午戰爭后: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③百日維新期間:創辦 。(2)科舉制度:__________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3)同時,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逐步發展起來。2.新聞:(1)鴉片戰爭后,外國人在上海、香港創辦外文報刊。(2)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__________》,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3)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_________》,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4)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3.出版:(1)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 ,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2)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創辦的新華書店,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二、文學藝術的成就1.文學、美術和音樂:類別 人物 代表作文學 魯迅 《狂人日記》阿Q正傳》郭沫若 <女神》茅盾 《_____________》 《雷雨》 《家》曹禺巴金老舍 《駱駝祥子》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 《暴風驟雨》藝術 美術 徐悲鴻 《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音樂 聶耳 《__________________》冼星海 《黃河大合唱》2.電影:(1)20世紀初,西方發明的電影傳入中國。(2)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1905年的京劇《 ______》。(3)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拍攝的《歌女紅牡丹》。(4)出現了《十字街頭》《馬路天使》《漁光曲》等經典影片。 問題探究1:對比兩則材料,思考新式教育新在哪里?材料一:明清時期,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答卷的文體,只限于八股文。許多讀書人為了中試,只顧埋頭攻讀經書,鉆研八股,不講求實際學問。考中做官后,他們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仆。 材料二:《奏定學堂章程》里的中學堂一二年級課程與課時修身 讀經講經 中國文學 外國語 歷史 地理 算學 博物 圖畫一年級 1 9 4 8 3 2 4 2 1二年級 1 9 4 8 2 3 4 2 1問題探究2:根據所學連線。1.中國近代新式教育的起步開始于洋務運動。下列關于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起來的史實,正確的是( )A.鴉片戰爭期間清政府宣布廢除八股文B.甲午戰后清政府在長沙創辦南洋公學C.百日維新期間洋務派興辦京師同文館D.1905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科舉考試2.1898年京師大學堂創辦,第一年課程只設詩、書、易、禮四堂及春、秋二堂,第二年增設化學、英文、德文等課程,另設史學、地理、政治專門講堂。京師大學堂的創辦( )A.實現了維新派的改革愿望 B.開創了近代教育的新體制C.成為近代新式教育的開端 D.反映了傳統向近代的轉變3.下面是《申報》對時事進行評論的統計表,表中這一現象表明( )《申報》關于時事評論的統計表(1882年1月至6月)題材 本埠 全國 國外數量 57篇 80篇 37篇比例 33% 67%A.中外交匯促進維新思想發展 B.北平民眾更加關注社會變革C.崇洋媚外成為社會主流思想 D.大眾傳媒關注中外社會發展4.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在根據地創辦的新華書店,是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B.徐悲鴻曾經創作過《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鴻篇巨制C.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D.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1905年的京劇《定軍山》5.20世紀30-40年代初期,著名畫作《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國傳播;優秀歌曲《畢業歌》《黃河大合唱》等在全國傳唱;“國人愛國,請用國貨”“挽回利權,振我中華”等成為商業廣告炙手可熱的用語。這些內容體現了( )A.商業和文藝空前發展和繁榮 B.實業救國已成為主流C.廣告策劃和營銷有新的創意 D.反抗侵略的愛國精神6.歌曲反映了時代的特點,往往成為一個時代的主旋律。創作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激發中國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①《義勇軍進行曲》 ②《國際歌》 ③《黃河大合唱》 ④《定軍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1942年,晉冀魯豫邊區頒布了《晉冀魯豫邊區婚姻暫行條例》,強調結婚自愿、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則,但在執行過程中阻力重重,為此趙樹理在社會調查的基礎上創作了《小二黑結婚》。這說明文學創作的源泉來自于( )A.社會生活 B.國家政策 C.風俗民情 D.作家勤奮8.近代中國的教育文化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下列關于近代中國教育、文化的成就,表述正確的有( )①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②《大公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③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④齊白石以西洋寫實主義的技法來改革中國畫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剪辮放足看風俗習慣變化】 辛亥革命后軍警為行人剪辮子1912年3月13日,孫中山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的名義發布《令內務部通飭各省禁纏足文》。以秋瑾為代表的一批先覺女性向婦女宣傳說,為了討男子的歡心而摧殘自己的肢體是不劃算的,她們把放足作為婦女開化的起點。她們的宣傳打動了不少人。黃炎培先生回顧道:辛亥以后,“男子一律剪辮了,女子裹腳從此解放……社會上很自然地一致認民國紀元以后生的女兒,一概不裹腳。”(1)依據上述圖文材料,概括民國初年出現“剪辮”“放足”現象的原因。【從鐵路看生產生活方式變化】材料一:同治四年(1865年)英商杜德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安設小鐵軌,試行小火車,此舉引起京師“群情怪駭”視為怪物,被責令拆毀。光緒初年上海官紳和鄉民反對吳淞鐵路,將鐵路“看作妖魔”認為它有礙墳墓,破壞風水。材料二:到20世紀初,建造鐵路之說,風行全國。以北京為例,逐漸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具有京沈、京漢、京包三條主干線以及京郊七條支線和環城鐵路線的鐵路樞紐。鐵路的開通,將北京與全國各地緊密地聯系起來,極大地方便了北京人的出行。同時全國各地的貨物源源不斷運往北京,又從北京轉運到東北、西北、內蒙古及外蒙古等地。(2)說說你對材料二所示現象的著法。依據材料二,寫出鐵路的作用。【從同文館看新式教育的建立】恭親王奕訴于同治五年(1866年)多次上奏,提出在同文館內再開設天文、算學館。他說:“因思洋人制造機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軍,無一不自天文、算學中來。”中國要自強,“莫不采西學、制洋器為自強之道”大學士倭仁認為,國家的自強莫如整紀綱,明政刑,嚴賞罰,求賢養民,練兵籌餉諸事。臣民之強在于氣節,就是要讀孔、孟之書,學堯、舜之道。他堅決反對科甲正途人員學習西方科學。(3)如何通過教育實現國家自強,奕訴和倭仁看上述不同的主張。你支持誰的主張?請結合所學進行簡要闡釋。10.近代中國社會各個領域的變化見證著時代的發展。根據下面圖文信息,回答相關問題。(1)新聞出版業反映時代變遷。簡述圖一出版機構的地位和圖二報刊的作用。 圖一圖二《申報》這是1934年11月26日申報創刊62年的增刊。刊登了頭版紅藍牌上等橡皮頭香姻的廣告;《咬文嚼宇》、詠輝 《走茅山》;無線電播音節目預告;電影專刊(跳舞是做電影明星的終南捷徑》等。(2)教育事業的發展折射時代風貌。根據表一、表二教育事業的發展,分別概括近代教育的特點并分析其出現的原因。表一 中國近代第一批留美學生在美選科情況類別 各學科人數(共計47人)人文社會科學 8人哲學、教育學、教育行政等自然科學 39人物理、化學、土木工程等表二 20世紀30年代部分高校遷移情況學校 遷出地 遷入地中央大學 南京 成都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國立北平師范大學 北平 西安同濟大學 上海 昆明(3)文學藝術傳遞時代呼聲。仿照下面文學作品《狂人日記》的示例,完成美術作品《愚公移山》知識卡的制作。作品:《狂人日記》(1918年) 作者:魯迅 作者呼聲: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揭露和反思,對麻木愚昧的國民性的批判;對未來堅定信念和熱烈希望;無情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成為一篇討伐封建主義的檄文。 作品:《愚公移山》(1940年) 作者: 作者呼聲:反思1:近代報刊,都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材料一:凡國家之政治,風俗之變遷,中外交涉之要務,商賈貿易之利弊,與夫一切可驚可愕可喜之事,足以信任聽聞者,靡不畢載。材料二:務求其真實無妄,使觀者明白易曉,不為浮夸之辭,不述荒唐之語,庶幾留心時務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謀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材料三:我固謂今日所有之表示,非僅學生之意,亦非僅一方商人之意也。參考答案:問題探究1:新式教育不再局限于儒家四書五經,科目設置更加豐富,逐步開設自然科學課程問題探究2:1.D2.D3.D4.A5.D6.B7.A8.C9.(1)辛亥革命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民國政府的推動;先覺女性的宣傳。(答任兩點即可)(2)看法:京師及上海官民將鐵路看作怪物,反映了當時國人的愚昧和迷信。作用:方便人們出行;促進商品流通。(3)支持奕 的觀點。面對內憂外患,傳統的科舉教育已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以同文館為代表的新式教育利于培養外交、科技等新式知識人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10.(1)圖一地位: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圖二作用:刊載新聞、評論、廣告等內容,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了解社會的主要傳媒工具。(2)特點:注重科學性與實用性;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原因:中國近代化發展對教育的需求;日本侵略者摧殘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3) 作者:徐悲鴻。 作者呼聲:以形象生動的藝術語言,表達抗日民眾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眾爭取最后的勝利;堅信中國人民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一定能取得抗戰的最后勝利。反思:內容廣泛、務求真實、輿論引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