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教學設計
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覺主動承擔應盡的責任,特別是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 道德修養: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增強責任意識;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法治觀念:能夠正確區分負責任的行為和不負責任的行為,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責任意識: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并在生活中自覺履行。
教學 重點 認識角色與責任的內涵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明白自己身上承擔的責任。
教學 難點 勇于承擔責任,努力盡心盡責。
教學過程
導入 播放視頻:視頻:鄭欽文對轟薩巴倫卡16拍,觀眾起立鼓掌 面對此前三戰皆負的強大對手薩巴倫卡,鄭欽文在本場比賽表現得韌勁十足,她用頑強的拼搏態度和不屈的比賽作風贏得了掌聲和尊重。在首盤失利,第二盤先被破發的不利局面下,鄭欽文沒有放棄。她用不懈奔跑和耐心周旋,一分分去追。她在第四局局點上不斷調動薩巴倫卡,雙方經過千六拍的長回合,最終鄭欽文用一記正手直線制勝分拿下這一分,她高舉雙手迎接滿場歡呼。 思考:歌詞“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道出了成功的艱辛和不易。那么,鄭欽文成功的背后,她付出了哪些努力 代表國家隊進行比賽又承擔了哪些責任
授新課 新聞鏈接:我很累,但還可以為我的國家再戰3小時 鄭欽文深深地呼了一口氣然后說道:“是的,現在支撐著我的只有信念。我睡眠不足且非常疲憊,身體狀況已經到達了極限。但我不知道為什么,在這次比賽中有一股額外的力量支撐著我。記得在澳網的時候我也是非常疲憊,那時我也很累,感覺我已經無法再繼續了。今天雖然我很累,我卻感覺可以繼續打,即使你現在讓我為我的國家再打三個小時,我仍然愿意再來一次。 思考: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為自己,可以忍可以躺平可以得過且過,但是,為國家,不行,必須拼到最后:刻,哪怕彈盡糧絕。這是對祖國的愛與責任擔當,那么,什么是責任 鄭欽文作為職業網球運動員她的責任是什么 來自于什么呢 提示: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 認真參加訓練,在比賽中獲獎。領取獎金,為自己祖國爭光! 責任的來源有:對他人的承諾、職業要求、道德規范、法律規定等。 牛刀小試:連連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117條:運動員違規使用興奮劑的,由有關體育社會組織、運動員管理單位、體育賽事活動組織者作出取消參賽資格、取消比賽成績或者禁賽等處理。 ——法律規定 今年是他還債的第17個年頭。2006年,因為油脂廠老板跑路,他欠下村民們98萬元菜籽款。他立下誓言,砸鍋賣鐵也要把錢還上。17年以來,他一邊辛勞耕作,一邊還債,雖欠債近百萬,但在村里沒有一句罵名。 ——職業要求 ——對他人的承諾 職業運動員是指以參與體育比賽為職業,并依靠參賽獲得生活收入的運動員。職業運動員通過參與商業化的職業比賽來獲得基本薪酬、出場費、獎金等收入,并能通過自己在參賽過程中獲得的關注而獲得廣告贊助收入。 鄭欽文:角色與責任 子女:孝敬父母 學生:努力學習 冠軍:以身作則 代言人:拍好廣告 網球運動員:刻苦訓練 老板:按時給員工發工資 通過鄭欽文對扮演的角色與承擔責任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哪些結論? 提示: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隨著時代發展和所處環境的變化,我們會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調節角色行為。 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只有人人都盡其責,才能構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 完成表格,說說自己的角色及承擔的責任 材料分享: 材料一:追光 十年前那個小姑娘,如何成為鄭欽文 作為爸爸鄭建坪不惜一切,鄭欽文也不負所望,終于成為了一位“努力的天才”。 鄭欽文的啟蒙教育曾經透露為了保持體脂率,鄭欽文從來都不吃零食、不喝飲料,一年365天都只吃雞胸肉和西蘭花。鄭欽文在訓練時更從沒有偷懶,每天凌晨4時就會起床,永遠是第一個到達球場,然后最后一個離開。在鄭建坪眼里鄭欽文身上最大的特點是“獨立、自信、自律”。拼搏與堅持讓鄭欽文在全面轉戰WTA賽事僅兩年出頭的時間里便拿到巡回賽冠軍、殺入大滿貫決賽成為第二位進入世界前十的中國球員。 思考:鄭欽文的成才故事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提示: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子的使命。 材料二:追光 鄭欽文的高光時刻 武網女單決賽,鄭欽文對轟薩巴倫卡16拍,現場觀眾起立鼓掌。鄭欽文1-2薩巴倫卡獲得亞軍 !頑強斗志令人動容,球迷為她加油喝彩! 作為一個中國人,看著五星紅旗在巴黎冉冉升起,那一刻我們感到無比驕傲 10月7日晚,巴黎奧運會冠軍鄭欽文現身時,現場觀眾拼命吶喊,顯然,她已經成為開幕式的主角。次日,鄭欽文將在武網賽場度過22歲生日,當晚,賽事組委會將為她舉辦慶生活動。 10月14日,鄭欽文獲得武網亞軍的新聞登上了《新聞聯播》節目,時長約17秒。8月3日鄭欽文奪得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單金牌后,也曾登上《新聞聯播》節目。 思考:現在的鄭欽文深受觀眾歡迎,國家重視,據此談談承擔責任的意義 提示:只有人人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擔應盡的責任,才能構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 知識小結:為什么要勇于承擔責任 /承擔責任的意義 ①對自己: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子的使命。 ②對社會:只有人人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擔應盡的責任,才能構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 ③對他人:只有人人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使他人感到快樂和幸福,我們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探究與分享: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學會不斷承擔責任勇于承擔責任的過程。例如:自己洗衣服做飯、為班級打掃衛生,選擇綠色出行方式...... 思考:哪些責任是你獨自承擔的 哪些責任本該由你承擔,卻由其他人替你承擔了 提示: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小到按時完成作業、為自己的一次約定守時,達到終身信守承諾、認真做事,都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 交流討論:你以為的“歲月靜好”因為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面對他人付出,我們該怎么辦 提示:我們應該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在辛苦付出中體驗對他人負責的快樂和幸福。
板書 設計
課堂 檢測 1.小王在家里主動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學校努力學習,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在社區主動擔任衛生監督員。小王的這些行為表明( ) A.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 B.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 C.承擔責任意味著付出代價并獲得回報 D.青少年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與參加勞動 2.中學生小麗在日記中寫到:“我一天天長大,漸漸懂得了慈愛的爸爸;在家里,爸爸是我的學習機;在學校里,爸爸是學生的發動機;在社會里,爸爸是愛心的播種機,家里家外的操勞,寫上了他兩鬢的白發.爸爸,我愛您!”由此可以看出( ) A.一個人只有當爸爸后才需要承擔責任
B.關心孩子成長是爸爸對家庭的唯一責任
C.爸爸扮演了多種角色,承擔了多種責任
D.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社會身份負有相同的責任 3.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的《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依據法律法規。用戶協議和平臺公約。規范群組網絡行為和信息發布,構建文明有序的網絡群體空間。互聯網群組成員在參與群組信息交流時,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文明互動、理性表達。對此規定,下列觀點你認同的是( ) ①上網要遵守道德與法律 ②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 ③角色不同,則責任不同 ④公民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行使權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