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同步素養提升教案第4課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一、課標內容知道具有奴隸制特點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與發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二、素養目標1.唯物史觀:知道國家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認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2.時空觀念:知道夏、商、周三代更替,國家疆域不斷擴大,掌握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要素。3.史料實證:知道考古學者發掘了夏、商、周時期的都城遺址及其大量文物,學會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認識歷史,形成重證據的意識。4.歷史解釋:知道二里頭遺址及其文物的發掘,反映了夏王朝的階級分化,證實了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及其文明進程,學會在理解和辨析史料的基礎上,形成歷史認識。歸納西周分封制的有關內容,結合文字和圖片史料,概括分封制的作用。5.家國情懷:通過理解夏、商、周朝代興衰和更替的原因,明白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規律,理解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分析夏商周滅亡的原因。【教學難點】分封制的作用。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史記·夏本紀》書影“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姓姒(si)氏。”這是《史記·夏本紀》中對禹建立夏朝的描述。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王朝的產生。后繼的商朝和西周,國家的地域更為廣大,建立了各項制度,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夏、商、西周三朝是怎樣更替的?(二)新課探究探究一: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1.夏朝建立教師講解: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禹的兒子啟不接受傳統舉賢禪讓做法,直接繼承禹的王位。“家天下”形成:從此世襲制取代禪讓制。材料研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是謂小康。——《禮記·禮運》合作探究:“天下為公”和“天下為家”各指什么制度?“家”指的是什么?學生回答:天下為公:禪讓制,傳賢。天下為家:世襲制,傳子。“家”:指帝王把國家政權當做自家財產,在一家一姓之間傳承。2.夏朝的統治教師講解:夏朝的中心區城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帶。 禹在位時,征服南方三苗,穩定統治。還在涂山大會諸侯,提高威望。相傳禹還鑄九鼎。夏朝建立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還制定了歷法,稱為“夏歷”,已有比較成熟的國家形態。合作探究:考古學家在洛陽附近發掘出年代相當于夏朝王朝后期的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二里頭遺址發掘出宮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業作坊,還有平民生活區和墓葬群。說明了什么現象?學生回答:反映了夏王朝的階級分化和等級界限,反映了夏朝建立的統治促進了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與進步。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發展水平。3.夏王桀的暴政 教師講解:夏朝前后經歷了400多年,到統治后期,各種矛盾開始激化,國勢走向衰弱。末代君主夏桀窮奢極欲,殘暴無道,導致民怨沸騰,夏朝統治陷入全面危機合作探究:夏桀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桀暴政的表現?學生回答:建造豪華宮室,征發百姓服勞役,不分晝夜飲酒作樂……探究二:商朝的統治1.商朝的建立教師講解:夏王桀的暴政引起民眾反抗,: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南部、河南東北部的商人逐漸強大。約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領湯趁夏朝統治面臨崩潰之際,聯絡周圍民族,推翻夏朝統治,建立起新的奴隸制王朝——商朝。以亳為都城。2.商朝的統治教師講解:商王湯任用賢才,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使商朝很快走向強盛。商朝曾多次遷都,到商王盤庚時遷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合作探究:為什么商朝前期不斷遷都?學生回答:為了躲避自然災害,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經濟商朝不斷遷都。合作探究:商朝如何加強統治?學生回答:增強軍力,設置監獄,制定刑法,加強對奴隸和平民的控制,來鞏固統治措施。教師講解:后期統治:商朝后期,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奴隸主貴族更加腐朽。末代君主商紂繼位后,對外連年征伐,耗費國力,對內大興土木,橫征暴斂,嚴酷刑法,導致民不聊生。探究三:西周的分封制1.西周的建立 教師講解:商朝晚期,分布于陜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帶的周部族,以農業立國,不斷拓展疆土,發展迅速,稱為一股強大的政治實力,對商朝的統治構成嚴重挑戰。周的首領周文王在呂尚等人輔佐下,積極作滅商的準備。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姬發繼位,繼續準備討伐商。 公元1046年,周武王聯合各地勢力,在牧野與商軍展開決戰,大獲全勝,周軍乘勝占領商都,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稍后,周公營建洛邑,加強對東部地區的控制。2.西周的統治圖片展示:合作探究:結合夏商西周地圖,思考:周武王面對如此大的疆域,會采取怎么樣的措施來鞏固呢?學生回答:西周實行分封制。合作探究:分封的目的是什么?誰才能被封為諸侯?諸侯有什么權力和義務?分封制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分封制的目的是為了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諸侯要向周王承擔進獻貢賦的義務,其軍隊也要服從周王調遣。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特點是層層分封、等級森嚴。教師點撥:通過分封制,西周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會等級制度。各個等級之間既是大小宗關系,也是上下級關系。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成為周朝的貴族等級。這樣確立了周朝內部嚴格的等級結構和統治秩序。合作探究: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教師點撥:作用:確立了周王朝內部嚴格的等級結構和統治秩序;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另一方面諸侯國具有較大的獨立性,會威脅到周天子的統治地位,最終導致春秋戰國的戰亂與紛爭。3.西周的滅亡教師講解: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與民爭利,引起“國人暴動”,厲王逃亡。 到周幽王時,朝政更趨腐敗,內外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周朝西部地區的犬戎攻陷鎬京,曾經強盛一時的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合作探究:夏、商、西周滅亡的相似之處及啟示?學生回答:(1)荒淫無度、暴虐成性的國君,必將被人民所拋棄。(2)統治者要勤于政事,愛護百姓,政策的制定應符合人民意愿,用人應做到唯才是舉,廣納諫言。(三)課堂總結通過學習夏、商、西周的興亡交替的歷史過程,總結了朝代建立和滅亡的規律。一個朝代要建立和鞏固,要有一個賢明的君主,要任用賢能,發展生產,而暴政往往是國家滅亡的重要原因,這是我們需要吸取的教訓,同時也印證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亙古不變的治國之道。現今我們國家提倡的“以人為本”理念亦是彰顯了此治國之道。(四)板書設計當堂演練( C ) 1.(教材素材)《禮記·禮運》中記載:“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天下為家”所指制度開始的標志是A.禹傳位給伯益 B.舜傳位給禹 C.啟繼承禹的王位 D.湯戰勝夏桀( C ) 2.(史料實證)如圖利簋是迄今所見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因其銘文中有武王征商字樣,又被稱為“武王征商簋”。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逐鹿之戰B.商湯滅夏C.武王伐紂D.“國人暴動( B ) 3.史書上記載,商湯伐夏桀時,各地人民歡迎商軍,“若大旱之望云霓”。這說明A.商軍聯合周邊部落起兵 B.商軍伐夏是正義之舉,深得人心C.商朝的制度比夏朝民主 D.夏朝的奴隸制遠比商朝殘酷( C ) 4.西周統治者克服了殷代“多邦并存”的分散傾向,由周邦統領庶邦,將周邦與天下多邦“合為一家”。這主要得益于A.禪讓制 B.王位世襲制 C.分封制 D.土地私有制( C ) 5.(2023福建)西周時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視,考察諸侯的政績,諸侯則需定期朝覲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級。周王旨在A.發展農業生產 B.提高軍隊實力 C.鞏固國家統治 D.加強封建專制五、教學反思本節課有大量的概念難以理解,在教學中采用圖片、材料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探究,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授課效果較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